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商會(ASME)副會長洪煜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整體來說,新元升值對新加坡企業是好事,因爲他們的供應往往來自海外,新加坡本身是淨進口國。不過企業通常以美元交易。”
對于在區域設有生産設施的企業來說,區域貨幣走軟意味著成本下降。洪煜也指出,有些中小企業從歐洲進口,歐元走軟有助于減輕供應鏈成本上漲的壓力。
美元兌新元彙率今年來升值2.9%,處于1.3881。
新元兌令吉今年來升值3.6%,處于3.20水平。新元兌泰铢彙率上升7.5%至26.4以上。新元兌澳元也升值1.9%,報1新元兌1.04澳元。
他說,新元升值可能對零售和旅遊業者帶來不利沖擊,因爲本地消費者可能選擇從海外網購,本地旅遊對區域遊客來說則變得更昂貴。
另一方面,連文輝說,外彙走勢對企業的融資能力影響不大,企業融資能力主要是考慮業務可行性、現金流和償還債務的能力。
俄烏戰爭和能源危機升級給歐元區帶來了衰退風險;中國因清零政策而可能實行封鎖,威脅到全球供應鏈並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風險,讓避險資金流入美元。
延伸閱讀中小企以對沖利率保盈利率
輝立nova策略師林俊傑預計,由于聯儲局積極加息抑制通脹,美元強勢會繼續。
他指出,沖擊最大的仍然是原材料成本上漲,尤其是商品價格,以及其他營運開支如租金和水電費。
我國四度收緊貨幣政策 新元升值抵消進口通脹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指出,美元走強影響到進口美元計價的原材料或中間産品、但以新元銷售的中小企業,不過我國四度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元加快升值,有助抵消進口通脹。
他預計美元兌新元短期內會回落到1.3835,但下來走勢繼續看漲,可能會試探7月13日的高位1.409。
據金融業者觀察,也有商家更積極通過對沖來應付外彙波動。
由于本地中小企業一般上獲得美元和新元貸款,並以本地的資産來作抵押,區域貨幣走軟並未影響企業融資能力。
歐元兌新元彙率今年來下滑7.6%,從1.5以上水平滑落到1.41左右。
大華銀行集團商業銀行服務主管連文輝受訪時指出,跨境貿易交易通常以美元報價,新元兌區域貨幣升值,對中小企業跨境交易整體影響不大。
今年來新元兌區域貨幣以及歐元顯著升值,受訪業界人士和商家表示,區域跨境交易主要以美元計價,美元升值的影響超過了其他貨幣,但對企業沖擊最大的還是原材料價格上漲。
美國6月份樂觀的就業數據也表明經濟強勁,使聯儲局有更多加息空間,提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