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30日,海底撈收盤市值1921.25億港幣。這讓海底撈成爲全球最值錢的餐飲公司,也讓張勇跻身世界超級富豪陣營。
海底撈總部位于四川簡陽,如果張勇、舒萍夫婦沒有從簡陽人變身爲新加坡人,國籍沒有變更的話,二人將大概率成爲2018年胡潤富豪榜上四川首富。但是目前,稱呼要變幻了。《福布斯亞洲》在8月29日發布的最新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張勇首次入榜,而且一入圍就以138億美元(約192億新元)身家(淨資産)登上首富之位。
而回頭來看這位頂級富豪,其晉級之路,也是一場“集權路”。
01
有的時候,緣分很神奇。
2018年9月,兩個名叫張勇的人都進入了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一個是阿裏的CEO張勇,被馬雲宣布成爲阿裏“儲君”;一個是海底撈的張勇,上市成爲身價近600億的大佬。阿裏的張勇出生在1972年,海底撈的張勇出生在1971年。
當年9月,美團也在港交所上市。作爲TMD天團(今日頭條、美團、滴滴,成爲BAT後新三巨頭)之一,美團的王興也一舉成爲資本大佬。
而頭條的張一鳴、滴滴的程維,和王興一同來自武夷山下。張一鳴與程維同歲,王興和張一鳴還來自同一座小城福建龍岩。後起之秀們的緣分,爲這個時代增添了不少談資。
而白手起家的張勇,家境貧困,初中成績一般,被父母安排進了一所保證分配工作的技工學校學電焊,最高學曆爲中專。
技校學涯中,張勇對電焊毫無興趣,遊手好閑,經常逃課,偏偏對商業感興趣。後來,他看到賭博撲克牌遊戲機火爆,借了1200元跑到成都去買,結果在路上就被人騙了,買了一只假金表。
初涉商業的毛頭小子,總喜歡一夜暴富,被騙之後,他又想過收購汽油,倒買倒賣,可當他舉著“收油”的板子在路口等了三天後,不僅一滴油沒有收到,反而被十多個司機啐了一臉唾沫,當衆被羞辱。
第三次創業,張勇看到當時一毛錢一串的麻辣燙很流行,就做起麻辣燙的營生來。這一次,張勇倒是賺了一萬多,結果被隔壁發廊的一個姑娘盯上了,戀愛沒談成不說,一萬多卻分文不剩。
三次創業失敗,讓張勇悲觀認命,覺得是自己學曆不夠好才導致的命不好。如此認命,倒也能理解。無論是此前還是今天,這樣的情緒多少都會融入到通過高考才能鯉魚跳龍門的傳統價值觀中。和同時期出生的商界大佬相比,張勇的確是學曆Low了點。
雷軍,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畢業于武漢大學;馬化騰,1971年出生于廣東汕頭,畢業于深圳大學;劉強東,1973年出生于江蘇宿遷,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丁磊,1971年出生于浙江甯波,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
02
張勇與火鍋結緣,是在1994年。
那一年,他23歲,不僅認識了舒萍,抱得美人歸,更收獲了海底撈。
小打小鬧地開了一家名叫“小辣椒”的火鍋店後,張勇決定開一間正規的火鍋店。張勇、舒萍,還有好友施永宏及其女友李海燕一共湊了8000元,准備全新創業。四人股份均等,每人25%。而“海底撈”三個字的來源,則是源于四川麻將的一個術語。
一天,張勇的老婆正在打麻將,而張勇正在爲火鍋店取什麽名字犯愁。這時,舒萍胡牌了,恰好是“海底撈”(打牌的最後一張胡了)。張勇靈感突來,就叫“海底撈”。
創建之初,海底撈沿用著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股東既是老板又是員工,管理結構簡單。“顧客來了,大家憑著自覺性幹,客人走了,就喝水聊天打麻將。”
同時,海底撈賺錢了,四個老板分四份一起賺;賠錢亦按比例賠。這樣的好處在于,大家忠誠度高,畢竟賠錢一起賠,但也很容易散漫。慢慢的,張勇決定應該掌權,否則隊伍散了不好帶。
