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新增確診6175起,含本土5950起、境外輸入225起,累計165萬9156起;新增死亡病例4起,累計1476起。
今天是星期天。通常星期天、星期一新增確診數據較低。
本期報道主要內容:
一、世衛組織: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美國出現2起兒童猴痘病例,爲家居傳播三、泰國首例猴痘病例潛逃柬埔寨被捕四、新加坡病例增長率降至0.99,累計確診病例破165萬起五、昨增4起年長者死亡,奧密克戎病死率維持在0.047%六、ICU重症病患降至11人,ICU病房占用率3.1%
世衛組織:猴痘疫情構成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今天在日內瓦宣布,目前已在75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的猴痘疫情已構成“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當前可以發布的最高級別公共衛生警報。
譚德塞指出,世衛組織當前對疫情的評估是,僅在歐洲地區屬于高風險,此外在全球及其他所有地區的風險屬中等。
他補充說:“盡管目前國際交通受到幹擾的風險仍然很低,但顯然也存在進一步國際傳播的風險。”。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時間7月22日,全球已有7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超過1萬6800起猴痘病例,比今年5月20日通報的80起病例翻了206倍。
(猴痘的病變常常出現在手掌上。圖源:美國疾控中心)
早在六月中旬,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指南》提出,猴痘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但不會通過氣溶膠傳播,這就意味著猴痘病毒尚不會在空氣中存活。同時指出,猴痘爲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後良好。嚴重病例常見于年幼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預後與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狀況和並發症嚴重程度等有關。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
6月24日,台灣地區出現首例猴痘確診病例,這也是本次疫情中,輸入大中華區的首例猴痘病例。內地目前暫無發現病例。
美國疾控中心:
99%猴痘患者爲男男性行爲者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資料顯示,在美國的2891起猴痘確診病例當中,高達99%爲男男性行爲者,但也有少數女性和跨性別男性感染猴痘。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盡管他宣布猴痘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就目前而言,猴痘疫情主要集中在男男性行爲者,特別是有多個性夥伴的男性中暴發。
他解釋說:“這意味著可以通過確定的策略在確定的群體中阻止疫情的暴發”。
譚德塞表示,所有國家必須與男男性行爲者社區密切合作,設計和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服務,並采取措施保護受影響社區的健康、人權和尊嚴。
他警告說:“汙名和歧視可能與任何病毒一樣危險。”他呼籲民間社會組織,包括那些有與艾滋病毒感染者合作經驗的組織,與世衛組織合作打擊汙名和歧視。
他強調,利用現有的工具,可以控制疫情並阻止其傳播。
美國首現2起兒童猴痘病例
爲家居傳播
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疾控中心通報首次出現2起兒童猴痘病例,一人是在加州的幼童,另一人是非美國居民嬰兒。
兩人目前情況良好,正在治療。美國疾控中心指出,這兩起病例沒有相互關聯,相信是通過家居成員感染。
泰國首起猴痘病例潛逃
後在柬埔寨被捕
7月21日,泰國衛生部證實當地社區出現首起猴痘病病例。該名27歲的尼日利亞男子爲逾期逗留泰國人員,7月18日他被確診爲患有西非猴痘變種。
他在得知確診消息後逃離在普吉島的住宿並失聯。
後于昨日(7月23日)在柬埔寨金邊的一家旅館內被捕,現已入院治療。
新加坡已有三名猴痘本土病例
至今,新加坡累計出現6起猴痘確診病例,3起爲境外輸入,3起爲本土病例。
至今,新加坡出現的所有病例皆爲男性,年齡介于30歲至48歲,兩人是英國籍,兩人印度籍,一人馬來西亞籍,一人新加坡籍。
6票支持,9票反對
突發事件委員會未能達成共識
譚徳塞行使總幹事職權通過提案
7月21日,世衛組織第二次召集《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就多國猴痘疫情對公共衛生造成的影響重新進行評估。但委員會當時未能就該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達成共識,支持把猴痘疫情列入PHEIC的有6張贊成票,反對的高達9張,但譚徳塞行使世衛組織總幹事的決策權,仍把猴痘疫情列入PHEIC。
譚德塞表示,根據《國際衛生條例》,在決定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需考慮五個因素。
首先,各國提供的信息顯示,猴痘病毒已迅速蔓延到許多以前從沒出現過病例的國家;
其次,《國際衛生條例》規定的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三項標准,即“不同尋常事件、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猴痘疫情都已滿足;
第三,緊急委員會雖未達成共識,但確定爲總幹事的決定提供支撐;
第四,有關猴痘的科學原則、證據和其他相關信息目前還不充分,尚存許多未知數;
第五,猴痘對人類健康造成風險,可能形成國際傳播,對國際交通也有潛在幹擾。
支持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事件委員會成員表示,目前猴痘疫情的暴發規模可能被低估了,隨著病毒波及更多的易感人群,預計未來將出現一波猴痘病例。
委員會成員還提到了部署所有可用的手段和工具來應對疫情的“道德責任”。一些國家的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和間性者社區領導人也強調了這一點。目前,在非洲以外受影響最嚴重的社區與最初報告在艾滋病毒/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階段受影響的社區相同。
