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深圳人,2000年12月第一次到香港,正值ITU電信展所在的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回歸接收儀式。後來我又去過香港好多次,買過不少電子産品,當然也拖過不少箱奶粉。
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作爲電信行業從業者,一直關注著香港電子業的發展。從六十年代初香港電子業開始發展,到現在剛好走過一甲子(60年)。如果沒有繁榮的香港電子業,很難想象中國電子業能有今天的繁華。
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後,港商是最早進入內地的“外商”,帶來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北有小崗,南有上屋”。1978年12月18日成立的石岩上屋熱線圈廠(現爲深圳勞務工博物館),由當時的石岩鎮上屋大隊與港商合作成立。這是有史以來深圳市第一家,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批“三來一補”、“兩頭在外”的加工企業,香港電子業的故事也由此上演。
圖注:勞務工博物館裏展示的上屋熱線圈廠的生産線
六七十年代:
代工收音機紅火,出口加速
我在深圳開車,經常收到“香港電台第一台”,聽粵語歌。無線廣播是通信的一個裏程碑。比上海略晚一點,同樣在上世紀20年代,香港就已經有了電台,1928年正式開播。先設英文台,後又有了華語台(演變爲今天的香港電台第一台)。但以前購買收音機需要牌照,每年繳交一次牌費,直至1967年,取消收費。
戰後50年代,從內地蜂擁而來大量勞動力到香港,服裝鞋帽和塑膠産業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因此起步。忙碌之余聽收音機成爲難得的享受。
1949年胡孝清在彌敦道646號的小店裏。
香港的電子業起家于60年代,甚至早于70年代起家的台灣。胡孝清被稱爲“香港電子工業之父”,1924年出生于上海,曾于交通大學修讀管理學。1948年一家人坐船到香港,身上只有800元美金(一說500美元),經同鄉介紹,盤了一間彌敦道樓梯口開的電器行。他沒有學過電子,但對此很有興趣,從每天100港幣的銷售收入艱難起步。1954年,他看到了收音機的發展方向,並獲得了德國藍寶收音機的香港分銷權。1958年3月,胡孝清成立香賓電業有限公司,並進口日本晶體管組裝晶體管收音機,成爲了香港第一家電子公司。
圖注:索尼原子粒收音機廣告
圖注:1955年底推出的索尼TR-72,戴輝攝于上海無線電博物館
日本索尼公司在此前一年開發了第一台全晶體管袖珍收音機,體積非常小,這是一項全球性的商業成功,改變了“一家一台收音機”的局面,進入了“一人一台”的個人消費電子時代。
但索尼在英國等市場遇到了阻力,政府征收高關稅以保護當地電子行業免受廉價日本進口産品的影響。因爲當時香港還是英聯邦的一部分,森田昭夫認爲在香港組裝收音機可以解決他的問題,因此將香賓作爲在香港組裝索尼收音機的分包商。這是索尼在海外的第一個生産工廠。最開始是在一個住宅單位裏設立了兩條生産線,采用日本引進的晶體管收音機套件進行組裝,這更像是家庭作坊。
該工廠組裝了TR-510和TR-623,一個月可以安裝4000台,然後發往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其他英聯邦國家。好景不長,1960年3月,索尼因爲在屬于英聯邦的愛爾蘭設立了一個工廠,所以停止了合作。
圖注:香港制造的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機
這反而給胡孝清帶來了嶄新的機遇。香賓公司得到花旗銀行的貸款,擴大産能到每月上萬台收音機,還自創“Blue Bell”品牌制作收音機。
圖注:香賓公司制造的Blue Bell七晶體管收音機
因爲二戰之後的嬰兒潮,美國有強大的市場需求,香港收音機對美國的出口在 1960-1961年間增長了15倍。到1961年,香港有12家組裝收音機的公司,其中胡孝清的公司仍然是最大的,並且由于勞動力和管理成本低,香港制造居然能比日本制造更有競爭力。到1962年,香港的收音機總産量超過100萬台,其中一半以上運往美國。同年,日本政府決定禁止向香港出口晶體管,香港制造商很快用英國和美國的晶體管進行了替代。
圖注:香港制造的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機
