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華人占比最多的國家是哪一個嗎?就算觀哥不說,相信屏幕前的各位朋友也已經猜到了。除中國外,恐怕就是新加坡了,新加坡的華人占比爲全部國民的75%。
而提起新加坡,大家的印象應該是一個國土面積雖小,但是經濟實力比較強,也十分發達的國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據統計,2017年新加坡的人均GDP是全球第六名,排名還是非常靠前的。
新加坡金沙空中花園觀景台
新加坡的華人占比如此之高,爲何對中國卻沒有親近感?而這樣的國家究竟有著怎樣的曆史,能讓他們的經濟發展得如此迅速?爲何新加坡是被迫獨立,而不是像大多數國家一樣是自己爭取獨立的呢?大家好,歡迎浏覽本期的觀天下。
首先在講解之前,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新加坡這個國家。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還有人叫它“獅城”,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國土總面積大約爲728.6平方公裏,人口還不足600萬,是個妥妥的彈丸小國。
新加坡共和國
但它卻被認爲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由于新加坡位于馬來西亞的最南端,北邊又是馬來西亞,南北與印度尼西亞之間只隔了一個馬來海峽。于是,新加坡被稱爲了“遠東的十字路口”,就是因爲這個優越的地理位置,才能讓這個國家發展地如此迅速。
馬來海峽
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祖籍爲廣東省梅州市,由于中國同根同源的傳統血緣觀念,新加坡與中國的關系本應非常緊密,然而新加坡卻傾向于與老美合作,到底是什麽原因,讓一個由華人爲主體的國家,更親美而遠中國呢?
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
接下來,觀哥爲大家分析分析新加坡與中國關系淡薄的原因。正如觀哥前文所提及,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它的領土是由新加坡島和附近的63個島組成。
雖然經過填海工程,領土面積有所擴大,但還是沒有人類賴以生存的農田,畢竟人以食爲天,沒有農田就意味著連最基本的需求糧食都需要進口。除此之外,新加坡的礦産資源也極其缺乏,也難以發展工業。
新加坡填海造陸:53年填海140平方公裏,擴建了1/4的國土
即便是國民日常所需要的飲用水,相當一部分也依賴于進口。然而由于新加坡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即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地帶,國際貨物流通、信息流通、資金流通等都在此地交彙,爲其帶來了便利條件。
據統計,馬六甲海峽,占了全世界海上貿易1/4的比例,並且有1/4的油運船穿越了海峽,這一數量是蘇伊士運河的三倍,是巴拿馬運河的五倍。
蘇伊士運河
巴拿馬運河
因此,在馬六甲海峽上,運載著世界航運總油量一半的原油,以及占據世界貿易量1/3的商品。單憑這一得天獨厚的航道,新加坡成爲了亞洲爲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
然而,有個成語叫“象齒焚身”,正是由于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爲了亞洲的焦點之一,所以此時新加坡最值得深思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明哲保身。
東方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
新加坡這個國家,曆史上長期依附于南亞強國,最初,隸屬于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到了1820年,新加坡便開始爲英國賺取利潤,1824年,雙方正式簽署了相關條約,新加坡殖民地的地位進一步得到了確立。在1946到1959年間,新加坡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就沒間斷過。直到1959年新加坡大選,李光耀成爲了新加坡首任自治邦政府總理。
隨著李光耀出任總理,新加坡于1963年以後,以自治邦的身份,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與馬來西亞宣布合並。
馬來西亞,一個君主制的聯邦國家
但是合並的這個決定,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當時新加坡國內也出現了躁動,但是李光耀哪管你支不支持,直接下令逮捕了100多名反對者,也算是掃清了合並障礙。
但是新加坡的管轄權一直都在英國和馬來西亞手中,並沒有自己真正的話語權。大家需要注意一下,這只是自治,而不是獨立,李光耀上台之初,新加坡已經摔到了谷底。
而且新加坡人發現,自己與馬來西亞聯邦政府之間,存在著完全不同的治國策略,此外還衍生出了諸多的爭端和騷動,經濟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造成了社會矛盾加劇,民族沖突不斷。
馬來西亞風光
所以新加坡從一開始,就不親自處理外界複雜的環境。
經過全面考慮,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達成了分家協議。
要知道,新加坡是被馬來西亞踢除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爲新加坡的華人太多,而馬來西亞人害怕華人在未來,會成爲他們國家的主導者。
另外,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後,此前曾極力反對的印尼,果斷和馬來西亞斷絕了外交關系,禁止馬來西亞人到印尼做生意,也直接導致新加坡的商人清盤破産,這就是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
印度尼西亞
本來,兩國就互不信任,馬來西亞人一直擔心新加坡人獲得整個馬來西亞的領導權,而李光耀也不可能接受一個不平等的聯邦政府。
在這樣的背景下,1965年8月,新加坡宣布獨立,而此時剛剛獨立的新加坡,該如何在國際社會中維護自身的安全與利益,又該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呢?
