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印度就像一顆雞蛋,外面是一層硬殼,內部是不穩定的流質,而且這個外殼也很薄、很脆弱,輕輕一敲就會破碎。如果印度真的冒險與中國發生衝突,我們只要打破它的外殼,它內部的流質就可能泄漏,無法收拾。
印度軍隊公然進入中國境內已經多天,不僅賴著不走,印度國內還擺出一副強硬姿態,甚至狂妄地發出戰爭叫囂。中國三番五次的警告,似乎還被印度方面視為軟弱可欺。在此情況下,對貪吃而不記打的印度,不讓它付出點兒代價,恐怕難以抑制它的貪婪慾望了。
走火入魔:印度霸權已經爆棚!
印度的霸權主義思維已經走火入魔,成了不折不扣的「殖民地後遺症」。當年英國從南亞次大陸撤出之後,印度就想當然地認為,它自可以繼承大英帝國的遺產。於是,一個原本的霸權受害者,開始做起霸權夢。英國當然不願意把這個龐大的遺產留給印度,在退出之前,著手實施了肢解印度的計劃,按照「蒙巴頓方案」,整個印度地區是要被分割多個成零星的小塊的,只是沒來得及完全實施。不過,就這麼隨便一分,就造成了後來印度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的交惡。獨立後的印度一直夢想著恢復英國殖民時期的地盤和榮耀。對於印巴分治,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信誓旦旦地說:「巴基斯坦不應該成立」,「總有一天合併會到來!」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
從尼赫魯之女英?甘地執掌大權時期,印度就在南亞次大陸地區推行「新東方門羅主義」。雖然表面上宣稱「南亞是南亞人的南亞」,實質上是在說「南亞是印度的南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印度先是肢解了巴基斯坦,通過重新簽定條簽定形式把錫金、不丹、泥泊爾三個周邊小國納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1975年正式吞併了錫金,還在事實上控制了不丹,對尼泊爾也是虎視眈眈。尼赫魯曾經赤裸裸說過「小的民族國家是註定要滅亡的」。顯然,在印度人的眼中,印度是南亞的大象,周圍的小國家就是大象身邊跑來跑去的兔子,如果不聽話,就一腳把你踩死。
隨著國力的增長,印度近年的野心之膨脹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印度提出目標:「立足南亞,稱雄印度洋,爭做21世紀一等強國」的。由此,印度不僅要把南亞次大陸變成自己的「後院」,要把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湖」,還要積極「走出去」,向中亞地區特別是中亞五國滲透,謀求建立軍事基地。我們已經看到,印度一邊在中東地區顯示存在並施加影響,一邊在東南亞地區推行的「東進」戰略,加強與越南、日本的政治、軍事聯繫,並在南海地區展示它的軍事存在。印度官方人士不止一次地表示「要在從南中國海到阿拉伯海的廣大區域內發揮作用」。這表明,至少在印度人心中,它的地緣戰略範圍是要逐步擴大的。
實力載不動一顆膨脹的野心!
印度安全專家持這樣的觀點:印度的安全利益高於周邊國家的利益,印度必須像「猛虎」一樣主宰南亞,建立自己的支配地位。同時,對中國形成軍事「優勢」,印度的國家安全才有保障。
對於這樣的宏大目標,印度顯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首先,印度的戰略目標超出了印度的實際能力。有多大的本錢玩多大的籌碼,搞賭博是這樣,玩戰略同樣也是這樣,孤注一擲就有可能輸個精光。雖然印度在南亞次大陸地區和印度洋地區優勢比較明顯,但印度畢竟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它提出的目標甚至超出了一個超級大國的能力,為了支撐它的大國野心,印度大肆擴張軍備窮兵黷武,似乎早已忘記了蘇聯解體的教訓。
印度畢竟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其次,印度戰略目標的重點也出現了明顯的偏差。主要表現在:印度安全目標主要強調應對外部「威脅」,忽視了內部的問題。事實上,印度國內因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種姓、語言、貧困等等原因而引起的衝突、動亂,才是印度安全最根本的威脅。顯然,印度政府應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決其內部安全問題上面。但是,印度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這是印度的重大戰略失誤之處。
印度的軟脅這兒!
