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錢,要想工作!
文 / 華商韬略 陳光
背著一卷草席,捏著一張8塊大洋的兒童船票,帶著父母一句“要出人頭地”的話,他下了南洋。如今,他創立的企業已成長爲産業遍布五大洲的“日不落集團”,家族子弟更常年雄霸東南亞多國富豪榜。
《李光耀回憶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向李光耀請教富國之道。李回答稱中國只要追上來,肯定會比新加坡做得好。
他說,我們南洋華人都是目不識丁、沒有田地的苦力、漁民的後代,祖先在大陸吃不上飯才舍命闖南洋,而士紳、官員等精英都留在了大陸,大陸沒理由搞不好。
但就是這些當年吃不上飯、逃難下南洋的華人,穿梭蕉風椰雨之間,經過兩三代的努力,在東南亞成就了海外華人最大、最成功的經濟體。
新加坡巨擘郭芳楓一族則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一卷草席下南洋】
郭芳楓出生在福建鄉下的一個貧民家庭,自幼隨父母從事耕種,10歲才去私塾讀了3年書。
1928年,爲了躲避禍亂、找口飯吃,郭芳楓決定去南洋闖蕩。身材矮小的他,揣著一卷草席,花8塊大洋買了一張前往新加坡的“兒童半價”船票。
臨行前,父母千叮萬囑,希望他能“出人頭地”。
航期並不久,船上卻瘟疫蔓延。輪船駛入新加坡港,乘客不准上岸,又在船上待了2個星期後,郭芳楓才踏上新加坡的土地。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五金店裏做雜工,爲了省錢,晚上忙完,他將唯一的家當——那張來自福建的草席鋪在地上席地而睡,天沒亮便起身打掃衛生、整理店鋪。
每天早上,郭芳楓還得徒步趕往碼頭,搶先登上貨船放貨。當時,新加坡出口貨物多,船卻很少,如不能趕早,發不了貨,就是大事故。
爲搶位置,他常冒生命危險“走近道”,沿著船舷拽著粗大的索絡爬到貨船上。一次,郭芳楓在攀爬時從高處摔下,躺了一個多月才能起床。
幹著苦力活的郭芳楓,始終記得父母的那句“出人頭地”。他覺得這麽幹不是個辦法,便說服老板、在下班後去當地的夜校進修,提升文化素養。
此後,郭芳楓不僅記熟了五金店鋪經營各項器材的名稱和用途,掌握了出口貿易的運作程序,還學會了招徕顧客、接洽生意,從打雜小工一步步升遷爲總經理。
當了13年的打工仔之後,羽翼漸豐的郭芳楓決定自立門戶。
1941年,他邀請郭芳來和另外兩個兄弟來到新加坡,四人合辦了一家名爲“豐隆”的小商店,專做建材、五金、油漆、采膠器材等生意。
半個世紀的變遷後,“豐隆”成了亞洲最大和最成功企業之一。
當了老板的郭芳楓,幾乎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其敏銳的嗅覺和對時局的遠見堪稱傳奇:日據期間,他拿出全部身家囤積軍需物資,讓身價在炮火最隆時飛漲。
二戰尾期,他又把資金全部投入五金、建材,在戰後經濟複蘇的需求下,豐隆的倉庫成了金庫,駛離新加坡的貨輪源源不斷地給郭芳楓換回著成打成打的鈔票。
拿著大把鈔票,郭芳楓想:各國戰後重建,地皮肯定值錢。1947年起,他以廉價大肆購入新加坡地皮。到了70年代,這些地塊全部升值數百倍。豐隆則一邊出售地皮,一邊自己做房地産,很快便將房地産做成了集團支柱性産業。
那是新加坡經濟奔騰的年代,各行各業都有強烈的資本需求,郭芳楓又籌辦了豐隆金融有限公司,以雄厚的資本對抗國際銀行巨頭,爲集團又添一份大事業。
進入80年代,郭芳楓已是《福布斯》評選的世界十大華商富豪之一,豐隆的業務也相繼拓展到制造業、酒店等多元領域,成爲新馬無處不在的寡頭級集團。
1995年,郭芳楓逝世,但豐隆反而從東南亞巨頭成爲更大跨國集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郭家的二代子弟們繼往開來,精英經營者如雨後春筍,前赴後繼。
郭家四兄弟的子女,皆有卓越的成就,其中最矚目的當屬郭芳楓長子郭令明和大哥郭芳來的長子郭令燦。這兩堂兄弟,分別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爲根據地,將一分爲二的豐隆發展壯大成多領域的巨頭。
【囊中羞澀的富二代】
郭令明是郭家“欽定”的接班人,外人豔羨的標准富二代,但他一度和這個身份緊張對立,因爲直到步入中年,都沒有享受到富二代的待遇。
談到成長史,郭令明認爲,父親的嚴格訓練是造就他成功的關鍵因素。他說,大學畢業回到公司上班時,父親要求他做一件事,從來不會有耐心告訴他到底怎麽做,也不會跟他解釋,只跟他要結果,但若他有稍微的懈怠,就會被指責。
