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了李大榮放假期間的日程表,然後就有媽媽問我,什麽時候開始讓孩子認字最好?
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同、家庭教育的氛圍不同,甚至于父母的工作、孩子的星座都有可能影響答案的准確性。
因此,我沒辦法一概而論地說3歲還是5歲。我能給出的建議就是,早開始,多試試,不行你就等一等。
話說,李大榮的認字曆史還是很長的,畢竟她有一個修過文字音韻學的媽,還有一個漢語言文學畢業的爹,所以認字這個事兒,算是我跟榮爸比較擅長的領域。所以大榮從三歲開始,便已經在認字了。
不是我吹牛,當年這小家夥也是能認一沓子認字卡的奇男子,只不過認字教學,一直是斷斷續續的,很多時候突想起來了就教上兩三個,並沒有很系統。畢竟旁邊的妹妹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二胎媽的日常往往是匆忙和瑣碎的,所以大榮小時候的認字啓蒙其實蠻隨便的,常常是教一教然後就一段時間沒了下文。
我真正開始認認真真系統地教李大榮認字,是他上了大班之後。平時上學的時候,幼兒園每周都會有幾節語言課,所以李大榮在幼兒園也的確學了一些字。
圖爲去年暑假,我重新開始系統地教大榮認字。
放假的時候,我就用四五快讀頂上,四五快讀還是很科學很好用的識字教材。
這個寒假,更是每天都有識字任務,一課一課進展很快,目大榮的識字量大概在300左右,如果時3月份之後開學,他的識字量有望破600。
圖爲前兩天學完第三冊,我給大榮做的字卡複習。
回顧李大榮認字的軌迹,我自己的經驗是:
1、認字啓蒙可以很早,一兩歲甚至嬰兒時期都可以給他們看識字卡片。
我說的啓蒙,並不是一定要讓孩子會認會念,這個啓蒙更像是給孩子看純英文版的小豬佩奇磨耳朵一樣。可能孩子啥也記不住,單純就是混個臉熟而已。
最簡單直接的啓蒙方法就是在牆上貼認字表之類的,然後每天指給孩子念,相信我,再難的字,只要你天天給他指給他念,他終將會記住並念出來反饋給你的,哪怕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它也會用眼神或者手指給你。
大榮七八個月的時候,我每天給他指家裏牆壁上貼的小燕子貼紙,後來一問他“小燕子在哪?”他都會把頭扭向貼紙的位置。七八個月的孩子,其實就已經具備了這麽強大的習得能力了。
但是呢,孩子的記憶,往往是無意記憶和機械記憶,你指給他什麽他就記什麽,很長一段時間不指了,還有可能會忘記,所以如果不是每天耳濡目染地複習加強記憶,幼兒時期教過的東西,大多還會再還給你。
反觀成年人的記憶,大多是有意記憶和理解記憶,因爲是有目的性的、理解消化後去記憶的,所以就不容易忘記,忘了也會很快想起來。
而越小的孩子就越難形成理解性的記憶,隨著他逐漸長大,逐漸成人化,他就會更容易從機械記憶變成理解性記憶,就不容易忘掉了。
舉個大榮的例子,李大榮一歲多時就可以熟練背誦三字經從“人之初到名俱揚”,這些是和樂虎裏教的,每天聽每天就爛熟于心了。我猜想,如果和樂虎能背更多的話,他也可以背到更多,這就是孩子的機械記憶,其實也很強大的。但你說他真的理解三字經說的是啥嗎?
他必然不了解,但是不妨礙孩子順溜的背下來,而且還能滾瓜爛熟。但是隨著他不斷長大,和樂虎就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三字經就沒有人給他讀了,所以你讓三歲的李大榮再背三字經,他就背不上來了,因爲機械記憶不長久,不複習就會忘。
直到上學期,妹妹班的老師要求他們周都要背一段三字經,哥哥耳濡目染地聽著妹妹背,他又接上了。這一次,我把三字經的典故一一告訴了兩小只,哥哥又能熟練的背誦了。而且,他不僅能背小時候的那一段,後面妹妹學習的段落,他也能倒背如流。
所以你說,小時候背的三字經沒有用嗎?我不能這麽說,潛意識裏它一定在大榮的腦子裏留下過痕迹,但能留下多少?這個我想每個孩子可能狀況都不一樣。
所以我不能評價說早期的啓蒙真的一點沒用,我只能承認作用有限,因人而異。如果父母抓的緊,那可能延續下來的優勢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隔三差五的啓蒙,那可能效果就不是那麽顯著。
所以雖然認字啓蒙可以很早,但進度和效果可能會很差。除非你有大把的時間投入在孩子的認字事業上,經常複習鞏固,否則太早開始認字,並不是一定能贏在起跑線上。
像我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教,其實沒什麽意義的,因爲孩子能記住的字非常有限,根本沒辦法形成一個文字庫,甚至一個文字的鏈條都形成不了,他們只能記住單個的字而已。
2、起步晚不一定是壞事,時機成熟就會事半功倍。
我記得北京史家小學原校長卓立寫的一本幼小銜接的書裏就談到過搶跑的問題。有一段話記憶猶新,他說:
“新生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天計算的,嬰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月計算的,幼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季度算的,就算是兒童,半年的年齡差也會在孩子們的各種行爲中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