胡孝清很努力,從1961年到1979年退休,他飛了美國和歐洲超過50次,飛日本超過200次。1962年5月,成立環球電子整合了業務。到1967年,Atlas每月生産25萬台收音機。公司非常成功,于1969年在新成立的遠東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爲第一家在香港股市上市的電子公司。
1979年12月31日,他以10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在Atlas中49%的股份賣給美國商人Albert J. Miller,並宣布退休而進入慈善事業。而這個公司更名爲 Atlas Industries,並作爲IBM的計算機磁頭和軟盤驅動器的大型供應商獲得了短暫的轉機,直到1985年IBM取消訂單而進入破産管理程序。
香港塑膠産業發達,可生産收音機的塑膠結構件,也造就了采用皮革制作收音機套的商機,類似的案例有郭台銘1974年創立鴻海精密從制造黑白電視機旋鈕起家。來自香港的張偉斌說:70年代,父親花大半個月收入買的收音機,被人通過窗口偷走了,是用竹竿挑走的,因爲收音機有皮套和背帶。
圖注:香港制造袖珍收音機廣告,來源:香港貿易月刊(1965)
這期間,香港的電子工廠數目由1960年的4間增至1961年的12家,到了1962年5月更增至14家。在七八十年代,香港成爲了半導體收音機甚至電子業制造中心。1970年有230間工廠,再暴增到1980年的1316間;而受雇人數也由1960年183人到1970年的3.8萬人再增加到1980年的9.3萬人。1980年,在港電子廠增至1316家,雇員達到9.3萬人,出口值達134.17億港元,此時已經占到香港出口總值的12.2%,成爲香港第二大行業。1981年半導體收音機的出口量超過美國和西德,居世界首位。到1992年底,香港共有1305家電子廠,電子産品出口值迅速增爲602.91億元,占香港制造業生産總值的25.8%,産品也非常多元化了。隨後,是向內地的大遷移,背後原因則是香港房價和工薪的飙漲。
圖注:1958年三洋電機在香港推出系列産品,包括收音機
在上海愚園路附近長大的光弘科技董事長唐建興,人生經曆與收音機交集甚多。1975年他開始和收音機、收錄機打交道,對紅燈、海燕牌收音機和上海牌錄音機非常熟悉,1978年他組裝了第一台電子管磁帶錄音機,1980年擁有了第一台卡式收錄機(四喇叭)。1982年他去香港定居,次年初進入香港三洋電機生産收錄機,當年年底派駐剛成立的蛇口三洋。1984年,華強三洋合資公司成立,他擔任了收錄機廠生産部主任,並升任高級經理,工作到1997年,之後加入光弘科技從事SMT(表面貼裝)制造。
圖注:華強三洋的大廣告牌
香港成爲電子産品貿易中心,九龍深水埗鴨寮街最早成爲了電子零件的集散地,漸漸發展成以電子硬件、電訊、數碼産品爲主的市場。
圖注:廟街的一間電子産品攤檔,戴輝攝
七八十年代:
電子表做到世界第二
上世紀70年代初,集成電路的興起,電子表産業發展了起來,起初價格很高。1972年,英特爾收購了Microma,野心勃勃地想進入這個領域,推出的電子表定價爲400美元。結果,幾年之後,隨著日本企業(西鐵城、卡西歐、精工等)的瘋狂擴産,價格降到了數十美元。1978年,英特爾灰頭土臉地退出了這個行業,從此再也不做電子整機了,專注做CPU。
圖注:硅谷英特爾博物館裏的早期電子表。 戴輝攝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和香港地區生産的電子表在全球手表市場占領TOP2位置。1985年,我在湖南省南縣讀初二的時候,有了一塊液晶顯示的電子表。這也是我第一次擁有采用了集成電路(IC)的産品。這是老家政府組團來深圳考察,在沙頭角香港一側買的港貨,據說是買了“一撮箕”帶回來。說是當時的價格是5港幣一塊,相比我父母手腕上一百多人民幣一塊的上海表,可謂“殺傷力驚人”。
而上海的機械表業就此衰落。瑞士手表工人也開始失業。石英電子表一個月的誤差不超過15秒,機械表的誤差則達100秒。迫不得已,1983年5月,瑞士7家銀行聯手投資10億瑞士法郎,買下最大兩家瑞士表廠ASUAG、SSIH的98%股份,合並爲阿斯鍾表康采恩,聘請醫學博士湯姆克,推出時尚石英表品牌SWATCH。此外,歐米茄和天梭等品牌也推出電子表。
今天台積電如此牛逼,而中國台灣芯片産業的第一桶金也來自香港電子表産業。1977年,台灣工研院在台灣落成了第一座集成電路三英寸示範工廠。員工則在美國當年最大的收音機和電視機廠商RCA接受了訓練。第一批産品就是電子表的IC,這是台灣制造的第一顆集成電路。一位在香港做電子表的台商給了他們10萬顆芯片的訂單。不到一年,工研院的芯片生産良率甚至超過了師傅美國RCA。
八九十年代
電話機和程控交換機崛起
2014年1月,我應東大香港校友會的邀請赴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聆聽了林文震講述他的人生曆程,也挖掘出了一段寶貴的中國現代電子産業科技史。
