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直接設立機構,以股權爲紐帶,加強與中資機構的深度合作,是外資金融機構快速融入中國金融市場的一種務實做法
文|《財經》記者 嚴沁雯
編輯|張穎馨
一則暫停信用卡申請的公告,將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渣打中國”)推至市場聚光燈下。
2月14日,渣打中國在官網發布公告稱,由于信用卡業務戰略調整,渣打中國已于2022年1月初關閉了信用卡網上申請渠道,並擬從2022年2月20日起暫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請。
“渣打銀行這是要退出中國市場的信用卡業務?”上述公告剛發布,便引發業內熱議。
相關討論持續發酵,次日(2月15日),渣打中國再次發布公告進行回應,表示正進行信用卡申請渠道的優化調整,目前信用卡網上申請服務暫時關閉。待信用卡申請渠道優化完成以後,將重啓信用卡的申請。
目前,渣打中國發布的第一則公告已無法在官網查詢。盡管該行已對此事作出進一步說明,但在多名業內人士看來,即便渣打中國真的宣布退出中國信用卡業務市場,也不會感到意外。伴隨零售市場競爭加劇,外資行相應業務在中國市場未來發展並不明朗,此前已有外資行對零售業務進行收縮或調整。
提及外資行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資深銀行業人士指出,外資金融機構應在深度參與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進程中推動自身發展。除直接設立機構,以股權爲紐帶,加強與中資機構的深度合作,是外資金融機構快速融入中國金融市場的一種務實做法。
緣何暫停新增發卡
在最新公告中,渣打中國表示,在該行進行信用卡申請渠道優化期間,現有信用卡客戶的日常用卡和到期續卡,將不受任何影響。同時,該行會爲對信用卡申請仍有需求的客戶安排相關團隊進行後續跟進。
對此,有市場人士直言,渣打中國只是暫停新增發卡,並非退出信用卡業務。
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看來,渣打中國暫停信用卡申請一是出于合規,二是政策因素。“辦理信用卡業務,需要查詢用戶信用信息,暫停可能是整改的措施之一。”
《財經》記者注意到,2月9日,渣打中國因違反信用信息查詢相關管理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處以罰款230萬元並責令限期改正,時任渣打中國零售信貸部(個人金融信貸部)(中國)信貸總監陳燕來,對該違法違規行爲負有責任,被處以罰款10萬元。
另一方面,2021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通過試點等方式探索開展線上信用卡業務等創新模式”。
董希淼向《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目前正式文件尚未落地,線上信用卡業務模式如何監管並不明確。渣打中國暫停線上渠道信用卡申請,或是考慮到正式文件將可能提出相關要求。
不過亦有行業人士認爲,當下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這或是渣打中國暫停信用卡申請的主要原因。
資深信用卡研究專家董峥告訴《財經》記者,渣打中國信用卡本土化程度不夠,“首先是不接地氣。現在提起信用卡,大衆的第一反應不會是外資行。相比一些做得好的內資行,他們的推廣和活動太少,與大衆距離太遠。”
另一方面,董峥指出,包括渣打中國在內的外資行市場定位較爲高端,風控也較爲嚴格,“他們定位在‘塔尖上的人’,很難抵達大衆,受衆越來越窄。”
以渣打中國爲例,《財經》記者隨機詢問了多位信用卡用戶,多數用戶表示並未辦理過該行信用卡,甚至有用戶表示“不知道渣打中國有信用卡相關業務”。
渣打中國官網顯示,目前該行信用卡産品包括“渣打臻程系列信用卡”及“渣打真逸系列信用卡”。兩套卡均在2014年原銀監會正式批准該行開辦信用卡發卡業務後,于同年6月發布。前者定位在重視生活品味的高端商旅用戶,後者則是面向重視購物體驗的都市新貴。
事實上,在“暫停信用卡申請”一事引發市場討論之前,渣打中國信用卡業務曾進行調整。
2021年6月15日,該行發布《關于信用卡積分政策調整的通知》,針對每個信用卡賬戶,擬將每年可計有效信用卡積分總額由360萬積分壓降至200萬積分;境內線下由每消費1元人民幣獲得3積分調整爲1積分;針對美元信用卡,由每消費1美元獲得10積分調整爲7積分。
今年2月9日,渣打中國發布《關于注銷未激活信用卡賬戶的通知》,該行表示,爲響應監管精神,擬于近期再次全面清理在該行超過 12 個月(含)未激活的信用卡賬戶。
外資行零售業務“瘦身”
事實上,在近年來國內激烈的信用卡甚至零售市場競爭中,外資行的確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8年,東亞銀行成爲第一家在中國發行信用卡的外資行。隨後,在華外資行加速布局信用卡市場,包括花旗銀行、渣打中國等外資行相繼跟進。
有從業人員告訴《財經》記者,憑借豐富的經驗及品牌優勢,早期外資行確實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不少外資行希望通過發行信用卡,進入中國的銀行零售業務市場。
“以前國內銀行信用卡業務沒有那麽激進,服務也少,外資行的信用卡、財富管理、包括私人銀行這些業務都具有一定優勢。”上述人員直言。
不過,多名行業人士亦指出,從外資行在國內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顯得後勁不足。“央行此前曾公布過一個數據,幾年前外資行的整體發卡規模在60萬張左右,現在可能一家小銀行就可以超過這個數量。”董峥提到,外資行信用卡業務的整體規模並不理想。
