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2月15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先生親自主持了一個小型公園的開幕儀式,但這個儀式並沒有往常那種歡快喜悅的氣氛,整個活動都顯得特別莊嚴肅穆,甚至很多人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這個公園就是坐落在新加坡美芝路的“戰爭紀念公園”,李光耀在致辭中說到:“只有我們痛定思痛,認真吸取曆史的教訓,明智而勇敢的鞏固我們的未來,我們許多死難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犧牲”。
那麽這個公園到底是爲了紀念哪場戰爭,爲什麽他們會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市區建設如此一個紀念公園呢?
這一切都源于當年日本人發起的那場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新加坡原本是東南亞的一顆明珠,富饒而繁華。但當日本人踏上這片國土之後,這裏變成了人間地獄,有大批華僑遭到殘暴屠殺,據統計遇難者超過十萬人。
這對于彈丸之地的新加坡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是新加坡曆史上最大的人間災難,這場災難,這份傷痛在新加坡人尤其是新加坡華人的心中是永遠不能忘記的仇恨!
這場塌天大難就發生在1942年!
當年曾經有人從日本皇宮之中秘密抄寫了一份密奏,並將它送到中國東北統帥張學良的手中。這份密奏就是臭名卓著的《田中奏折》!
根據《田中奏折》所述,日本要推行一種極其狂妄的擴張計劃,最終目的竟然是“統治”全世界!
日本人的計劃是先占領朝鮮,進而控制滿蒙,隨後以最快速度消滅中國,然後再聯合德國兩面夾擊蘇聯。與此同時還要通過海路占領東南亞,與在中國大陸的日軍軍隊遙相呼應,隨後攻占印度,占領整個亞洲之後,再向世界其他方向推進。
這個聽起來狂妄到不可一世的計劃,對于日本人來說並不新鮮,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東瀛狂徒豐臣秀吉,就曾經提出要據朝鮮,占中國,圖印度的夢幻。
盡管日本人到現在也不承認這份《田中奏折》的存在,但是他們卻在張學良公布奏折之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真實目的。日本人嚴格按照《田中奏折》的戰略發動侵略戰爭,難道張學良手下有未蔔先知的神人不成?
而在《田中奏折》中,東南亞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田中義一的心目中,東南亞的地位僅次于滿蒙。
原因很簡單,因爲當時我國東北和蒙古地區尚未勘探出大型油田,田中義一也不確定滿蒙地區能不能成爲日本侵略軍的石油供應基地。
如果滿蒙始終無法鑽出大油田,那麽日本要想維持這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就必須得到東南亞的石油資源。
因爲當時東南亞的油氣資源已經得到了西方殖民者的開發,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産地。
1941年12月7日,日本艦隊偷襲了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人舉國歡慶。但是日本高層卻明白,勝利的表面之下是更大的危機。
因爲偷襲珍珠港的行動實際上失敗了,因爲日本人並沒有達到擊潰美軍太平洋艦隊的目標,因爲美軍的四艘航母完好無損,並且珍珠港的油料和彈藥庫也未受影響,太平洋還是美國人的勢力範圍。
如此一來,日本人不僅沒有達到先發制人,占得先機的目的,反而陷入了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當時的日本不僅沒能在中國戰場上速戰速決,還被拖入了持久戰的泥潭。
這個時候還要抽出精力來對付美國人,關鍵是日本資源匮乏,持續數年的戰爭並沒有給日本提供多少資源,掠奪來的戰略資源全部投入了戰爭之中,此外還需要本土額外提供支援。