圖注:林文震和夫人羅慈(前正中),東大副校長浦躍樸(前右五)
林文震于1956年從南京工學院畢業分配到中科院自動化所。2016年後的1972年,因馬來歸僑的身份,他一家人移居到了香港,並于1976年創立香港賽霸創力有限公司。賽霸開發了多款電話機,采用最新的芯片科技,産品的創新甚至超越日美同行,客戶包括美國四大貝爾公司,1978年、1983年、1991年三度獲得了香港工業總會和當時港督設立的香港工業設計大獎,獲七項美國發明專利。
香港的電話機産業從此熱火沸騰。八十年代,天時達和億利達等公司紛紛來到剛開放的深圳設立研發和生産。1985年,在深圳成立的中興半導體(中興通信前身),最早的業務是電話機的來料加工。
圖注:步步高,後來發展出OPPO、VIVO
TCL、德賽、僑興、步步高等企業也是從電話機産業開始做大的。搞定了電話機之後,再做電話程控交換機就有技術和物質基礎了。一條細細的電話線,一頭連著電話機,一頭連著電信局的程控交換機,技術上是有類似之處的。
香港康力集團旗下的鴻年電子從電話機開發出發,于1986年12月開發出了HAX小型用戶電話交換機的第一台樣機,采用單片機集成電路以及模擬空分制式,通過中國郵電部鑒定,5個月後批量投放內地市場。在後來的7年時間裏,共售出各型程控交換機近300萬線,在當年是一個天文數字。鴻年在內地的小容量交換機市場上一度獲得No.1市場份額,也是中國第一個成功的程控交換機企業。
香港鴻年的掌舵人是1966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東大前身)無線電系的王美嶽,他于1984年底從北京來到年巨虧3000萬港幣的香港鴻年電子,並于1986-1993年擔任鴻年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他提出了“科技興業,敢爲人先”的口號,力推技術含量高的程控交換機的開發,在惠州等地設廠制造,並大力發展代理商。1993年,鴻年以及合資公司的營業額已達10億港元,盈利超過7800萬港元,俨然是一個大企業集團。東大首席教授時龍興說曾參與爲鴻年設計過無線尋呼系統(BP機曾經很火)。
任正非1987年創立華爲。他通過相關人士結識香港鴻年,並成爲代理商之一。鴻年的技術比較好,HAX-100可以做到200門。 1987年創立的珠海經濟特區通訊技術開發公司研發的BH01可帶24門,華爲也獲得了代理權。
圖注:華爲代理的HAX-100程控交換機
那時,作爲初創企業的華爲沒有什麽錢,王美嶽執掌的香港鴻年給予華爲很大額度的授信,可以先提貨,賣出去拿到貨款之後再付款。1988-1990年,華爲通過代理業務,獲得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構築了全國的銷售平台。華爲曆史資料上有這樣一段話:“到農村去,到農村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爲。凡購買華爲産品,可以無條件退貨,退貨的客人和購貨的客人一樣受歡迎。” 如果沒有鴻年在背後的強大金融支持,上面的承諾就難以做到。
長江後浪推前浪,香港鴻年已湮沒在曆史中,但其曾是中國通信設備産業的學習樣板與“引路人”,是有曆史貢獻的。
1991年,華爲挖來了隔壁港資企業億利達的徐文偉和他的小兄弟聶建林,開始做正向設計,于是有了第一顆芯片和第一個操作系統。
我曾隨東大副校長浦躍樸與億利達董事長劉紀明先生談起往事,他提到億利達和東大在內的多所高校已經合作了很多年,培養了很多人才。“電話機芯片”之王葉晶曾在億利達實習,我的大學C語言老師、中晨對講機(迷你對講機)定義者陸李曾在那裏工作多年。
香港整機産業輻射華南,造就輝煌
目前,中國電子整機的産能占全球約一半,華南又占中國産能的約一半。深圳電子業向莞惠及珠三角溢出,甚至波及到長沙和南昌等地。一度有個說法:東莞一堵路,全球電子産品價格就跳動。
隨著電子産品的小型化、輕薄化的發展趨勢,現在電子産品中的線路板,很多采用的是SMT制造工藝,即表面貼裝技術,就是所有的電子元器件都是貼焊在線路板的表面。不像之前那樣,從線路板上預留的過孔中插過去,再從背面焊接。
圖注:SMT(表面貼裝)電路板示例
目前中國大陸有約3萬條SMT産線。華南地區SMT工藝水平居全球最高之列,彙集衆多世界級的EMS(電子外包制造)企業。全球最大的EMS企業富士康總部就在我家附近,每天早晚都可以看到絡繹不絕的年輕人流,如過江之鲫。大陸也誕生了比亞迪、深科技、光弘、立訊、環旭、卓翼等大型EMS企業。光弘董事長唐建興說,其實在電子制造這一塊,我們在品質上、在技術上一點都不亞于偉創力、旭電、捷普這些跨國企業,跟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還不夠大。
圖注:華強北