某銀行業資深研究員亦指出,“外資行本來就定位小衆且網點少,而信用卡作爲入口型産品,主要作用便是引入零售客戶的流量,如果這塊業務沒做好,很難打開零售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外資行的零售業務近年來頻繁曝出“收縮”的消息。
2013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德意志銀行先後關閉在華零售業務;2016年底,澳新集團宣布將中國(包括香港、台灣)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零售與私人銀行業務出售給星展銀行。
2021年,花旗銀行零售業務“瘦身”亦備受市場關注。當年4月,該行宣布退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3個市場的零售銀行業務,僅保留機構客戶業務,包括私人銀行、現金管理部門及投資銀行等。
彼時,花旗集團行政總裁範潔恩(Jane Fraser)在聲明中表示,雖然此次退出的13個市場有出色的業務,但花旗沒有競爭所需的規模(we don’t have the scale we need to compete)。
某資深銀行業研究人員認爲,之前零售業務競爭氛圍不強,而近年來,國內銀行紛紛進行零售轉型,搶占中高端市場,對外資行造成一定程度擠壓。
另一方面,行業整體亦面臨挑戰。“銀行業本質就是隨宏觀經濟增速而發展,當下國內經濟增速不如從前,整體規模勢必受到影響。國內4000多家銀行,絕對是遠超需求的。”有從業人員表示。
“不僅是外資行信用卡業務、零售業務不好做,就是本土銀行也受到了新興業態的嚴峻挑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
未來走向何方?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國內銀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對外資行而言,未來發展空間可能較爲有限。
近年來,金融對外開放持續推進,這爲外資行在華展業提供了更爲寬松、自主的制度環境。
2018年8月,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
2019年10月15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正式公布。其中包括降低外資行分行吸收單筆人民幣定期零售存款的門檻至50萬元;允許外資行在中國境內同時設有子行和分行等。
在限制政策的逐步放松下,外資行穩步發展。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批准外資來華設立各類銀行保險機構100余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39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達930家,外資銀行總資産3.73萬億元。
“雖然外資銀行機構數量、資産規模都有明顯上升,但就相對規模來看,外資行的發展仍顯得不盡如人意。”有銀行業人士直言。另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2007年末外資銀行的資産占比2.4%,2019年末則降至1.6%。
“外資行在華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但這並不是小而美(small and beautiful),而是越小越不行(small and incapable)。”徐奇淵曾在《財經》上撰文指出,外資銀行面臨的窘境,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不公平待遇的背景。
具體來看,一方面,在負債端,國內對于外資銀行的存款來源有所限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外資行分行吸收中國居民定期存款的金額有100萬元的下限限制。同時,不同于母行依靠同業拆借的主要資金來源,在華展業的外資行面臨同業拆借市場成本較高等問題。
而在資産端,由于嚴格的合規和內部約束,外資行錯過了中國金融市場的快速擴張期,相較而言,同期內資行的資産擴張迅速。
此外,外資行在國內還面臨中國國債、外彙衍生品市場尚不成熟、獲得債券主承銷商的資格較難、資本金融賬戶不完全自由可兌換等困難,這些制約了外資行中間業務的開展。
對于外資行而言,未來的機遇在哪裏?有業內人士指出,資管業可能會成爲中外資競爭的戰場。
在去年宣布“瘦身”時,花旗集團行政總裁範潔恩(Jane Fraser)就曾表示,與其繼續投入資源慢慢發展,不如將資本投入亞洲的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相信可以獲取更高回報。
董希淼告訴《財經》記者,外資金融機構應充分認識與把握好中國擴大與深化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信心及決心,主動謀劃,加快布局,積極合作,在深度參與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進程中推動自身發展。除了直接設立機構,以股權爲紐帶,加強與中資機構的深度合作,是外資金融機構快速融入中國金融市場的一種務實做法。
“我們應充分發揮外資行的比較優勢,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結構的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並且通過外資行業務的良性發展來使得上述進程具有可持續性。在此過程中,金融改革與金融開放必須協同推進。”徐奇淵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