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央戲劇學院高考報名處,來了一個小眼睛、大下巴、鞋拔子臉的小夥子,用跟自己小姨借來的5塊錢,交了報名費,這個小夥子叫何冰。
何冰正在填表的時候,又進來一個小夥子。身高一米八五,身材筆挺、相貌俊朗,一臉的帥氣陽剛,這個帥哥叫胡軍。
當時的他們,可能不會想到,樣貌差別如此之大的二人,會成爲同班同學;可能更不會想到,他們和其他同學的友誼,會成爲彼此一生珍貴到無可替代的財富。
長成那樣的何冰,之所以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是因爲八九歲的時候就想當演員,但是苦于對自己的長相沒信心,偶然間聽說中戲對長相沒要求,驚喜難耐的何冰曠著課就去報了名。
因爲從小各方面都不太出色,何冰學會了察言觀色,再加上自己能說會道,在哪兒的人緣都非常好。
到了班上,胡軍是班長,何冰是團支書。這倆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正一邪,把這個班18位同學的關系,維系成了中戲“前無古人”的和諧狀態。
何冰和胡軍的故事,就跟他倆的長相一樣,一個義氣、有擔當,一個滑頭、鬼機靈。用胡軍的話說,他被何冰忽悠了一輩子。
上大學那會兒,學校要求每個班派出兩名代表去獻血。身爲班長、團支書的二人,自然要挑起這份重擔。
到了醫院,何冰突然跟胡軍說自己暈針,信以爲真的胡軍就一個人代表班級獻了血。事後,胡軍才知道,自己又被何冰給“涮”了。
當然,機靈的何冰不單喜歡跟胡軍開玩笑,他的心,是系著整個班級的。
有一天,在宿舍睡完午覺,何冰突發奇想:咱們同學關系這麽好,總叫大名顯得多生分啊,必須得起外號。
胡軍,因爲愛吹口哨,就叫狗哨兒;何冰,因爲能說,就叫何大侃,又名和寡,曲高和寡的和寡;陳小藝,因爲有錢,就叫陳大發;姜珊,長得漂亮,就叫山口百惠;徐帆,不明原因的被統一稱呼爲帆子;劉新,外號阿花;何瑜,外號何大壯;王甯,外號窩甯;徐衛,外號老徐;韓青,外號韓挼(rua);李洪濤,外號老蛋子;嘉娜,外號女班長;周小鵬,外號周小鳥、鳥爺;孫星,外號老爺;王濤,外號王小拽;龔麗君,外號公公;劉紅梅,外號劉老師。王斑,因爲年齡比其他同學小好幾歲,爲了保護少年兒童,是班裏唯一一位沒外號的,但是有昵稱,斑兒斑兒。
何冰和他的同學,都是當年萬裏挑一的人尖子,通過考試,進入中戲,但不代表他們在中戲就一定能過得輕松愉快。
一定有很多人聽說過章子怡、劉烨在中戲因叫不上作業而被逼哭、想退學的故事。其實,這種場面,在中戲基本算是優良傳統了,是師哥師姐們都經曆過的。
中戲對課業的要求之嚴之高,與它那“戲劇最高學府”的名聲是極其匹配的。
上學期間,包括何冰、陳小藝、胡軍在內,一提到作業都非常頭疼。但是,有一個人卻很少因此而煩惱。這個人就是江珊。
大學前兩年,他們要高頻率的觀察生活,再自編自導自演小品,這是他們的作業。
何冰說,他經常跟江珊在一個創作小組。通常的情況都是這樣的,他費盡心血把小品編出來了,故事脈絡理清了,戲劇沖突找到了,人物性格想好了,也到了半夜了,剛要上床睡覺,這個時候,宿舍門就該響了。
敲門的不是別人,正是江珊。
漂漂亮亮的江珊細聲軟語的到何冰那不費吹灰之力,就領取了一個角色,聽何冰講一下人物特點,連彩排都沒有,就回宿舍睡覺了。
到了交作業的時候,江珊的表演總是第一個受到老師表揚,而付出最多的何冰,往往會成爲老師重點敲打的對象:何冰,你用點功行不行!
說起來,何冰他們班,是真的喜歡互幫互助。因爲這個班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和中央戲劇學院聯合招生、定向培養的班級,他們畢業了,都是要直接去人藝上班的話劇演員,所以,他們在學校有兩年的考核期。
在這兩年考核期中,在《小別離》中飾演琴琴爸爸老金的韓青,曾經被勸退過。爲了幫助他找回自信,陳小藝和江珊都給了他不小的幫助。
有一次,江珊說要請韓青吃飯,他們就來到了前門附近的北京第一家肯德基。韓青第一次吃肯德基,就是江珊請的。
吃完以後,倆人走著回學校,路上,江珊不斷地開導韓青,不要灰心、不要氣餒,讓他一定要有自信:“你看人家何冰,都長成那樣了,還能當團支書呢,你一定可以更好。”
就是這樣彼此“嫌棄”、互坑又互助的班級,創造了影視界的傳奇。
畢業將近30年,何冰和他的17位同班同學,沒有一個人改行,都將影視表演作爲一生的事業,很多人或者成爲老戲骨、成爲中國影視表演的中流砥柱,或者成爲影視教學的泰山北鬥。每到重大年份,比如畢業15年、20年、30年,中戲87級表演班的這些同學,都會舉辦隆重的同學聚會。
每當這時,團支書何冰都會積極組織、配合班長胡軍,讓大家聚到一起,回憶校園時的快樂和美好。
最後,海哥要說一句:親愛的何冰老師和他的同學們,你們一定要繼續努力啊,創作更多的戲劇、影視作品,我們都在等著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