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充斥著流行病和瘟疫,但其中的某些病因其嚴重性和對後代的影響而脫穎而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瘟疫清單。
10 莫斯科瘟疫 1771年
莫斯科瘟疫的最初迹象出現在1770年後期,在1771年春天變成了一場大流行病。當局采取的措施,例如,建立強迫隔離區,在沒有賠償或控制的情況下銷毀受汙染的財産,公共浴池等引起了市民的恐懼和憤怒。由于許多工廠,市場,商店和行政大樓被關閉,該市的經濟大部分陷入癱瘓。所有這些之後是嚴重的糧食短缺,導致大多數莫斯科人的生活條件惡化。由于瘟疫的爆發,德沃裏亞(俄羅斯貴族)和小康城市居民離開了莫斯科。1771年9月17日上午,大約有1000人再次聚集在Spasskiye門口,要求釋放被俘的叛亂分子並消除隔離。軍隊設法再次驅散了人群,並最終鎮壓了騷亂。大約有300人受到審判。由格裏高裏·奥尔洛夫(Grigory Orlov)領導的政府委員會于9月26日被派往莫斯科,以恢複秩序。它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抵抗鼠疫,並爲公民提供了工作和食物,最終使莫斯科人民安息了下來。
9 馬賽大瘟疫 1720 – 1722
馬賽大瘟疫是18世紀初期歐洲最嚴重的鼠疫疫情之一。該病于1720年到達法國馬賽,在該市及周邊省份造成10萬人喪生。然而,馬賽從瘟疫的爆發中迅速康複。隨著貿易擴展到西印度群島和拉丁美洲,經濟活動僅用了幾年時間就恢複了。到1765年,不斷增長的人口又回到了1720年前的水平。這種流行並不是歐洲黑死病的複發,歐洲黑死病始于十四世紀,是鼠疫的破壞性事件。阻止瘟疫蔓延的嘗試包括艾克斯議會法案,該法案對馬賽與普羅旺斯其他地方之間的任何通信均處以死刑。爲了加強這種分離,人們設置了著名的瘟疫之牆.
8 安東尼鼠疫 165 – 180
牛瘟(又稱加侖鼠疫),是一種古老的流行病,不論是天花還是麻疹,都是由從近東戰役返回的軍隊帶回羅馬帝國的。該流行病奪走了兩個羅馬皇帝的生命-盧修斯·维鲁斯(Lucius Verus)死于169年,他的統治者直到180年統治馬爾庫斯·奥雷留斯·安东尼奥(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他的姓氏安東尼奧被賦予了這一流行病。根據羅馬曆史學家迪奧·卡修斯(Dio Cassius)的說法,該疾病在9年後再次爆發,每天在羅馬造成多達2,000人死亡,占受感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死亡總數爲500萬人。疾病在某些地區殺死了多達三分之一的人口,並使羅馬軍隊喪生。這種流行病在整個羅馬帝國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和政治影響,特別是在文學和藝術領域。上圖是一個瘟疫坑,裏面有死于安東尼瘟疫中的人的遺骸。
7 雅典瘟疫 公元前430–427年
雅典瘟疫是一場毀滅性的流行病,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公元前430年)襲擊了古希臘的雅典城邦,當時雅典的勝利似乎仍在遙不可及。據信它是通過比雷埃夫斯進入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是該市的港口和唯一的食品和供應來源。斯巴達這個城市州以及地中海東部的大部分地區也受到該病的打擊。在公元前429年和公元前427/6年冬季,鼠疫又再來兩次。現代曆史學家對瘟疫是否是戰爭失敗的關鍵因素持不同意見。但是,人們普遍認爲,這場戰爭的失敗可能爲馬其頓人,最終是羅馬人的成功鋪平了道路。傳統上,這種疾病被認爲是多種形式的牛瘟的爆發,但是對報道的症狀和流行病學的重新考慮導致學者們提出了其他解釋。這些包括斑疹傷寒,天花,麻疹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6 米蘭大瘟疫 1629–1631
1629–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是一系列鼠疫,從1629年到1631年在意大利北部爆發。這種流行病通常被稱爲米蘭大瘟疫,奪去了約28萬人的生命,倫巴第和威尼斯等城市的死亡率特別高。這一事件被認爲是黑死病開始以來百年之久的鼠疫大流行的最後一次爆發。由于與三十年戰爭(1618–1648)有關的部隊運動,德國和法國軍隊于1629年將鼠疫運送到曼圖亞市。感染了這種疾病的威尼斯軍隊撤退到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傳播了這種感染。總體而言,米蘭在13萬總人口中,約有60,000人喪生。
