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氣象署最新數據,7月17日下午4時的最高平均氣溫爲35.8攝氏度,晚上10時的最低平均溫度則爲29.3攝氏度,是本月截至20日的最高溫。據本報了解,35.8攝氏度的氣溫是在濱海灣堤壩的氣溫監測站錄得。
新加坡氣象署回答《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全島雖然連日高溫,但目前還不算受到熱浪侵襲。接下來兩周預料會出現更多雷陣雨天氣,但氣溫仍可能超過34攝氏度。
然而,發言人提到,如果受到厄爾尼諾現象或印度洋正偶極(Positive Indian Ocean Dipole)事件的強烈沖擊,本地將更易遭到熱浪襲擊。過往記錄顯示,新加坡每10年平均會出現一至兩次熱浪。
氣象署:這兩周雷陣雨多 氣溫或超過34攝氏度
發言人說,雖然這幾天氣溫相對較高,但未到形成熱浪的條件,除非是全島氣溫監測站的平均最高溫,一連三天錄得35攝氏度以上,以及每天平均氣溫至少29攝氏度以上。
來自捷克的奧爾加(Olga,44歲,醫生)與丈夫帶著兩名子女到我國度假。她說:“新加坡風景優美,可就是太熱了,我們剛剛在烏敏島玩時還有大樹可以遮蔭,現在打算直奔聖淘沙海洋館吹冷氣。”
公衆可上氣象署網站或環境局網站,也可下載myENV應用,查詢每天的天氣預報。
星期二(19日)的午餐時間,武吉士街商圈有不少民衆撐陽傘、戴帽子或攜帶小型電扇抗暑。記者觀察到交通燈旁的飲品店,短短10分鍾就賣出23杯冷飲。白沙浮商業城外也有不少人手拿冰淇淋和冷飲坐在噴水池旁納涼,進入商場避暑的人流明顯增多。
在四馬路擁有三家分行的紅馬參茸海味發行經理蔡水炎(52歲)說,天氣酷熱偶有陣雨,許多顧客上門購買涼茶、中國薏仁和菊花等草藥煲湯,以降火祛濕。“生意比平時多出20%,也有上班族購買各式沖劑以備不時之需。”
氣象署發言人說,過去幾天新加坡和周邊地區幹燥溫暖,主要是有大量幹燥空氣,從印度洋向東飄至位于赤道的東南亞上空。由于大氣情況趨穩,雲層較少形成,導致本地出現幹熱的天氣。
曾姓家庭主婦(68歲)因爲家裏沒有冷氣,就約朋友到購物中心吹冷氣。“最近在家中熱得一直流汗,時不時就要換衣服。我的女兒沒上班時也會去圖書館找資料進修,順便涼快一下。”
雅柏熟食中心售賣煎蕊冰品的老板娘高翠玲(42歲)說,高溫天氣讓攤位的生意大好,一天可以賣出300多碗煎蕊,比平時多了100碗。
星期三(7月20日)早晨的一場大雨,將過去一周的炎熱驅散。在酷暑難耐的一周內,濱海堤壩的氣溫監測站一度監測到35.8攝氏度的高溫,是本月截至20日的最高溫。
爲防暑降溫,許多民衆這幾天紛紛湧入購物中心及圖書館享受免費冷氣;消暑飲品的銷量更是猛增,需求比平日多出二至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