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中,印度的表現可謂是十分搶眼,扛住了美國的壓力,受到了俄羅斯的贊揚,還從歐洲賺了個盆滿缽滿。
但印度又開始蠢蠢欲動打中國的主意。
接連兩會議
4月24日,印度召開了“國際情報主管會議”,是一個以慕安會和新加坡香格裏拉對話爲藍本的印度版“慕尼黑安全會議”,該會議一直處于保密狀態,印度官方沒有公布參與者名單,涉事國駐印使館也拒絕證實本國情報官員是否參加了此次會議,但有印媒透露,有近40國的情報機構首腦參加。
4月25日,印度召開地緣經濟政治年度會議“瑞辛納對話”。
先看“國際情報主管會議”,在爆料中參與國包括澳大利亞、德國、以色列、新加坡、日本、新西蘭等,原本計劃出席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和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局長維格諾特由于另有安排取消了行程。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會議的主旨,旨在應對包括傳統和非傳統在內的重大國際安全問題加強協調和合作——常態化情報信息交流,所謂的“安全問題”。
沒有公布具體所指,但可從與會者的大傾向得知一二。
再來看“瑞辛納對話”,作爲高級別國際對話會議,印度卻用來屢屢針對中國。在2016年的首屆會議上,美國方面強調了印日美的兩大洋統一戰略;2017年,印度官員含糊指責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對印度造成影響;2018年,印度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點名中國,稱需印美澳日聯合起來;2019年,將中國威脅寫入官方報告;2020年,炒作所謂“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挑戰”,以加強各國海上戰略融合;2021年因極其嚴重的疫情問題未曾舉行……
這一次由于俄烏戰爭,烏克蘭問題成爲各方關注點,但奇怪的是多個議題的設置與中國有關。如會議第二天的一個議題名爲“龍之火:在烏克蘭之後破譯中國”,稱“隨著烏克蘭平原變成戰場,很少有行爲者比中國更危險”,與會者要討論烏克蘭危機後“中國的選擇”。還有關于“歐盟與印太”的議題,要討論歐盟與中國的關系。最蹊跷的是,雖然在談論中國問題,但公布的200多名發言嘉賓中沒有一個中國人。
印度有動作
不過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意外,有這麽蹊跷的討論方式,不乏印度多次借會議議題炒作中印領土爭端問題並指責中方,還屢屢妄議中國內政,限制中國學者的發言機會的緣故。遭到中方的抗議和反對之後,印度臉上挂不住,不請了。
比如這次印度牽頭舉辦會議,一是在俄烏局勢下的多方拉攏,捧得一向膨脹的印度很是驕傲,想以此借機獲取更多好處,二來,印度希望通過舉辦會議,增強各方聯系,借此擴大自身的地位和影響力。
就像那句“沒有什麽,就特別在意什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了今年的GDP,印媒狂歡:印度經濟增速遠超中國兩倍,領跑全球。
由于疫情問題,中國曾拒絕了2萬多名印度學生返華,但近來順風順水日子滋潤的印度立刻回予報複——“向中國公民發放的旅遊簽失效”。
印度防長也撂狠話暗指中國,“如果印度受傷害,印度不會放過任何人。”
這樣的態度讓美國很放心,他們設想中的中印因俄羅斯而密切、亞太團結重擊美國的情況好像並不會發生。(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