1965年8月,新加坡宣布獨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若此時新加坡,強行將華語定爲國語,將面臨非常大的國際壓力。
其次,新加坡所處的馬六甲海峽,它本身就是世界航運的中心,這裏每天都有著來自世界五湖四海的貿易商人或技術工人等等,爲了能與這些人友好地溝通交流,作爲全球通用的語言——英語,便是最好的選擇。
東方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
新加坡爲了能與全球的發達國家更好地融合,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與科技交流,同時也是爲了方便找一個強大的西方國家作爲依靠。
就是在這種政治局勢和地理位置的影響下,新加坡選擇了英語,作爲全國通用的官方語言。新加坡被迫獨立後,開始積極尋求大腿保護,先是緊急入會聯合國,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加入英聯邦。
馬來群島
1965年,新加坡成爲了一個東南亞地區的獨立國家,在獨立之後,1971年,英國同時出于自身的需要,撤出了馬來西亞半島馬六甲海峽的軍事防務。此時的新加坡作爲一個獨立完整的主權國家,正式登上了國際外交舞台。
但它獨立後的國際環境極其不樂觀,因爲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對抗還沒有結束,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北部是馬來西亞,南部是印度尼西亞。換而言之,新加坡是被兩個伊斯蘭教國家“包圍”了。
伊斯蘭教
那麽,爲何新加坡選擇依附美國呢?在當時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爲了自身安全考慮,新加坡逐漸選擇了世界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美國,作爲自己的依附國,因爲新加坡一直奉行的是大國平衡戰略,利用大國的力量讓自己獲取最大的利益。
其中,與美國的關系,是新加坡最爲看重的。美國是新加坡在所有大國中最爲親密的夥伴,不僅是出于自身的安全考慮,還是爲了自身的發展。
新加坡
新加坡空間狹小,資源稀缺,市場有限,決定了新加坡的發展必須走國際化道路。
而美國組織建立的世界銀行、國際國幣基金和關貿總協定,構建起來的世界經濟秩序下,經濟獲得了迅猛的發展,而美元又是國際貨幣,能滿足新加坡建立金融中心的需求,所以新加坡倒向美國就很好理解了。
新加坡的華人
另外,從人口結構上看,新加坡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多種族、多文化的國家,從理論上講,新加坡其實被分裂,其中新加坡國家以華人爲主的身份問題,又受到來自各方的猜忌和懷疑。
所以,出于民族團結的考慮,新加坡把英語定爲官方語言之一,因爲這樣所有民族都可以接受。雖然保留了華語作爲官方語言,但是卻在小學教育中取消了華文教育,這直接導致了華族文化在新加坡年輕人中的斷層,從而降低了對中國的親近感。
新加坡的華人
其次,新加坡在處理與中國的關系時,還堅持著一種冷戰思維,在意識形態方面對中國嚴加防範。
盡管這樣,大多數人還覺得新加坡是中國人建立的國家,同爲炎黃子孫,還是保留有一定好感的。新加坡華人多,是公認的,新加坡和中國之間的曆史源遠流長。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其實,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中國人來到了新加坡,因此這裏生活著大量的華人,于是在1965年新加坡成立時,有75%的新加坡國民是華人。當你去新加坡旅遊的時候就能看出來,新加坡大街小巷上都是漢字標語和廣告。
新加坡的漢語標牌
可見,新加坡人主要是有100多年來從亞洲、歐洲等國家遷徙而來的移民以及他們的後裔組成的。
主要的宗教爲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新加坡華人基本上都來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雖然新加坡的華人占比75%,也就是說每四個新加坡人中,就有三個是華人。
佛教
而就在這麽一個華人占據主導地位,在任何領域都有著強勢地位的國家裏,當地的華人卻不說中文,普遍說英文,尤其是年輕一代已經不愛說中文了。
新加坡官方承認的語言有四種:華語、泰米爾語、英語、馬來語。其中,馬來語定爲了新加坡的國語,而英語則是全國的通用語言,華語只是會出現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泰米爾族人
那麽,爲什麽新加坡不選擇華語作爲國語,而是選擇馬來語作爲國語呢?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國際壓力的影響。
而另外一部分就是華語的學習成本實在太高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法語,法語的發音規則有很多,不同的讀法帶來不同的意思,甚至是在不同的語境之下都會出現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其次便是我們的漢語,漢語中的聲調,對于從未接觸過漢語的人來說,漢語是一個難以學好的語言,以至于漢語被外國人稱爲“惡魔之語”。所以,即便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人口占比高達75%的國家,對于剩下的25%的國民來說,學習漢語還是太過艱難了。
而選擇馬來語作爲國語不外乎有幾種原因,雖然新加坡是因被馬來西亞開除而被迫獨立的,但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本人也說過,自己一生最黑暗的一天就是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那一天。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從本質上看,李光耀是不希望脫離馬來西亞的,但由于觀念的不同,馬來西亞必須把新加坡從本土剝離,再加上當時西方世界出于各自的利益,普遍支持新加坡的獨立,一個沒有宗教背景的國家,又可以扼守馬六甲海峽,是西方世界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所以新加坡最後還是獨立出來了。
