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禦節在八月,橫濱國際2022年夏季大拍即將隆重舉行。本季大拍將呈獻日本關西、關東重要機構及私人臻藏共2089件甄選拍品,于8月3日至8日曆時六天震撼上拍。本季“雲章臥遊”書畫專場近600件碑版古籍、翰墨丹青含蘊衆多精作,可以引觀者怡然臥遊,平添夏日清涼;“器象涵遠”古董專場逾1500件琳琅佳器,亦可令慧眼藏家一探凝集天然之趣與神工之巧的珍品奧妙。兩大專場將跨越曆史時空四千年的精彩,從商周青銅器到犍陀羅佛教造像及至宋元明清書畫佳構交融呈獻,頂級生貨荟萃之盛,極可期待。
雲章臥遊
書畫重點拍品
本季雲章臥遊專場共計甄選586件拍品,于8月3日至4日率先上拍。本專場涵括文獻碑版、現當代藝術及中國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與佛畫寫經等。其中古代書畫部分尤見精神。重點拍品之一爲有“海外草聖”之稱的宋末元初高僧一山一甯草書立軸。書迹風神簡樸率真,散淡空寂,直入筆髓,爲一山禅師無上之作。是作曾出展1978年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別展:日本之書”,並相繼著錄于兩種同名圖錄與著作中,是近年來市場稀見的具有重要出展記錄與文獻著錄的宋元傳世名迹,寶重非凡。
Lot 398
一山一甯
“飛空鳥忘卻空”書法
水墨紙本 立軸
款識:南禅比丘 一山一甯書
钤印:一山(朱文)
備注:附三重題簽木盒 附佈袱 附出版資料
展覽:“特別展:日本之書”,東京國立博物館主辦,昭和53年(1978)10月10日-11月26日,展品編號222
著錄:1.《特別展圖錄:日本之書》,東京國立博物館編,第一法規出版株式會社(東京)出版,
昭和55年(1980)5月20日,圖222
2.《日本之書-特別展》圖錄,東京國立博物館編,昭和53年(1978)10月,圖222
3.《禅林墨蹟拾遺》,田山方南著,1977年7月,東京禅林墨迹刊行會出版
來源:1.東京國立博物館1978年出展作品。2.日本重要私人遞藏
113.5×27cm 約2.8平尺
起拍價:JPY2,000,000
附三重題簽木盒。題簽者有江戶前期真珠庵住持宗賢、江戶後期鑒定家古筆了仲及日本近代文化財保護審議會專門委員田山方南等
此一山一甯禅師草書偈語“飛空鳥忘卻空”一句,源自《大般涅槃經》卷五,中有“如鳥飛空,終不住空;雖不住空,迹不可尋;雖空而度,雖度而空。是故名誓與虛空共鬪”之句,直指佛教思想中重要的“空觀”深義,寓意了一山禅師對世界本體和人生實踐的悟識觀點。落款“南禅比丘一山一甯書”,钤“一山”朱文印,此印與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藏日本指定重要文化財《一山一甯墨蹟 頌古》印文類同。
一山一甯(1247-1317)爲宋末元初高僧,台州臨海縣人。大德三年(1299)奉诏出使日本後未歸,主持過日本建長、圓覺、淨智、南禅等名寺,也是日本五山漢文學、朱子儒學及佛教禅宗(臨濟宗)的淵源始祖。年71歲圓寂後,宇多天皇贈“國師”稱號,後又親撰“宋地萬人傑,本朝一國師”像讚,推崇備至。
從古代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史來看,宋元禅宗弘法日本,是繼隋唐佛教東傳日本的第二次高峰,一山禅師則是繼唐鑒真大師之後,對日本宗教、文學、書畫等諸方面均卓有影響的宋元大德高僧。他被視爲在日本鐮倉時期傳播、赓續宋朝系統的樞紐重鎮,也是開創日本國家文化史與日本曆史新時代的重要人物。一山一甯的書法以顔體爲基,宗學懷素,造詣高深,在日本書法界享有崇高地位。其傳世作品有草書《雪夜作》《六祖偈》等名迹,又有作品《一山一甯 法師》被定爲日本國寶級文物。
附大德寺真珠庵住持宗賢手書鑒定書:飛空鳥忘卻空。一行之軸遂拜閱。一山國師真蹟,不涉猶豫。□□頓首。真珠庵 春秋六三日 宗賢(墨押)
著錄:《特別展圖錄:日本之書》,東京國立博物館編,第一法規出版株式會社(東京)出版,昭和55年(1980)5月20日,圖222
是作裝池精審,附大德寺真珠庵宗賢鑒定手書。曾出展1978年國立東京博物館主辦的《特別展:日本之書》(展品編號 222),並相繼著錄于兩部同名圖錄及《禅林墨蹟拾遺》等著作中。來源于日本重要私人收藏,附佈袱及江戶前期真珠庵住持宗賢、江戶後期鑒定家古筆了仲及日本近代文化財保護審議會專門委員田山方南等人題簽的三重木盒。誠爲深藏日本、傳承有序的珍罕宋元名迹。