所以,日本這個時候已經是捉襟見肘,因此他們必須盡快地奪取東南亞的油氣資源。
其實,日本人也早已預料到了這種局面,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備。就在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人就發動了蓄謀已久的“馬來亞戰役”,開始入侵馬來西亞。
當時整個馬來西亞都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對于日本人的野心,英國人也早有准備,因此在這裏部署了十余萬的部隊,防禦日本人的侵略。
除了大批地面部隊之外,英軍還調來了四艘航空母艦,爲抵抗日本人的攻擊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英軍部隊內部成分較爲複雜,英國人的數量並不是很多,其中一大部分是印度人、馬來西亞人和一部分華人。因爲馬來西亞名義上是英聯邦的領地,所以殖民地的民衆也有應召入伍的義務。
盡管英國人是殖民者,但總比殘暴的日本侵略者要強,因此馬來西亞在英國人的帶領下,積極展開抗日戰爭。
不過,此時的英國已經不複當年“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了,他們在繁華的日子裏安逸了太長時間,已經失去了那種拼死戰鬥的血性。
相比之下,日本人的軍隊是一群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殘暴而嗜殺,每天都充滿著對戰鬥的渴望,根本不怕死。
所以,戰鬥開始之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但不久之後,英軍就發現日本人比他們想象的要厲害。
首先是英國有一艘航母在開戰之前,自己無意中擱淺,損傷嚴重只得半途而廢。開戰之後,大批日本海軍、航空兵對英軍航母連續發動自殺式轟炸,導致英軍兩艘航母被擊沉。
相比之下,英軍飛行員則非常惜命,發現日軍防守嚴密,火力強大立即就放棄了進攻。日軍飛行員在戰鬥機被擊中之後,拼命操控飛機撞向英軍航母,而英軍飛行員一旦發現飛機無法返航,就會立刻跳傘逃生。
因此,英國海軍一戰即潰,日本人在海軍的掩護下成功在馬來半島登陸。
日本陸軍登陸馬來半島之後,遭到了英國軍隊的頑強阻擊,損失嚴重。但日軍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不是個簡單人物,他此次奉命進攻馬來半島,實際上也是一次拿命冒險的自殺式行動,不成功便成仁,沒有退路可言。
因爲日軍總兵力不足四萬人,且已經完全失去了後方的援助,一旦進攻失敗,他們就將被困死在馬來半島上。
山下奉文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不和,因此大本營是不會給他任何援助的,東條英機甚至希望看到山下奉文死在東南亞。
所以,山下奉文給前線作戰部隊下達的是死命令,開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槍聲一響,奮勇直前,不得後退,直到戰死爲止!
第一線的日軍就像被打了雞血,剛一開戰就如同瘋子一般向英軍發起了決死沖鋒。
英國人一下子就懵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打仗的,日本人真的不要命了嗎?
我們常說,日本人打仗,就喜歡平推硬攻,死板僵硬,但英國人比日本人還要古板,部隊要嚴格按照指揮官戰前的部署嚴格執行戰術動作。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英軍很快陷入了被動之中。
馬來半島是熱帶雨林氣候,叢林茂密,因此英軍因地制宜利用叢林設置了防禦陣地。英國人的高級參謀認爲熱帶從裏不適合坦克作戰,所以並未派遣坦克參戰。最可笑的是,他們竟然認爲日本人也應該和他們想的一樣。
但是山下奉文現在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無所不用其極,他恨不得把所有的武器全都拿出來。日軍部隊中攜帶了坦克,但是陸軍總部派給山下奉文的坦克是日軍已經淘汰馬上就要報廢的老坦克。
即便是這樣的坦克,也被山下奉文派到了叢林裏,強行擔任起攻堅重任,爲它們的最後一戰拼死一搏。
