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與新加坡在金融業的競爭上各有優勢,取長補短才是發展的王道。
上海疫情防控2個多月,解封仍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一些朋友開始考慮選擇香港或者新加坡作爲未來的居住地。
不僅是個人,中國企業也向往新加坡。疫情期間,各大互聯網企業,包括字節跳動、跨境電商巨頭SHEIN等都把海外總部設在了新加坡。在最近熱議的越南之外,新加坡成爲又一個在疫情後受益的國家。
新加坡在後疫情時代快速恢複
新加坡在2020年4月爲實現清零而封城,但由于新加坡特殊的經濟環境,在推動疫苗接種的同時,新加坡開始調整抗疫政策,由清零轉爲共存。
在快速推動接種率達到80%後,2021年8月新加坡逐步開放經濟、社交和旅遊活動。由于醫療條件較好和人口基數較低,後續疫情發展控制地有序且得當。
新加坡在2021年第3季度的GDP增長6.5%,已經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12月的PMI爲50.7,實現連續18個月的持續擴張,新加坡作爲小型開放式經濟體,經濟增長依賴出口,新訂單、出口、就業全部指標都在快速向好。
2021年新加坡GDP增速達到7.2%,創下2010年以來最快速的增長,一舉扭轉了2020年的負增長趨勢。
圖1. 新加坡和香港GDP季度增速(單位:%)
來源:Bloomberg、銀科金融研究院
香港在2021年一季度GDP增速大幅超過新加坡,但新加坡改變防疫政策後,香港被新加坡快速超越,不過香港也實現了全年GDP 6.4%增長的好成績,迎來疫情爆發後的複蘇之年。
事實上,在2021年英國《經濟學人》編制了“全球複原指數”(Global Normalcy Index),利用八大指標來衡量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複原的表現。香港由于成功控制疫情,在沒有和內地通關的背景下,在指數中長期排名第一,而新加坡排名在40多位。綜合來說,2021年香港經濟恢複遠好于新加坡。
富豪們放棄香港選擇新加坡?
在最近發布的新加坡50大富豪中一共有8位來自中國新移民,擁有的財富占到前50大富豪總額的35%,開始有傳言資金“下南洋”,新加坡開始取代香港成爲富豪新的財富管理中心?
根據德勤《2021年國際財富管理中心排名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財富管理規模大幅增長10%,雖然全球主要的財富管理市場規模在2017-2020年期間都在增長,但各個財富管理中心的排名並沒有發生很大變化:香港依然排名第4,新加坡緊隨其後位居第5。
從財富管理規模的增速來看,2010年到2016年香港都快于新加坡,但在2017年到2020年之間開始放緩,增速只有3.2%,而新加坡同期對比增速達到5.7%。2020年香港由于政治環境動蕩和疫情沖擊,新加坡財富管理規模以10.5% 的速度領先香港的7%。
因爲疫情造成的危機,投資者天然的想把資金往一類主流的財富管理中心靠攏,而金融資産價格在美聯儲大放水背景下的強勢上漲,也讓世界幾大財富管理中心資産價格不斷上行,擡升了財富管理市場規模。
除了新加坡,全球主要的幾大財富管理中心,包括瑞士、美國、英國等,在2020年的財富管理規模平均增速在10%左右,而過往幾年的平均增速只有4.8%。
圖2. 全球主流財富管理中心規模排名
來源:德勤、銀科金融研究院
但是從絕對規模上來說,香港2020年的財富管理市場規模在1萬億美元左右,仍然遠超新加坡。
香港實施《國安法》後,有觀點認爲香港有大幅資金撤離進入新加坡。但新加坡金管局的數據顯示,新加坡非居民存款在2021年5月之前過去的11月中,只增長了26億新幣(相當于148億港幣),漲幅4.1%。
而香港金管局的數據反映,香港本地存款數量同期增加了1萬億港幣,增長了7.2%,所謂的“走資”說法並不成立。
新加坡股市和香港搶奪中概股?