“只叫我跟著他的指示做。當時,真的覺得他很無理!他可以搖個電話來,叫我做這個做那個,說完馬上挂斷。10分鍾後再撥回來,問我進行得如何,如果我說:我正在忙別的,他就會說:我叫你做的事情,當然比較重要!”郭令明回憶。
非但是工作上要求嚴厲,生活上也是相當刻薄。
當時,郭令明的任務是,協助家族剛剛創立的金融公司發展。爲了與大銀行搶客戶,郭令明經常像賣保險的推銷員一樣,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途徑,跑出去找顧客,工作非常辛苦。但父親卻每個月只付給他150美元的工資,絕不多給,讓他的生活都捉襟見肘。碰上朋友聚餐之類的社交活動,堂堂豐隆“大公子”,經常因囊中羞澀而遭遇尴尬。
“他說,不要想錢,要想工作!我們沒有分紅,我清楚地記得,我向父親抱怨,說他是個守財奴,因爲我的錢不夠花。而他告訴我:按他說的去做,不要抱怨。”
受不了這種物質和精神雙匮乏,又不完全理解父親苦心的郭令明,還一度出走到馬來西亞槟城,試圖逃離“魔掌”。但很快就被父親找人抓回來,接著煉。
“現在回想起來,父親是對的。我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跟著他去做,讓我有了今天。”後來,郭令明也用父親那一套教育下一代:要做讓他們吃苦的導師。
作爲家族的拓荒級功臣,郭令明還是衆望所歸的第二代掌門人。
1993年,郭芳楓仍健在時,郭令明就說服父親以“城市發展”爲核心,大力發展酒店産業。是年,他斥巨資將新西蘭20家酒店,以及倫敦告羅士大酒店、香港日航大酒店、吉隆坡麗晶大酒店等多家酒店“收編”旗下。
1995年正式出任集團主席後,郭令明又聯合阿拉伯王子以25億元購入美國紐約廣場大酒店,並創立千禧國敦酒店有限公司,打造豐隆專屬的五星級酒店品牌。
如果說,這些投資都是郭令明在家族資本基礎上合乎情理的發揮,那他隨後的舉措則應證了“虎父無犬子”。
完成這些布局之後,預判區域經濟將出現大波瀾的郭令明一反前態,采取穩健的收縮策略,開始在內部管理與風險管理上做文章。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采取防守姿態的豐隆不但沒像其他大集團那樣受到牽連,相反還維持了不菲的盈利。
浪潮褪去後,保存實力的郭令明又立即出手抄底。
1999年,他抛出近50億元,一舉收購了28家美國富豪酒店,使豐隆旗下的國際豪華酒店數量逾百家,被譽爲以低價出擊的“商界獵人”。
如今,豐隆旗下千禧國敦已發展成爲亞洲最大的酒店集團之一,轄下的酒店數量遍布亞洲、大洋洲、歐洲以及美國,是亞洲範圍內屈指可數的問鼎全球版圖的酒店帝國。在中國大陸,知名的千禧和M酒店,都是集團的下屬品牌。
除此之外,郭令明還在貿易、工業等領域更進一步。以中國大陸爲例,豐隆先後控股及並購了包括新飛電器、廣西玉柴、杭州利士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
聲名不及父親顯赫的郭令明,在資産上卻達到了父親也沒有過的成就——問鼎新加坡首富。多年來,盡管東南亞老家族曆久彌新,新強人層出不窮,但郭令明從未缺席新加坡富豪榜的前三甲。
被問到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具備怎樣的特質時,除了重申父親的經商哲學:做生意要有遠大眼光,要配合時代需要。順應形勢的要求,把握時代的趨勢和脈搏,從而因勢利導,采取適當的經營對策,郭令明還特別強調:
要有想象力,但是這種想象力必須是現實的和可操作的,也必須要有成本意識。做生意不能太感性,一切要實際,要計算回酬,認真研究再出手。風險太大別嘗試,也要做出最壞的打算和後備計劃,有後路可退,決不能意氣用事。
然後,必須搶占先機,迅速行動。無論做什麽,都要有一個好的管理團隊來執行,這一點非常重要。執行看上去很容易,但它經常是最困難的。好的管理團隊要做到行動迅速、發現商機,並確保完成。
對想做的事情,要愛上他!有熱忱和濃厚的興趣。
他說:立下目標時要做好無法達致目標的准備,做好了准備就要更勇敢做夢,熱愛目標!如果你沒有熱情,就不會長期投入,也不會有創造性。一旦有了熱情,就會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想怎樣提升你的工作、創造更多的利潤、領先競爭對手。
【一筆買賣淨掙29億美元】
相較堂兄郭令明,小兩歲的郭令燦更神秘,也更具傳奇性。
郭令燦是郭家一代中大哥郭芳來的長子,他被稱爲“神秘富豪”,很少在公衆面前抛頭露面,輿論對其知之甚少。
有評論認爲:出身南洋豪門的郭令燦,獲得成功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實際上,自郭令燦崛起後,整個家族才躍升至新的高度。
