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美元首視頻會晤定于北京時間16日舉行,這將是美國政府換屆後其總統首次與中國領導人直接“面對面”。這場峰會舉世矚目,兩國元首談什麽、怎麽談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爲雙方緊張降溫,引來衆多媒體熱議。一方面,峰會前夕,兩國“出人意料”地發表聯合宣言,承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使得外界更加期待這場會談展現出具有合作意味的基調。另一方面,中美圍繞台灣問題的摩擦正在加大——盡管中方不斷發出警告,華盛頓“切香腸”式的危險舉動不減反增。此外,中美在人權、貿易等一系列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尖銳。有媒體回顧過去一周有關中美的動向時發現,兩國關系異常“複雜”,美方既發出積極信號,更有持續的針對性及遏制舉動。很明顯,諸多問題由華盛頓挑起,這也是導致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關系陷入如今境地的根源所在。正因爲如此,盡管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但沒有人奢望一場峰會能使困局得以突破。不過專家認爲,此次會晤可以爲中美關系向前發展發揮元首引領作用。
“談什麽”成焦點話題
中美13日分別證實兩國元首將進行視頻會晤的消息。“中美元首的視頻峰會,旨在遏止或減緩兩國關系螺旋下行。”英國《衛報》稱,拜登今年1月上任以來,兩國元首已經通過兩次話,但此次視頻會晤將是迄今爲止最具實質性的會談。
峰會將談什麽,引來媒體熱議。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名密切關注談判情況並與美國官員有接觸的人士表示,雙方可能討論氣候、貿易和核不擴散等問題。這些是美國希望與中國合作的領域。此外還可能討論台灣和網絡安全問題。
香港《南華早報》稱,中美都表示要借最高領導人直接接觸來穩定兩國關系。目前,兩國從地緣政治到貿易等廣泛領域都存在激烈競爭。雙方不期待此次會談取得具體成果或發表聯合聲明。中方預計將提出台灣及有關北京冬奧會的問題。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等媒體14日報道,雖然此次峰會是在兩國關系面臨重大風險之際舉行的,但拜登政府放出口風稱,美國不會尋求具體成果。白宮發言人表示,這次峰會是美國爲負責任地管控美中之間的“密集競爭”而展開“密集外交”的延續,更多是爲更有效地爲與中國競爭設置規範。白宮還聲稱,在美國關切的領域,拜登總統在對話中不會有所保留。
《紐約時報》稱,有美國官員說,拜登的工作重點是確保美國能夠與中國進行長期競爭。拜登將明確表示,美國准備與中國進行激烈競爭,但不希望發生公開沖突,並渴望在兩國利益一致的領域合作。報道稱,這場會晤也可能會很緊張,因爲需要討論很多爭議性問題。
不少媒體提及幾個積極迹象。上周,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舉行年度晚宴,中美領導人都致函祝賀。中方賀信強調,“中美關系正處于重要曆史關口,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美方賀信提到,世界正處于曆史的轉折點,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到解決氣變危機的現實威脅,美中關系具有全球意義。
中美還“突然”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達成協議並發表聯合宣言。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稱,這似乎表明兩國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合作。《華爾街日報》說,這讓外界更加期待兩國元首會談能展現出更具合作意味的基調。觀察人士認爲,這份氣候協議是美中關系解凍的最新迹象。
14日,2001年外逃美國的中國銀行開平支行原行長、職務犯罪嫌疑人許國俊被強制遣返回國。有分析人士也把這個跟當前中美關系稍微緩和聯系起來。
“這次元首會談應該會明確今後一段時期中美關系發展的一個路線圖,比如接下來雙方要在哪些領域合作,雙方怎樣管控分歧,特別是在安全、軍事、台海、南海等問題上。”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中方要求美反“台獨”
“習拜會前,中美就台灣問題互相警告。”法新社14日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3日通話討論峰會准備工作,布林肯對大陸在“軍事、外交和經濟”上施壓台灣表示關切,王毅則對美方相關舉動發出警告。
“峰會前美中熱線,王毅要求美方反‘台獨’。”台灣聯合新聞網14日稱,王毅對美方近日在台灣問題上的錯誤言行表明嚴正立場,並說如果美方真想維護台海和平,就應當明確、堅定地反對任何“台獨”行徑。
