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9月1日報道: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的最新調查,本地企業意識到當前的危機將可能是漫長的,62%企業預計當前不明朗情況將持續下去,未來12個月的經濟活動將維持目前的步伐。
有六成企業認爲,政府的各項援助措施能有效緩沖業務成本至少40%,但企業也擔心一旦援助計劃結束,它們是否還有能力應付情況。
工商總會是在8月7日展開調查,收集商業情緒數據以及更好地了解企業在解封第二階段所可能需要的援助。有225家公司參與在爲期兩周的調查,其中83%是中小企業,其余是大型公司。
根據調查,在當前環境下,有87%的大型公司和66%的中小企業能以較低的盈利率或承受小額的營運虧損,來維持業務的運營。
三分二企業把檢討人力 作爲應對冠病部分戰略
盡管如此,仍有29%的中小企業和11%的大型公司期望通過整合部分業務,來縮小規模或完全關閉業務。
在人力資源方面,有67%企業把檢討人力作爲應對冠病的部分戰略。與中小企業(63%)相比,大型公司(84%)的人力檢討更爲普遍。
62%企業預料在未來12個月內能維持雇員人數,而20%則可能減少員工人數。雇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對于中小企業(58%)和大型公司(43%)延緩考慮裁員有幫助。
計劃在未來12個月招聘的企業,更傾向于雇用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占32%)。
打算在未來12個月減少招聘的企業,則傾向于雇用較少的文書支援、服務和銷售人員(19%)。
74%大型公司在制定轉型計劃以提高生産力時,把更多資源用在數碼化和自動化,而中小企業則著眼于建立財務韌性(49%)、創新(49%)和數碼化與自動化(44%)。
工商總會執行總裁何鳴傑告訴《聯合早報》,對多數企業來說,由于繼續在維持業務、管理人力和應對現金流問題等方面面對挑戰,因此不明朗的經濟情況仍是它們最擔心的問題。不過,危機也存在商機,他說:“企業須要把握機會,檢討商業模式並自我革新,以掌握新機會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