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慶祝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之際,一系列重大工程也吸引了國內外的目光——連接拉薩和林芝的拉林鐵路開通、北京—烏魯木齊的京新高速全線建成通車、白鶴灘水電站登頂“水電珠峰”、中緬國際通道雲南大瑞鐵路秀嶺隧道貫通……很多國家的媒體在關注中國這些新“國家名片”和“世紀工程”,感歎中國爲何有能力建設這麽多的“大國重器”,羨慕中國能制定並落實中長期的發展規劃。一些國際學者也在探討,是什麽樣的領導能力和經濟發展戰略讓中國能上演一個個經濟奇迹。中國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並不斷擴大在該領域的國際合作,不僅造福中國民衆,也給很多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正如尼日利亞新聞文化部長所說,“50年後,我們的孩子還能享用中國幫助修的既安全又舒適的鐵路”,國家的經濟增長也離不開這些民生工程。
“基建反映出中國領導人的新發展理念”
中國的這批新基建項目讓人目不暇接:7月1日,全長約130公裏的貴州省正習高速全線通車;6月30日,全長2800余公裏的京新高速全線通車、中緬國際通道雲南大瑞鐵路秀嶺隧道貫通; 6月28日,在建規模全球第一的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産發電、徐州地鐵3號線通車運營、全長約276公裏的貴州都安高速正式通車運營;6月25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建成通車、浙江開通首條自主建設運營的電氣化鐵路、湖北荊門至荊州鐵路開始架梁……
全長435.48公裏的拉林鐵路6月25日正式投入運營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做了如下報道:“現在,去西藏的遊客首次可以在高速鐵路上欣賞高原美景。拉林鐵路曆史性地實現複興號對31個省區市的覆蓋。在世界屋脊建設高速鐵路絕非易事——該線路90%部分都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整個工程耗時6年建成,有47條隧道和121座橋梁……”CNN稱,拉林鐵路是中國快速擴張、縱橫交錯的高鐵網絡的一小部分——高鐵網絡正連接著中國的大型城市群。文章還評論說,“中國政府將高鐵建設視爲國家經濟實力和日益繁榮的象征,對執政的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人來說,高鐵也是社會凝聚力、政治影響力以及將不同地區融入發展主流的有力工具”。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奧利維亞·張表示,“這些新鐵路的建設是中國政府‘整合巨大的全國市場’宏偉計劃的一部分”,這也反映出中國領導人的“新發展理念”,其中“協調發展”尤爲重要。德國媒體“lok-report”介紹稱,拉林鐵路克服一系列技術難題,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完工,不僅擔負著客運、貨運等民生功能,也對西藏地區的穩定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泰國《曼谷郵報》近日刊文稱,中國前所未有的鐵路投資熱潮將至少再持續15年,其高鐵網絡的長度將增加近一倍,到2035年,中國全國鐵路網將達到20萬公裏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裏左右,而這一年將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願景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文章還說,“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口號已經與高速列車的名號連接起來”。
國際媒體還把目光投向剛剛建成發電的白鶴灘水電站。“德國之聲”稱,白鶴灘水電站是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全球第二大水電站,未來該水電站一天的發電量將滿足中國1億人口一天的生活用電。文章說,中國過去依賴煤炭發電的地區正積極尋找清潔能源以推動經濟發展,白鶴灘水電站正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一大民生項目。德國媒體“nd-aktuell”的一篇文章還提到,國際能源署對中國在水電開發領域的國際貢獻十分肯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爲非洲 70% 和拉美約50%的新建水電項目提供資金。德國媒體還報道說,白鶴灘水電站投産發電恰逢中國共産黨慶祝成立百年,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賀電中稱,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實現了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
俄新社近日在題爲“前所未有的跨越——中共輝煌成就”的文章中稱,中共一直在國家中發揮著領導作用。中國人民與迎來建黨百年慶典的中國共産黨共同前行,創造了越來越多的“世界之最”:中國是世界第一橋梁大國;中國汽車生産量世界第一;中國建造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2020年正式投入運營;中國還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綜合性大型海洋館——西甯海洋館(海拔2200米)以及世界最大的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俄羅斯《消息報》刊文評論說:“億萬中國人民現在享受著 30 年前不可想象的繁榮。今天,中國共産黨領導層有信心到2030年縮小與美國間的差距。”
美國學者:真的很羨慕中國基建發展……
俄羅斯“自由媒體”6月29日發表題爲“印度和中國:世界大國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的選擇?”的文章稱,爲什麽這兩個國家在上世紀中葉幾乎同時“起步”,現在卻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展——中國的人均GDP幾乎是印度的5倍?文章特別強調,印度的交通基礎設施明顯落後于中國,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中國還修建了貫穿全國的高速公路。除此之外,中國在5G網絡、空間技術等方面也有驚人表現。談到中國的成就,俄媒認爲,不可忽視的是,中國共産黨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領導者和實踐者,有著百年曆史的中共正指導著國家的所有社會經濟進程,中國人民也從國家的發展中不斷受益。
