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1700萬燭火民心,懷著迫切心情,迎接首個‘光華門總統時代’到來。而這個領航者,就是文在寅。” ——SBS電視台
2017年5月9日,夜幕下的光華門沸騰、熾熱。燭火如海,將黑夜照得徹亮。當晚,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獲得41.1%的投票,以壓倒性勝利,毫無懸念地當選爲韓國第19屆總統,實現暌違九年的政權輪替。
彼時,樸槿惠閨蜜幹政醜聞,舉國震怒。從2016年10月開始的第一次“彈劾燭光集會“以來,“燭光民心”就成爲韓國改革勢力的核心力量,推動政壇“新時代”的到來。
△ 上任之際的文在寅躊躇滿志
“這次選舉,是偉大國民的偉大勝利。”文在寅發表當選感言前,數次被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打斷。韓國民衆用史上最高的投票積極性,對新政府報以最大的支持和希望。
隨著2020年的鍾聲敲響,一轉眼,文在寅政府執政期已過半,進入極具變數且關鍵的階段。
眼下,朝鮮半島風雨飄蕩,韓國政壇波雲詭谲,黨派間的多角賽局日漸加劇,執政危機四伏。文在寅身後的人群,也日漸散去,不複往日。
△ 改革進入深水區後,文在寅今天面對的局勢很殘酷。
面對反對派的叫囂,文在寅及其背後的執政黨該如何見招拆招?他能否打破青瓦台“詛咒”,笑著離開韓國總統之位?
1
2019年12月27日,韓國最大在野黨——自由韓國黨人士大鬧國會會議現場,試圖阻撓韓國《公職選舉法》修正案的順利通過。
當天會議原定于下午3時舉行,議長文喜相進入會場前就遭上百名反對人士“圍攻”。當他在安保人員護送下移步議長席時,反對派殊死抵抗,除了不斷人肉圍攻,漫天飛灑反對橫幅,高呼“文喜相卸職”、“文喜相曆史罪人”等口號,更有女議員霸占主席台位子不肯走,指認他“性騷擾”,場面一度混亂不堪。
△ 每一次觸及利益的改革,都會讓韓國的國會會議現場變成“真人秀”的舞台。
文喜相就坐議長席後,自由韓國黨議員更是肆無忌憚地將反對手幅丟向他,議長大人一度手捂胸口,呼吸加劇。
就在這樣戲劇性的畫面下,投票開啓。文喜相隨後錘敲三下宣布:在座167人中,贊成156人、反對10人、棄權1人,修正案正式通過。
會議結束後,以自由韓國黨黨鞭羅卿媛爲首的反對派人士仍然不肯罷休,高呼“文喜相逆賊,去死”。丟下大包袱的議長大人此時一臉輕松,懷著以一敵百的氣勢,淡定說道:“我們這樣的人,一天死上十二回都不稀奇,我現在只剩一副軀殼,人早就沒了。你們說的對,文喜相已經死了。”
文議長的這段話,頗具意味——韓國人好鬥與剛烈的民族特性,在政黨間的“厮殺”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 即使步履維艱,但文喜相仍頂住壓力完成了《公職選舉法修正案》
2019年1月,樸槿惠親信、在文在寅任職總統前曾代行總統職權的黃教安加入樸槿惠原先所屬的政黨——自由韓國黨,並于2月底當選爲黨首。
成爲黨內一號人物後,他立下了兩大目標——帶領自由韓國黨贏得2020年4月15日舉行的國會選舉,奪回韓國第一大黨之名;參加並當選2022年總統大選,奪回執政權。當然,提前更好。
爲了實現這兩大目標,黃教安沖在前線,發表激烈言論,采取抗議行動。他的名字經常高挂韓國時事熱點欄,極大提振自由韓國黨的士氣和人氣,給對手文在寅及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
△ 複出的黃教安人氣頗旺
向往自由卻出山競選總統的文在寅,雖然被外界看作是帶著複仇而來,但他曾在自傳中寫道,“(盧武铉)留下了未完的課題,誰能從那個時代賦予的責任中解脫出來呢?我必須得主動積極地把這些課題攬過來,走完我的余生。”
作爲2009年自殺身亡的前總統盧武铉的“知己”,兩人同作爲人權律師出生,曾一起在釜山創立法律事務所執業。在參與政府時期,文在寅幾度踏入青瓦台在旁輔佐而踏入政界。
在遺留的課題中, “司法改革”無疑盧、文二人身爲人權律師的“初心”,也是參與政府時期初見成效,卻被繼承者李明博無情擱置而停擺的最大遺憾之一。
△ 盧武铉和文在寅
當文在寅入主青瓦台後,雖然忙于人事調整、南北關系、國內經濟等難題,但他不斷爲這個競選承諾積聚力量——從2017年9月開始,法務部下屬的改革委員會就擬定成立專門負責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機構的提案,並敲定了相關政府提案整體框架,此後繼續細化、完善,並召開相會會議討論。
文在寅表示,任何權力機關都不能淩駕于人民之上,只有所有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才是社會誠信形成之時。他曾特別指出,檢察改革是時代性課題,檢察系統權利過大,過分政治化,不受任何限制,已經到了無所不爲的地步,“這是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