5 美國瘟疫 16世紀
在歐洲人到達歐洲之前,美洲與歐亞大陸的大陸基本上是孤立的。歐洲人與美洲大陸的土著人之間的首次大規模接觸帶來了壓倒性的大流行性麻疹,天花以及其他歐亞疾病。這些疾病在原住民中迅速傳播,通常在與歐洲人實際接觸之前就已傳播,並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和美國文化崩潰。在16世紀,天花和其他疾病入侵並破壞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阿茲台克人和印加人文明。這種疾病,伴隨著人口的減少以及軍事和社會領導人的死亡,加劇了美國帝國的衰落以及美國人對歐洲人的征服。但是,疾病是雙向傳播的。
4 倫敦大瘟疫 1665年-1666年
大瘟疫(1665-1666)是英格蘭的一次大規模疾病暴發,造成75,000至100,000人死亡,占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該病在曆史上被確定爲鼠疫,是鼠疫杆菌感染的一種通過跳蚤傳播的傳染病。1665-1666年的疫情規模比早期的“黑死病”大流行小得多,後者在1347年至1353年間在歐洲爆發了致命的疾病。此後,人們才以其爲“大瘟疫”,因爲它是其中之一。英格蘭最近一次大規模爆發。盡管曆史上已將引起流行的疾病確定爲鼠疫和鼠疫,但從未發現鼠疫的直接證據。一些現代學者認爲,症狀和潛伏期表明該病原體可能是類似于病毒性出血熱的疾病。上圖是瘟疫發生時的死亡率清單。
3 查士丁尼瘟疫 541 – 542
賈斯汀尼安瘟疫是一場流行病,在公元541年至542年間席卷了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內的拜占庭帝國。大流行的最普遍接受的原因是鼠疫,後來因引起或促成14世紀的黑死病而聲名狼藉。它的社會和文化影響與黑死病相當。在6世紀西方曆史學家看來,它的範圍幾乎遍及全球,觸及中亞和南亞,北非和阿拉伯,以及北至丹麥,西至愛爾蘭的歐洲。鼠疫將隨著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每一代人的到來,直到大約750年。鼠疫還將對歐洲曆史的未來發展産生重大影響。現代史學家以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名字命名,當時掌權的人染上了這種病。現代學者認爲,瘟疫在大流行高峰時每天在君士坦丁堡殺死多達5,000人。最終,它可能殺死了該市40%的居民。最初的瘟疫繼續摧毀了地中海東部多達四分之一的人口。
2 第三次大流行 1855年-1950年代
“第三次大流行”是自1855年在中國雲南省開始的一次重大鼠疫大流行的名稱。這一桶鼠疫疫情蔓延到所有人居住的大洲,最終在印度和印度造成超過1200萬人死亡。僅中國。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大流行一直被認爲是活躍的,直到1959年,全世界的傷亡人數每年下降到200人。鼠疫在中亞地區被感染的齧齒動物中很流行,並且是該地區數百年來在移民和定居人口中造成死亡的已知原因;但是,由于政治沖突和全球貿易而湧入的新人導致該疾病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
1 黑死病 1347年-1351年
黑死病(又稱黑死病或布本鼠疫)是人類曆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之一,被廣泛認爲是由一種名爲鼠疫耶爾森氏菌(瘟疫)的細菌引起的,但最近又歸因于其他疾病。瘟疫的起源在學者之間是有爭議的。一些曆史學家認爲,這種大流行始于1320年代或1330年代末的中國或中亞,並在隨後的幾年中,商人和士兵將大流行帶到了大篷車路線上,直到1346年到達俄羅斯南部的克裏米亞。其他學者認爲,鼠疫在俄羅斯南部是地方病。無論哪種情況,瘟疫都在1340年代從克裏米亞蔓延到西歐和北非。全世界的死亡總數估計爲7500萬人,其中約25-50百萬發生在歐洲。人們一直認爲瘟疫以不同的毒力和致命力使每一代人返回,直到1700年代。在此期間,整個歐洲席卷了100多場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