盡管這些坦克老舊不堪,盡管有一批坦克還沒開到戰場就癱瘓了,盡管它們的噸位很小。但是坦克就是坦克,名副其實的陸戰之王,當這批幸存的坦克開到陣地上的時候,戰壕裏的英軍頓時傻眼了。
他們不明白,日本人爲什麽會讓坦克開到叢林裏來。可他們沒有時間去弄明白了,只能用手裏的輕重槍械拼命朝日軍坦克射擊,卻絲毫沒有阻礙坦克的行進速度,戰鬥僅僅進行了幾個小時,英軍防線便被全面突破。
海軍和叢林陣地的潰敗,讓英軍司令部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于是馬來半島上近十萬英軍部隊,被三萬日軍打得一路敗逃。
盡管有部分英軍部隊也從側面對日軍進行襲擾,發動突擊,但是對日軍整體造成的損傷不大。
日本人僅用了五十多天就占領了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十余萬英軍被迫撤退到了最南端的新加坡。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南端,扼海路之咽喉,英軍早就在這裏構築了堅固的工事,這裏也被稱爲大英帝國永不陷落的堡壘。
英國人認爲僅憑新加坡堅固的工事和十余萬部隊,完全可以抵禦日軍的進攻,日本人是無法攻占新加坡的。
但山下奉文此時已經看透了英國人的真實戰鬥力,並且對于他來說如果不能占領新加坡,馬來西亞就等于沒拿下來,日本的海上艦隊就得不到安全保障。他也會因爲拿不下這個彈丸之地而遭到責罰。
所以,山下奉文命令部隊向新加坡發動攻擊,並且他們是背水一戰,因爲日軍的補給快用完了,如果一戰拿不下新加坡,他們就會彈盡糧絕。
英軍在新加坡組織了頑強抵抗,其中新加坡華僑還組織了“華僑抗日義勇軍”參與作戰,後來被英軍司令部成爲“星華義勇軍”編入英軍作戰序列。
日軍于1942年2月1日向新加坡發起總攻,英軍據險而守雙方展開激烈爭奪,起初日軍進攻並不順利,急得山下奉文團團轉,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催促前線拼死進攻。
參與搶灘登陸的部隊中有一支近衛師團,這支部隊原本是本土的禮儀部隊,從來沒有參加過實戰,也被派給了山下奉文。
山下本以爲這支部隊就是來當炮灰的,但沒想到他們竟然首先登陸成功,在英軍防線上打開了缺口。
原來,英軍在這裏設置了強大的炮兵陣地,這裏有口徑高達15英寸的巨炮。但是英國人戰前預計日本軍艦會出現在這片海域支援搶灘登陸,所以給大炮配備的是攻擊軍艦用的穿甲彈,而非攻擊陸軍的榴彈。
最要命的是英國人認爲只有這一種可能性發生,所以只配備了一種炮彈,這種炮彈打到水面上不會立即爆炸,對日軍登陸部隊傷害不大。因此這支近衛師團很快搶灘成功,英國人再次失算。
日本人上岸之後,進攻也並不算順利,因爲英軍也被逼得沒有退路了,所以只能拼死抵抗,英軍武器和人數方面占有優勢。不過,他們雙方並不清楚對方的底細,日本人認爲英軍只有三四萬人,英國人認爲日軍有十萬以上部隊參戰。
日軍在新加坡遭到了英軍部隊的阻擊,其中星華義勇軍和馬來部隊作戰非常勇敢,對日軍造成巨大殺傷。
但是,這個時候,英國本土的一個消息讓英軍指揮部頓時驚慌失措。原來,當時英國本土遭到了德國的轟炸,海上也不斷遭到德軍潛艇的偷襲。
丘吉爾制定了堅守本土的戰略方針,停止了對海外戰場的支援,這也就意味著新加坡成了孤島,接下來將無法得到外部援助。
這種情況對于軍事學院裏畢業的軍官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而此時,日軍攻占了新加坡唯一的一處水源地,並切斷了城內的水源。這一招一下子掐住了英國人的命脈,英國人原本就失去了信心,一看失去了水源,就再也無心戀戰了。
就在當天下午,英軍司令官就親自來到山下奉文的指揮部開始停戰談判,英國人提出了很多人道主義要求。
但是山下奉文態度極其強硬,要求英軍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就將他們全部殺光。
英軍司令官最後只得在投降書上簽字,向日本人無條件投降。
就這樣,十三萬英軍被三萬多日本人俘虜,新加坡陷落。
得知新加坡陷落,丘吉爾痛心疾首,稱這是他最悲痛的時刻。同時英軍在新加坡的投降,也是英國人在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一次投降行動,日不落帝國的真正實力已經暴露在了全世界的面前。
此戰也被英國人視爲最恥辱的戰役。
