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新加坡街頭,看到的不止是花園般的美麗城市,也有行色匆匆的人們,在新加坡72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近550萬人口,他們沒有淡水,沒有農業,90%的食物靠進口獲取。
雖然如此這個島國仍然以每年超過3.5%的速度保持高速經濟增長,這很大原因是新加坡對自己的定位——世界級的服務以及金融中心。
對于來自中國的遊客,他們會大加贊揚,“中國現在經濟很好,你們越來越厲害了。”
面對中國經濟的崛起,放眼全球的新加坡逐漸加重了對中國經濟的關注,甚至新加坡正在努力爭取成爲世界最主要的離岸人民幣交易和結算中心。
1.
新加坡有如此目標,未來將會如何向著目標前進,同羅財經專訪到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學院院長白士泮教授,深入了解新加坡的金融體系是如何做到金融與監管的平衡。
白士泮博士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新加坡管理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新加坡李白金融學院院長、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學院院長,從事金融事業40余年,對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的運行與監管有著豐富的經驗與見解。
面對區塊鏈技術,白博士也表現出了很大熱情與希望。
白博士從金融科技的角度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過往監管經驗出發,對新加坡未來區塊鏈的發展進行了解讀。
白士泮教授表示,MAS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認爲:
√第一代的數字貨幣如比特幣並沒有被大衆普遍接受爲定價、支付與存儲價值的工具;
√第二代的數字貨幣(或稱代幣,通證,token)的發展潛能還有待觀察;
√總的來說,那些能充分利用區塊鏈固有的特征如創造信任的技術和不可篡改可追溯曆史的應用場景而發行的通證將很可能是最有前途的。
2.
在監管層面白士泮教授用“4位”概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監管態度,即監管需要在不斷突破創新的基礎上保持平穩運行,首先監管部門不能“缺位”(影響安全),但也不應“越位”(抑制創新),監管要“到位”,跟上創新,以兼顧創新與安全。
在科技創新發展早期,監管也要“在位”(即不但要跟上創新,還要透徹了解技術創新的開發過程與發展趨勢)以便及時引導與強化企業創新鏈整合協同發展,發揮具有“前瞻性”的監管理念。
如設定統一標准(standardization),倡導創新産品或系統之間的兼容性或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以打通技術應用通道,從而放大技術創新成果,爲社會與消費者取得更大的福利。
白士泮教授表示:“MAS清楚地意識到,過早引入監管可能會扼殺創新,並可能阻礙新科技的使用,因此MAS始終確保監管不能領先于創新。
MAS采用了實質性和適配性(materiality and proportionality)原則。這意味著當新科技帶來了顯著與重要風險時,監管就會到位。此外,監管行爲必須與所構成的風險成比例。
例如,MAS對銀行機構實施監管主要是因爲銀行機構吸收了普通民衆的存款。衆籌平台不允許吸收存款,投資者僅限于被認可或合格的投資者,所以MAS降低了對這些平台的監管要求。
然而,當一些衆籌平台開始幫助企業從散戶投資者手中籌集資金時,MAS采取措施,要求這些平台事先也應獲得MAS的牌照並遵守最低資本和信息披露相關要求。其目的是在爲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途徑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3.
對于加密貨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把它視爲是虛擬商品,目前對它的創新發展采取相對開放態度。
由于社會使用不普及,目前沒有直接實施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法規與監管要求,所以監管相對寬容,但絕不是縱容。
爲了迎合新的交易平台經營模式的出現並做好KYC和反洗黑錢/反恐怖活動融資防範措施。
新加坡金管局正在考慮針對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出台新的監管要求以適應區塊鏈這一全新的技術體系,這其中需要監管部門的不斷學習。
這一點已經被新加坡金融機構所熟知與認可。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主席Chia Hock Lai在接受同羅財經記者專訪時也表示,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目前正在進行一個嘗試,爲金融管理局和銀行的職員進行區塊鏈知識培訓,讓傳統金融從業者了解區塊鏈擁抱區塊鏈。
同羅財經應邀參加第一期培訓課程,雖然培訓安排在了19:00點的下班時間,但是參與者的熱情仍然無法阻擋,這可能就是區塊鏈的迷人之處。也是新加坡金融業如此蓬勃發展的原因。
4.
對于區塊鏈未來在新加坡的發展將會走向何處,白士泮博士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爲在早期階段,擬定區塊鏈監管法是一個錯誤,但是又不能放任,監管要做到實時在位,p2p技術的曆史告訴我們,這項技術的全部潛力要變得清晰,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在此期間,監管機構應放開他們的雙手,或想辦法在現有框架內制定新的辦法,而不是過于死板地冒險扼殺這種快速發展的新技術。
但是監管也要在位,了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及企業應用。
所以白教授強調“新加坡引入“沙盒監管”機制,目的是提供適當的保護措施來控制新技術失敗後可能對客戶和整個市場産生不良的後果和成本,而不是完全防止失敗。
鼓勵創新的代價是要允許失敗,但是失敗的代價一定要在可控範圍內,只有如此,金融發展才能更好更進步。
新加坡的政府甚至有想法,探索在未來讓公務員/監管人員成爲起步公司創新生態圈的一分子,讓政府官員,企業,起步公司(Government+Business+Technopreneur)在同一屋檐下共事,這有助于加強政府官員的創新精神與思維,政府在設定監管條例時會更有創意,如此監管也能更“在位”。
5.
在談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特點時,白教授表示,最大的特點是實施嚴格,審慎但平衡的監管制度,在確保金融安全與穩定的同時,也把優質平衡的監管視爲發展優勢促進金融健康與持久的成長。
所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經濟金融形勢的把握以及監管人員對行業的了解程度,非常重視。
新加坡金融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尤其是高級管理人員不少都來自于銀行、證券以及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資深專業人士,他們對金融市場運作,産品與服務都很了解,也對從業中的風險點熟知,任何企業違規或風管內控不到位都能及早發現並阻止或糾正。
白博士在就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之前,在銀行界工作超過20年,對銀行業多個領域的工作內容與機制熟知。
最近配合金融科技的發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設立的一些高級新職位,如首席金融科技官(Chief FinTech Officer),首席數據分析官(Chief Data Officer)和首席網絡安全官(Chief Cyber Security Officer)都是由私人業界科技與創新的精英擔任的。
6.
對區塊鏈未來的發展設想,白教授認爲區塊鏈的未來將是“共創“,“共享“,並且是”共治“的一種社會主義經濟模式。
純粹的共産主義是不實際的,區塊鏈的將來是“共創“與“共享“,但應該也是具有論功行賞的激勵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化“的機制仍然會存在區塊鏈當中,比如政府的政策與監督還是需要的,因爲政府的政策與監督確保整體環境的安全與穩定。
但同時,又可以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實現更大程度的“非中心化”社區共治與管理,加強社會責任以便解決目前”中心化“平台管理的經營模式所帶來的壟斷而造成高昂的交易費用與退出市場時可能帶來的社會成本。
如ofo共享單車近來在全球多國退出市場所帶來的”社會垃圾“與破壞市容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