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曆史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第18課 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利用時間軸梳理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發展脈絡;結合教材及補充史料,歸納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特點。
2.了解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産生及實施情況;閱讀史料,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能夠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的因素有哪些?明確社會保障制度是建立在西方較爲發達的經濟發展水平基礎之上的,同時,也認識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社會保障制度又出現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用辯證的思維看待曆史問題,培養曆史思辨能力。
3. 了解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開始建立,認識到因爲人口較多、經濟發展不均衡等原因,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區域性差異。認識到改革開放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日趨完善,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2. 難點:社會保障制度在中國的推行進程和成效。
【教學過程】
導入:伴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加強對老年人生活的照顧、管理,成爲了各國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國政府基于社區爲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居家養老服務,如英國政府出資興辦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社區活動中心,爲老年人提供一個娛樂、社交的場所,也有一些志願工作可供老年人參與。日本則堅持小規模政府,減輕家庭和企業的負擔,維持民間的自助精神和活力,還通過立法加強基層對于社會福利制度的保護。中國的養老制度和形式則與西方國家有較大的差異,既有國務院頒布的養老保險法律制度做保障,各地在具體執行時,又結合了地方特色,呈現出形式多樣、層次分明的特點。那麽,基層治理究竟包涵很多內容,發展脈絡如何,西方主要國家自古基層治理的方式都有哪些,有哪些值得今天的中國借鑒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
北京懷柔區某敬老院 英國社區居家養老
教師設計意圖:從較爲淺顯的話題切入,既通俗易懂,又可拉近曆史與現實的距離,從而激發其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
一、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曆史與特點
1.學習任務一: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曆史
結合教材,運用時間軸梳理西方主要國家在不同時期基層治理的發展情況。
教師活動:補充概念,引導分析。
基層——是各個組織中最靠下的一層,表示和人民群衆密切聯系,緊密相關的一層。
上古時期——西歐的上古時期,一般指從最早國家的出現,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古希臘時期——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約650年。
中古時期——是世界曆史上的一個時代,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開始,大致到文藝複興時期(公元1453年左右)結束。
西歐封建社會——又叫“中世紀”,指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00年左右的歐洲曆史。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梳理時間軸。
教師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教材,讓學生運用時空觀念,對西方主要國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基層治理有基本認識。
2.學習任務二: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並結合補充材料,分析概況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分類及其特點。
探究一:結合學案補充材料,分析概況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分類及其特點。
材料1 美國地方政府可以充分發揮貼近人民的先天優勢,保證了決策民主化。地方政府在法律框架內,對關乎地方的重大利益問題進行獨立決策,在涉及府際關系的問題上,同州政府乃至同中央政府合作,共同治理……各個鄉鎮任命自己的行政官員,規定自己的稅則,征收並分配自己的稅款。凡是涉及全體居民利益的事務,均在公共場所召開大會討論決定。
——袁晖《當代西方行政管理體制》
材料2 日本地方分權改革對中央和地方的權力進行了具體分工,分工以後,中央政府主要承擔事務有國際社會中涉及國家的事務、制定全國性統一行爲標准或有關地方自治基本准則的事務、從全國的利益出發實施事務等。而地方自治體主要承擔的事務有完善本地區的公共基礎建設,改善居民環境衛生,發展地方經濟、教育、文化和體育事業和保障居民安全等。從具體的權力劃分可明顯看出,凡是涉及國家事務層面上的事務必須由中央把持,而地方基本管理事務則由地方自己管理。
——王蕾《探析日本地方自治制度變革》
材料3 新加坡大都市政府治理作爲地方治理的一種表現,其特殊性就在于大部分的公共管理和服務都是直接通過中央政府進行。除此之外,當前新加坡政府還設置了64個法定機構,兼具政府機構的權威性和非政府組織的彈性,涵蓋了新加坡絕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此外,新加坡政府也注意發展與市場和社會組織的夥伴關系,吸收多種力量參與大都市治理。
——《新加坡地方政府治理現代化經驗》,《管理觀察》2015年第5期