同時爲了保證自己依舊是向著馬來西亞的,所以將國語定爲了馬來語。除我國外,作爲華人占比最大的國家,新加坡也並不完完全全地放下了華語,華語也就成爲了新加坡的第二語言。
馬六甲海峽
而且爲了推行華語,新加坡還是下了很多苦的。在建國之初,雖大多數華人講的都是華語,但基本上都是地方方言,華人與華人之間的交流,同樣存在著不小的障礙。
于是,爲增強華人之間的凝聚力,新加坡官方推行了將近40年的華語運動,在新加坡推行普及標准普通話。
新加坡:高調慶祝”講華語運動”40周年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推行簡體字,以讓更多的國民有興趣學習華語。
其實,不僅是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日本都進行過漢字的簡化,只不過日本的簡化程度較輕,在當時,只有中國和新加坡進行了完全的漢字簡化。
1976年,新加坡爲與中國進行交流,方便商貿與文化領域的合作,于是,便完全采用了中國的標准化簡化字。就這樣一代代地傳承之後,如今新加坡的華語已經與現在的漢語沒有什麽區別了。
如今的新加坡人
但是,相比上一輩的老人,如今的新加坡年輕移民表示,自己對中國已經沒有任何親切感,也不會像祖父母一樣維持與中國的聯系了。他們對于祖先原祖籍顯得沒有什麽親和力。
因此,第一代新加坡華人定會爲中國的崛起而感到十分驕傲,而第二代、第三代,到現在這一代更不會了。雖然新加坡華人數量衆多,但是新一代的新加坡華人對于中國的感情已經很淡了,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現在一代的新加坡年輕人
新加坡人對中國的態度算不上友好,曾經到新加坡工作、旅遊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雖漢語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但在過去,新加坡華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漢語是排斥的,面對中國人也十分有優越感。
但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現在新加坡對我國的態度,産生了180度大轉彎,這個態度的轉變,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那這七年裏究竟發生了什麽?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向其父親李光耀致哀
其實,新加坡與中國的關系,與李家父子息息相關。從意識形態來看,李光耀當年是靠著和共産黨聯手起家的,但後來他發現在東南亞,還是西方勢力更爲強大,新加坡作爲一個袖珍國家,當然要選擇實力強大的一方,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因此,李光耀選擇抱住美國的大腿,這種意識形態逐漸蔓延到了民間,原本新加坡已經被西方統治了數千年,當地華人接受的也都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教育。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2015年,李光耀之子李顯龍執政,李氏父子一直致力于保持東南亞格局的現狀,想讓西方勢力繼續掌控東南亞,以維持自己的地位。而我們都清楚,新加坡經濟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完全是歸功于有著“海上生命線”之稱的馬六甲海峽。
但是,在亞太平衡的圍堵下,我國的經濟不但沒有崩潰,還依靠著強大的內需,實現了高速的發展,而且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不斷突破,更是提升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尤其是我國在世界經濟論壇上,高舉自由貿易旗幟後,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一反常態地對我國進行了支持。
世界經濟論壇
而新加坡對我國態度的轉變,是由于國際局勢和新加坡的內部環境都産生了變化,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中國的迅速崛起。
而國家實力決定外交地位,物質基礎決定外交行爲,還是印證了那句話“弱國無外交”。而我國1978年的改革開放後,中國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迹,神七、奧運、天眼等等,問君花開爲誰紅,舉世無雙中國龍。
1978年的改革開放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與新加坡的合作無論是對當下的我國,還是對未來的我國都非常重要。最後呢,還是那一句話,看得懂曆史,才能看清楚當下,更有利于看清未來。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論是以前的鄭和下西洋,還是如今的改革開放,一帶一路,中國人都在世界上留下了身影。
鄭和下西洋
隨著歲月的流逝,中華兒女自強不息,都開始努力建設國家,曆經七十多年,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而近年來,有句話流傳于全國人民之間,並且深深地印刻在人民的心中,那就是“犯我中華,雖遠必誅”,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豪言壯語,一切皆來自于我國綜合實力的發展。
“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對于我們而言,作爲祖國的青年一代,更是要爲祖國的振興而努力,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責任上肩,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爲己任,不爲一己私利,關鍵時刻見真章。
屏幕前的各位爺,若是對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評論區友好評論,互相探討。
好了,本期的內容到這裏就要結束了,觀哥感謝大家的浏覽,祝大家恭喜發財,萬事順遂。觀哥後續會推出更多優質的內容,請持續關注觀哥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