本季古代書畫部分另一件重要拍品當屬明代程敏政題、沈周畫設色絹本《雙鶴竹林高逸圖》。沈周以布衣之身位列《明史》,史傳述其“文摹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轼,字仿黃庭堅,並爲世所愛重。尤工于畫,評者謂爲明世第一”,可見其在明季書畫文化界的巨大影響力。此幅體現了沈周45歲以後改以巨幅作畫、“粗筆”與“細筆”相結合的筆墨風格特點及其以山水寄興的趣旨,雖畫境幽靜疏放,卻筆筆漫寫有神,生機無限。同時也記錄了青年程敏政風神秀朗的詩書之風,實爲二人詩書畫合璧的傳世難得佳作。
Lot 532
程敏政題 沈周畫
雙鶴竹林高逸圖
題識:一舟隨汎水雲中,醉愛高眠仰受風。驚起竹林雙白鶴,背人飛過大谿東。程敏政;竹溪東下有僊舟,雙鶴橫溪掠素秋。倚腕長崚醉眠穩,未輸赤壁月中遊。沈周
钤印:克勤(朱文)學士之章(白文)啓南(朱文)篁墩(朱文)
參考:1.沈周藏李應祯題《林逋手劄二帖》[28],程敏政/139-140條,頁140,興文社編,昭和16年(1941)出版,東京國會圖書館藏
2.(明)程敏政撰,《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卷九十二》,《題周驸馬小景》
150×78cm 約10.5平尺
起拍價:JPY2,000,000
沈周在明成化七年辛卯(1471)45歲時,重修先人留下的有竹莊,作《葺竹居》,托竹以隱,時人以其愛竹風範直比愛菊之陶淵明、愛蓮之周敦頤。此幅所寫竹溪高隱意境,正是沈周棲心有竹莊的一段精神寫照。畫面描繪了秋夜高崖之下,幽篁風動,雙鶴掠影,竹溪橫舟,一隱者舟中端坐側聆秋聲,另一隱者舟旁倚腕長崚而醉眠,一派天地俱寂、安穩度世之姿。畫中沈周自題七言詩“竹溪東下有仙舟,雙鶴橫溪掠素秋。倚腕長崚醉眠穩,未輸赤壁月中遊”一首,以述趣旨。
另有友人程敏政亦跋詩一首讚此境,詩雲:“一舟隨汎水雲中,醉愛高眠仰受風。驚起竹林雙白鶴,背人飛過大谿東。”此詩載《欽定四庫全書 篁墩文集卷九十一》,詩名《題周驸馬所藏小景》。詩後程敏政落款形式則與沈周所藏李應祯題《林逋手劄二帖》(原作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有同名出版物)幾無二致,可作重要參考。此詩可能屬程敏政做客有竹莊時特爲此畫所題之詩,今詩畫終相暎照,堪稱畫史佳話。
程敏政落款參考:沈周藏李應祯題《林逋手劄二帖》[28],程敏政/139-140條,頁140,興文社編,昭和16年(1941)出版,東京國會圖書館藏。圖片來源于網絡
沈周是文人畫史上明季中期吳中風雅的代表與象徵,學識精深廣博。而程敏政雖少沈周18歲,但幼以奇童之譽入翰林,是明代淹貫經籍學最博瞻的學者。二人志趣胸襟不分軒轾,可謂惺惺相惜的曠世知己。程敏政爲有竹莊座上常客,與沈周過從密切,即使身爲京官,亦時常南歸與晤。據文獻,程敏政爲沈周題畫詩及書劄諸多,如有書劄《與姑蘇沉啓南書》《爲周都尉題沉石田畫》《沉啓南畫障爲張通守題》等,並對沈周詩畫之讚譽極高。嘗于畫跋中題贊:“石田老人非畫師,胸中丘壑天所私。揮毫便覺真趣發,意到豈借丹青施……石田隱處輕辋川,秀句卻似王維傳。”弘治元年戊申(1488),程敏政因雨災致仕,沈周作《送程宮谕》,中有“人從今日去,雨是幾時停”之句海內傳誦。至1499年,程敏政作爲主考官被捲入轟動一時的科考“鬻題案”而遭嫉蒙冤入獄,尋勒致仕卒。而其中沈周學生唐寅即爲二涉事考生之一……由是愈可見二人人生淵源之深刻。而此作無疑是寄寓這段知交深情的可貴印證之一。
沈周心之所嚮往者,莫若元季如鶴在野的倪雲林。本屆古代書畫部分有査士標《溪橋清秋圖》水墨絹本一幅,即頗具雲林式山水空靈寂寥之意境。蓋在清代新安四家中,查士標最得倪讚“清逸”神韻,王翬曾激賞讚曰:“以石田之筆力,尚不能作雲林,而瞻老放筆辄與神似,蓋其人正與雲林無二致也,余安能不傾歎之。”認爲査士標宗學倪雲林,其筆底功力竟在沈周之上,評價殊高矣。
Lot 441
査士標
溪橋清秋圖
水墨絹本 立軸
題識:溪上小□學經時少客過秋來林如淨溝□見煙□。査士標
钤印:査士標印(白文)查二瞻(朱文)
90×47cm 約3.8平尺
起拍價:JPY200,000
此作運用了倪雲林典型的三段式構圖。圖中江川無波,近岸二三疏樹並立孤亭旁,中景溪橋屋宇掩映于煙波浩渺間,遠岸則巒岫隱隱。全幅筆法疏簡清潤,意境蕭散荒寂,確爲査士標深具雲林山水氣質之作。