通過分析教材和上述三個典型國家的例子,學生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根據各國地方治理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基層治理劃分爲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地方自治爲主型,例如美國等。基本保持地方自治的傳統,實行地方治理決策民主化,鄉鎮可以任命自己的官員,凡涉及到全體居民共同利益的事務,由公共大會討論決定。二是地方自治與政府指導相結合的混合型,例如日本等。中央政府與地方權力分工明確,政府會對地方治理進行指導和監督。凡是涉及國家事務層面的必須由中央政府來把持,而涉及地方具體事宜的,則由地方自己管理。三是以政府指導和監督爲主的政府主導型,例如新加坡等。絕大多數的地方公共管理和服務都由中央政府來進行,地方自治權力較小。
通過對上述幾種類型的分析和比較,學生可以感知,西方不同國家基層治理的方式有相同點,又各具特色。共同之處包括有政策比較靈活,決策比較民主、從全國的整體利益出發等,而各國基層治理各具特色,也是基于本民族的曆史傳統、經濟發展水平、特定的政治目的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
此外,通過探究分析,學生可以感知,各國的基層治理方式並不一定是完美的,今後也一定還會逐步地發展完善。
教師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西方典型國家基層治理方式的比較,能夠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觀的基本方法,並且能夠理解和尊重各國優秀文化傳統。
3.學習任務三:概括英國基層治理的發展階段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
教師活動:補充概念,引導分析。
學生活動:閱讀補充材料,小組合作探究,概括中世紀以來英國基層治理的主要發展階段,並概括影響其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4 中世紀(1066-1485年)的英國,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到來,……國王們已經意識到給予城市自治權的必要性,但是爲了加強王權,他們並沒有真正支持城市自治,更是很少給予城市自治權。直到查理一世統治時期(1189-1199年),自治市制度逐步得到發展。
都铎時期(1485-1603年),英國地方自治開始向近代轉變。……英國的地方官員獨具特色,大多數人都是當地的一些大小鄉紳,……這在英國曆史上一共存在了六個世紀之久,即從14世紀至19世紀。但18世紀的英國地方自治是比較混亂的,……由于權力集中于治安法官手中,在郡內就出現了寡頭政治和權力腐敗等現象,所以到了18世紀後期,人們紛紛要求改革,削弱治安法官的權力。
19世紀中期以後,地方政府一詞才在英國正式出現,但未形成規範的地方政府體制。1835年市政法案還體現了地方自治的另一原則——居民自治。……隨著發展,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令,來完善地方政府體制,現代地方體系正式確立下來。
20世紀基本上采取了19世紀確立下來的地方政府體制。1979年,撒切爾政府(1979-1990年)上台執政,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削弱了地方自治。撒切爾政府因而獲得“支持地方民主的中央集權政府”的矛盾稱號。面對地方自治的削弱,布萊爾政府(1997-2007年)采取權力下放和提倡公民直接參與的方式來複興地方政府民主,建立各種地方自治主體間的新型合作夥伴關系。……但是布萊爾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地方自治的發展還有待于曆史的檢驗。
英國地方自治制度一直在不斷發展。
——孫宏偉《英國地方自治的發展及其理論淵源》
通過分析上述材料,學生可將英國地方治理的發展曆史劃分爲11-15世紀、15-17世紀、18世紀、19世紀、20世紀幾個階段,了解英國地方治理從無到有並逐步完善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得出,英國基層治理的步伐,是在工業革命開展之後才逐步步入正軌的,發展過程中受到政治文化、民族傳統、經濟發展水平、個人主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基層治理措施也隨之調整和完善。但目前,英國基層治理仍在探索和完善之中。
教師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閱讀史料,運用時空觀念了解英國自中世紀以來,基層治理的主要發展階段,並運用唯物史觀綜合考慮促使英國在不同時期采用不同基層治理方案的因素有哪些。
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1.現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社會保障——是國家通過立法制定的社會保險、救助、補貼等一系列制度的總稱。
《新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指出,社會保障是對病殘、失業、作物失收、喪偶、妊娠、撫養子女或退休的人提供現金待遇。
《社會工作詞典》(美國)中指出,社會保障是指一個社會對那些遇到了已經由法律做出定義的困難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業的人提供的收入補助。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並結合補充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能夠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條件,並對該制度進行評價。
材料5 18世紀的英國産業革命和法國政治革命,當一個“所向披摩的資産階級”的新社會得以建立之時,也營造出了一個前景未蔔、充滿危機的年代。“站在資産階級政治思想理論家後面的,是一大群准備溫和自由主義革命轉變爲社會革命的群衆。處在資本主義企業家之下和周圍的,是被迫離鄉背井、滿腹怨言的‘勞動貧民’,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事實上,正是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劇烈的矛盾沖突,將社會福利制度推向了西方曆史的前台。
——楊敏、鄭杭生《西方社會福利制度的演變與啓示》
材料6 美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和20世紀中後期的兩次技術革命的主要發源地,這使美國的生産力和企業管理制度處于不間斷的創新過程,在核心競爭力上很快超過歐洲並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對歐洲的巨大債券和戰爭賠償,實現了世界範圍的財富從歐洲向美國的轉移。 ——摘編自《論美國崛起對中國的啓示》
材料7 歐洲國民生産總值的增長率超過了工業革命以來的任何時間段:20世紀50~60年代的增長率甚至超過了美國……像這樣的高速增長在西歐十分普遍。
——邁克·亞達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囂時代:20世紀全球史》
