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報道:“航海世家捐贈6本更路簿……海口也有更路簿,更重要的是其中一本更路簿記錄了600多條航道,是已發現記錄航道數最多的更路簿之一,而另一本更路簿中不僅采用蘇州碼子記錄更數,且完整記錄了從林詩仍家附近碼頭前往泰國的多條航線,爲學者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佐證。”
海南四面環海,漢代開郡,從此與大陸交往不斷,同東南亞各國也多有商貿往來,是海上絲綢之路中轉、補給和避風的重要節點。海口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作爲海島中心城市獨特的出行方式,出島需船,進島靠船,船進船出,故海南不乏航海世家。
海口作爲海南的重要商埠,航海曆程悠久,早在唐宋,已有船只馳騁南海,爾後及元至明,操辦水軍,遠洋出擊,故航海世家多多。至于航海更路簿,自然不在話下。也許歲月遷變,凋零湮滅,或者躲在哪個角落裏,或者散落在哪個人家,或者仍在等待有志之士的探索與發現。
海口市美蘭區新埠島亮腳港一帶水域,是古代白沙津所在之地,是當年的瓊州郡治出口和海南重要門戶。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 海口的航海記載 ●
漢代啓荒,兩伏波將軍率士兵駕樓船至烈樓港,從此雷瓊兩地,多船只往來。民國《瓊山縣志》記載:“漢置合浦郡,治朱盧,始設兵防,後遣舟師數萬……”“明成化辛卯,百戶林富往省打造戰船,駕回備倭。萬曆丁巳,道府會同參議,奉院批允,以後年例打造兵船,于白沙寨立廠,取材于本地方,或轉運于吳川等地方以專其責。”
也就是說,那麽長的曆史時期,造這麽多的兵船,兵防的境地又這麽遼闊,諸多兵船進進出出,或奔赴江浙、泉州,或遠赴千裏石塘、萬裏長沙,豈能沒有通航指南?更何況“郡城縣城營居多戎籍,自宋元順化皆漢土遺裔,洪武以來,軍士初撥則多蘇浙之人,續撥則多河之南北,再調則又閩潮之産,厥後中原各處官吏充配者接踵而至……”
顯而易見,瓊崖先民大多跨海而來,且無一不是乘船楫而至。長期與海洋打交道,瓊人對潮汐等都有深入研究,不可能對航海沒有詳細了解。只可惜往返之船只,並非經久耐用之物品,駕船之人也反複輪換,城鎮居所又時常變換,航海路線多難保留。
實物雖難以保留,但零星文字記載航海事迹卻並不乏見。《瓊山縣志》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演海鄉人‘向洋開拓,去番謀生’,他們駕著小漁船,經過海安、安鋪,到達越南芽莊,開始了僑居生活。”“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月二十日,東營沙上村50只大型風帆拖網漁船遭台風擊沉,死亡108人。”說明海口人出海規模並不小。
海南島曆史上的木帆船。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翻拍
● 瓊州爲“蕃舶”所聚之地 ●
白沙津,也叫白沙渡、白沙口,乃白沙河(即今南渡江)入海口處古渡口,後人稱之爲白沙門。
這處古津渡位于新埠橋東南側的“三江分流”處的白沙河渡口,即現在美蘭區白沙街道的白沙坊、板橋村一帶,當年曾是瓊州郡治出口、海南門戶。
宋《輿地紀勝·瓊州風俗形勝》記載:“瓊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其港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波濤之虞。瓊帥王光祖欲直開一港以便商旅,已開而複合,人亦難之。忽飓風作,自沖一港,尤徑于新開者,審物所助如此,遂名神應港。”
著者王象之特別注明,“時淳熙戊申也”。查考史志,“淳熙戊申”是南宋孝宗十五年(1188年),距今已833年。從這可以看出,遠在宋朝,白沙門已是海南最大港口。宋末元初,“遷(白沙)津建(海口)浦”,由此,海口港逐漸代替白沙津商業貿易地位。
但是,白沙津扼南渡江出海口,爲海南之門戶,郡治之咽喉,故曆來爲水軍要塞。宣統《瓊山縣志》:“宋慶曆 (1041年-1048年) 中,招收廣南水軍,予以旗鼓訓練,備戰守之役……元初,收宋末祥興(1278年-1279年)敗兵,在白沙置水軍鎮(守),設官管領防海。”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海盜侵擾不斷,瓊州白沙口尤甚。爲加強防衛,衛所增設“白沙寨艚船二十二只,長號槳船十五只,正兵二哨駐泊白沙港……隆慶元年(1567年),駐軍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把總一員。”
除設置水軍營寨,增派官兵駐防之外,還在白沙口增設造船廠,督造大小戰船,巡視瓊州海面,護衛沿海鄉鎮。直至清初,仍設置“白沙汛,配備哨快船十四只,戰守兵四百五十六名。”由此可見,在漫長的曆史時期,白沙門對海南軍事與經濟的非凡地位。
歲月洗滌,潮汐沖刷,使“潔白沙灘”本義外延。雖然,地理意義上的白沙津早已消失了,但白沙港、白沙街等文化符號卻保留著深遠的曆史意義。今日的白沙門指的雖然是狹義的海甸島北端的濱海地帶,但曆史學、文化學早已賦予她廣義的文化價值。這麽多的水寨艚船,來來往往的官兵,自然懂得航海行船的方位和潮汐變化的規律。
海口演豐更路簿中的水形風貌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攝
● 演豐船隊下南洋 ●
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瓊北大地震,東寨港一帶72個村莊沉入海底,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降臨海口演豐。從明末開始,演豐村民就與附近災民一道,造船闖海,遠走重洋,到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地謀生。
以演豐鎮演海村委會祿尾村來說,這個坐落在東寨港邊的濱海小村,是聞名遐迩的海口僑鄉。全村聚居梁、林、饒3姓45戶,其中有40戶華僑。當年海口商民往返南洋,村民伐木制舟,設置羅盤,沖風鬥浪,九死一生,從龍尾頭灣起航輾轉到泰國,由此逐漸形成演海村民持續幾百年的下南洋熱潮。
從明末到清初,船隊不斷擴大,逐漸形成規模。史載,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演豐人闖海的航船從18艘增加至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的73艘,噸量也從原先的200擔增加到300擔,載重量最大的達到500擔。遠洋船隊頻繁往返,促進了海洋經濟持續發展。
大海賦予演豐人民怒海行舟,思維敏捷,心理剛毅,頑強拼博的精神品格。199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瓊山縣志·大事記》記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演海儒林村饒昭聰等村民,伐木制舟,設置羅盤,從龍尾頭灣開船出洋,直達泰國北汶。是年,演海儒林村僑屬陳貴福捐獻光洋200元,在龍尾頭灣建起第一座簡易碼頭,方便船停靠。”
造船出海,借船過海,創業他邦,心系故園,熱愛桑梓,是演豐人民的優良傳統。家鄉養育他們,他們報效家鄉,村邊的港灣,是演豐人民連結遠洋的紐帶。
海洋是走向世界的文化通道、友誼通道。在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今天,挖掘曆史文化遺産,講述演豐闖海故事,發現海口通航指南,激活並發揮闖海“文化因子”,眼界會更開闊,精神會更強健。
原標題:海口人的闖海地圖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2021年01月18日海南周刊,見刊略有刪減。)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周刊聯合策劃
撰稿:蒙樂生
值班主任:張傑
值班總監:張毅
責任編輯:張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