去年4月,騰出手來的文在寅政府開始揮動大刀了——韓國朝野四黨商議,將《公職選舉法》、《高層公職人員犯罪調查法案》等四件修正法案通過 “快速通道”(fast track)提交國會。自由韓國黨認定這是“國會政變”,占領現場並與其他黨派議員大打出手,展開激烈的“肉搏大戰”,還動用撬棍、鐵錘等工具,導致多人不同程度的受傷。
△ 誰能相信,這些穿著西裝,手拿家夥兒,准備幹仗的人群竟是韓國精英的代表。
沒想到,這場“肉搏戰”最終促成了韓國憲法曆史上首次出現通過立法電子系統提交的議案。《韓民族日報》稱,檢方壟斷公訴權的格局時隔65年被打破,法檢改革獲得勝利。
7月,文在寅提名親信——青瓦台前民政首席秘書、首爾大學教授曹國擔任法務部長官,准備繼續大刀闊斧推進改革進程。韓媒緊接著就曝出其女兒涉嫌僞造入學文書、家人涉嫌投資私募基金避稅等系列醜聞,事態隨之發酵。在人情請托和裙帶關系盛行的韓國社會,這個橋段重複出現,屢用不爽。
△ 曹國本想一展拳腳,怎奈家人不爭氣,拖了他的後腿。
9月10日,文在寅不顧輿論壓力,任命曹國出任韓國法務部部長,主持司法改革。黃教安此時抓住這一絕佳機會,夥同其他反派人士“削發”,並先後發動三次數十萬人參加的遊行示威抗議集會,要求文在寅下台、曹國辭職。
民調機構Realmeter數據顯示,10月中旬,執政黨支持率創7個月來新低,而自由韓國黨支持率創5個月來新高,兩黨支持率差距縮至現任政府成立以來的最低水平。
10月14日,重壓之下的曹國棄車保帥,宣布辭去法務部部長職務,返回首爾大學法學院教書,並配合調查,直到水落石出。文在寅支持率跌至就任以來的最低點39%。
有分析認爲,這起風波之所以掀起如此巨大波瀾,是因爲這些系列醜聞,讓韓國民衆看到樸槿惠閨蜜幹預門的影子——這曾是令韓國社會陷入停滯的噩夢。還有分析指出,曹國事件,意味著朝野兩黨博弈到了白熱化階段。
這一輪較量過後,嘗到甜頭的黃教安准備如法炮制,再贏一局,但卻被文在寅搶占先機——11月6日,韓國檢察廳方面表示,爲調查“世越號”相關事件,決定設立“特殊事故調查團”。黃教安身爲樸槿惠的支持者,此時過分曝光自然容易受到牽連,但他“無所畏懼”。
11月20日,在沒有其他保守黨派人士的支持下,黃教安單槍匹馬,在青瓦台等地開啓絕食抗議。他提出了三大政治訴求:維持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反對設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撤回“公職選舉”。
△ 絕食、削發、切指,韓國政界人士吸引大衆眼球的“三大法寶”。
第7天晚上,黃教安失去意識,並送往附近醫院救治,絕食抗議以失敗結束。該黨黨鞭羅卿瑗在醫院接受記者采訪時譴責,“黨首長時間在寒冷的室外進行絕食鬥爭,但韓國社會卻毫無反應!”該黨秘書長樸孟雨表示,黃教安心定意決,若身體有所恢複,還會繼續鬥爭。
而他的訴求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公職選舉法》修正案在國會一致通過,自由韓國黨的國會議席將大幅減小。《關于設立高層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的法案》也在自由韓國黨缺席的情況下,于12月30日順利通過,預示著韓國將從制度上制衡壟斷公訴權的檢察機關——文在寅政府,兌現了一部分司法改革的競選承諾。
執政黨勢氣大漲,年底完美收官。
△ 黃教安和文在寅
2
韓國明治大學政治學教授金賢俊接受韓媒采訪時曾表示,在五年制總統任期國家,幾乎沒有在後半段出現“人氣反彈”的情況。
韓國1987年修訂憲法,規定五年單任總統制,這雖然避免“第二個樸正熙”出現,但也導致施政缺乏可持續性,許諾成爲空談的情況發生。
因此,對進入賽程後半段的文在寅政府來說,如何穩住民心,不亂陣腳,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從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Gallup Korea)2017年6月到2019年5月的統計數據來看,涉及諸如房價、稅制改革等經濟民生問題,文在寅的支持率就會産生大幅動搖。韓國《中央日報》直言,文在寅執政令“韓國經濟陷入泥潭”。
其中, “最低時薪”就是讓文在寅支持率跌破80%”神話”的典型例子。2017年7月15日,韓國政府決定將2018年最低時薪上調至達7530韓元,同比增長16.4%——雖然是對弱勢群體的保護政策,但也造成了企業成本增加,雇傭意願低迷,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就業難度加劇,整體經濟發展萎靡,“經濟悲觀論”盛行。同時,也造成了搖擺階層對執政黨的質疑,保守思潮回潮。
