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和韓國國防部長官宋永武進行雙邊交流。(朱孝鋒/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7日《南方周末》)
印度其實意識到,中國目前在軍事上特別是經濟上遠遠走在印度的前面。印度如果想在區域維持某種程度的領導地位,那就應該與中國建立一個相互理解的關系。
“從近期相關迹象來看,美國今年可能會在地區安全問題上采取更具攻擊性的立場。”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取消“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的邀請,只是初步反應。
“東南亞等亞洲國家希望朝核問題能夠得到徹底解決,同時也希望朝鮮重回國際主流社會,這有助于整個亞太地區實現持久的和平與穩定。”
“沒有什麽兩國關系,能比印度和中國的關系更多層次。印中的合作在深化,貿易在增長,兩國在運用成熟和智慧管控分歧,共同致力于維護印中邊境和平。”2018年6月1日晚,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加坡香格裏拉對話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台下,坐著十多個國家的國防部長以及來自50個國家的高級軍官和學者。
正是這次演講,讓今年的香格裏拉對話有了一個“平和基調”,朝核問題的戲劇性轉變,反恐局勢、海洋安全等傳統議題也得到持續關注。
“平和基調”
莫迪此次在新加坡的演講,被代表們高度期待。香格裏拉對話進入第17個年頭,這個亞太各國防長及軍事人員每年最重要的會晤平台,印度國防部長僅僅參加了不超過四屆。
去年,由于對話的最後一個環節拒絕爲印度副國防部長提供演講機會,印度突然退出對話,巴基斯坦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獲得了在全體大會上發言的資格。
在演講中,莫迪對“東進政策”、全球和地區安全等一系列地緣政治議題逐一闡述,南方周末記者發現,他共提到兩處“中國”,與提到美國的次數相當,莫迪先談及印俄關系,再談及印美關系,最後談到印中關系,對中印關系的積極評價,成爲演講的亮點。
最近,“印太”一詞變得熱門起來。西方聯盟的國防部軍事官員們,都很期待印度能加入這個制約中國的“印太”聯盟,但印度有自己的想法。莫迪在總結印度的印太戰略時,用了一句印地語諺語,印度執政黨人民黨外交政策部門負責人維傑·沙塔瓦威爾(Vijay Chauthaiwale)表示,這句話的意思是“真理只有一個,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莫迪是想借此表達分享地區繁榮和秩序的決心。
“我感到莫迪總理的演講是富有建設性的,體現了對中國的友好和中印關系的展望。”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說。
“我認爲,印度其實意識到中國目前在軍事上,特別是經濟上,遠遠走在印度的前面。因此,印度如果想在區域維持某種程度的領導地位,那就應該與中國建立一個相互理解的關系。”香格裏拉對話會代表、孟加拉國政府與政策研究院院長賽義德·穆尼爾(Syed Munir Khasru)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印不一定需要成爲好朋友,成爲好鄰居也可以的。”
此次是莫迪第二次訪問新加坡。幾天後,莫迪將再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上合組織青島元首峰會上會面。
“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印度洋地區,不僅符合本地區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各大國的利益。因此,合作是大國在印度洋的唯一選擇。”香山論壇秘書處辦公室主任趙小卓大校認爲。
“你會看到莫迪跟習近平先在武漢,然後這個月在上合組織元首峰會的見面。印度正在逐漸嘗試與中國建立起戰略的、相互理解的關系。這樣的話印度就可以關注自己的經濟,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處理好與巴基斯坦的關系。”賽義德·穆尼爾說。
印度總理莫迪。(姚憶江/圖)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姚憶江/圖)
需隨時准備面對變量
在香會這個輿論場,南海問題是過往幾屆香會上美國指責中國的常備腳本。6月2日上午的演講中,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南海問題上將矛頭指向中國,質疑“中國南海政策”背後的目標。盡管他在演講中強調“地區國家不必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也毫不諱言,五角大樓將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展開“大力競爭”,並聲稱美國要按照《與台灣關系法》幫助台灣建立適當的防禦能力。
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對于中國與東盟各國通過對話管控分歧取得的成果,南海形勢不斷向好的現狀,馬蒂斯視若無物。馬蒂斯演講後,趙小卓大校迅速就“南海軍事化”進行提問——美軍軍事裝備在南海進行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違反所在國法律,是否才是真正的“軍事化”。
馬蒂斯再次就“航行自由”進行了辯解,也重申了和中國合作的意願,並透露了將在六月底訪問中國。“美國將繼續尋求對華建設性、結果導向性的關系,在可能的時候進行合作”,“任何可持續的地區秩序離不開中國的參與”。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贊成航行自由,但各國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這一概念的解讀不盡相同。中方堅持認爲航行自由不能被片面地、故意曲解爲損害沿岸國利益和安全的‘軍事行動的自由’。”何雷中將就中國的南海政策和主張進行回應,批評美國軍機軍艦的行動才是“南海軍事化的根源”的情況。
印度洋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貫通歐亞非及大洋洲,素有“海上生命線”之稱。在“鎖住世界的六把鑰匙”中,印度洋占了四把,即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另兩把是巴拿馬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同時,印度洋也是世界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不僅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名列前茅,而且有豐富的有色金屬礦藏。鑒于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大國都非常重視印度洋,既有合作,也有競爭。