“敞亮的機場、宏偉的體育場和一排排的高樓大廈,基礎設施可能是中國現代化進程最切實的表現。”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刊文稱,這些亮眼的建設令人欽佩,更吸引著全球遊客前往中國。早在2014年,有一項統計數據就讓人感到驚訝:中國在此前3年時間的水泥使用量,居然超過美國在整個20世紀的使用量。中國98%的主要城市地區都有高鐵,許多城市還有地鐵。文章還評論說,中國的這些工程壯舉之所以成爲可能,要歸因于一種特殊的政治制度。康奈爾大學專注于城市規劃研究的曆史學家康帕內拉說,“真的很羨慕中國……隨著對汙染、債務和過度建設的認識增強,中國正日益強調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如風力發電等”。彭博社稱,中國擁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高超的工程技術和在國內外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積累的經驗。
美聯社稱,中國最新的五年規劃計劃增建數百個機場、電站,以及其他標准基建項目,而美國現在使用的仍是上世紀60年代甚至更早前建設的、已十分老舊的交通和電力系統——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只建造了一個主要機場——丹佛國際機場。美國彭博新聞社稱,從前總統特朗普執政開始,美國官員就一直承諾“將迎來基建潮”,但現實並非如此。按照規劃,到2035年,中國鐵路網的長度足以繞赤道5圈多。相比之下,在鐵路方面,近年來,美國兩黨都在努力建設紐約和新澤西之間的“門戶”鐵路隧道,但這項長期尋求的努力也失敗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7月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作爲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經濟等各項事業都是爲廣大人民服務的。而在其他一些國家,利益集團影響政治經濟的發展。比如金主投資某個項目,想的是要馬上“逐利”,否則這個項目就難以做成。王義桅說,有些國家現階段在基建方面就像一盤散沙,組織不起來,而中國恰恰相反,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舉國體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因此可以形成強大的工業體系,“從火柴到火箭,從味精到衛星,從螺母到航母,從水電站到空間站”都能自己造。他還表示,中國老百姓勤勞智慧,加上中國政府提倡工匠精神和拼搏精神,可以說,體制、産業、技術、資本、人力等各種因素加在一起,讓中國不斷創造著經濟奇迹。
談到中國近些年完成的基建大項目,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一個國家經濟上行的時期,必定會有很多國家級的基建項目,如日本1964年舉辦奧運會前開通新幹線,同時期還建造大量的水利設施,在美國幫助下推進衛星事業的發展。但隨著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這些年幾乎看不到日本在建哪些大項目,甚至産業鏈也難有新的建設。
陳言表示:“一個國家的政治及社會穩定非常重要,我和日本企業高管接觸比較多,他們感觸最深的是,與日本不同,中國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以經濟發展爲主導,且政治穩定。日本則是走馬燈般換首相,或讓不懂經濟的人當政,因此無法完成既定的發展規劃。而從人才的角度看,中國現在學理工科的人遠超日本,這讓中國的大工程背後有很強的技術革新保障。”還有日本朋友和他感歎:“中國完成扶貧攻堅戰,也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
“高鐵建設一直是中國的驕傲”
俄中友協濱海分會執行秘書安德烈·卡拉欽斯基近日撰文說,中共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體現出執政黨的務實立場——爲人民謀福利,“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功的秘訣之一”,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全球積極幫助很多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從而爲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尼日利亞新聞文化部長賴伊·穆罕默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許多重要領域幫助尼日利亞,特別是在基建方面,尼方對此非常感謝,並爲與中國的合作關系感到自豪。賴伊舉例說,尼用35年的時間才完成阿焦庫塔至伊塔佩鐵路約326公裏的建設,但在與中方合作不到4年的時間裏,就完成拉各斯到伊巴丹156公裏的“雙線標准”鐵路建設。他還動情地表示:“在世界任何地方,沒有基礎設施就無法發展。50年後,也許我們很多人都不在了,但是我們的孩子還可以繼續享用這條既安全又舒適的鐵路,靠這些工程促進尼日利亞的經濟增長。”
目前,我國在世界5個洲的數十個國家有鐵路合作項目,如已開工建設的匈塞鐵路、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泰鐵路等。泰國《曼谷郵報》文章認爲,高鐵建設一直是中國的驕傲和對外合作的重點——可以向國外輸出技術和專業知識,特別是向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在王義桅看來,中國把開發性金融用到極致,不僅造福中國,也造福世界。大型基建項目、民心工程一般來說花錢多,國外的商業資本、私人資本不願意幹,中國在海外投入建設前也會長遠考慮,算好總賬。如印尼的雅萬高鐵項目由中印尼企業合作建設和運營,中方提供貸款。該項目融資多周期長,很多西方國家幹不了,而我們國家産業鏈完整、資金雄厚、經驗豐富,合建高鐵的同時還能做好沿線的房地産和旅遊開發,加快形成當地高鐵經濟走廊,造福印尼廣大民衆。
【環球時報駐尼日利亞、新加坡、奧地利、俄羅斯特派特約記者 姜宣 辛斌 夏雪 柳直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