現年30歲,在航空領域工作的韓國人金順彬(化名)曾爲文在寅投票,她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表示,文在寅上台前,曾許諾要拯救韓國經濟,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顯著成效,“對他抱有太大期望,所以失望也很大”。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朝鮮半島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兼延世-察哈爾中心執行主任張忠義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表示,文在寅政府此前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如“52小時工作制”、最低時薪制、企業改革等,過于理想化,不太符合韓國社會現狀,從而造成如此局面。
對此,他認爲,經濟方面的當務之急,首先是調整過往的經濟政策,更加現實化地落地實行,如適當增加工作時間彈性;減少對大企業過分敵視等等。其次,尋求一些經濟“新動力”,如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增加實體經濟發展等,實施革新性經濟療法。
“文在寅政府意識到,也在不斷調整。”張忠義特別指出,一度提名前經濟副總理金振杓擔任總理,雖然遇阻沒有成功,但接著又提名前國會議長、“經濟通”丁世均上台接任爲新總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據悉,丁世均畢業于高麗大學法學系,曾在雙龍集團就職17年,並擔任過常務董事,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受到大企業等保守勢力的歡迎。在盧武铉政府時期,還擔任過産業資源部長官。
南北交流、半島和平問題,此前多次拯救文在寅下滑的支持率,但自越南河內朝美無核化協商談判破裂伊始,這個優勢逐漸消失。
根據蓋洛普韓國(Gallup Korea)數據顯示,第一次朝韓首腦會談達成“板門店宣言“後,他的支持率一度達到了83%。此後的新加坡朝美首次會談後,執政黨的支持率爲79%,並在同年地方選舉中獲得了壓倒性勝利。2018年9月,在支持率下降到40%左右之後,文在寅前往平壤,將支持率回拉至61%。不過,此後,韓美軍事演練令朝鮮反感加劇,朝方調整對韓外交策略,半島和平問題亮起紅燈。當文在寅甘當綠葉,促成朝美領導人在板門店實現閃電會晤,他的支持率也僅爲49%,沒有明顯好轉。
對此,張忠義表示,文在寅把南北經濟發展當做半島繁榮的動力,執政黨勢必會繼續在朝美無核化談判中扮演好“中間人“的角色,並與美方保持一致基調的同時,擴大對朝的自主性。
在此次新年發言中,文在寅也強調,希望韓朝共同努力,爲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早日訪問首爾營造環境,恢複因美國對朝制裁而受到阻礙的南北經濟關系。
對反對派在野黨來說,此後面臨的挑戰則更爲嚴峻——
《月刊朝鮮》刊登一篇以《再不趕快的話,保守沒有未來》爲題的文章指出,民主黨如果在今年4月15日即將召開的國會議員選舉中獲勝,那麽勢必造成“政黨重組”——選民與政黨間的關系持續發生結構性變化的局面,令盤踞已久的保守大潮不複。文章預測,這會導致進步和保守兩黨壟斷體制變成民主黨一家獨大的局面。
這樣的悲觀情緒,很好地反映出目前保守陣營內部的焦慮。
△ 韓國在野黨隨時准備著給予文在寅致命一擊。
實際上,作爲在野黨,沒辦法從實質性問題上出手,只能起到牽制和監督作用。雖然自由韓國黨由黃教安領頭,並在去年短暫獲得勝利,但頗有“碰瓷”之嫌。“逢文必反”的做法,也顯得較爲情緒化,甚至陷入了一種“集團利己主義”的“死胡同”,導致保守陣營內部的分裂更趨嚴重。
去年年末,黃教安提出,希望韓國所有保守派統合,建立一個新的“聯盟”。張忠義指出,“保守派大聯盟”,可能就是拯救保守派在野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認爲,保守派必須從普通民衆關心的問題出發,充分展現保守所能帶來的切實利益,構建清晰的政治理念和未來藍圖,“當然,還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領軍人物。”
△ 安哲秀
近期,曾和文在寅在總統大選中對決的“黑馬”、前國民之黨黨首安哲秀聲稱將參加國會大選,並有意合流“保守派大聯盟”。有分析認爲,他或將成爲整合保守陣營的關鍵人物。但張忠義認爲,關鍵還是要看這個聯盟産生的結果,“否則,還是散沙。”
隨著《公職選舉法》修訂案的順利通過,有觀點認爲,執政黨已經穩住國會議員選舉,下一屆總統大選勝券在握。
張忠義認爲,該法案是在司法改革和選舉制度改革上執政黨同部分在野小黨妥協的結果,只能表示有利于未來多黨政治的發展,並不能和全勝挂鈎。“目前形勢依然對執政黨相對樂觀,但政黨間的合縱連橫充滿變數,文在寅能否笑到最後,還是未知數。”
金順彬表示,在韓國流行這樣一句話,“總統,選次惡就行了。”她直言,下屆總統選舉,自己並未做決定,投給哪個陣營都有可能。
因此,誰能說得清,文在寅的微笑還能保持多久?
眼下,距離國會議員選舉開始僅剩94天,新一輪血雨腥風,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