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東南亞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扼守世界航運總動脈,每年航運稅收可達幾千億美元,國土面積只有728.6平方公裏,連中國一個縣大都沒有,可新加坡卻屢次創造南亞的奇迹!在地緣政治上新加坡是個小國,在國際舞台中,新加坡又是一個全能的參與者,良性的經濟環境塑造了短小精幹的發展性格,甚至一度敢和中國叫板!今天,我帶大家了解下新加坡的小國大政治!
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最南端,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新加坡在戰後可以扼守全球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值得注意的是,當初李光耀多次申請加入馬來西亞聯邦被拒絕,不知道現在大馬政府有沒有後悔。新加坡是依靠港口而生,面積雖小,但國際影響力卻很強,幾乎肯定的是,新加坡是華人國家,華人和華裔占據總人口的74%,官方語言爲漢語,官方文字也是漢字。首任總統是李光耀,這位廣東裔華人深知小國的發展要靠大國的支撐,但不能什麽事都依仗別人的輸出,自己也要有獨立的自主能力,早在60年代李光耀就提出了新加坡的國防和對外政策目標—毒蝦政策!用李光耀的話說,毒蝦雖小,巨人被咬一口還是很難受的,輕則皮癬之疾,重則急火攻心!在這一思維的指導下,新加坡擁有現役陸軍5.8萬、海軍1.2萬、空軍9000人的軍事規模,整體戰力在東盟國家中占據第一,依賴于國防建設,東南亞國家幾乎沒有誰敢惹怒新加坡,新加坡以此獲得寶貴的半個世紀的發展與繁榮!
新加坡的崛起離不開中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確立改革開放的政策,源源不斷的貨物從海外進入國內,馬六甲海峽的貨物吞吐創曆史新高,進入八十年代,中日韓經濟引擎齊發力,創造了東亞經濟增長奇迹,新加坡因此也趕上了這一波經濟增長福利,站在潮頭做經濟中轉先鋒,一下子躍成了亞洲四小龍之一。李光耀時代多次提及,新加坡的發展離不開亞洲,新加坡的繁榮離不開中國這樣的話語,經濟增長的背後是國力的增強,新加坡頻頻出現在世界舞台焦點上,同爲扼守黃金水道的巴拿馬就很不幸!
新加坡的小國大計,李光耀擁有宏偉的目標和野心,奈何國土面積太狹小,這一硬件配置一下子就壓縮了自己的格局,新加坡從70年代開始就不斷的學習荷蘭,從海外購買土壤,填平周邊海域,這項國策至今仍然是新加坡的首要任務,新加坡建國只有五百多平方公裏 ,現在多出來兩百多平方公裏的面積,近四分之一的領土都是通過圍海造田搞出來的,所以新加坡人十分珍惜這些來自不易的土地,李光耀實行義務兵制度,全國適齡青年必須在部隊服役三年,這項國策實施到現在很有成效,新加坡現役軍隊只有九萬人,可是戰場預備役軍人卻達到了驚人的135萬,這對于五百多萬人口的新加坡來說,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陸海空三軍聯合發展,使得新加坡擁有一支和自己不對稱的軍隊,因此也贏得了在東盟國家的地位。
李光耀時代懂得小國的生存之道。新加坡能夠在中國、日本、美國等諸多強國之間遊刃有余,主要是懂得利用自身優勢去迎合大國所需,但也不是絕對的去舔大國,而是一種合作的關系,他能夠很好的找到中美間的平衡點,不選邊站隊!這對新加坡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強國林立的世界裏,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損都能夠成爲壓死新加坡的稻草,因此,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既能和中國達成經濟互助,又能夠和美國進行科技交流。甚至主持大陸和台灣的直接對話,新加坡在亞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李光耀知道自己在各方關系中只是一個協調者,不是參與者,更不是主持人。這是新加坡黃金二十年的基礎。
李顯龍顯然不懂得小國的生存之道。形成對比的是李顯龍只能望及父親的項背,他打破了李光耀時代的發展規則,在選邊站隊上他選擇了美國!這使得新加坡在亞太地區成爲了美國的馬前卒,在對待南海的爭端中已經有了端倪,這本來不關新加坡的事,做爲一個華人國家他扛起了反華的旗幟,新加坡顯然將自己看成了國際事務的主持人!這不得不逼中國調整戰略,中國和巴基斯坦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後,租借了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通往國內的貨物繞開了新加坡,從瓜達爾港直接陸運到伊犁,帶動了延邊地區經濟發展潛力,這對中巴兩國都是好事,但對新加坡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
李顯龍首鼠兩端,現在又來找中國。隨著我們對瓜達爾港的投入運營,新加坡也知道了自己的局勢,李顯龍對華態度上也轉變成暧昧,打起了華人的招牌,但他現在已經很難再博得中國的心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做爲小國的新加坡,還得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