此外,本季古代書畫部分亦有明清扇畫與冊頁品類的臻萃之作。此件二十一幅明清扇存,曆經明代至清末民國項元汴、王鴻緒、陳崇本、潘延齡、翁同龢、方濬頤及劉崇傑等多家遞藏、彙集,漸成規模。洵爲來源確笃、傳承有序的難得扇集名作。
Lot 360
羅聘 高簡 錢杜 羅聘 恽壽平 陳繼儒 陸治 吳歴 李鱓 戴熙 蔣廷錫等名家扇面 二十一幅
水墨金箋/水墨紙本/設色紙本
1.胡公壽 雪裏芭蕉 2.高簡 溪南缥缈峰 3.錢杜 松山行旅 4.沉颢 奇景飛瀑 5.邵彌 秋林策杖 6.羅聘 挑耳圖 7.李世倬 坐領清趣 8.恽壽平 壽桃 9.蔣廷錫 五倫圖 10.戴熙 青岚幽處 11.李鱓 松鼠枇杷 12.米萬鍾 深山茅屋 13.文伯仁 密林清趣 14.鄒之麐 溪橋觀瀑圖 15.吳曆 蕭林策杖 16.陸治 踈柳老丹 17.陳繼儒 墨梅 18.王黻 竹溪幽徑 19.弘仁 松色倚山 20.文柟 迴坡平林 21-1.楊傑 紅梅 21-2.拂雲 書法
起拍價:JPY1,200,000
此明清扇面精品共21幀,主要荟萃了明至清代王黻、陳繼儒、陸治、文伯仁、米萬鍾、高簡、弘仁、沉颢、邵彌、蔣廷錫、鄒之麐、李世倬、李鱓、羅聘、吳曆、恽壽平、錢杜、戴熙及胡公壽等諸多名家山水、花卉、人物、書法作品,尺幅雅意,機杼盡出。題跋中多見作者自題或友朋酬酢的賦詩抒懷之作,清韻滿紙,承載著古典文人交遊會心的無限逸致。
6.羅聘 挑耳圖 17×53cm 約0.8平尺 設色紙本
題識:仿李公麟本。乙亥清和月上澣,爲玉峰道長兄鑒正。兩峯道人羅聘
钤印:羅聘(白文)兩峯(朱文)
8.恽壽平 壽桃 17×49.5cm 約0.8平尺 設色紙本
題識:戲擬文待诏本。癸亥春三月。南田恽壽平
钤印:壽平(白文)正尗(朱文)
跋:南田老人瓯香設色,從北宋徐崇嗣沒骨法脫化而出,活色生香,別成宗派,有清一代無與抗衡。此幅渲染洵爲灼灼,渾似正宗。若謂爲老人韻筆,猶有疑問,乾隆以上畫紅俱爲胭脂,故有句雲:每買胭脂畫牡丹。或用箭頭硃合之,所傳畫本半成□紫,以脂爲植物質,久自酸化也。細忝桃實,非胭脂所染,此其謬也。但題款印章均不大差,而氣韻複積而不俗,不能謂此設色之首屬也。钤印:天泗(白文)□漁(白文)
9.蔣廷錫 五倫圖 18.5×52cm 約0.9平尺 設色紙本
題識:丙寅春仲仿錢舜舉本,小琴年盟兄法正。揚荪蔣廷錫
钤印:廷錫(白文)
11.李鱓 松鼠枇杷 17×51.5cm 約0.8平尺 設色紙本
題識:乙酉秋七月既望寫筆,養澄仁兄法鑒。複堂李鱓
钤印:懊道人(白文)
跋:複堂老人爲揚州七怪之一,與板橋齊名,二人初不識,曰者于門次見樵夫擔木柴,斧削有尺度,且雲亷佃易芨火,意以爲于煮茗,乃便詢其值。以十千對向,何巨尓也!非必所重價,樵夫有偶句一對,而工穩者甯贈之,不吝詢之。曰三絕詩書畫五字可。板橋覺樵夫爲有心人,並若專爲已而來者,徘徊既久,勉以一官歸去來答之。樵夫大笑曰:在下固無處也。板橋呼童子擔柴而攜之入,曰:君其李複堂乎?相對撫掌。自是客其家者期年。複堂詩饒,不若板橋之活滿,而工于賦物,所作多花鳥蟲魚,用筆則超逸非時勢所望也。此幅用筆呈同光時浙下之風格,長圧恣肆而無含蓄,其爲膺鼎無疑,但用筆近于朱夢廬,而生脆若不及。钤印:□□之印
12.米萬鍾 深山茅屋 16.5×53cm 約0.8平尺 設色紙本
題識:仿米家海嶽公筆意。辛未夏仲,似岑軒大兄鑒正。米萬鍾
钤印:米萬鍾印(白文)崇傑鑑藏(朱文)
由米萬鍾《深山茅屋》一幀所钤“崇傑鑑藏”收藏印推斷,是作曾由近代出身福州世家的著名外交家劉崇傑入藏。劉崇傑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畢業于早稻田政治經濟科畢業,曾于清末至民國長期任駐日本使館參讚、橫濱領事、公使等職,與日本各界關聯頗深。此扇存或經劉崇傑之手流轉藏鑒于日本,如是,則足可視之爲近代中日美術交流史研究獨具意義的一個例證。日本近代對明清書畫扇面的收藏極爲注重,此扇存雖規模不大,但其整體的精粹程度堪比東京博物館藏小萬柳堂明清兩代書畫名家扇存,亦對鑒賞明清名家書畫真蹟、研究國畫技法與畫風等方面均具有不可忽視的參考價值。
鑒藏印:
1.秋騷珍賞(朱文):方濬頤夢園藏印。方濬頤,字子箴,號夢園。安徽定遠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官至四川按察使。1869年任兩淮鹽運使時,創辦淮南書局及梅花、安定兩書院,召集天下學士,校刊経籍。晚年居揚州主講安定書院。藏書、畫甚富,精鑒賞。著有《夢園書畫錄》等。