“美國取消邀請中方參加‘環太—2018’聯合軍演,我們認爲此舉不是建設性的、開放性的。”何雷中將說。
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中心主任周波大校認爲,美國提出的“印太”概念,其實任何新的倡議都應該增強透明度,增大包容性,增大開放度,促進各方合作共贏,否則它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認同,結果只能是自說自話,昙花一現。
馬蒂斯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中美“在能夠合作的地方進行合作,在必須競爭的地方進行競爭”。
“從近期相關迹象來看,美國今年可能會在地區安全問題上采取更具攻擊性的立場。”對馬蒂斯的發言,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達了擔憂,“5月27日,美國‘安提坦’號‘希金斯’號兩艘宙斯盾軍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取消對中國參加2018年度‘環太平洋’多國聯合軍事演習的邀請,只是初步反應。”
5月31日,一架美軍B52轟炸機進入南海領空之後,飛抵至東沙群島附近,甚至飛臨廣東外海,中國做出驅離動作後,B52才掉頭返回關島空軍基地,這是在短短12天之內,B52第三次侵犯中國南海領空。
“用自己的軍機軍艦到了中國島礁附近的海域和上空進行抵近偵察,進行軍事行動。甚至到中國島礁12海裏進行武裝,耀武揚威。這不是航行自由的範疇內。這實際上是對中國的安全穩定一種影響和破壞。”何雷中將認爲,這甚至是對中國主權的一種挑釁。
這樣赤裸裸的武力恫嚇不過是馬蒂斯的餐前小菜,他更深遠的算計掩藏在看似平常的軍務調整中。2018年5月30日,在出席香格裏拉對話的前兩天,馬蒂斯在夏威夷主持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更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和更換司令的儀式。
但美國東西方研究所教授研究員格雷格·奧斯汀(Greg Austin)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中認爲,美國很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壯、那樣在一線親力親爲。
馬蒂斯呼籲,中國的鄰國要重塑在“印太”的角色。菲律賓德拉薩大學國際事務和政治學助理教授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表示,莫迪與馬蒂斯提出了兩個不同版本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莫迪認爲,“印太”由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中間力量所定義,而馬蒂斯則認爲,“印太”還是大國之間的爭鬥。
“只有中美關系相對穩定,亞太地區才會相對穩定。中國主張中美之間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既是著眼雙邊關系,也是顧及亞太乃至全球安全。”周波大校說,但一年多以來,美國不僅加強了對中國的艦機偵察,還加強了在南海的軍事活動,挑戰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與南海問題已經趨緩的局面不符,也與美國自己聲稱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不選邊站隊的立場不符,美國作爲域外國家,變成了南海問題不穩定的突出因素,也妨礙了中美在亞太多邊機制內進行有效的合作。
懂得博弈才是高手
朝核問題是影響亞太安全穩定的重大變量,該問題的戲劇性轉變,無疑是今年亞太安全形勢的重頭戲,美朝領導人曆史性會晤,將于6月12日在新加坡進行,朝鮮問題成爲本屆香會“聚焦”議題。
朝鮮領導人之前曾兩次與美國前總統會面。第一次是在1994年,前總統吉米·卡特與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會面,而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2009年離任後會見了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說,新加坡將承擔部分“特金會”會晤費用,“是爲這次曆史性峰會所做出的小小貢獻”。這些天裏,有五千多名記者在聖淘沙附近預訂了酒店,“如果‘特金會’無法舉行會晤,將是個糟糕的事情。新加坡將扮演好東道主的角色,緊鑼密鼓籌備以確保安全”。黃永宏部長說。
6月2日,香格裏拉對話就“緩解朝核危機”舉行了專題討論,韓國、日本和加拿大的防務官員分別就此發表演講。
韓國國防部長官宋永武在講話中表示,不能讓曆史影響朝鮮半島雙方對未來的期望,否則雙方永遠無法開始談判,也永遠無法實現和平共處。韓朝雙方領導人爲此做出了各種努力,正是爲了開啓曆史的新篇章。
“我和韓國防長宋永武會談時,談到當前朝鮮半島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雙方都認爲,中國和韓國在對待朝鮮半島當前變化朝著積極的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看法。我們也積極鼓勵韓國在這方面按著朝鮮和韓國在板門店達成的協議,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何雷中將說。
加拿大國防部長石俊(Harjit Sajjan)認爲,過去幾個月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說明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朝核問題是有可能的,但是希望和不確定性同時存在,國際社會必須謹慎行事。
“亞洲國家希望朝核問題能夠得到徹底解決,同時也希望朝鮮重回國際主流社會,這有助于整個亞太地區實現持久的和平與穩定。”馬來西亞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國際事務高級顧問胡逸山認爲,過去半年來,無論是朝韓領導人的兩次會晤,還是中國領導人與朝鮮領導人的兩次會晤,以及即將舉行的朝美領導人會晤,都表現出各方對早日解決朝核問題的期待和努力。
在亞太,既有美國爲主導的亞太軍事同盟體系,也有上海合作組織、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等以不結盟、奉行對外開放原則的組織;既有東盟爲主導的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系列對話機制,也有香格裏拉對話、西太海軍論壇,香山論壇爲代表的多邊、雙邊對話機制。即使是同一問題,例如半島無核化,朝美各自解決的路徑也可能完全不同。
有專家認爲,朝鮮可能更多希望將無核化作爲結果,但是美國將“全面的、可核查、不可逆轉的去核化”作爲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