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體內都會有濕氣,濕氣可能是體內器官自己産生的,也可能是因爲外面的濕氣侵入體內,造成身體不適。很多人對濕氣重不關心,認爲濕氣不是疾病,對身體沒有傷害。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濕氣重的人容易出現乏力、困倦、腸胃炎、口腔疾病、長濕疹等症狀,而且濕氣重還會影響消化,容易造成發胖或者是營養不良,所以一定要及時發現,早點除濕。
濕氣重是老百姓普遍的叫法,從中醫角度嚴謹的來講不能一概論之。不僅有濕寒、濕熱之分,濕氣凝結在不同的髒腑器官,在調理的時候方劑的運用也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的醫生辨證施治的思想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寒症需要解表祛濕散寒,有的則需要熱燥法,而有的情況只能選擇溫煦之法,如果用過了,不僅起不到祛濕的效果,反而有害。不能道聽途說、人雲亦雲的隨意選擇。中醫講腳是一身經絡總彙,是人體的第二心髒,通過泡腳直達全身,而表現就是要腦門微微出汗才起到了效果。
那麽,如何做能有效去除體內濕氣呢?老中醫:常用3種水泡腳,能幫助你快速逼出體內濕氣
1、艾葉水泡腳
艾葉是屬于陽性的藥材,有補充陽氣,驅寒除濕的功效。如果體內濕氣重的人,常用艾葉水泡腳,不僅能去除體內的寒氣和濕氣,還能降火氣。特別適合患有口腔潰瘍、牙龈腫痛、咽喉腫痛、中耳炎等疾病的人,緩解症狀,而且一個星期泡2次腳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在泡腳的時候,不要泡到身體出很多汗,這樣容易讓一些寒氣入侵身體導致感冒,一般泡到身體微微發熱即可,這個時候說明你身體內的循環速度以及被調快了一些,經絡在泡腳的時候也慢慢的被打開了。
2、紅花泡腳
紅花有著通經活絡,消腫去痛的效果,對于痛經有著非常好的功效。具體方法如下,我們可以取紅花大約15克左右,放入水中加入小半鍋水,煮開後,用煮開後的水進行泡腳。我們在用紅花泡腳的時候,水需要沒過我們的腳踝處,這樣做,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預防腳上凍瘡的出現。
每到冬天,大家有的時候,皮膚上就會出現開裂,凍瘡等情況,當我們有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經常用紅花水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這種症狀的發生。而且同時使用30-50克幹艾草和10-15克紅花同時煮水泡腳,還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緩解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等症狀。艾葉加紅花,那是絕配!可以用直接搭配好的足浴包,更方便有效。
3、桂皮泡腳
緩解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晨起眼睑、面部、腳踝部浮腫明顯)。
用桂皮、花椒各15克,取少量的水放到鍋內,連同桂皮花椒一起煮滾之後就倒出來,用冷水加入同樣一半多就OK了,溫度或許會有點燙,可以緩緩放入雙腳。
促進下身血液循環,減輕浮腫現象。
4、陳皮泡腳
體質偏冷的人,用陳皮泡腳能很好地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這是因爲,陳皮尤其是以冬柑的皮曬制而成的,有理氣燥濕的功效,通過熱氣的作用,趁著肌膚毛孔張開而滲透進皮膚內,刺激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可達到滋潤肌膚、保暖身體的作用。
留心幾個“注意”
⒈泡腳過程中可按足底穴位,有助于降低血壓,改善睡眠,還可護腎。
湧泉穴(位于腳底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頭端與腳跟連線的前1/3處)
太沖穴(位于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行間穴(位于腳背側,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⒉泡腳結束後不要馬上上床,應穿好襪子保暖,喝一杯溫開水,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一般約1小時)再睡覺。
⒊老人泡腳應有家人監護,一旦出現胸悶、頭暈等感覺,須暫時停止泡腳,上床靜臥休息爲好。
泡腳只是生活當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要想真正的讓泡腳能夠發揮效果,也是應該要講究方法的選擇適合的方式來泡腳,能夠讓泡腳的效果事半功倍,不僅可以讓自己睡一個好覺,而且還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防止白發的産生,最主要的是這種泡腳的方式是非常經濟實惠的,有的泡腳方式甚至不花一分錢,就能夠達到如此神奇的功效,自然是許多人都非常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