提示:閱讀本文約4分鍾!
“糞便”真的成“黃金”啦!
還專門有了專屬銀行!
首家糞便銀行就在新加坡誕生啦!
新加坡成立第一家糞便銀行,糞便要幹嘛用?
生病了取出來用。
而且價格相當不菲!
糞便樣本存放的最初10年,所有者需支付5500美元(約3.7萬人民幣),采用與臍帶血幾乎同款的冷凍技術,確保糞便不會大變樣。
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糞便銀行,致力于研究和收集人們腸道中的微生物組。
據了解,糞便中所含的微生物群能夠起到“治療”作用,傳統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疾病,可能會導致人們對其産生依賴,停用抗生素後有可能複發。而在人的糞便中,存在著大量有益菌,因此糞便移植成爲治療的新選擇。
此前有專家介紹,捐獻糞便實際上跟骨髓移植、肝移植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就是把一個健康人的器官移植到病人體內,然後使病人身體的疾病得到一定緩解。不過這次移植的不是器官,移植的是一個內環境。
銀行會將捐獻的糞便進行特殊處理,提取裏面的健康菌群,再植入到患者的腸道中。通常患有腸道疾病的患者體內菌群很紊亂,如果能有一個完整的健康菌群被植入,就可以重建平衡。同時,提煉出的糞菌不僅要經過機器的提煉,還要再經過三次以上的洗滌,糞便中的很多雜質都已經被去除了,其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這次新加坡新成立的糞便銀行,鼓勵人們在年輕或健康時先存一部分自己的糞便進來,等到腸胃出問題,可以用自己的糞便移植。
(圖:來源自網絡)
其實糞便可以治病的說法,並不是近些年來才有的。
早在2012年,美國就成立了一家“糞便銀行”——OpenBiome。
他們負責收集、檢測糞便,並爲美國122家醫院提供糞便微生物移植手術所需的糞便樣本。
糞便可以治病到底是什麽時候在其中發揮作用?
不如先一起來看看OpenBiome的糞便處理流程,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這是一家非營利性的糞便捐贈機構,捐贈成功還會獲得40美元。
首先,捐贈者要身體健康,且捐贈前3個月內不能服用抗生素;
其次,要對糞便和血液進行檢測和分析,保證腸粘膜具備所需的條件;
最後,將糞便樣本轉移到一個塑料過濾袋,用低溫保存劑和鹽水/甘油溶液進行均質化處理,並包裝在幹冰中,以防止在裝運期間發生泄漏。
最終得到的是一種不透明的絲狀液體,裝在瓶子裏,顔色像咖啡的褐色。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捐贈得來的糞便怎麽用到患者身上呢?
一般來說,糞便移植的方式有灌腸、胃喉或口服膠囊。
2013年一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發現,糞便移植對治療複發性艱難梭菌感染的病人功效極佳,有效率達80%至90%,比單純采用萬古黴素治療更具療效。
糞便移植療法還可以用于治療炎性腸疾病(IBD),糞菌移植可通過重建腸道微生物多樣性來改善IBD患者的疾病狀態。
德國耶拿大學醫院Stallmach教授團隊報告了一項8例活動性UC患者長期口服多供體糞菌移植膠囊的臨床研究。
結果顯示,患者的臨床症狀在爲期12周的治療後得到改善,腸道菌群得到有效調節。研究者還特別指出,完成12周治療後才可顯現出這種多供體糞菌移植方式對症狀的改善作用。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表明,糞便移植對治療克羅病也具備潛在的價值。
捐贈糞便的條件其實非常苛刻!
調查顯示,OpenBiome的捐贈“錄取率”爲2.8%,比哈佛大學的錄取率(3.19%)還低。
確切地來說,並不是糞便本身就可以治病,而是它所含的微生物群能夠起到“治療”作用。因爲傳統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疾病,可能會導致人們對其産生依賴,停用抗生素之後,便有可能複發。
(圖:來源自網絡)
在今年6月份,新加坡的腸胃病學家David Ong創建的糞便移植庫——Amili宣布,爲那些希望保存自己的樣本以備將來治療的患者建立一個獨立的銀行。
但目前存儲糞便的成本並不小,阿米利計劃在Cordlife的工廠冷凍糞便樣本,樣本存放的最初10年,所有者需支付5500美元。
這對普通人來說費用確實高昂,也“勸退”了不少人。
但研究糞便移植對治療一些疾病是必不可少的,Ong這樣說:
糞便樣本不僅需要用于臨床試驗和治療,它們還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于難以捉摸的腸道微生物群的信息:健康的微生物群與不平衡或患病的微生物群如何不同,以及細菌如何因環境和地理位置而不同。
(圖: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