1963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郭家四兄弟在經營上出現分歧,決定分家。
郭芳來前往馬來西亞發展,但沿用了“豐隆”的品牌。
當時的豐隆已是新加坡著名企業,但是郭芳來分得的産業並不多。郭令燦進入家族企業時,所謂的馬來西亞豐隆集團,上下一共一家貿易公司和3家小工廠。
從英國深造回來後沒幾年,29歲的郭令燦就全權接管了豐隆的業務。
1972到1982,是郭令燦在讓馬來西亞豐隆脫胎換骨關鍵10年。
他先將3家小工廠做大,然後增設、並購了一系列小型工廠,迅速規模化。進入80年代初期,其豐隆工業、馬太平洋、謙工業等子公司均成長爲馬來西亞獨當一面的大規模工業制造集團。
這期間,郭令燦的經營可以總結爲三大核心策略:
一、特別重視人才,一直強調“無形資本”的理念,每年都花費大價錢延攬專才。
二、將生産資料延伸到商標、技術、信譽等資本,要求直屬企業強調企業文化和品牌,營造出“大馬國民得知是豐隆的産業,下意識便覺得有質量保障”的效果。
三、只收購瀕臨破産、資本嚴重不足的企業,行業不限,從制造業、休閑業都去涉獵,其投資令人眼花缭亂,但所有納入旗下的企業最終都被他扭虧爲盈。
在當年的馬來西亞,將人才戰略、品牌戰略上升到如此高度的企業家,只郭令燦一人。
少年揚名後,郭令燦很快“暴露”了更大的野心。他學的是金融,熱衷的事業也是金融,做實業,只是其縱橫資本的跳板。
馬來西亞的金融管制很嚴格,1966年後再沒有發放銀行牌照,郭令燦便將精力放在了環境寬松的香港。
多年間,他一直利用實業掙來的錢投資金融産業,不斷試水。1982年,資本日益雄厚的郭令燦收購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道亨銀行,1989年,他又收購恒隆銀行,然後將兩家銀行合並。
1993年,道亨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上市,6年後,道亨成爲恒生指數成分股之一,晉身恒指四大銀行。
2001年,郭令燦更是做了一筆熱議至今的買賣。
當年4月11日,香港各大傳媒收到緊急通知,新加坡發展銀行(DBS)與豐隆就收購道亨銀行一事舉辦聯合發布會。消息一出,超過100名記者蜂擁入金鍾萬豪酒店,發布會上,雙方宣布:新加坡發展銀行以3.3倍賬面資産淨值作價,約合53億美金的價格,收購道亨銀行。
然而引爆各大媒體的主人公卻沒有現身,弟弟郭令海成了當天的豐隆方代表。但幾個小時後,郭令燦這個名字就霸占了各大傳媒的頭版頭條。隔天,他就被媒體評爲香港十大財閥之一,與李嘉誠、李兆基、郭鶴年並列。
去除在道亨銀行中的投資總額,郭令燦在這筆交易中獲利超過29億美元。這筆震驚香江的買賣,也令他坐實了資本大鳄的身份。
這之後,郭令燦便成了香港投資者追逐的目標,但他本人極爲神秘,對外從不開口。而政策規定,占股超過5%才予以強制披露,因此,外界並不清楚郭令燦的資本流向了哪些企業。從超過5%予以公告的信息看來,他在之後又相繼投資了澳門銀河娛樂和東亞銀行,消息出來後,這兩家企業的股票一度受到熱捧。
進入新世紀後,豐隆金融、地産、港口和實業四大版圖的霸業已大功告成,整個馬來西亞豐隆系,在東南亞和香港共擁有12家上市企業,郭令燦的資産一度超越了堂哥郭令明。
爲了做區分,他幹脆將馬來西亞豐隆更名爲國浩集團。
更名劃界限,顯示郭令燦仍未“吃飽”。2008年1月,他購入了英國朗克集團股權,後在2010年逐漸增持至74.5%股權,成爲該博彩集團最大股東。
但英國賭業市場的領頭人是同爲馬來西亞籍華商的林國泰,他的雲頂集團全面收購了英國史丹利賭場,後者是英國最大的賭場業者。
屈居人下不是郭令燦的風格,掌控朗克集團後,他又以2億50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另一家博彩企業Gala Coral集團,並計劃在交易完成後新建23家英國賭場。這也意味著,他在進入行業之初便做到最大,成爲英國最大賭場業主。
郭令燦同樣斥巨資投資中國,多年前,其旗下子公司在中國地産界的累積投資額逾30億美元,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天津擁有200萬平方米且持續增長的土地儲量,並開發了北京國盛中心東直門、上海國盛中心長風等地標性建築。
至此,當年一卷草席、8塊大洋下南洋的郭家,在兩代人的經營下,建立起了一個産業遍布五大洲的“日不落企業”,變身爲在東南亞政經界有著深遠影響力的龐然大物。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