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當新冠疫情在中國湖北爆發之時,誰也不會想到,這竟會是一場如此曠日持久的“戰爭”,更不會想到,全球國家最終都未能幸免。
新冠疫情已經成爲當下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現實基礎之一,深刻地影響著政治經濟走向,乃至人們的日常抉擇。
新冠疫情影響深入各行各業,深入每個人生活以及內心,最終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各行各業長期發展趨勢。
對于中國保險業,這種影響率先體現于疫情爆發之初的新單保費負增長,以及線上銷售的崛起,後抗疫時代,又體現爲健康險需求激增,以及巨大不確定性下,可提供長期穩定現金流的儲蓄型産品也開始日漸升溫。
近日,在『慧保天下』聯合新浪財經策劃的《保險雲端對話》欄目,中信保誠人壽副總經理崔巍在訪談中就後抗疫時代消費者保險需求演變邏輯進行深入分析,在他看來,由于新冠疫情常態化,全球主要經濟體進入低利率乃至零利率、負利率時代,爲對沖不確定性,保證現金不斷流,後抗疫時代的消費者將更傾向于建立“第二條現金流”,“高信用保證的優質現金流管理神器”——年金險,將因此受到消費者廣泛追捧。
新冠疫情常態化,成當下社會經濟生活最大現實基礎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目前已經造成全球近1500萬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且近半年時間過去,擴散勢頭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從最初預期新冠疫情的影響最多持續數月,可“速戰速決”,到現在,疫情卻已演變爲常態化,其對全球經濟社會的影響之廣,影響之深,已遠遠超出人們最初的預期。
新冠疫情不可避免走向長期化,首先,新冠病毒本身極其“狡猾”,極易傳播,且與普通流感病毒不同,氣溫升高或降低對其影響不大。
其次,疫情仍然在世界範圍內加速擴散,防不勝防,即便是實施嚴格防範措施的地區,仍存在疫情反彈的可能性,例如北京、新疆,都先後出現反彈。貿然重啓經濟也會加劇病毒的傳播效率,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公布的疫情數據,7月10日,全美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6萬例,再創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這也和美國各州陸續重啓經濟活動有關。
再次,疫苗研制尚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面對新冠疫情,全球疫苗研發爭先恐後,創下多個速度記錄,但新冠病毒易于變異,且抗體在體內只有存在較短時間的最新研究結果,都給依靠疫苗徹底解決新冠疫情問題注入了諸多不確定性。
最後,多個國家政府疫情防控反應遲緩,措施不力,居民配合度不高,大大削弱了全球抗疫效果——全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只要有一個國家沒有戰勝新冠疫情,世界就不能擺脫新冠疫情陰影。
新冠疫情常態化,抗擊疫情長期化,已經成爲人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這也注定了其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將更加深入。
世衛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曾稱:病毒已在全球層面穩固傳播;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也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仍在加速,其影響將持續數十年。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7月19日甚至表示,全球疫情尚未到高峰……
崔巍在訪談中,以“冰河時期”來形容當下的疫情常態化:“初期,人們認爲新冠疫情是一陣‘寒風’,之後發現是‘寒冬’,最後卻發現其實是’冰河時期’。”
01
新冠疫情常態化,成當下社會經濟生活最大現實基礎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目前已經造成全球近1500萬人感染,60多萬人死亡,且近半年時間過去,擴散勢頭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從最初預期新冠疫情的影響最多持續數月,可“速戰速決”,到現在,疫情卻已演變爲常態化,其對全球經濟社會的影響之廣,影響之深,已遠遠超出人們最初的預期。
新冠疫情不可避免走向長期化,首先,新冠病毒本身極其“狡猾”,極易傳播,且與普通流感病毒不同,氣溫升高或降低對其影響不大。
其次,疫情仍然在世界範圍內加速擴散,防不勝防,即便是實施嚴格防範措施的地區,仍存在疫情反彈的可能性,例如北京、新疆,都先後出現反彈。貿然重啓經濟也會加劇病毒的傳播效率,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公布的疫情數據,7月10日,全美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6萬例,再創單日新增病例數新高,這也和美國各州陸續重啓經濟活動有關。
再次,疫苗研制尚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面對新冠疫情,全球疫苗研發爭先恐後,創下多個速度記錄,但新冠病毒易于變異,且抗體在體內只有存在較短時間的最新研究結果,都給依靠疫苗徹底解決新冠疫情問題注入了諸多不確定性。
最後,多個國家政府疫情防控反應遲緩,措施不力,居民配合度不高,大大削弱了全球抗疫效果——全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只要有一個國家沒有戰勝新冠疫情,世界就不能擺脫新冠疫情陰影。
新冠疫情常態化,抗擊疫情長期化,已經成爲人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這也注定了其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將更加深入。
世衛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曾稱:病毒已在全球層面穩固傳播;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也曾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仍在加速,其影響將持續數十年。
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7月19日甚至表示,全球疫情尚未到高峰……
崔巍在訪談中,以“冰河時期”來形容當下的疫情常態化:“初期,人們認爲新冠疫情是一陣‘寒風’,之後發現是‘寒冬’,最後卻發現其實是’冰河時期’。”
疫情拖累宏觀經濟、加速信用風險暴露,加劇企業、家庭現金流危機
據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布的數據,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11.5%,與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9.8%相映襯,走出了一條漂亮的V型反轉曲線,但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依然負增長1.6%。