專家們強調,目前尚未充分掌握現有疫情的傳播方式。
世衛組織目前只宣布過三次PHEIC
新冠列入PHEIC的一個半月之後
就升級爲全球大流行
爲了應對猴痘疫情的暴發,世衛組織建議各國:
采取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遏制傳播並保護脆弱群體;
介入和保護受影響的社區;
加強監測和公共衛生措施;
加強醫院和診所的臨床管理和感染防控;
加快對疫苗、療法和其他工具的使用研究。
世衛組織網站上公布了一整套適合不同國家情況的建議,該機構還推出了猴痘暴發的實時數據板。
世衛組織目前宣布有三起“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別是:
新冠疫情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疫情
猴痘疫情
日內瓦時間2020年1月30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爲PHEIC。僅僅一個半月之後,新冠疫情大爲惡化,3月11日,世衛組織把新冠疫情升級爲“全球大流行”。
新加坡BA.4、BA.5疫情出現以來病例增長率第二次降至1.0以下累計確診病例破165萬起
新加坡昨增7889起確診病例,含本土病例7592起,境外輸入病例297起,累計165萬2981起,破165萬起。
另,共有1萬零77人出院/解除隔離。
同日,本土病例過去七天移動平均從8919起降至8762起,比前一周期少157起。
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自前一天的1.02降至0.99,意味著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99起;意味著本土病例傳播可能開始收縮。
這是自六月中旬本波BA.4、BA.5疫情出現以來,病例增長率第二次降至1.0以下。
上一次出現1.0以下是在7月12日,那次是發生在長周末之後,由于長周末檢測較少,出現的技術偏差。
由于新加坡本波疫情應該已經進入峰值的平頂階段,《新加坡眼》昨天預測病例增長率應該會回落到1.0或以下。此預測准確。
未來幾天,病例增長率大概率會維持在1.0以下,今明兩天大概各出現5000多起,星期二大概出現1萬起,從星期三到星期六大概會出現7500起左右的確診病例。
我們曾多次提出,增長率會在1.0上下波動,直至達到群體免疫。所謂“群體免疫”,並非病毒不再傳染,而是傳染的速度放緩,重症率和死亡率維持在低水平,不會擠兌醫療資源,民衆並不驚慌,心態平和,維持正常的生産、生活、學習秩序。
昨增4起七旬以上年長者死亡
奧密克戎病死率維持在0.047%
衛生部昨晚通報3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472起,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089%,與前一天同。
所有新增4起死亡病例皆爲七旬或以上年長者,分別病逝于本月20日、22日、23日。近期死亡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47%,與前一天同,爲流感病死率的一半。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強,病逝2人;德爾塔波和奧密克戎波則主要感染社區,病逝者大多是年長者,年邁體弱。
ICU重症病患降至11人
ICU重症病房有11人,較前一天少3人;ICU病房占用率爲3.1%。
按年齡分,七旬或以上年長者有8人(-2),六旬年長者有1人(-1),40歲至59歲中年人有2人(=);括號內數字爲今昨日比較。
99.7%爲無症狀/輕症
過去28天,新加坡累計出現23萬7464起確診病例,其中99.7%爲無症狀/輕症,0.2%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輸氧,0.03%曾是/仍是ICU重症,0.02%死亡。
在國家疫苗接種計劃下,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人口比例爲93%,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爲79%。五旬以上人口已開放免費接種第二劑mRNA加強針。
社區陽性率逼近29%
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740人(8%),ART抗原檢測陽性8243人(92%)。
新加坡不做全員核酸檢測,而是讓民衆自行做抗原ART自測。抗原檢測雖然靈敏度不如核酸,但是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避開集體檢測的風險,在已經爆發疫情的城市特別合適使用。
除了新加坡,還有很多國家也是采用這種模式。有些國家既不做全員PCR核酸檢測,也不做ART抗原自測,如俄羅斯、朝鮮。中國的香港特區本來也認定ART陽性爲確診,但後來認爲“假陽性”比例高,造成確診數據虛高現象,因此不再以ART陽性爲確診,而必須經過PCR核實才算確診。
《新加坡眼》根據衛生部數據計算,新加坡陽性率爲28.98%,換句話說,每10000人當中,有2898人確診。
衛生部多次指出,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有專家判斷,總體陽性率可能已經達到七八成。
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病毒仍會傳播,但速度放緩、重症和死亡下降。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並在醫療資源無擠兌風險的前提下,盡快盡可能大範圍的開放。
普通輸氧病患增至70人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658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70人,比前一天增2人。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658人,比前一天少18人。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于0.3%。
境外輸入昨增287起
近期,全球冠病確診病例飙升,歐美多地、東南亞興起了新一波感染。
在全球多地爆發新一波疫情的影響下,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新增297起,累計5萬5706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