《中國企業家》雜志曾講述過張勇當上經理的故事:一天下午客人走後,舒萍和李海燕同兩個姑娘又支開了麻將桌。此時,張勇提出要開個會。女人們戰意正酣,沒搭理張勇。本來就不喜歡打麻將的張勇,突然把桌子掀了。
外人走後,張勇把掀翻的桌子翻過來,腳踩著散了一地的麻將開始開會。張勇說:“一間正式運作的公司,必須要有經理,我決定我當經理。”施永宏等人都同意了。
這次事件于海底撈而言,是一場“遵義會議”。至此之後,張勇對海底撈有了絕對話語權。
03
海底撈發生最劇烈的蛻變,是准備上市的這三年。
而這幾年,張勇的“發聲”似乎有所改變。從前,張勇極其看中家文化,那本2011年出版的《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中,我們能看到充滿親情的“海氏大家庭”。
而2015年初的一次采訪中,當被問及海底撈的家文化時,張勇的回答卻是:“我就是個資本家”。海底撈逐步變成了一個效率優先,高速運轉的“冰冷”機器。據說,海底撈學的是華爲,要求績效、營收和開店速度。不過,和堅持不上市的華爲不一樣,海底撈早前就不排斥上市。
張勇早前就公開表示:上市讓海底撈有了一層保護,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會股東能幫助海底撈解決一些困難,上市還可以促進公司正規化,也能讓海底撈更爲“知名”和“成功”。
如今,張勇的夢想實現了。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上市。
而2018年,也將是海底撈史上擴張最快速的一年。張勇需要給到股東一個看得見的前景和觸摸得到的利益。2018年,海底撈計劃新開180到200家店,而2017年底前,海底撈總計才開店273家。
不僅于此,再看遠一點,海底撈到2022年,還預備新增450到500家新店,總店數將達到720到770家之間。
這將是什麽概念呢?海底撈的招股書爲我們算了一筆賬:
1:你的每100元消費,海底撈的股東賺走大概14元(沒扣利息和所得稅),食材成本大概40元左右,員工薪酬分攤大概29元左右,房租及裝修折舊、水電分攤大概12元左右,行政、差旅、管理分攤大概5元左右。
2:海底撈平均一家店一天要接待1400名客戶,這些客戶帶來的收入流水在10-13萬元之間(人均消費70-100元),一個店一年收入4000萬元左右。
3:如果按照14.5%的息稅前淨利率計算,那麽海底撈平均一家店一年利潤600萬左右。
4:截止2017年底,海底撈擁有273家店,這些店的營收加總在一起是110個億,利潤加總在一起是16個億(沒扣利息和所得稅)。
5:呷哺呷哺一個店一年的收入是485萬,海底撈單店收入是它的8倍。
照此計算,海底撈下一個“五年計劃”到達2022年時,若按照計劃達到最高完成770家店的話,總收入將達到308億每年,稅前利潤將達到46億每年。
屆時,海底撈和張勇,還將成爲更大的資本家。
然而,在大資本家崛起的路上,我們依然可以判斷,資本力量也必將帶來失控。2018年極速擴張中,海底撈也被刷屏店內存在老鼠亂竄鑽飾品櫃、火鍋漏勺掏下水道,掃帚簸箕抹布與餐具一池清洗的現象。
資本是逐利的,在要求效率和極速之下,管理不到位將是必然,其所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仍將持續存在。越知名越成功的企業,越將受到大衆吹毛求疵般的“苛求”。
而以服務起家又被服務所累的海底撈,也將在擴張和要求盈利的路上更爲服務所累。
如今,海底撈的家文化逐步被計件工資取代,員工吐槽工作強度的聲音日漸增長。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數據,火鍋餐飲市場年平均員工流失率高達38.46%。
海底撈,正在一邊成就餐飲帝國,一邊走在高風險的道路之上。
張勇雖已封神,也同需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