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訊(記者朱琳)第二屆中國—新加坡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論壇近日舉行。論壇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貿促會)、新加坡律政部和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以下簡稱爭端解決組織)共同主辦,在北京、廈門和新加坡分設會場。與會嘉賓圍繞“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發展與未來”主題,就調解、仲裁、訴訟等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途徑的新熱點、新發展、新機遇等展開討論。
中國貿促會黨組書記、會長任鴻斌表示,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妥善化解國際商事爭議,是平等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是深化合作共贏發展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中國逐步完善涉外法治規則體系,作爲首批簽約方簽署了新加坡調解公約,健全了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平台。爲推動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秩序,任鴻斌建議,應當堅持與時俱進,推進國際商事爭議解決創新發展。堅持互聯互通,實現國際商事法律合作協同發展。堅持同舟共濟,助力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表示,借助新加坡與中國之間日益緊密的商業和貿易往來以及兩國間深厚的法律知識積澱,建立新中爭端解決聯合機制,可以融合優勢資源,在人員配置、規則制定等方面實現互利互補、協同增效。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副局長張俊榮認爲,數字經濟興起、綠色經濟增長,以及中國與東盟貿易往來深化,不僅爲新中兩國企業帶來廣闊發展機遇,也爲兩國律師事務所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張俊榮說:“盡管全球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各國與亞太地區之間仍然蘊含諸多機遇,伴隨世界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逐步複蘇,新中兩國企業應抓住新契機,建立更爲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
在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黃惠康看來,以調解、仲裁、司法爲代表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既是一國法治發展水平和市場經濟成熟度的真實反映,也是一國營商環境和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他指出,疫情的暴發和蔓延,更加凸顯在線解決糾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互聯網+司法”開辟了傳統司法模式變革的新時代,而且處于逐步完善的上升期,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仲裁如何創新、仲裁創新如何通過國際合作提質增效?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肖永平認爲,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進原則建設聯合仲裁機制與機構,是應對當前亞洲國際商事仲裁吸引力不強等挑戰,以及引領未來發展的可行之道。
新加坡仲裁員協會會長鄭裕能指出,國際合作既是提高國際仲裁和司法成效的催化劑,同時也是它們得以成功實踐的必要條件。2021年12月,新中兩國最高法院“雲簽署”兩份合作諒解備忘錄,爲國際社會司法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鑒,樹立了該領域創新和國際合作的典範。
中國涉外法律服務工作起步較晚,但市場廣闊,需求巨大。新加坡國際化法治化水平較高,且有聯通東西的橋梁優勢,兩國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合作空間廣大。參加論壇的嘉賓們紛紛表示,中新兩國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攜手合作、交流互鑒,將在推動更多國家參與、尋求更廣泛深入合作、滿足更多企業和個人訴求等方面産生積極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