2.松禅所得(朱文):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禅,晚號瓶庵居士。江蘇常熟人。清末大臣、書法家、狀元。官至戶部、工部尚書及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同治帝和光緒帝兩代帝師。
3.潘健盦圖書印(朱文):潘延齡,字健盫,清鹹豐間廣東番禺人。書畫收藏家。
4.俨齋秘玩(朱文):王鴻緒(1645-1723),初名度心,中進士後改名鴻緒,字季友,號俨齋,又號橫雲山人。江南華亭縣(今上海松江區)人。清朝史學家,康熙帝親信。
5.伯恭所藏(朱文):陳崇本,字伯恭,淮子。河南商丘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進士,官宗人府丞、尚書房行走。擅畫,宗法黃公望,精鑒別,深得乾隆帝重視,與翁方綱交善。
6.崇傑鑑藏(朱文):劉崇傑(1880-1956),字子楷,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朝及中華民國外交官。早稻田大學畢業。民國8年,出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專門委員。
7.墨林秘玩(朱文)、墨林(朱文):項元汴(1525-1590),字子京,號墨林、香崖居士、退密齋主人。浙江嘉興人。明代書畫收藏家、鑒賞家。
Lot 364
王翬
山水冊頁 九開
設色絹本 鏡心
①讀萬卷書樓主藏珎 ②菽園珎賞
③題:石谷先生真蹟 菽園居士藏賞
④跋:甲子夏六月 梁溪秦汝欽拜觀
丁卯元宵 虞山朱亮拜觀于星洲
丁卯首夏筆題菽園先生秘藏真蹟 悲鴻時新從歐返
⑤題:庚辰維夏王翬
⑥跋:丁卯夏日 江甯伍璜拜觀星洲之觀天演齊
丁卯歲晚拜觀 西村點南
羅良鑄 時民國十七年二月廿三日
戊辰年仲春 金山朱愚囗拜觀 時客星洲
關口嘉重 戊辰暮春三月 古梅楊道基拜觀 時客星洲
晚 王盛治拜觀 十七年十二月廿七日
曾可光拜觀 浙江呂書村拜讀 陳祖洛拜讀
葉青眼拜觀 陳玉麟拜觀
陳萬安拜讀 十七年二月十一日 李鏡囗拜觀
歐陽雪峯拜觀十七.五月七日
陳贊朋拜觀 十七.五月十五日 丁卯初夏 南安黃曼士拜觀
丁卯清和之月中浣造訪菽園社長 幸觀此秘藏石谷先生真蹟 誠眼福也 顔文浩拜題
丘斌存拜觀 一八.一二.二六
徐志清拜觀 劉旭光拜觀 一八.十.廿三
清遠黃文生拜觀 十八.九.七
海澄吳靜山拜觀 十八.五.十三
平南吳哲甫拜觀 十八.四.廿七
潮陽朱寶筠拜觀 十八.四.十三
澄江陳榮基拜觀拜觀 十八.三.廿八
弟子劉黛若拜觀 十八.一.十四
金門黃葆光拜觀並題 十八.一.十二
菽園社長示以石谷先生真蹟 誠藝術界之珎品也
⑦跋:中山葉良清拜觀 十七年五月廿六于星島
鄭天轼拜觀 陳愚仙拜觀 曾泉源拜讀 28/5/28
丘金剛拜觀 十七.八.十三
曉惜華拜觀 十七年八月十三日
鄞縣張辟方拜觀 戊辰四月時客星洲 寶山施同人拜讀
戊辰孟夏客于星洲 崇明施伯谟拜觀
安溪龔世囗拜觀 十七.八.七
朱有光拜觀 十七.八.十三
古風拜觀 十七.八.十三
林霭民敬觀 十七年雙十節
胡桂庚拜觀 十七.十.十
門人林聳英拜觀 十七年十月廿五日正午
新羅範敏欽拜觀 十七.十.廿七
南海李之華拜觀 十七.十二.二一
弟子吳醒廉拜觀 十捌年一月二日
李普仁拜觀 27/2/28 吳覺非拜觀 民十七.九.十二
鄒福松拜觀 12/9/28
⑧明王石谷 王翬畫譜由來 此畫譜爲中國江西省臨川儒家李氏累代之家寶也 昭和二年當主李健攜來于南 一見便樂眼福 全民歸國之際 割一半贈于舊交書家淑園 淑園家産傾倒出售 終入我書屋之函底焉
新嘉坡 昭和五年八月記 西村點南
钤印:王翬之印(白文)石谷子(朱文)鑒藏章:呂世宜(朱白文)囗吾盧(朱文)汝欽(朱文)和鈞(朱文)新嘉坡中華總商會印(朱文)西村老南(朱文)點南(朱文)星州中華佛教會印(朱文)通法界(朱文)囗囗君印(白文)
備注:附木盒
29.5×25cm×9(每幅)約0.7平尺
起拍價:JPY300,000