通過閱讀教材學生可以分析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較爲普遍地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目的是爲了改善廣大人民群衆的生活,緩和社會矛盾。閱讀材料5、6、7,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學生還可理解,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産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上而逐步形成的。其作用在于保障全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與生活需要,特別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生育、死亡、遭遇災害、面臨生活困難時的特殊需要,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是現代國家最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之一。同時,通過閱讀教材,學生也可以認識到,過度的社會保障支出,給國家財政、社會效率、秩序穩定、維護公平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開始著手調整社會保障支出,尋求維護社會公平和效率的新的方法。
2.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並結合補充材料,了解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發展及取得的成績,並嘗試概括還存在哪些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制度也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重構,主要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8年至1992年的社會保障改革起步階段。第二階段是1993年至2003年的社會保障制度重構階段。這一階段的社會保障立法,主要圍繞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而展開,通過國務院一系列行政法規的出台,基本建立起了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階段是2004年至今的社會保障全面深化階段。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目標是要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著力解決我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由城鄉二元結構導致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問題。
——林嘉《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人民論壇》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補充的材料,可以認識到,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基于我國人口衆多、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國情,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仍在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之中。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取得了重要進展,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教師設計意圖:學生能夠了解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發展與取得的成就,並認識到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還存在一些困難。理解社會制度的建立、發展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的建設完善相輔相成的,形成辯證的、發展的曆史思維。
【課後總結】
教材內容結構合理,設計思路清晰,充分體現曆史學科的核心價值觀,較爲系統地介紹了從古希臘時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主要國家地方治理的基本情況,及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各國陸續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
教師在課上啓示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曆史問題,通過對不同國家地方治理方案的學習,認識到每一個國家的制度建設,都是基于本國國情的不同而建立的,要尊重本民族的優秀傳統和地方特色而進行選擇。
本課涉及到的兩個問題,都以時間爲主要發展線索,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教材上的史料補充、課上小組合作探究並闡發個人的觀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曆史解釋的能力;教材在最後部分提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制度方面所作的努力及成果,通過這一塊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從曆史的角度准確認識中國的國情,形成對祖國的認同感;同時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過了解世界曆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形成廣闊的國際視野;能夠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本課涉及的知識時間跨度較大,距離學生生活較遠,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本課設計上內容較爲枯燥,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使用的比較少,比較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應在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