根據美國國務院13日公布的通話摘要,布林肯敦促北京“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意願和最佳利益的方式展開有意義的對話,和平解決台海兩岸議題”。《衛報》援引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負責人葛來儀的話稱,北京關切拜登政府是否真的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中方希望聽到更多有關美國將就台灣做什麽和不做什麽的保證”。
同日,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以視頻方式出席全美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合會年會時表示,台海局勢緊張,美國難辭其咎。他批評美國操弄台灣議題,企圖“以台制華”,“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對中方所作的承諾……警防台灣問題導致中美沖突和對抗”。
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這段時間在台海搞了很多小動作,不管美國願不願意,中國這邊肯定要跟它談這個問題。其實華盛頓也有擔憂,怕拜登在會談時說點啥,惹得國內鷹派不高興,同時讓台當局産生質疑。美國務院發表布林肯通話的聲明提台灣問題,一方面是向大陸表明美國立場,另一方面也是安撫民進黨當局。
據“美國之音”報道,對于即將到來的中美峰會將如何討論台灣議題,台“駐美代表”蕭美琴聲稱“跟美方有非常緊密的溝通與互動,也有充分的信任”。14日,台“外交部”對美國務院的聲明表示“感謝”。
信強說,中美如今走到這一步,說實話,美國手裏的牌不多了,而台灣是最大、最有用的一張牌。現在台灣那邊其實很緊張,在中美元首會談前進行遊說、打探消息,生怕自己被“擺一道”。
有關中美關系的消息充滿“矛盾”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拉塞爾近日在《外交》雜志上撰文稱,當前美中關系正經曆著一系列令人不安的變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兩國元首將舉行視頻會晤。會晤消息引發希望和擔憂的混合情緒。一些觀察人士認爲,這代表著一個可能的轉折點——將美中關系轉變爲合作關系的機會。對于其他人,尤其是美國的懷疑論者來說,他們擔心拜登會被“騙入”另一輪雙邊對話,産生空洞的承諾,爲中國強大贏得時間。
實際上,更期待這場峰會的是美國。白宮此前就表示,希望將會談提升至領導人層面。美國巴克內爾大學國際關系系主任朱志群對BBC中文網說,美方早就希望中國領導人在10月底能去意大利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順便舉行美中峰會。“拜登政府的內政外交乏善可陳,明年的中期選舉對民主黨將是很大挑戰。”朱志群說,“如果與中國的關系取得一些進展,例如在氣候變化和朝核等問題上,應該對拜登會有加分,提升國內支持率。”
新加坡《聯合早報》14日稱,自9月的元首通話以來,中美關系總體稍有緩和,雙方在過去兩周的G20、氣候變化大會及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雖存有分歧,但未出現激烈交鋒。不過,兩國在台灣、科技戰、南海等熱點議題上持續緊張,美國議員本月9日訪台,拜登11日簽署被認爲是針對中國通信和科技公司的《安全設備法案》,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系也持續引起中國關注。
BBC中文網稱,過去一周有關中美關系的消息充滿“矛盾”。台積電答複美國有關半導體供應鏈的“信息請求書”,喚起觀察人士對美國是否有意打壓中國電子行業的討論。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稱美國不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要“與中國共存”,以及中美突然就應對氣候問題發表聯合宣言,似乎都顯示中美冰點關系開始融化。同一時間,美國防部發布中國軍力報告,大幅增加對中國未來十年核威懾力的預估。
事實上,中美關系不是在過去一周才“錯綜複雜”,而是一向如此。“自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美方的小動作和破壞行爲一直存在,”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們希望給美方一方面樹立一個大方向,另一方面設下底線。《聯合早報》援引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的話說,外界不能奢望峰會會實質性地緩解中美關系,尤其在台海局勢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此次會晤應爲中美關系發揮元首引領作用。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 嚴雨竹 吳志偉 辛 斌 柳玉鵬】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