此清王石谷山水冊頁,共9開,爲新加坡早期華僑政治運動和文化事業的重要領袖及華僑巨商丘菽園所藏,諸多民國南洋政界、學界、商界要人及歐美日各界友人拜訪主人時獲觀此名迹並留墨蹟,得署留名者近百人。其中以徐悲鴻1927年(民國16年)所留言最爲矚目,題曰:“吾生也晚,恨未見荊關真迹,惟從石谷子作中索其奇,摘要臨寫得慰我積懷,一如求楊朱于列子篇中,其真尚不失也。丁卯首夏筆題菽園先生秘藏真迹。悲鴻時新從歐返。”此外當時駐新加坡領事秦汝欽、駐新加坡總領事伍璜及徐悲鴻在南洋最重要的藝術支持者黃曼士等人,俱有簽名,可謂一部20世紀初期(主要集中在1927年2月至1929年11月間)的南洋名流芳名錄,記載著一段特殊難忘的華人南洋近代小史。
是作爲王石谷于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維夏”所作,即1700年4月69歲時。計有秋山行旅、夏苑策杖、高士觀瀑、遠岫帆影、雪夜訪友、春亭對語、幽篁論道、夜雨歸棹及山居漁樂等九景,钤“王翬之印”、“石谷子”二印。畫幅或寫北山雄邁,或畫南水清泠,墨筆滋潤,拙秀內涵,集中體現了王翬畫風融會南北諸家之長,開“南宗筆墨,北宗丘壑”新貌的特點。是年距王石谷完成《康熙南巡圖》後載譽歸裏已曆兩年,雖已名滿天下,但也是他心神沉潛于山水變法的重要時期,故幅中筆見蒼拙,爲其藝術成熟期隽品。
是冊最終攜至日本庋藏的藏家爲西村點南。此人曾爲新加坡日本人會會長,爲中國革命家孫文先生的主治醫生。據西村記述,是冊原藏爲江西省臨川儒家李氏累代之家寶,臨川李氏素以收藏金石善本著稱,西村約在1927年得之于藏主李健,並分冊一半贈與丘菽園,後丘家家道中落,西村遂從丘家購回,是以此冊歸爲完整全冊。
藏者:
1.李健(1881-1956),江西臨川人,字仲乾,號鶴然居士。民國海上書法大家李瑞清之侄,亦是梅庵得意弟子。畢業于兩江師範,畢業後在湖南、上海、南洋(新加坡)各師範學校和美專任教。晚年寓居天津,仍以書法授業。爲著名書法教育家。著有《中國書法史》《書法通論》《金石篆刻研究》等帶有教材形制的書法專著,影響深遠。
2.丘菽園(1873-1941),福建海澄縣(今廈門海滄新埯村惠佐)人。自號星洲寓公、菽園道人,名炜萲,光緒舉人。富僑、詩宗、愛國者。1895年到新加坡繼承遺産,爲華僑巨商,創辦《天南新報》,自任總理(即社長)兼總主筆,宣傳維新救國思想,1905年後潛心研究清末新小說,曾任《星洲日報》副刊主任,著有《嘯虹生詩鈔》《新小說百品》等書。爲新加坡早期華僑政治運動和文化事業的重要領袖及著名詩人。
3.西村竹四郎(1871-1942),字點南,原東京帝國大學所屬醫師,1902年赴上海,經由上海到新加坡。新加坡日本人會會長,曾任中國革命家孫文的主治醫生。著作有《新加坡三十五年》。
器象涵遠
古董重點拍品
本季器象涵遠專場共計甄選1563件拍品,連續四天四場相繼上拍竹木家具漆器、文房玺印、紫砂銘酒及唐卡(8月5日),吉金銅器、香具古鏡、佛教美術及高古玉器(8月6日),老窯器、高古雅瓷(8月7日)及禦窯名瓷(8月8日)等多場專輯,精彩紛呈。本季古董專場領銜拍品爲此件“清乾隆 宮廷禦制 乾隆辛未孟春制款 紫檀汪德馨節臨孫過庭書譜詩文大筆筒”。筆筒以上佳紫檀大料制成,包漿沉鬱醇厚,器色通體蒼潤深沉,器型簡潔雅重。整器意境深幽,承明代器物樸雅形制,具清早期文房具典型樣式特徴。
Lot 1094
清乾隆
宮廷禦制 乾隆辛未孟春制款
紫檀汪德馨節臨孫過庭書譜詩文大筆筒
壁銘: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節臨孫過庭書譜。學癡。汪德馨(朱文)
底款:乾隆辛未孟春制。香(朱文)壑(朱文)
D19.2 H18.8cm 重量約2548g
起拍價:JPY15,000,000
筆筒外壁陰刻草書詩文並草書落款“節臨孫過庭書譜。學癡”及“汪德馨”款篆刻印。器璧書法以刀代筆,刻勒峻挺,體勢靈動,儁拔勁逸,時浸秀潤高古氣息。器底銘“乾隆辛未孟春制”七字三行篆書紀年款。是器作于乾隆辛未孟春,即乾隆十六年(1751)。是年正月十三日,40歲的乾隆帝開啓了他帝王生涯中的首次南巡之旅。據大量南巡檔案記載,乾隆帝對“南巡攻略”極爲重視,除了早早地對照董邦達所繪《西湖十景》圖卷熟悉名勝之迹以利實地探勝印證外,還特別成立了專門的內廷南巡後勤籌備團隊,將各項准備事務安排得細緻入微。對自诩“朕亦一書生”的乾隆帝而言,其行箧隨行之物除了養性怡情的書畫名迹外,同時帶上一座風雅難俦的高規格移動書房也自然必不可少。因此這件紫檀筆筒,極有可能是內廷南巡籌備小組專爲乾隆帝南巡之旅精心制作的禦用文具器之一。
乾隆帝書生古裝行樂圖
