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號線闵行段的開發,進入一個科創新階段。
新階段最大的變化,爲永德路上蓋逐步成型。
該站點定位“上海智能醫療創新示範基地”,規劃建築面積68.4萬㎡。
此前基地的設計方案中,提出突破性的設計風格。
螺旋式的組團布局融合了秩序與優雅,象征生命的自發美妙。
落地的方案,以規整的建築組團爲主。
內部水系將基地分割成若幹島嶼,環形群房錯落有致成流動空間。
未來,2萬多高端人才將在此科研、生活,甚至成家立業。
配套的會議、展示、商務等中心,助力打造獨角獸總部。
目前爲止,基地引入了上海國盛、上海天億、寶藤生物等企業。
新加坡運營商星橋騰飛也有意合作,對接多家生物醫藥巨頭。
可以說15號線由南到北,將成爲科創人才的樂園,各種大開發不斷。
終點紫竹高新站,數碼廣場在建,白領和985學子將不愁消費。
廣場建築面積25.56萬㎡,涵蓋12萬㎡研發空間、3700㎡小型劇場、3000㎡精品超市、3000㎡企業展廳。
數碼廣場改造舊有辦公樓宇。7棟辦公保留6棟,保有一貫高水准,迎接世界500強入駐。
剩余的辦公樓,首層與B1層改商業功能,南側變爲沿街商業。
空間契合高新區與高校的青春色彩,開放式設計創造時尚潮流的內街。
向北的元江路上蓋。幾經調整,控規爲1個商業+3個公共租賃,商辦面積最終定爲21萬㎡。
其中18-01地塊,容積率拔高到4.0,最高建築高度由60米調整爲80米。
KPF設計過一套概念圖,開發將由南濱江、申通地鐵操盤。
一街之隔的元江路、都會路合圍的漕河泾颛橋科技綠洲,布局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
再往北的朱梅路站,命名“北楊AI小鎮”。
AI小鎮用地面積約54.3公頃,總建築面積約74萬㎡。其中科研約60萬㎡,租賃住宅9.6萬㎡,配套約4.4萬㎡。
目前率先開工的,是華發路以南6個科研地塊、2個租賃住宅。話事廳獨家了解到,整座小鎮投資超60億元。
而國際大牌設計所GMP,爲小鎮打造了一套超前的園區概念。
小街區、密路網,在地塊內組織步行通道、與廣場、綠地構成的公共開放空間網絡。
以華發路爲軸線,高度由向北向南依次遞減,並在朱梅路站高強度開發,達到多層次的業態布局。
觸手可及的親水空間,打破合圍設計實現貫通,人群可直接步行到濱江。
在觸摸到的親水平台旁,會保留場地內原有的部分倉庫和塔吊,塑造地區獨有的景觀風貌。
多樣化的載體空間,形成集聚、交互、培育的完整生態鏈。
可以說小鎮從硬件設施、場景應用、配套服務等方面做到了産城融合。
曾經的闵行、徐彙南部,存在感低到不行,但借力上海打造科創高地,這裏正曆經一場蝶變。未來已來,一段新的開發傳奇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