再來看看SMT的發展曆史。1970年代後期日本率先研制成功了自動貼片機,由內部的專用設備逐步改進爲商品化的通用設備,大批量地應用在家用電子産品生産中。SMT這種先進電子板級組裝工藝技術正式啓動了。
無引腳或短引線表面組裝元器件便于改善電子産品高頻性能,因此最早最多地應用量大面廣的彩色電視機電子調諧器上。1984年下半年起至 1985年間調諧器行業引進自動SMT設備生産線計18家之多. 85-90年這五年中,貼片機引進數量爲120台。
早在1980年代初期,桂林電子工業學院陳冠方教授懷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跟蹤研究,並在1990年開辦了第一個SMT課程,培養的學生深受行業歡迎。明銳理想AOI的創始合夥人張志曉就是這裏的學生。
1995年起,大量的港資企業把電子産品組裝生産基地轉移到毗鄰的深圳與廣東地區,外資 SMT生産線的大量進入,直接導致 SMC/SMD元器件的價格大幅下降,引起更多企業轉向采用 SMC/SMD元器件取代傳統的插裝元器件的興趣,致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引進 SMT 生産線量迅速陡增。這期間,國務院作出發展移動通信的決定,激發通信産品制造業引進 SMT 的需求,致使應用 SMT 企業數量猛增了一千多家。1995-1999 年的五年中引進的貼片機數量共約 3500 台。這一階段,各沿海地區三資企業也隨之也迅速增長,但珠三角地區相對開放力度大優惠政策,刺激港澳台、日本、新加坡的投資與生産線轉移增長,因此貼片機引進數量最多,占中國45%左右。由于起步早、基數大,珠三角地區的貼片機數量保有率始終在 40%左右。
華強北貿易起家是靠賣芯片和電子料。來自潮汕的柯漢忠(科信實業)曾介紹他是最早之一在華強北賣片式元器件用于SMT産線的人。
大疆科技是粵港澳大灣區最成功範例。汪滔2003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兩年後與兩位同學開始研究無人駕駛飛行技術,並獲得成功。2006年,他說服導師李澤湘同意自己決定畢業課題的方向——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同年,他創辦了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並成功在2008年把研發的第一款較爲成熟的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XP3.1面市。2010年,名不見經傳的大疆參加了南山創賽,評委張群慧眼識英雄,成爲大疆第一位天使投資人。
港科大還孵化出了多個項目,比如長沙希迪智駕(李澤湘)、珠海雲洲智能無人船、海柔創新(陳宇奇)、納德光學(彭華軍)、一清創新(劉明)等。香港科技大學將在廣州建立盛大的校區。年初在香港,湯凱教授說他將去廣州。
圖注:1988年華強北有了電子元器件市場,戴輝攝于華強北博物館
香港曆來是中外芯片物流和交流重地
改革開放之後,很多西方公司來大陸,早年普遍將大中華區總部設立在香港。前英特爾執行副總裁馬宏升在大中華區耕耘很多年,並推動于2010年在大連建成12英寸晶圓廠。2016年,我有幸和他的公子馬致傑一起訪問以色列。
中國香港一直是芯片的重要集散地,即使在新冠疫情中間,華強北離不開香港。香港像是一只吞吐芯片的巨獸,源源不斷地將華強北的芯片出口,又將世界各地的芯片聚集到華強北這片熱土。上規模的芯片代理商都在香港有分公司和倉庫,艾睿、安富利、大聯大、中電港、華強電子這樣的芯片代理巨頭自不待言。上市公司韋爾股份就是從代理芯片開始切入研發,並蛇吞象硅谷豪威科技的。
1987年台積電推廣了代工模式之後,無晶圓芯片設計模式興起。香港早年在芯片設計上也很有分量。
1991年,華爲徐文偉設計了一顆芯片,在香港的西方公司那裏進行EDA仿真,並在美國德州儀器流片,這就有了第一顆芯片,是程控交換機的用戶/中繼協議處理芯片。仿真的幾萬美元是一大筆外彙。
倪光南曾說道:“沒做成事之前,可能都會被當成唐吉诃德。”特以陳奕迅演唱的《孤勇者》結尾,致敬電子業衆多努力奮鬥的英雄豪傑:
他們說,要帶著光,馴服每一頭怪獸,
他們說,要縫好你的傷,沒有人愛小醜,
爲何孤獨不可光榮,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頌,
誰說汙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去嗎?去啊!以最卑微的夢,
戰嗎?戰啊!以最孤高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
欄目主編:王海燕 文字編輯:王海燕
來源:作者:戴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