《乾隆南巡圖》第6卷 駐跸姑蘇(局部) 絹本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圖中萬年橋爲汪德馨任蘇州知府時主持重新修造
此筆筒精准契合了乾隆帝的審美品位及其江南情懷。在材質上,它採用了乾隆帝最愛的紫檀大料;在題材內容上,它選定了初唐孫過庭《書譜》這一書法史上開先啓後的名迹。《書譜》在乾隆時期即入藏清廷內府,是乾隆帝最爲珍視的古代法帖之一,而孫過庭又自稱吳郡(即蘇州)人,故揣摩聖意,則其人其書無疑是乾隆心許的江左風流第一代表;在法書的摹刻上,則慎重選定了由自乾隆元年起即曆任蘇州知府的當世資深名臣汪德馨執筆節臨。汪德馨草書深得《書譜》筆意章法,是作節錄的46字(二字重疊)精言,法度嚴密,筆法遒勁,氣息高古而直追《書譜》遺風,再加之以宮廷內府大匠以刀爲筆、傳神入木的雕刻工藝,是以內容與形式及內在意涵等諸元素皆相得益彰,完美結合,江左古今風流遂冶鑄一器,成就了這件隽永風雅、深契帝心的雅制。另器底銘所具“壑”字篆印款,推悉可能爲當時直入南書房的張若澄之印。張若澄,字鏡壑,三朝重臣張廷玉之幼子,其山水花鳥翎毛無不工,與董邦達、錢維城並稱乾隆朝三大宮廷畫家,極受乾隆帝賞識恩寵。可見此小處銘款也用意非同尋常,能應全器之雅重。
紫檀在清三代時期被定爲宮廷專用家具用材,並對民間使用規定了諸多限制措施,因此有清一代的紫檀器物多出自宮廷禦制,傳世至今的明清紫檀器相當珍罕,市場有限釋出者則多值以天價。以紫檀筆筒爲例,早在2012年,一件出自王世襄舊藏的明代周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在中國嘉德春拍上以5520萬人民幣成交,刷新了木質筆筒的成交紀錄。此後,一件清康熙 無我款紫檀筆筒在2016年中貿聖佳秋拍上以1005萬人民幣成交,再度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可見市場除了看重明清紫檀器物在材質與工藝上的精湛以外,也相當重視它的意蘊內涵所代表的文化附加值及其傳承來源。
拍賣紀錄參考:明代 周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成交價5520萬人民幣,中國嘉德
拍賣紀錄參考:清康熙 無我款紫檀筆筒,成交價1005萬人民幣,中貿聖佳
本件紫檀筆筒採用清初宮廷內的明代紫檀庫存大料,用料上乘,規整大氣,且慎重摒棄了清式家具中常用的繁複镂雕工藝,而是充分利用紫檀本身色澤、紋理及棕眼之質美加以表現,特顯出一股落拓大方、古樸典雅的帝王文人氣息。同時它是一件具有罕見紀年款的宮廷禦制器,制作背景尤其含蘊深遠。因此無論是從器物本身的尊貴氣質,還是從其文化與曆史內涵而言,本品都堪稱一件無可挑剔的傑出之作。
拍賣紀錄參考:
1.明代 周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成交價5520萬人民幣,中國嘉德2012春季拍賣會
2.清康熙 無我款紫檀筆筒,成交價1005萬人民幣,中貿聖佳2016秋季拍賣會
汪德馨,河南夏邑人,于雍正心腹漢臣李衛在浙江新政時開始得以重用,自乾隆元年起即曆任蘇州知府有年,政聲卓著。尤以乾隆五年力辟邪說、橫跨胥江所修萬年橋一事最著。萬年橋被譽爲吳中第一橋,成爲乾隆帝聖駕南巡駐跸蘇州首站,並爲以後乾隆宮廷蘇州籍畫家徐揚繪制的《姑蘇繁華圖》(又名《盛世滋生圖》,現藏遼甯博物館)中重要一景。汪德馨詩書俱佳,被目爲清季江左風流的一代儒家代表。
Lot 1055
明代
宮廷根雕藤木大漆隨形大圓桌
著錄:《紐約蘇富比1994》圖錄,1994年11月28日
通透紫紅色漆木根雕大圓木桌,圖錄編號449
來源:1.1994年11月28日,紐約蘇富比,Fine Chinese Ceramics Furniture and Works of Art,Lot449 通透紫紅色漆木根雕大圓木桌
2.日本重要私人遞藏
L150 H88cm
起拍價:JPY15,000,000
天然木根雕家具,利用藤類、樹根的天然狀態依勢就形斫制而成,本爲僧家所用佛具。因刻木而造,其形屈曲之故,而古稱“曲彔”、“曲錄”及“曲祿”等,唐宋以後漸入士夫階層生活之用。
至明中葉,因心學、禅學盛行而致江南文人士夫葺園臥遊之風大盛,根雕家具遂成爲書屋、庭園中不可或缺的清雅器物。其時宮廷建築及殿宇陳設力仿吳下之風,曲附林泉之致,是以根雕家具的宮廷使用成爲時代審美風尚從壯麗朝向雅素過渡的重要標志之一。清代宮廷內殿裝飾亦多尚韻承雅,雍乾及道光、光緒諸帝皆愛以根雕家具爲書房之定制,此風遂綿延至清末民國而漸訖。
