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階段的設計,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對M0的替代,而對于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因此,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實體經濟産生大沖擊。另外,央行數字貨幣DC/EP用于小額零售場景,不會對存款産生擠出效應——
數字貨幣時代越來越近。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表示,下一步,將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原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不斷優化和豐富DC/EP功能,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台應用。
範一飛所說的DC/EP,就是我國計劃推出的法定數字貨幣。我國的法定數字貨幣會是什麽樣子?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和電子支付有什麽區別
說起數字貨幣,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比特幣或者是臉書計劃推出的Libra。和這些所謂的數字貨幣不同,央行將要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有國家信用背書的。
我國央行早在2014年起就已經啓動了數字貨幣的研究,至今已有5年的時間。到現在,央行數字貨幣可以說已經呼之欲出。那麽,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推出後,是不是意味著所有的人民幣都會被數字化的貨幣取代,現金就會消失?
“我從來沒有想過中國會進入一個無現金社會,我可能會用‘輕現金社會’這個概念。”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介紹,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這是因爲M1、M2已經實現了電子化、數字化,沒有必要再用數字貨幣進行數字化。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也就是說,央行數字貨幣DC/EP將從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至于其他,比如居民存款、企業存款等在銀行賬戶中的錢,本來就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因此不需要再進行重複建設。
穆長春表示,央行數字貨幣DC/EP是對M0的替代,而對于現鈔是不計付利息的,因此,不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的實體經濟産生大的沖擊。另外,央行數字貨幣DC/EP用于小額零售場景,不會對存款産生擠出效應。
使用數字貨幣時,與微信和支付寶支付有何區別?穆長春指出,對老百姓來講,基本支付功能在電子支付和央行數字貨幣DC/EP之間的界限實際上是相對模糊的。當然,央行數字貨幣在一些功能實現上會和電子支付有很大的區別。
很多人使用現金是出于匿名交易的需要,在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推出後,是否匿名交易就不再可能?
穆長春表示,DC/EP的設計,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現鈔比較好的工具。央行數字貨幣采用可控匿名,滿足公衆合法的匿名交易需求,同時也要執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防止用于網絡賭博和任何網絡犯罪活動的功能。
這也就意味著,與比特幣等強調去中心化不同,央行數字貨幣仍將采用中心化的管理辦法。在發行時,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保持央行的中心地位,並由指定機構進行貨幣的兌換。中心化也是爲了避免指定運營機構貨幣超發,不改變現有的賬戶體系,也不改變貨幣政策的傳導方式。
與Libra存在很大的不同
法定數字貨幣與Libra最關鍵的區別在于,是否有國家信用背書,能否保證幣值的穩定。
與我國計劃推出的央行法定數字貨幣不同,Libra的發起方由多個公司組成。Libra計劃成爲與主權國家脫鈎、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根據Libra的白皮書,其與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最大區別在于,使用100%的真實資産作爲儲備、擔保,使用者可以隨時將持有的Libra兌換爲美元、歐元等法定貨幣,通過與法定貨幣“挂鈎”成爲一種穩定幣。能否實現幣值穩定,是關系到Libra接受程度的關鍵。
此外,在信用貨幣時代,Libra如何讓人信任是一大問題。Libra發起方是多個公司,沒有取得國家信用背書,脫離監管之外,更容易成爲洗錢、恐怖融資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在遭遇信任危機後,就有包括維薩(Visa)、萬事達在內的多家公司表示退出Libra。
萬事達卡法律總顧問墨菲對記者表示,退出主要擔心的是合規問題,雙方的合作必須要符合當地監管要求,如滿足反洗錢、了解你的客戶(KYC)等監管要求。但在合規上,Libra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們是否能夠接受Libra?能不能將其作爲主要貨幣?”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局長孟文能說,多數人更傾向于將手機裏的數字貨幣用于小額支付場景。但更大的問題是,有多少人會將一輩子的儲蓄投入其中?
強弱數字貨幣之爭繼續
站在全球範圍看,圍繞數字貨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Libra的出現引發了鲶魚效應,全球對法定數字貨幣討論更爲熱烈,各國未雨綢缪,加快了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就連此前似乎並不感興趣的歐洲央行,近期也開始討論開發統一的數字貨幣的必要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7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就指出,全球近七成央行都在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不少人擔心,Libra一旦流通,或有成爲強勢貨幣的可能,與各國貨幣産生兌換關系,並侵蝕法定貨幣。而弱勢國一旦調控失誤,容易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甚至“去本幣化”。過去,津巴布韋廢除本幣,被迫采用美元和其他貨幣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特邀研究員趙鹞指出,如果Libra這類加密貨幣在零售支付應用上取得成功,會與法定貨幣之間存在競爭關系。
就我國的央行數字貨幣來說,趙鹞認爲,Libra的設計思路與人民銀行的DC/EP方案有諸多相似之處,其采取的100%儲備發行方式與DC/EP方案完全一樣,同時兩者都將被用于零售支付場景,因而Libra與DC/EP形成直接的競爭關系。
“Libra也將成爲‘攔路虎’。”
趙鹞認爲,Libra項目瞄准了跨境金融業務特別是跨境零售支付,這與我國希望的移動支付“走出去”將形成更爲直接的市場競爭,加之美元化在全世界有著較爲深刻的曆史根基與現實影響,使得央行數字DC/EP方案與産品“走出去”更加艱難。
“我們應未雨綢缪,防患于未然。”趙鹞認爲,Libra儲備資産有巨大的投資需求,很有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從而給金融市場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應該更加注意,隨著其規模的擴大,可能帶來系統性金融風險。
趙鹞表示,加密貨幣的推行速度會非常快,與傳統貨幣的貨幣替代完全不同。一旦一種加密貨幣獲得成功,對其監管和限制就會變得很困難。我國在推進數字貨幣的過程中,要吸收其優點,借鑒其思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也可以有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