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加快創新主體培育
(政策引用自2017年7月12日區政府印發的《雨山區鼓勵科技創新獎勵辦法》)
(1)對首次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給予10萬元獎勵,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的每次給予5萬元獎勵。
(2)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新型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5萬元、10萬元、5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8萬元、3萬元獎勵。
對認定爲國家、省、市農業科技園的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及5萬元的獎勵。
(3)通過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首次被認定爲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的,有配套的按配套執行,無配套的分別予以3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獎勵。獎勵資金專項用于添置科研裝備、引進人才和科研開發。
(4)支持博士後工作站、院士工作室建設。批准建立院士工作室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被批准建立博士後工作站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
(5)征集凝練科技項目10項以上,組織推薦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項以上。
02
加大成果轉化力度
(政策引用自2017年7月12日區政府印發的《雨山區鼓勵科技創新獎勵辦法》)
(1)對第一完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第一完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合作獎的,給予20萬元獎勵。
對第一完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科學技術進步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分別給予10萬元、8萬元、3萬元獎勵,對第一完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合作獎的,給予5萬元獎勵;對第一完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獲得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的,給予10萬元獎勵。
對第一完成單位的科技成果獲得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科學技術進步類)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分別予以5萬元、3萬元、1萬元獎勵。對獲得科技團隊獎的給予5萬元的獎勵。
(2)對企業牽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省科技攻關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對立項的國家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等未配備經費的國家級項目,以及入圍並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的項目,一次性給予資助5萬元。
(3)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給予2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給予10萬元獎勵;新認定的市級孵化器、衆創空間,給予5萬元的獎勵。鼓勵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對入孵企業給予房租等費用減免。
03
扶持小微企業上規模
(落實市級政策)
(1)在畝均效益評價結果爲A類、B類的規模以下企業中摸排有機會上規模的潛力企業。對2019年應稅收入超過1500萬的規下工業企業,重點培育。
(2)健全支持企業“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工作機制。
(3)對首次新增爲規模以上企業且連續兩年均爲規上的,落實市級獎補10萬元,並連續兩年按企業占地面積落實市級獎勵,單個企業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04
加快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
(落實市級政策)
(1)對認定爲省級智能工廠的企業落實省級政策獎補100萬元;創建2個市級及以上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産線,按照智能裝備購置額的一定比例給予企業獎補。
(2)依托安工大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搭建智能制造服務平台、編制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庫。在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庫中遴選一批基礎較好、進展較快、示範效應突出的項目,落實智能化生産診斷服務市級補助10萬元。
(3)培育本土和引進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對新引進成長性較好、缺乏啓動資金的智能裝備(機器人)企業,可以采用專項資金入股或政策性擔保貸款形式對企業進行扶持,單個項目原則上不超過300萬元。
(4)實施機器換人“十百千”工程,選擇5家以上企業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落實省級機器人産業發展獎補政策,按照不同類型給予獎補。
05
倒逼低效企業退出
(落實市級政策)
(1)對全區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現全覆蓋,貫徹落實我市企業畝均效益評價辦法。
(2)對畝均效益評價中被評爲D類的企業,實施用電、用水、用氣、汙水排放四類加價政策。對企業畝均效益評價中被評爲C類、D類企業不再新增供地。
(3)對現有企業新上固定資産投資超過2000萬元的産業轉型項目或技改項目,可比照招商引資政策給予獎勵。對低效企業主動退出的,設備和土地回購價格由載體單位與企業協商;對企業主動搬遷入園發展的,搬遷的物流運輸等費用給予一定補貼。
06
倒逼低效用地退出
(落實市級政策)
(1)在符合城鄉規劃、産業發展規劃和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利用工業和倉儲用房興辦服務業和文化産業,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支持采取協議出讓方式供應。
(2)鼓勵企業利用低效建設用地自建標准化廠房,支持通過建標准化廠房或實施廠房改造加層增資擴産而提高容積率。
(3)利用現有工業用地,興辦先進制造業、生産性及高科技服務業、創業創新平台等,支持繼續按原用途使用,過渡期爲5年,期滿後依法按新用途辦理用地手續。
(4)對需要異地搬遷的工業項目,支持其依法收回原國有土地使用權並給予補償,支持以協議方式爲原土地使用權人重新安排用地。
07
重點打造特色産業集群
(1)挖掘培育特色産業,完善上下遊産業鏈條,研究制定特色産業集群建設方案。
(2)打造百億級國家級智能裝備(機器人)産業集群(基地),培育關鍵電子材料産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新能源及汽車、前沿新材料等一批特色産業集群。
(3)搶抓馬鋼與中國寶武戰略重組機遇,加快推進鋼鐵、軌道交通、金屬資源回收加工利用、冶金裝備制造、設備遠程運維、特種冶金材料、裝配式建築等産業基地建設。
08
聚焦主導産業薄弱環節補鏈
(1)持續開展産業鏈龍頭招商和引進質量高、成長性好的“小而優”補鏈項目。圍繞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汽車等重點産業,引進關聯性強、配套緊密的企業。同步推進磁性材料産業、大數據産業、現代服務産業、現代農業産業招商。
(2)加快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對符合我區産業發展導向的,設備總投入3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落實市級設備購置金額補助。