日軍占領新加坡之後,立即對這裏實行了“肅整”行動。所謂的“肅整”其實就是清洗、制裁那些抗擊日軍最爲堅決的人。
日本人發現在整個馬來亞戰役之中,抵抗最爲堅決的有兩支部隊,一個是馬來人民抗日軍,另一個就是星華義勇軍。這兩支部隊的主力竟然都是當地的華人,而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態度是極其堅決的,恨不得全部殺光。
實際上,自從甲午戰爭開始,所有的炎黃子孫都對日本人充滿了仇恨,尤其是在日本人發動了“九一八”和“七七事變”之後,所有中國人都和日本人結下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抗戰之初,南洋數十萬愛國華僑就紛紛捐款捐物支援祖國抗戰,陳嘉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據統計,抗戰期間南洋愛國華僑捐助的抗戰資金就高達50億元,還有大批的戰略物資輸送到國內,另外大批的南洋青年華僑也紛紛回國參戰,直接抗擊日寇。
日本人對此也心知肚明,按照日本人戰前的預計,國民政府撐不過一年就會崩潰,但沒有想到在南洋的大批華人竟然傾家蕩産也要支援中國抗戰。這大大出乎日本人的預料,他們認爲如果沒有南洋華僑的支援,中國早就被拿下了。
所以,日本人對中國人也從心底裏産生了深刻的仇恨,他們占領新加坡之後就制定了一個屠殺中國人的計劃。
2月18日,日軍頒布命令,要求新加坡所有華人攜帶七天的糧食到七個指定的地點接受“甄別”。
數十萬華人扶老攜幼被驅趕至擁擠的集中營,日本人在一些叛變英國人、馬來西亞共産黨叛徒等人的幫助下,開始甄別華人抗日分子。
被指認出的華人青壯年男子,隨即就會被押上卡車,待車輛塞滿之後,他們就被帶到海濱集體強殺,然後抛屍大海,當時的新加坡周邊成了一片血海。
起初,甄別工作並不快,數十萬華人擁擠在一起,一連幾天無法回家,數百老幼病殘支撐不住,死在了當場。
即便如此,日本高層軍官竟然嫌速度太慢,槍斃的人太少,于是催促基層加快甄別。于是日本人現場便僅憑自己的感覺進行甄別,大部分青壯年華人被帶走。
據幸存者回憶,當時日本人在海濱設立了多個“屠殺場”,這些華人被捆綁在一起,下車之後,日本人便用重機槍進行掃射,隨後便將屍體抛入大海。
由于要殺的人實在太多,日軍的彈藥告急,後來他們便將這些華人驅趕上船,拉到距離海岸十幾公裏的深海區域。最後將他們全部趕下大海,不知道有多少人就這樣葬身大海。
據說那幾天,整個新加坡日夜哀嚎,家家有靈堂,戶戶披孝衣,婦孺悲泣聲達于天。上天爲之垂淚,接連數日普降大雨,新加坡在血雨腥風之中成了人間煉獄。
這是日本人故意針對華人的一次血腥屠殺,新加坡人,全世界的中國人又怎能忘記!
根據新加坡華人自己的估算,當時至少有超過十萬以上的華人青壯年男子遭到屠殺!
但日本投降之後,英國人重新接管新加坡,但是他們對華人在戰爭中遭受到傷害並不關心,對于日本人屠殺的人數也未做統計,只是單純的采用了日本人自己編造的數據,僅有五千人死亡。
後來,英國人甚至免除了對日本人戰爭索賠要求,這激起了新加坡華人的強烈反對,英國殖民者在當地人們心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新加坡獨立之後,李光耀總理重新對日本提出了戰爭賠款要求,並要求日本人道歉。日本人開始是拒絕的,並且對于屠殺事件堅決予以否認,這令李光耀氣憤不已。因爲他本人就是事件的經曆者,甚至已經被押上了行刑的卡車,後來僥幸才活了下來。
經過多年的努力,日本人也迫于各界壓力,最終僅僅向新加坡賠償5000萬美元,其中一半還是借貸形式。
新加坡大屠殺是日本人針對華人進行的慘絕人寰的暴行,僅次于南京大屠殺,這段沉痛的曆史,全世界所有的華人當永世不能忘!
在新加坡戰爭紀念公園的紀念碑上用漢語寫著這樣一段話: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軍占領新加坡,我平民無辜被殺者,其數不可勝計。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斂遺骨,重葬于此,並樹豐碑永志悲痛!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爲曆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