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互聯網+”爲核心的運營體系
智慧城市的目標是爲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服務,智慧城市建設中,要實現更廣域的互聯互通,“互聯網+”模式是趨勢。
1.1智慧城市運營體系概述
智慧城市運營體系以“互聯網+”爲核心理念,通過適合當地智慧城市發展的運營模式向上對接政府規劃,向下滿足用戶體驗需求,如圖5-17所示。根據智慧城市政府建設的新機制及頂層設計,確定運營推進流程,並根據此流程,設計智慧城市工作組織,匹配合適的專業人才,結合各流程的不同目標以及用戶的需求確定各個環節的運營推進方法,保障運營質量和實施進度,同時要兼顧投資成本,保障運營收益,才能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的有效推進。
1.2智慧城市組織機構與流程
智慧城市運營工作流程需要把握兩個方面,第一是其工作流程的設置要與政府工作機制、流程匹配;第二是其工作流程要科學,運用項目管理的方法來設計流程。這要求運營人員必須對整個過程進行系統分析,統籌兼顧,才能使項目實施時間表很好地鏈接、平衡和發展。在多種分析和編制時間表的方法中,最簡便和常用的是條線圖,或稱甘特圖。它把項目實施分成不同的時間段中的活動,並表明每項活動時間,具體步驟如下。
(1)計劃者確定實施中各項任務的邏輯順序
計劃者不需要對每一項任務的准確時間花太多的精力,又使各項任務的先後順序顯而易見,如詳細工程設計有必要把建築和安裝放在優先位置;公司組織必須在確定人員的配置前完成。
(2)計劃者分析具體的任務如何完成
經過分析可以確定,哪些任務可以進一步分解爲次級任務。如詳細設計是由建築設計師和工程師共同完成。同樣,次級任務要做出適當的時間安排,以反映各項任務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分析人員將首先分析每一次級任務的內容。這樣就可以確定完成每一次級任務需要的時間。
(3)分析人員建立實施時間表
表中提出項目的實施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明確每一項活動和任務在整個實施計劃中的位置和時間。對每一項任務的說明應包括以下內容:要進行的工作、需要的資源、完成任務需要的時間、任務的責任、任務所需投入的信息、要産生的結果、與其他活動的相互聯系。在有些項目中,需要明確項目包括的任務和次級任務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要運用網絡計劃方法,如關鍵路線網路(Critical Path Net,CPN)程序。還可以將計算機應用在有大量任務的項目上,從而可以迅速地做出許多計劃方案,並且可以不斷調整項目的關鍵路線網絡。
1.3運營效果評估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先生在“2014廣州一中國智慧城市創新大會”上提出智慧城市必須從七個維度、兩個體系、三個時期來理解。七個維度即城市布局與規劃、信息基礎設施、綠色低碳經濟、公共管理和服務、市民民生與福祉、城市人文科學素養、環境管理與生態保護。兩個指標體系即一級爲鋼,體現體系維度;二級爲目的,體現內容。三個時期:2015年是智慧城市示範運行大約三年,可以把2015年作爲基礎,2020年作爲中期行動期,2030年作爲中遠期目標。使用這一套體系可以指引智慧城市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作爲評估智慧城市工作效果的指標。同樣,智慧城市運營作爲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運營效果才能爲智慧城市建設打下基礎,對智慧城市運營的評估指標主要有四個:客戶需求、運營質量、實施進度、成本控制。
(1)客戶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可以被用來評估消費者需求的滿意層次,如圖5-18所示。智慧城市建設中,評估消費者需求滿意程度可以從馬斯洛角度切入。但是“最新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最底層是隨時隨地保障可以連接到Wi-Fi,即智慧城市建設最基本是信息技術的提升。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設要滿足用戶需求必須先提高“智能化”基礎設施水平,在“硬件”滿足之後再通過交互設計提升體驗,追求“軟件”層面的消費者需求滿意度。
(2)運營質量
智慧城市的運營質量直接關系著服務提供的質量及效率,進而影響智慧城市建設的效果。對運營質量的把控至關重要,運營質量的評估指標與運營要素直接對應。
是否具有統一、聯動的信息化平台:統一的信息化平台能夠直接對接各個領域、各個部門的實時數據,把握城市的實時運行。
是否具有集中、共享、透明的數據資源:共享數據可以促使數據在需求部門間流轉,避免分割僵化,形成壁壘,從而降低部門的運作效率,嚴重影響服務質量。
是否具有職能化的數據分析與趨勢預測系統:數據分析系統幫助智慧城市體系將城市的實時數據運用起來,指導後續服務的提供,從而給用戶提供驚喜、貼心的體驗,提高滿意度。
各部門間是否可以快速協作,工作流程是否與政府、用戶匹配:跨部門協作快速應對突發事件既可以提高用戶體驗,又能有效降低成本。
(3)實施進度與成本控制
實施進度的把握按照工作流程進行匹配,按照項目管理中時間一任務分配的方法進行即可,項目實施的各項活動所需的時間可分別依據項目實施時間表確定,設定專人進行監督、督促,保障工作進度。