(3)持續推進“三重一創”建設,實施新興産業強鏈補鏈工程,智能裝備制造基地全年簽約或新開工10個重點補鏈強鏈項目。紮實推進電子關鍵材料省重大新興産業專項的建設,爭取省第五批重大新興産業工程、專項政策支持。
(4)圍繞區塊鏈、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等領域,依托科技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孵化或招引培育不少于10家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的未來産業科技企業。
(5)支持中鋼礦院、中鋼天源、中冶華天、安徽工業大學等開發新型鐵基新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09
加快提升現代服務業
(落實市級政策)
(1)對被新認定爲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園區、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落實市級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2)支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對制造業企業分離後新設立的生産性服務業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000萬元以上且服務5家以上制造業企業的,給予原制造業企業20萬元的市級一次性獎補。
(3)新晉升爲國家3A、4A、5A級物流企業分別落實市級一次性獎勵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
(4)網絡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以上。推進青年電子商務産業園建設。對年線上營銷推廣費用超過100萬元的企業和年網絡銷售額首次突破5000萬元、1億元、2億元的電子商務企業,且增幅達到20%以上的,分別按標准落實市級獎勵。
10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落實市級政策)
(1)對國家級、省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分別落實市級獎補30萬元、10萬元;利用本地農産品爲原料,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農産品加工項目,按照新增投資落實市級補助。
(2)重點培育采石矶茶幹、采石矶休閑食品、春盛荷花鼈等農業區域公共品牌、農業企業品牌、農産品品牌。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安徽名牌”的企業,分別落實市級獎勵50萬元、10萬元。
(3)搭建農産品展示展銷平台。對國家級、省級標准化農産品批發市場和獲得國家級、省級農交會(展銷會)金獎的企業,分別落實市級獎勵10萬元、5萬元。
11
招引大項目落地
(1)緊盯寶武集團、中鋼集團、寶能集團、新加坡淡馬錫集團、日本伊藤忠財團、日本丸紅財團等世界500強、央企、上市公司的在談項目線索,爭取項目落地。
(2)招商企業轉化爲規上企業數不少于5個。
(3)強化區領導定期調度重大招商項目機制,健全區領導領銜推進重大項目機制,完善招商引資考核機制。
(4)充分發揮我區派駐的南京駐點招商小組職能,梳理好南京及周邊地區産業轉移信息,挖掘潛在項目線索。充實昆山、甯波駐點招商聯絡處招商力量,盡早開展招商工作。
12
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1)完善全區重點項目綜合調度機制,落實“四督四保”制度。對重點項目建設優秀單位由區委、區政府進行表彰。
(2)制定市級重點調度項目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按季組織集中開工一批區級重點項目,每月通報重點項目進展情況。謀劃一批新的重點項目,遴選40個重大儲備項目。
(3)積極爭取專項債券資金和中央預算內資金。
13
推動産業協作聯大融強
(1)以園區爲載體,搭建合作平台,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産業轉移。
(2)積極推進向山新型材料産業園建設,納入雨山經開區東區管理。
(3)推動三台現代産業集中區建設,打造産業承接轉移基地。
(4)加快化工新材料産業集中區建設,支持寶武集團與馬鋼公司合作發展非鋼産業,延伸煤化工上下遊産業鏈。
(5)全力推進雨山經開區采石河南片區建設,制定建設方案、編制發展規劃、引進合作項目,打造跨區域合作典範。
(6)加快推動雨山濱江田園綜合體一期項目建設,支持采石風景區創建5A級景區,打造沿江綠色經濟協同區。
14
實現營商環境更大優化
(1)落實《安徽省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法》和《馬鞍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新100條”》。
(2)落實“企業家接待日”和“企業秘書”制度。
(3)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建立評價反饋處理機制。持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落實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推行政務服務集中辦、基層辦、就近辦、無差別辦。
(4)推進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探索“互聯網+監管”模式。
(5)推進知識産權示範城市建設工作。
15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1)開展人才政策上門宣傳,每季度組織開展人才引進重點工程獎補資金申報。落實“詩城英才計劃”的獎補政策,對引進“龍馬”、“駿馬”、“驿馬”工程人才的用人單位、人才(團隊)落實相應綜合補貼和安家補貼。
(2)繼續開展優秀企業家評選工作,進一步提高企業家政治待遇和社會地位,讓更多企業家參政議政。開展“突出貢獻人才”及各類人才專項評選。對入選本土人才培養“1221”工程人才或團隊給予相應資助或獎勵。
(3)優化人才評價體系,注重以薪酬待遇作爲人才市場化評價的重要依據。
16
強化金融服務支持
(落實市級政策)
(1)支持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單戶授信金額不高于 3000萬元的民營企業貸款。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民營、小微企業和綠色環保領域票據融資。
(2)將 B級及以上民營企業納稅人列入“稅融通”支持對象,對資質條件好的民營企業,放開額度 5倍上限限制。
(3)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平均擔保費率由目前的1.2%逐步降低至1%以下,將符合條件的科技融資擔保業務全部納入“4321”新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
(4)支持股權投資基金將我區重點企業作爲投資項目庫,加大基金投放力度。
(5)對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的企業落實市級獎勵,區級財政給予150萬元獎勵及上市費用10%的補貼。對新三板挂牌企業和省股權交易中心挂牌的企業落實市級獎勵。
17
加強“數字化”應用
(1)支持城市大數據中心項目升級建設和全市政務信息系統整合。
(2)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區“一網通辦”、“一網通管”能力。
(3)推廣工業企業5G應用,通過“上雲上平台”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18
提升産業技術標准
(1)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准。支持我區企事業單位主導和參與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省級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研制,對主導制定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省級地方標准的單位落實市級獎勵。
(2)加快省級標准化試點項目建設。對新通過驗收的國家級、省級標准化試點(示範)項目單位落實市級獎勵;
(3)組織參與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
來源:雨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