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知,我們往往都是在摸索中探索,在經曆中進步。
昨天,李顯龍發表題爲“邁入新階段”的電視講話,宣布大幅放寬疫情管理措施,新加坡決定與“新冠病毒”共存。如果不完整聽完他的講話,只看標題,我們多少會爲新加坡政府的決定捏一把汗,特別是在相關毒株仍然肆虐,極具傳染性的當下。
很多網友都把這類“放松管控”的行爲,戲稱爲“躺平”。但這真的是“躺平”嗎?顯然不是。這只是一個信號,即新加坡在應對疫情方面即將轉入“另一個階段”:從恐懼到抗拒,從管控到自控。
新加坡不是第一個這麽做的國家,李顯龍說,歐洲要更早。爲了走到這一步,歐洲付出的是犧牲,一路上失去了許多生命。
我無意附和這類措施,只是覺得大家應該了解了解其他國家的選擇,以及他們爲什麽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只要完整看完李顯龍的講話,就大概能夠明白。首先是“認知”,經過多年抗疫,人類對新冠病毒不再是一無所知,已經有了很多自檢産品和藥物;其次是“接種率”,新加坡國民的疫苗接種率很高,接近85%,大大增強了民衆的免疫力;再次是“國情”,新加坡是非常開放的經濟樞紐,“封閉”的代價很高,很多人都要繼續生計;第四是“自控”,一旦感染,新加坡國民要學會如何自檢,並且一般情況下,完全可以居家自愈;第五是“資源”,醫務人員數量有限,有限的醫療資源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第六是“致死率”,總體致死率不高,與流感病死率接近,大多數重症患者爲有基礎疾病的老年群體。
新加坡選擇與病毒共存,顯然不是“躺平”,而是基于科學的判斷以及自身的國情。
戰勝病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且總是在接觸中、在經曆中、在犧牲中,找到解決方案。
各國國情不同,自有適合自己的方案,我們只要嚴格遵循即可。當前,咱們國家堅持的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這是中國在實踐中形成的有效的防控理念、策略和做法,保護了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平衡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的關系。
我認爲,當前,我們國家之所以沒有選擇“躺平”,其實跟當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多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很像,因爲國家要保護的是,每一位民衆免受病毒侵害。不管是老年人、年輕人或是嬰兒,健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個都不能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