2:智慧城市運營模式
智慧城市建設從規劃到現在的逐步實施,其中包括很多項目的運營。目前存在國內政府完全出資,由政府出資、運營商負責建設,企業建設以及BOT模式等幾種模式,對于具體的項目可能會不一樣。
2.1政府獨資(官辦官營)
(1)模式介紹
政府獨自投資建設和運營,政府負責寬帶、無線網等公共基礎設施的投營資、建設、維護和運營,部分設施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部分設施收取用戶相應的費用。
(2)優缺點
政府獨資的優勢是政府對項目有絕對的控制權和支配權:但是同時存在很大的風險,政府需承擔自建成本、維護成本、運營成本等,造成巨大的財政壓力:可能面臨龐雜的後期維護問題,對政府的運營能力、建設能力、管理能力要求較高。
(3)盈利來源
以美國得克薩斯州爲例,市政府將網絡容量的40%用于市政服務的自動化服務,將網絡容量的60%出租給ISP,用于建設獨立于民用的政務專用網絡或公共服務。
(4)案例言文突身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Corpus Christi市,由政府獨自投資710萬美元建設無線網絡服務,提供基于無線網絡的各種應用。這些是建立在得克薩斯州政法具有空閑的建設資金,並且具有較強的建設、運營能力。但是,即使如此,網絡運營不久,政府就發現這種模式並不像想象中那麽簡單,因此將網絡轉售給EarthLink公司,由後者進行商業運營。
2.2官管民營
(1)模式介紹
官管民營的模式是指智慧城市系統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其中政府主導,擁有所有權,進行部分投資,然後通過招標等形式委托一家或多家專業的企業負責投資建設、運營、維護,對整個運營過程政府予以適當監督。
(2)優劣勢
其優勢是比起獨資建設政府降低了財政壓力,而運營商運用其專業技術、運營經驗等降低運營風險與難度;其劣勢是共同投資,運營商運營時可能在使用網絡資源上産生糾紛,同時運營商對運營系統的規劃受政府限制,資源利用率可能有所降低。
(3)盈利模式
政府給予運營商一定的補貼,然後將絕大部分服務以免費的形式提供給城市用戶,一小部分以廣告、增值服務等形式收取費用,用以盈利。
(4)案例
2009年8月,深圳市政府與廣東電信、廣東移動、廣東聯通共同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共同出資全力建設“數字深圳”,提出了創新型城市建設、通信基礎設施建設、T建設運營、電子政務提升、移動電子商務普及、企業信息化升級、數字深圳建設、深港合作、深莞惠通信一體化、服務大運會“十大工程”。
2.3官辦民營
(1)模式介紹
官辦民營模式就是政府出資,委托運營商或機構利用其技術、市場、專業優勢負責建設與運營的模式。
(2)優劣勢
優勢是政府對整個運營體系具有絕對控制權,運營商或機構對整個系統設計、産品建設有較大自主權,其中數據資源可以爲企業所用,創造利益:但是政府財務壓力巨大,後期維護中權責不明的問題也很突出。
(3)盈利來源
清楚地劃分商業業務和公共服務的界限,特定信息(與公共服務相關)和特定地點(如機場等公共場所)等公共服務免費,政府購買服務;商業服務費用,通過廣告等增值服務獲得收入來源。
(4)案例
“新加坡智慧國2015”項目,采用政府爲主導,各産業角色配合的模式。因爲政府性質的特點決定了它並不擅長于商業運作項目,所以不可能事無巨細地深入到每個具體環節。新加坡政府爲“智慧國2015”計劃總共投資了40多億新元,主要用于建立通信基礎設施,僅在新一代全國寬帶網絡(NBN)項目上,新加坡政府的撥款總額就達到10億新元,解決了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問題。同時新加坡政府將産業鏈劃分爲無源基礎設施建築商、有源設備運營商、零售服務提供商三個層面,放手各産業運營商負責建設、運營。綜上所述,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平穩地進行,並且位列國際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前列。
2.4聯合建設
(1)模式介紹
聯合建設運營模式是指由整個運營項目上涉及的産業企業(如運營商、終端提供商、應用開發商等)的兩家及以上聯合建設、運營智慧城市項目的模式。
(2)優劣勢
優勢是各産業企業合作揚長避短,同時風險共擔:劣勢是不同企業的合作方式會影響後期權責分配,協調成本提升。
(3)盈利來源
與運營商獨資模式一樣,政府需要購買運營商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服務支持,而其他城市用戶則需自己支付使用服務的費用。
2.5聯合公司化
(1)模式介紹
聯合公司化運營與聯合建設運營類似,是各産業企業聯合成立一個公司及系列子公司,分別負責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等。其特點是進行公司化管理,各産業企業按合同進行新公司的組建。
(2)優劣勢
優勢是聯合提高了綜合能力、專業化程度,利于産業運作;不足是提高了建設成本,同時協同成本高。
(3)盈利來源
政府補貼、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費用及城市用戶購買服務費用。
(4)案例
杭州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