當時這段話,給我很大的觸動,它讓我放下了很多不必要的焦慮。孩子在幼兒時期的生長發育,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非常迅速的,或者說是日新月異的。當我發現自己的孩子怎麽都不行的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再等一等,等他長大一點或許就會了。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拿依姐來說,去年暑假,也就是三歲左右的時候,我試圖引入摩比愛數學的小班教材,結果非常吃力,她甚至連我讓她做什麽都一臉茫然。
但半年後的這個寒假,我再拿出摩比愛數學來給她做,就很順暢,除了個別的課她不明白,大多數的時候她都能理解我的意思並給我正確的回應。
正因爲小孩子的成長都是按天、按月計算的,差半年,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都可能是雲泥之別。所以不要小瞧他們成長的速度,反過來說也不應該過于勉強讓他們做特別超綱的事情,必然是做不好的。
我說,如果媽媽有有余力的話,認字可以很早開始,但沒有余力的情況下,晚一點開始也沒什麽,因爲大概率的情況下都可以後來者居上。
還拿大榮舉例。大榮三歲時,我給他教字,就只能教一些簡單的、容易好辨別的,具象一點的字,諸如“日月水山木土大小兔龜鳥鹿”之類的,一天他能記住兩三個,而且不弄混就很不容易了。
抽象一點的字,比如“是都學會”之類的,就完全沒法教,教了也記不住。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個字就是“舉”,當時的李大榮怎麽也記不住,記了好多天才算是勉強能記住,但我現在問他,他還是一臉懵逼,想不起來。因爲是機械性記憶,不是理解記憶,所以很容易就忘記了。
而水、鳥、個、天這些字,一兩年後你再問他,他都記得。因爲他當時的理解水平,只能理解簡單的象形字而已。
現在的李大榮,他平均一天能記八個字,而且可以每天新增增個8個字,還不會把之前認識的字忘記,這個體量和進度是他3歲的時候不可能達成的。
在深度上,現在的大榮,可以理解造字六藝,可以明白動詞名詞形容詞,可以一次性記住兩個甚至三個音的多音字,並分別熟練組詞,抽象還是具象,都不在話下,只要是字,大多數都可以記住。
這一點也是三歲的孩子做不到的,即使我是個文字學的碩士,對著一個3歲的孩子講形聲會意和指示這些名詞,也是對牛彈琴。所有知識的啓蒙,難點都在于孩子的理解能力,這與他們的社會閱曆、詞彙量、理解水平、想象能力、手眼協調性都有很大關系,大一點的孩子無疑會更好教一點。
而他三歲時我費盡心力教會的那幾十個字,放到現在也就只是一個禮拜的教學進度而已。所以我說,晚點認字也無需太糾結,因爲年齡和認知能力,就是事半功倍的利器。
當孩子的智力、接受力、理解能力都發展到一定的先進水平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短時間內習得大量的漢字的。而所有速成認字的手段的前提,就是年齡。
孩子年齡越小,認字的速度、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會更趨于低效。在我看來,但從效率上來說,五歲開始認字一定是會比三歲更省時省力,並且不一定會落後很多。
3、所以我們應該等孩子五歲再開始認字嗎?
這個沒有應不應該的問題,我覺得需要問自己,你打算什麽時候開始教字。
因爲教字,它是個長期且需要堅持的事情,像我之前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教,意義不大,不如不教。
每個人都有記憶曲線,如果不是反複鞏固,很容易過幾天就忘記了,特別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看不見、不常用的字,是最容易忘記的。保持認字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讀書,天天看這些字,想忘都忘不掉。
這個道理,不論是三歲還是五歲,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爲習得能力的提高而改變。
圖爲給李大榮聽寫上學期學過的生字。
文字如果不反複地被人提及和使用,就會被忘記。字典裏那些連成年人也叫不出來的生僻字就是例子,不使用,它就是一堆筆畫而已,對我們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如果你並沒有打算長期地進行認字訓練,那麽我會建議晚一點開始,會更具性價比。
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讓孩子認字的最終目的是什麽?難道比比看,你的孩子認了200字,我的孩子認了500子,所以500字的孩子就優秀了?這太淺薄了。
認字從某種意義上說,跟拼音是一樣,都是爲了更好的閱讀,更好的去理解,更好的知道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識字量的多少,不是用來比高低的,而是字認得多,那就是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意思,更能提早開始閱讀。