自唐代開始,根雕家具就在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卷》中可見,宋代表現道家題材的《三星圖》也出現了根雕羅漢床;明陳洪绶所畫《松下讀書圖》及佚名《墨林山人小像》中均有韻致高古的根雕椅榻與幾桌;清代表現宮廷、貴族生活與帝王行樂的畫幅中,則根雕家具幾乎就是清奢生活的標配,如在雍正時期的《雍正行樂圖》、乾隆時期的《歲朝圖》及焦秉貞所作《曆朝賢後故事圖》中,均可見根雕家具的各種制式與陳設。
在2011年2月1日至5月1日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怡情養性——乾隆珍寶展》及2012年6月22日至2012年10月14日于香港藝術館舉行的《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二展中,均呈現出展了多件至今寳藏于故宮、頤和園等處的乾隆帝愛用的天然木根雕傢俱。根雕家具以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內蘊深受曆代文人的珍愛,它承載著文人風骨中不趨流俗、卓爾不群的精神氣格,且在審美上具有強烈的與書法風格相一致的抽象藝術之美,至今一件罕見的明代天然木根流雲槎坐具,已成北京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
這件根雕藤木大漆隨形大圓桌,正是明代宮廷根雕家具的經典遺存例證。它體型壯碩沉穩,造型氣勢磅礴,髹漆質紋堅好,包漿厚潤自然,取自千年大樹根部樹梉一段,刪其枝節,隨形就勢,巧妙地利用其根材天然的形態、紋理、瘿結及孔洞,營造出如此一件超凡脫俗的天然家具重器。
紐約蘇富比1994,通透紫紅色漆木根雕大圓木桌,圖錄編號449(左)與本品(右)爲同一器,以上二圖爲同一角度對比照
著錄:《紐約蘇富比1994》圖錄,1994年11月28日
通透紫紅色漆木根雕大圓木桌,圖錄編號449
本品來源于1994年紐約蘇富比的中國家具專場,日本重要藏家繼藏珍存,著錄于紐約蘇富比1994年圖錄。它是與1994年紐約蘇富比令人矚目的“一套根結家具”同時出現于早期拍場的一件重要代表之作,堪稱明代宮廷追隨“江南文人生活方式的首要象徵”之遺存明證。全器品相完好,未見修理痕迹,完全保持爲原始極佳狀態,世所罕見。
本季古董專場重寶雲集,除了涵括上述宮廷禦制家具重器外,也有爲數不少的禦窯珍瓷及吉金銅器等品類,同時一系列精彩的早期佛教石雕造像也令人矚目。其中一尊犍陀羅片岩菩薩立像及一尊笈多王朝薩爾納特式砂岩佛立像皆係日本重要私人珍藏釋出,爲近年市場少見極宏大精美的古石雕佛像,亦體現了早期佛教造像的罕見高度。
Lot 1603
2-3世紀
犍陀羅片岩菩薩立像
備注:附底座
佛本體:H201cm 帶底座:H232cm
起拍價:JPY5,000,000
此尊大型重要灰片岩菩薩像,出自公元2-3世紀古印度貴霜王朝犍陀羅藝術的鼎盛時期。菩薩神態沉靜,深目高鼻有鬚,波浪捲髮披肩,頭頂結髻戴敷巾冠飾。裝身飾物華美,佩戴有腕钏、花形臂钏及三重胸飾線。菩薩上身袒露,肩披天衣,下著腰衣,裙裳繫帶紐結刻畫寫實,健美的身軀呈現出理想化的力度之美,具有強烈的自然主義古希臘寫實藝術風格意味。
菩薩像的創造是犍陀羅藝術的一大貢獻。菩薩一般指成道覺悟之前的釋迦牟尼,在貴霜王朝時期的犍陀羅藝術中,他通常被塑造成印歐混血王子的形象,並成爲這一時期重要的表現主題和描述對象。在這些菩薩像中,作爲救世主的彌勒(Maitreya)也出現了,這是大乘佛教興起的標志。彌勒菩薩作爲將來的佛和救世主,意味著“重生”,是最重要的菩薩,在佛教中被賦予了極爲重要的地位。
本尊造像具有彌勒菩薩的典型特徵,如有短鬚及結髻披髮的古代婆羅門髮式等鮮明標志,整體形象突破了佛像的三十二相式化而顯現出更多希臘化藝術的影子。它雕刻精美,體量巨大,高達2米,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著名的彌勒菩薩立像還要高36.8釐米,堪稱犍陀羅片岩塑像的經典傑作,爲近年市場所見最宏大精美的犍陀羅雕像之一。
另一尊約産生于公元5世紀後半的笈多王朝砂岩佛立像,爲經典的薩爾納特式造像。此尊佛像連石托本體高達1.70米,體量碩大,其精美程度堪比印度薩爾納特美術館藏笈多王朝最著名的薩爾納特式代表作“鹿野苑說法的佛陀”。
