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辛斌】正在美國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地時間29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在兩人會談後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一個細節被媒體捕捉到。新加坡《聯合早報》30日稱,拜登上台以來大力推進“印太戰略”,在當天的記者會上也多次提及“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而李顯龍雖然表示歡迎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但在會談開場及後來的記者會中提到本區域時,則多次使用“亞太”一詞。有分析認爲,美國所謂的“印太”一詞含有反華意味,而其“印太戰略”更被批是印太版北約。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30日報道稱,與拜登的會談是李顯龍爲期8天的美國訪問的重點,其訪問將于 4月2日結束。3月29日,兩人舉行了約一小時的會談,討論了印太安全、烏克蘭沖突以及雙邊投資等議題。李顯龍表示,新加坡希望美國在其衆多關注中,通過其“印太戰略”繼續深化與亞太國家的關系——包括中國,也包括其他國家——並在此過程中促進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日本時報》稱,這反映了作爲貿易中心,新加坡渴望與北京和華盛頓都保持良好關系。
在會談後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拜登在發言中至少6次提到“印太地區”,稱“我們討論了對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廣泛關切,確保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包括中國,都堅持實現自由和開放地區的原則”。李顯龍則在發言中使用“亞太”一詞,稱他與拜登總統討論了美國在亞太地區同時加強戰略和經濟投入的重要性。他表示,促進一個開放、包容、時新而且靈活的正面經濟議程是重要的,新加坡因此歡迎美國提議的“印太經濟框架”,這將強化美國對演變中的區域經濟架構的投入。《聯合早報》稱,李顯龍還指出,烏克蘭戰爭對亞太地區也會産生影響,亞太各國需要保持開放的對話渠道,構建包容性機制,避免潛在燃點升級爲沖突。
在記者提問環節,有新加坡記者問李顯龍對美國亞太政策的可預期性有多少信心?李顯龍表示,從宏觀角度說,美國對亞洲政策的導向已有共識,美國希望與中國接觸,發展穩定可預期的對華關系,同時在經濟、貿易、投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更多方面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保持接觸。
對于兩人的用詞差異,《聯合早報》稱,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上周談到烏克蘭問題時曾經指出,無論這些名詞的前綴是亞洲、跨洲,還是印太,“讓我們把精力投入到建設和發展融合而非分歧的架構上”。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3月7日曾在兩會記者會上闡述對美國“印太戰略”的看法。他表示,美國的“印太戰略”正在成爲集團政治的代名詞。“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維護的是以美國爲主導的霸權體系,沖擊的是以東盟爲中心的區域合作架構,損害的是地區國家的整體和長遠利益。這股逆流與地區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共同願景背道而馳,注定是沒有前途的。
美國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兜售“印太戰略”,玩弄的卻是地緣博弈的把戲。印尼外長蕾特諾近日公開表示,東盟成員國不希望在美中競爭中選邊站隊,美國需要爲印太地區制定更強有力的經濟議程,而不是只關注安全問題。“我們的人民想要的是繁榮,而不僅是安全……我們的人民會問,如果它(美國的印太戰略)不能爲人民帶來經濟利益,這個概念還有什麽意義?”
李顯龍此次訪美的時間點也有特別意義,因爲3月28日至29日本是美國此前單方面宣布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的時間,但因爲東盟多國領導人不方便在這個時間點出席,會議被無限期推遲。不過拜登29日仍然稱期待這個春天在華盛頓舉行該峰會。“外交學者”網站30日稱,“美國-東盟特別峰會”旨在展示“美國對該地區的持久承諾”,但因日程安排沖突被無限期推遲。評論稱,“中國似乎利用(美國的)日程安排失誤推進與東南亞主要夥伴的外交”。中國外交部近日宣布,印度尼西亞外長蕾特諾、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菲律賓外長洛欽、緬甸外長溫納貌倫將于3月31日至4月3日分別對中國進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