印度雖然常常自詡為「已經崛起的大國」,但它遠沒有達到一個大國的標準,離強國的差距更是太遠。這次,印度不自量力地發起對中國的挑釁,我們也完全可以抓住機會在它的軟肋上重重一擊。
1962年戰爭之後,印度經過多年的投入,在中印邊界上形成了所謂的「軍事優勢」,但這種「優勢」完全是印度人自己心理上的。
從中印東段來看,印度在此投入重兵,通過40年來的苦心經營建造的大量工事和地下掩體,兵力部署上呈現前輕後重的支援態勢。如果看地圖,印度的布防主要是直接與中國接壤處,但其弱點就是無法防止中國軍隊從尼泊爾或者不丹境內的出擊。從不丹的出擊,可以通過特種部隊切斷鐵路線和交通線,將東部的印軍變成孤軍;而從尼泊爾出擊,則可以切斷整個東北區域和印度本部的聯繫,形成瓮中捉鱉。
在中段地區,印度中然占領了一些重要山口和要地,但它的弱點在於無法改變中國越過山口就能對包括印度首都新德里在內的腹地居高臨下的俯衝優勢。而在西段,62年戰爭結束後中國軍隊沒有後撤,始終處於有利的位置,這也是印度耿耿於懷的原因。
從兵力投送能力來看,西藏交通的改善對兵力集結已經形不成制約,要改變印度所謂的「前線優勢」,短期就可以做到。這就意味著,印度的軍事叫囂並沒有多少底氣。
更重要的還在於,中國還有足夠底牌可以對印度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
印度1973年對錫金實行軍事占領
第一,在印度1973年對錫金實行軍事占領,到最後正式吞併錫金為一個邦之後,尼泊爾和不丹就一直對印度的野心懷有疑慮。因此發展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在影響力上利用中國來抗衡印度的控制,是這兩個山地小國的重要選項。我們只要善加利用這個傾向,在這兩個小國增加投資和援助,就可以改變中印邊境的態勢。
中印之戰
第二,印度的階級衝突、宗教衝突、民族衝突和種姓衝突一直都十分嚴重,國家被撕裂的危機一直存在。可以說,印度是多種衝突並存的「標本」,世界上各種衝突類型都能在印度找到相應的版本。其中,對印度國家安全威脅最嚴重的是宗教衝突、分離主義和恐怖主義。長期以來,印度支持達賴集團在西藏製造事端,我們也完全可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對印度境內的勢力進行支持,整個東北部地區,不用說是藏南這個主權尚存爭議的地區,而且其他的阿薩姆、那加蘭、曼尼普爾和米佐拉姆,都存在小規模的武裝獨立運動。因此,如果印度還在繼續執意挑起與中國的衝突,它的東北部四邦極可能會趁機起事,只要印度國內陷入危機,它就無法對中國逞強了。
與中國傳統的大一統不同,印度歷史上很少出現過一個統一的版圖,而印度文化中,也缺乏一個緊密的文化聯繫。現在的印度就像一顆雞蛋,外面是一層硬殼,內部是不穩定的流質,而且這個外殼也很薄、很脆弱,輕輕一敲就會破碎。如果印度真的冒險和中國發生衝突,我們只要打破它的外殼,它內部的流質就可能泄漏,無法收拾。既然印度挑釁在先,犯忌在先,我們又何嘗不能給印度上點眼藥呢?
印度共產黨勢力發展很快,在印度的南部和東部不斷壯大
第三,印度國內的政治環境也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印度共產黨勢力發展很快,在印度的南部和東部不斷壯大,而這些左派政黨希望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反對印度支持藏獨,更反對印度成為美國的戰略同盟,它們的活動曾多次導致印度的政府危機。中國雖然已經多年不再搞意識形態輸出,但是,面對印度猖獗的活動,必要時捅它一刀,似乎並不算過。
第四,印度另外的問題就是其國內多於1億5千萬的穆斯林少數族裔,這個群體在印度社會中頗受歧視,經濟上被邊緣化,法律上被壓制,與印度教徒的衝突從來就沒有停息。一旦印度與巴基斯坦關係破裂,導致再一次戰爭,兩大種族衝突的戰火將很容易會被點燃。只要「巴鐵」稍微對中國的戰略需要做出回應,也就夠印度喝一壺的。
印度另外的問題就是其國內多於1億5千萬的穆斯林少數族裔
中國從不惹事,但也從不怕事。對於印度的挑釁行徑,我們暫時不出手,並不是怕事,更不是對印度軟弱。讓印度先跳一跳,可以充分暴露其霸權主義面目,就像1962年印度也曾有過同樣的表演一樣。一旦印度把中國逼到了出手的份上,我們一定瞄準它的軟肋,讓它痛入骨髓。屆時,再次在世界出醜的肯定還是不自量力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