不過,3.2%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幾乎此前所有國外機構和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一增長在飽受疫情肆虐的世界中顯得更加耀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中國經濟再次增長,對全世界都是好消息。”
從目前國內外經濟學家的預測來看,他們普遍認爲,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加速複蘇”。
中國經濟的複蘇,給全球經濟都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放眼全球,由于很多國家抗疫不利,全球經濟仍然承受著巨大的負增長壓力。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測算美國二季度GDP將同比大跌11.8%;
新加坡貿工部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同比下跌12.6%;
據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14日發布的報告,最樂觀預計,英國今年全年GDP也將下降10.6%,成爲英國“300年來最大同比降幅”。
……
新冠疫情拖累全球經濟,重塑世界經濟格局,其影響之深遠,遠超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更重要的是,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其也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心理預期。
低利率逐漸席卷全球,相對高收益金融産品更加稀缺。疫情前,低/零利率還只在北歐和日本,但疫情發生後,爲刺激經濟增長,各國相繼實施寬松貨幣政策,零利率乃至負利率時代加速到來。就中國市場本身而言,零利率雖然遙遠,但低利率長期存在已經成爲共識,勢必推動整個行業的深層次轉型,與此通知,相對高收益的金融産品也將變得更加稀缺。
信用風險加速暴露,保證收益類金融産品“穩健”特性凸顯。宏觀經濟不振,各類資産信用風險都有所提高,暴雷事件時有發生,僅從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來看,一季度信用保證保險賠付支出161億元,同比增長50%,也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一趨勢。面臨各種信用風險事件,尤其是當資管新規實施後,銀行理財都不再“保本”,可以長期保證收益的金融産品其“穩健”特性勢必更受追捧。
收入減少,企業、個人現金面臨斷流風險,亟待擴大現金流來源。據相關測算,目前我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能夠帶動約200萬個就業崗位。6.2%的經濟增速,意味著可帶動1100萬至1200萬的就業人數,但GDP增速一旦下滑甚至負增長,也意味著,就業機會減少,甚至有人失去工作,收入一旦減少,企業、家庭現金流都面臨銳減甚至中斷的風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2.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名義增長1.5%,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名義增長3.7%,實際下降1.0%……顯示疫情之下,居民的現金流壓力正顯而易見的增加,亟待擴大現金流來源。
巨大不確定性下,消費者加速構建第二條現金流,年金險或迎高光時刻
新冠疫情對于經濟社會的影響注定是長遠而深入的,這種影響在保險業早已有所體現。
新冠疫情爆發之初,由于全國實施嚴格居家隔離的原因,傳統的保險線下交易受到重創,新單保費收入直線下降,得益于續期保單的增長,勉強維持正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是1.67萬億,同比僅增長了2.3%,增幅同比下降了13.6個百分點。其中,財産險增幅同比下降了7.7個百分點,人身險增幅同比下降了15.22個百分點。
爲應對新冠疫情,各保險機構均迅速加大線上業務力度,將一切可以線上化的業務環節全力轉移至線上進行,快速推動了行業科技水平的提升。
隨著疫情的延續,從最初的驚恐中逐漸恢複平靜的人們保險意識開始提升,與之直接相關的健康險成爲最受歡迎的險種。2020年前5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5.54%,其中,健康險業務保費3927億元,同比增長20.27%,遠超行業整體增速。
1月底,疫情在武漢率先爆發,時值人身險公司“開門紅”,正是主打年金險的階段,不少業內人士預判年金險的銷售勢必受到嚴重影響,理由也相當充足:疫情之下,人們隔離在家,原來主要依托代理人或銀行櫃台完成的年金險投保大受影響;不少企業疫情期間停工停産,同時面臨市場需求不振,雙重擠壓下,身爲年金險大單主力軍的企業主們投保意願勢必大打折扣;企業職工收入增長預期降低,投保儲蓄型産品也必然受到影響。
隨著人們逐漸接受“疫情常態化”這一現實,消費者對于保險産品的心理訴求也在悄然生變,在尋求健康風險保障之余,逐漸轉向尋求穩定的現金流——相對收益率較高,可以保證收益的儲蓄型産品開始受到更多關注,年金險正是其中一種。據悉,在市場嗅覺最爲敏銳的銀保渠道,年金險長期占據重要地位,即便是在疫情沖擊下,也保持了市占率第一的市場地位。
崔巍一語道破其中玄機:“年金險的本質是高信用保證的優質現金流管理神器。”在他看來,直面後抗疫時代被放大的不確定性,做好持久戰准備,人們需要提早構建財務有生力量,建立第二條現金流,建立被動現金流,而年金險,無疑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
針對這一趨勢,中信保誠人壽于近期正式上線了一款分紅型年金産品——中信保誠「金剛智選」保險計劃,其由中信保誠「金剛智選」年金保險(分紅型)和中信保誠「穩利人生」年金保險(萬能型)組成,7天至75周歲人群可投保,保障期爲25年,支持3年、5年和一次性繳費,並有趸交、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多種繳費方式可選。
該計劃通過財富管理規劃,旨在爲家庭提供中長期的資産配置,可爲孩子教育、求學創業、品質養老以及財富傳承資金提供解決方案。
具體分析,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理財産險,年金險至少具有以下三大突出特征:
一是“長”,年金險保障周期往往較長,可以跨越經濟周期,爲消費者提供長線現金流。
二是“穩”,年金險的收益是穩定的,可幫助消費者在經濟下行時獲得難得的穩定回報。
三是“高”,年金險産品信用高,由保險公司提供,而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受到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這種高信用在所有金融産品中,都是罕見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資管新規正式實施之後,常常被用來與保險産品對標的銀行理財産品不再“保本”,就在近期,即出現了某銀行理財産品“虧本”的相關報道。
正是因爲上述三大特征,年金險、尤其是長期年金險,無疑具備了協助客戶穩健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