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媽媽困惑于孩子小的時候比別的小朋友開始說話晚,等大一點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再長大了會講了也能准確表達自己了,卻不願意用語言和人交流。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這裏也講不出太專業的道理,只是想和有這方面困惑的家長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這個要從懷孕開始說起。在我懷孕的時候,也學著別的媽媽進行胎教來著。那些古典音樂什麽的,我也試著聽過,真的聽不下去,一聽就困。後來我想反正音樂不是國際語言嗎?不聽小提琴、鋼琴、交響樂,咱們聽聽流行音樂說不定也能行。可是呢,這也不能老聽著,因爲整個孕期妊娠反應嚴重,所以什麽也聽不進去。再然後,我就放棄了,該怎麽生活就怎麽生活,反而心情愉悅些。
但是有一項活動我堅持下來了,那就是不停的和肚子裏的這位講話。因爲當時我老公每天下班都得九點半以後,有的時候更晚。所以,我下班除了回我媽家吃飯,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在我獨處的這段時間裏,我就不停的跟自己的肚子說話,現在想來畫面確實有點兒詭異。沒有特定的話題,什麽都說,什麽都分享。當時,我是這麽想的:如果是個女孩,就當給自己生個閨蜜好了。從小培養的感情比較瓷實嘛!
孩子出生以後還沒出院,阿姨來醫院看望,看見孩子以後就問我:“你們是不是胎教了?”我當時有點兒懵,就說:“沒有啊!”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孩子什麽樣的表現讓阿姨會這樣問,現在想來也許和當時與她不斷對話有關吧。
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是我和我媽在看,我爸媽是那種特別不善表達的傳統中國人,所以我一直都對我爸媽說他們這一輩子的話都和我女兒說了。當然,我也沒少跟我女兒說話。
孩子在大約10個月前後的時候,開始學習講話。剛開始,也有很多發音不准確,L和N不分的時候,我會一遍又一遍的糾正她。在這種環境下,等孩子的口腔肌肉發育成熟些了,自然發音就准確了。
在孩子學說話的這段時間,如果想讓孩子樂意表達,大人必須先成爲話痨。因爲孩子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大概1-2歲的時候,他們其實沒有什麽特別清晰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所以這個時候和孩子說話,複雜且長的句子是大忌。我們可以問一些簡短易答句子,比方說“我是誰?”、搖著奶瓶子問“喝奶嗎?”或者舉著ta喜歡的玩具問“要玩嗎?”。
我和兩歲外甥的對話是這樣的:
我:“我是誰?”
小朋友不經常看見我,所以感覺在滿腦子尋找答案卻沒找到,我接著說:“姨媽。”
小朋友脆生生的喊:“姨媽。”
我豎起大拇指:“寶寶真棒!我們出門帶什麽?”
小朋友看著口罩,想說不敢說,我說:“口罩。對嗎?”
小朋友重複:“對。口罩。”
我對他說:“寶寶簡直太棒了。”然後看見他驕傲的挺了挺小脖子,好像在說:看,我都說對了。
這個時候,有的孩子已經可以准確表達自己的答案了。如果孩子不能表達也不要著急,一定要把答案告訴ta且讓ta重複答案,並在ta能正確重複答案的時候給予明確且大聲的表揚。一般被表揚的小朋友都會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小驕傲”的樣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可加長句子的複雜程度,慢慢的聽孩子自己說出答案。不要急于聽到孩子的答案,也不要太急于衡量孩子答案的准確度。覺得不快就是不機靈,不正確就是孩子思維方式有問題是不對的,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有的小孩面對複雜問題,真的會想思考。
另外,既要鼓勵孩子說出“這件事我沒聽懂”,但也要防止他用這句話敷衍大人。孩子沒聽懂,只能說明大人的表達方式過于成人化,沒有照顧到孩子的認知世界是有限。你講的所謂“大道理”在ta世界沒有類比出現過,ta就想不明白。就像ta的世界只有小豬佩奇和汪汪隊,你非要拿甄嬛和秦始皇給ta舉例子,ta當然聽不懂。我並不主張大人總是用“吃飯飯”、“喝水水”、“尿嘩嘩”這類的語言模式長時間的跟孩子講話,這樣並不利于孩子的語言發展。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建議父母和孩子進行形式上的平等對話。比方說,我會和女兒在臨睡前聊會兒天,什麽內容都聊。我女兒現在5歲,我們已經聊到她喜歡的男明星和我白天在工作中的一些困擾。
聽她講的時候,我可以從她描述的一些不相幹的事情細節中接近她的世界,大概知道她在想什麽,經曆了什麽?因爲小朋友很單純,他們雖然創造力爆棚,但是所見的東西單一,因此她故事裏的主人公所經曆的事情大多是她自己親身經曆或是幻想自己經曆的,如果沒有太奇怪的內容,一般不用太認真。
跟她講我的經曆、困惑什麽的,其實是一種給我自己解壓的方法。因爲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各個方面的。而孩子就像一本《答案之書》,任你出何種問題,都會有簡單明了的答案,有的時候讓人瞬間就頓悟了。
比方我跟我女兒說:“現在的工作很累,媽媽不想工作了。”
女兒:“那就放個假呗。”
我:“沒有假期了,年假都歇完。”
女兒:“那就等有了再歇呗,回來我們出去玩,去公園好不好?”
有的時候雖然驢唇不對馬嘴,但是讓人心很暖。感覺這麽簡單的答案,我怎麽就想不明白呢。
最後,我想說三件事。
第一件,我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男孩比女孩成長速度要慢一些,不要拿男孩的一些特質跟同齡的女孩比,只要達到同齡男孩該達到的水平就可以了。
第二件,不管是教孩子說話還是與孩子交流,都是一項極需要耐心的苦差事,不可能一兩天就見效。但是細想跟孩子的整個人生相比,作爲家長能這樣和ta說話的時間簡直就是滄海一粟。每當我們對孩子沒有耐心的時候就想想:等以後長大了你想跟ta這樣說話也許都見不到人了,瞬間耐心就會立馬恢複滿格。
第三件,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不論你想對孩子進行何種教育,認認真真的了解孩子才是基礎。只有真正的了解孩子,才能增加用對方法的機率,必定孩子能讓我們浪費時間並不多。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