5月20日蔚汽車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蔚來在新交所上市一方面擴寬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借新加坡打入東南亞市場,新加坡成爲中概股繼香港之後,另外一個回流地。
市場有人認爲,新加坡開始和香港搶奪世界“熱錢”,可是,新交所真的有實力承接嗎?
2009年香港一家家具制造商敏華控股從新交所退市,半年後回到香港重新上市,市值是在新加坡的8倍。新加坡曾經一度被認爲是投資者進入新興經濟體的窗口,現在慢慢被香港甩在後面。
新加坡的證券交易所在2022年1月的日均成交額爲12億新元,折合只有70億港幣,而香港日均成交額高達1200億港幣左右,雖然今年港股成交量有所下降,低迷時段成交量最低也有700億港幣,是新交所的10倍。
截至2021年末,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有715家,總市值8022億新加坡元,折合4.4萬億港元。而同期港交所的上市公司有2477家,上市證券數量超過1.5萬,總市值超過35萬億港幣,是新交所的8倍。
新股發行方面,2021年上市公司在新交所募集了20億美元,而香港高達122億美元,是新交所的6倍。這也是爲什麽估值400億美元的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放棄新交所改去紐約上市的原因。
新交所確實有一些高質量的公司,但是如果你問亞洲未來的重心在哪裏?那一定會是中國內地,資本天然的逐利性質,流動性更強和規模更大的,又緊貼中國內地的香港市場,會天然吸引到更多更好的公司。
除了香港,讓新加坡更應該感到擔心的是,東南亞國家紛紛在開設自己國家的交易所且交易逐漸活躍,越南股市2021年總市值已經達到3400億美元,相當于越南GDP總量的99%,還有泰國、印尼等都擁有自己的交易所,市值緊隨新加坡其後。
在離岸衍生品交易商,新加坡比香港略勝一籌。新加坡擁有與中國、日本、印度股市挂鈎的産品,而港交所大部分衍生品都只是與本地或中國內地的股市挂鈎。從日均成交量上看,香港只是稍微落後新加坡,並不是太差。
圖3. 新加坡外彙交易量略微領先香港(單位:十億美元)
來源:國際清算銀行、銀科金融研究院
新加坡政府的發展戰略重心並非金融
盡管新加坡近期在投資移民方面受到企業主和資金的偏好,但新加坡政府並沒有因此而趁機大幅吸納全球高淨值移民人士,反而調高了移民門檻。
從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公布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中的申請資格中可看出,動則上億新幣的可投資資産淨額並非一般中小企業主可企及。
圖4. 新加坡全球商業計劃申請資格
來源:新加坡經濟發展局、銀科金融研究院
新加坡2022年將外籍就業准證下的金融服務業最低月薪門檻由5000元提高到5500元新幣,S准證下的金融服務業最低月薪門檻提高到3500元新幣。這爲金融業吸納外籍從業者設置了更高的標准。
此外,近期新加坡提高了家族辦公室的門檻,將最低資産規模提升到1000萬新元,並且要在2年內增加到2000萬新元。綜合來看,新加坡政府對外來資本和金融業的發展是保持謹慎的態度。
事實上,新加坡更偏向發展制造業,在全球引入高端制造和科技含量較高的高精尖制造商,比如最近兩年引入的葛蘭素史克、德國藥廠BioNTech、法國制藥公司賽諾等高端生物制藥公司。
知名電氣商戴森,今年3月已經進入新加坡投資;還有台灣聯電、UMC等芯片企業今年在新加坡都追加了投資;中國互聯網巨頭華爲、阿裏等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進駐新加坡。
疫情爆發至今,新加坡制造業是唯一沒有出現負增長的行業,表現出極高的韌性。
圖5. 新加坡GDP各行業增長(單位:%)
來源:BLoomberg、銀科金融研究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香港與新加坡在金融業的競爭上各有優勢,取長補短才是發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