你想想看,當別人家孩子還得求著父母講書,父母沒空就沒辦法讀繪本時,我的孩子已經能夠不求人的自主閱讀,這個看書的時間和體量能是一樣的嗎?而且閱讀本身,就是在不停地鍛煉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別是自己讀,比父母讀孩子聽更能鍛煉理解能力。
3歲開始就能自己讀書的孩子,到了5歲時,必然已經無障礙地看過了很多書和報紙了。而5歲才開始認字的孩子,可能要到六歲甚至更晚才能實現自主閱讀。而中間差的這幾年,便是孩子的眼界和知識廣度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
一個月的突擊認字,小夥子目前讀上兩百字的段落都可以了。一個月之前,他還不行。所以認字量是所有閱讀的基礎,多認字的目的,是能否自己讀書。
綜上所述,晚開始認字,並不太影響孩子最終的識字量,相反的,比起早認字孩子的家長來說,很可能會事倍功半,省時省力一些。然而,它畢竟是一種較爲功利的做法,在短期看來,並不會有什麽大的影響,但放在長期的視野中看,很可能會令孩子白白失去了很多閱讀的樂趣。
所以,如果個人情況允許,我是更贊成早點開始、逐漸上強度這種方式,它看上去見效慢,要多費更多心力,但它有它有利的一面,這種好處,是功在千秋的,一時半會兒並不顯現,但未來可能會體現在孩子的語文學習、作文寫作等方方面面上,但前提是你真的有時間和魄力能夠抓得緊,不半途荒廢。
4、道理都懂了,盼君量力而行之。
理論上的事情講完了,下面我們來說一下現實情況。任何脫離了現實的理論,都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必須得辯證的看問題。
一提到啓蒙,基本上開始早一點,都是沒什麽大錯的,最多就是教不會或者教起來很心塞而已,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天然地就會有改觀的,不用你做任何教學的改變,孩子也可以逐漸聽懂你的教學。
既然早開始沒什麽錯,爲啥還有那麽多人不開始?每個家庭的實際條件不同,有些人想開始,但是礙于自己的知識水平有限,不知道怎麽開始;有些人已經開始,但做到一半因爲種種原因,放棄了,就比如說我;還有些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我應該開始了,被動地等待著上了小學讓老師來教……
總之,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我們不需要道德綁架,沒做認字啓蒙的就是父母不負責任這樣的想法,完全沒有必要。
因爲大多數的孩子,其實都是集中在五六歲這個階段才開始認字的,後知後覺地家長也並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然,早起的鳥兒,必然會比一般的鳥兒吃到更多的蟲,早閱讀的甜頭會令個別孩子鶴立雞群,但晚認字不一定會讓孩子落後與人。
我自己並不會因爲當年中斷了大榮的認字進程就懊惱不堪,因爲在那個當下,照顧依姐、維持家庭正常運轉以及公衆號的正常發文,已經是分身乏術了,我本能做出的抉擇是認字可以放一放。
但是偶爾我也會有點遺憾,因爲至今爲止,李大榮還不能夠自主閱讀,我也會想,如果當時咬牙堅持孩子的認字,是不是如今他都可以自己去讀書了呢?但是,我不後悔,因爲那時的決定已經是我所能做到資源最優化的配置了。
所以,在分析完識字早晚的利弊之後,我寫了這第四部分。只想說,當父母不容易,我經常回顧往昔的時候會想:要是當時咬咬牙,抓緊一下孩子的**方面,興許他現在會更好。
但冷靜想一想,再來一次的話,我可能還是會出于本能、或者說被局限了的眼界,做出同樣的選擇。
每個人在每個曆史時期去面對孩子教育的時候,都是惶恐的,你很難說,哪一個選擇才是最上上的選擇。
早開始,孩子可能聽不懂,教學起來也可能會雞飛狗跳、欲哭無淚,當然也不排除因爲種種原因中途夭折的可能,臨了蹉跎了時間,白費了力氣,最終還是跟其他人一樣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重新來過。
晚開始,也不排除因爲進度太快,孩子從來沒有循序漸進地適應過程,導致孩子的學習水平低下,情緒低落。越晚開始,你的方式方法就會越趨向于讓孩子機械性的死記硬背,就沒辦法遊刃有余地給他去講解漢字的奧秘,失去了從無意記憶到理解記憶轉變的先機。
每一種選擇,都有風險和收益,但到底是險還是益,往往又跟孩子有很大關系。天賦和智力,往往決定的是風險大還是收益大。而最了解孩子的那個人,是我們自己。
所以如何選擇?你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麽?到底能堅持到什麽地步?才是開啓幼兒認字的時機。
其實這個寒假,真的是教認字的好時機,第一我們比較有閑,第二孩子沒有那麽多外出活動,可以按部就班每天固定時間來進行認字練習,更系統。認字沒什麽訣竅,一開始都是枯燥的死記硬背,但很多漢字都是相通的,有了一定量的漢字儲備之後,你會發現教起來越來越容易,孩子記起來也越來越容易。
它也是個熟練工種,所以需要日積月累的堅持。什麽時候開始,就問問自己,現在會不會因爲各種原因半途而廢。
關注微信公衆號【榮榮媽養兒記】,更多育兒好文和超低價團購等著你。看一個普通二胎媽如何哭著笑著跟帶大孩子,最接地氣的育兒幹貨,保證不同于一般的妖豔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