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新加坡是個“文化沙漠”,大概沒有人會反對。
提起新加坡,人們馬上會想起她的美麗富饒、安全幹淨和嚴刑峻法。
現在,雖然有了歌壇巨星孫燕姿、林俊傑、陳潔儀,有了設計炫麗的濱海藝術中心,有了美輪美奂的國家美術館,總算在沙漠中耕植出一片小小的“綠州”,但在重商親商的大環境下,短短55年曆史的新加坡似乎還在一片文化沙漠中跋涉:
日常生活中,他們說著讓英語系人莫名其妙的singlish(新加坡英語);
說著讓中國人淚流的新加坡華語;
能提得上台面的電視劇乏善可陳;
新加坡頂尖學子最喜歡報讀的專業是醫學法律電腦信息經濟,中文系常年招不滿學生;
各類藝術培訓學校雖然人滿爲患,但那只是“怕輸”父母的一廂情願,家裏的鋼琴最後都成了擺設;
國家博物館惟妙惟肖沉浸式的體驗敵不過七月歌台福物競標的熱鬧……
重商輕文的環境,大概和這個國家的曆史和地理位置分不開,新加坡孤懸馬六甲海峽,資源匮乏,強鄰環伺,所以比起內在的浪漫,他們非常清楚,賺錢才是硬道理。
但是,就是這樣的新加坡,你會驚訝地發現,在世界各地房地産大發橫財的今天,在以英文爲官方語言的新加坡,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總部最顯眼處,竟然懸挂著詩人杜甫所寫的那首《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風雨不動安如山。
“居者有其屋” ,杜甫最樸實的願望,在1000年後的南洋島國得以實現。
所謂的文化傳承不僅要溶于思想,顯于作品,更要落入民生實處。
看似“文化沙漠”的新加坡,才是真正吸取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精髓。
(二)
大約1000年前的史學家司馬光作《資治通鑒》,裏面有一句論“才德”的名言: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
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平時悶聲賺錢,不問政事的新加坡人,一到大選時候,就能看出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融會貫通:
選服務自己的議員,德才兼備最好,德勝于才次之,才有余而德有瑕則完全沒戲。
2011年新加坡大選時,當時年僅27歲的女侯選人陳佩玲,因爲一些女孩子常見的幼稚表現令選民擔憂,但大家出于對領軍的前總理吳作棟的信任,還是寬容地給了她機會讓她來表現自己。
四年間,她主動作爲全職議員(注:議員可以有其他全職工作),以努力勤勉善良打動了她服務的民衆。
2015年大選時,她不用再站在大佬的後面,而是一個人出來單打獨鬥,當時有兩家反對黨派出最強侯選人來挑戰她,以爲勢在必得。
但她最終以65.58%的得票率,以一敵二,成功守住議席。
今年的7月10號,是新加坡的第18次大選,各黨各派都積極地把自己的准侯選人拿出來公示。
被當前執政的人民行動黨(PAP)選中的新人林紹權,出身寒微,中學畢業後就不得不進入社會找工作,但他憑著不懈努力,獲得所屬公司的獎學金,並以優異成績讀完大學。
之後,他任職吉寶集團,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經理,草根逆襲,能力不可謂不強。
可一經公示,全民嘩然,他的軍中下屬,大學同學,吉寶員工,甚至鄰居紛紛實名舉報,說他自大,傲慢,愛表現,缺乏誠信。
而他的回應不足以消除大家對他品行的懷疑,大家明確表示,絕對不會把票投給他,他不是值得交托的人,結果尚未出師,就已倉皇退選。
取人之術,如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
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因爲君子挾才以爲善,
小人挾才以爲惡。
99%的新加坡民衆肯定不知道司馬光的“才德論”,但他們卻用一張張選票完美地诠釋了“仁義禮智聖”等儒家思想的核心,並最終讓自己受益。
(三)
2000年前,融諸子百家之大成的《呂氏春秋》 裏面記錄了一個故事《祁黃羊》,其中兩句“內舉不避子,外舉不避仇 ”被傳爲佳話。
巧的是,新加坡正演繹著這句話的現代版。
現任總理李顯龍是政治強人、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他接任之初到後來很長時間,被外界很多不了解新加坡選舉制度的人腹誹,甚至有人將新加坡譏諷爲“李家坡”。
雖然我們普通人無法洞察政治的複雜與微妙, 但李顯龍順遂的政途與他的父親有關,這點顯而易見。
但李顯龍的優秀也是不可以隨意抹殺的。
1971年,李顯龍以優異成績獲得新加坡最高等級的獎學金,以雙料獎學金得主身份遠赴英國,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留學。
留學期間,他以超過第二名一大截的成績,拿到了senior Wrangler,這是劍橋大學數學學生的最高榮譽,這個職位意味著“在英國可以達到最偉大的智力成就”。
他的導師、劍橋的數學大師Béla Bollobás還專門爲他寫過評價,說他的數學天賦與水平是現象級的。
三一學院還頒發一份獎學金給他,希望留住這個未來的世界級的數學大師。
2015年,李顯龍在他的個人面簿貼出一段程序源代碼,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他還是一個被政治耽誤的計算機天才,多年前他曾寫過C++ 數獨求解器的代碼,被紮伯克贊爲“最會寫代碼的政治家”。
前段時間,他喝一口水換一種語言來演講,無縫對接的視頻刷屏國內外社交圈,這些本領對他來說只是“濕濕碎”(小意思)啦。
這樣優秀的人,即使沒有父親的光環,也肯定會被求賢若渴的新加坡政府所青睐而出人頭地。
他在任期間已經領導了三次大選,第二次全國總成績差強人意,也是因他的父親威權式的言論所累,即使這樣,他自己領軍的選區,還是獲得了20萬選民中的69.33%的高支持率。
更亮眼的是,第三次大選,他所領導的政黨獲得了全國將近7成民衆的支持,這個成績是新加坡高速發展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他自己的選區,則獲得了78.63%選民的支持。
內舉不避親,他沒有辜負他的父親和所有新加坡民衆的重托,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王乙康,現任新加坡教育部長,他的出身頗有故事,他常說自己是“老左的孩子”。
他的父親曾是從人民行動黨分裂出來的社會主義陣線的議員。
通俗點來說,他的父親是李光耀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的“叛徒”,他的父親和李光耀是“宿敵”。
但他的優秀,讓執政的行動黨沖破政見藩籬,“三顧茅廬”請他加入,保駕護航讓他順利進入政壇,並迅速委以重任,他也不負衆望,大刀闊斧改革教學,深得民衆擁護。
在新加坡,只要努力,只要優秀,無論出身貴賤,學曆高低,相對公平的上升通道,讓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最大化地實現自我價值。
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寬廣胸懷,正是儒家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四)
文化沙漠,也許是人們對新加坡小小的誤解。
這裏有:
英、華、馬來、方言雜糅的新加坡語言;
(大意是:我們約會時,總在一家咖啡店吃)
(用到了英、華、馬來、淡米爾,廣東和福建方言)
中西馬來印度各族美食彙萃;
氤氲迷離的紅燈區與莊嚴肅穆的宗教設施比鄰而立;
和諧共處的四大種族;
互不相擾的各派宗教;
深植于血液的危機感與包容務實的作風等等,這一切,正在構建著新加坡特色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