Lot 1657
5世紀
笈多王朝 薩爾納特式砂岩佛立像
備注:附底座
帶石托本體:H170cm 帶底座:H205cm
起拍價:JPY2,000,000
笈多時代是印度古典主義藝術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佛教造像在承繼貴霜時代健陀羅雕刻和古印度雕刻藝術傳統的基礎上,遵循印度民族的古典主義審美理想,創造了純印度風格的笈多式佛像——秣菟羅式佛像和薩爾納特式佛像。薩爾納特即是指笈多王朝位于中印度的造像中心,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論的地方,漢譯爲“鹿野苑”。
此尊佛陀肉髻高聳,髮式取以智慧象徵的右旋螺紋。雙耳垂肩,由髮際延伸而下兩道優雅的彎曲弧線構成。面龐橢形圓潤,目光內斂低垂,嘴角微微上揚,雙唇具印度人上唇微薄、下唇稍厚的特徵。整體造型勻稱優美,雙手舉于胸前結說法印,跣足立于四方高台上。佛陀冥想安詳的神情及砂岩石瑩潔光潤的質感,使整座雕像極具古希臘人體雕刻高貴單純的意味,又因灌注了印度古典主義藝術神秘優雅的內涵,從而愈顯靜穆高貴、震撼靈魂的感染力。
佛像身上的袈裟表現手法別具一格,通體幾乎不施衣紋,儘在袖口及大衣下擺處翻起一道邊以示穿有衣服。這種衣紋表現手法特以“薩爾納特”相稱,同時它宛如裸體的造像樣式也被稱爲“裸體佛像”。裸體佛像是笈多時代大乘佛教逐漸同印度教合流衍化爲密教而出現的,裸體表現即是象徵清靜無垢的佛身顯現。
薩爾納特藝術形式對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影響主要表現于北齊佛造像,如在青州佛教造像上即可窺見。從公元5世紀形成至今,薩爾納特藝術不僅在印度、尼泊爾等南亞各地不斷延續,而且其影響還波及到東南亞的泰國、緬甸、柬埔寨、印尼等國家和中國西藏及蒙古等地。
在本季呈獻的宮廷禦瓷中,這件大明嘉靖年制款青花大缸堪稱亮點。大缸唇口深腹平底,瓷質堅硬,形制碩大,氣勢磅礴,造型敦厚威重,近口沿處橫落“大明嘉靖年制”楷書一行款,字體古拙遒勁。缸身主題圖案以荷花、鴛鴦紋爲主,輔以吉祥螺、水藻紋等,爲傳統吉祥詠情合歡紋飾,是嘉靖官窯最具表現力的“滿池嬌”裝飾。
Lot 2337
明嘉靖
大明嘉靖年制款 青花荷塘鴛鴦紋大缸
D82 H43cm
起拍價:JPY1,000,000
畫面筆法古拙有力,運筆恣肆而不失神韻,空間佈局未刻意經營而豐富飽滿,所繪物象質樸自然、生機盎然。外壁通體青花紋飾,青花發色濃妍翠藍,釉色肥厚泛青,一變明中期成化、弘治青花的淡雅,所用青料當屬嘉靖前期盛行的貴重回青料。
《江西省大志·陶書》記載嘉靖時期官窯青花配料的情況,有“回青淳,則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則色沉而不亮。每兩加青一錢,謂之上青;四六分加,謂之中青;十分之一,謂之混水……中青用以設色,則筆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則顔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則黑”之論,正是採用如此精准的用料配比,嘉靖青花才發散出如此明豔亮麗的色調。
大缸也體現了嘉靖禦窯成功掌握燒制大器的難得成就。此類大器多爲皇宮專以養魚或是盛水防火之用。大缸燒造技術繁複,制作極費工料。據嘉靖本《江西省大志》卷之七“陶書”記載,儘造坯一環,即需要“每日加泥一次,計十八日可成。缸坯候乾,又利坯二日,洗補二日,上泥漿二日,共計一月可成坯五口”。又景德鎮專燒此類大缸的禦窯原有32座,後改爲16座,一窯每次只燒一口,燒時需“溜火七日夜,然後起緊火二日夜……又十日窯冷方開。每密約用柴百二十杠,遇陰雨加十杠”。因體量巨大,胎壁甚厚,溫度稍低無法燒透,稍高則易坍塌密裂,故燒成者“百不得五”。據明人王世懋《窺天外乘》載“嘉靖間……上忽命燒大缸,圍至六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無二三完好者,坐是爲虛費甚巨,而人莫教言”之文獻,可略知此類大缸制作之繁,成窯之難。
荷塘鴛鴦圖,亦被稱爲“滿池嬌”,宋元瓷器上已出現青花滿池嬌圖樣,明代宣德時期最早出現鬥彩鴛鴦蓮池圖瓷器,正統、成化時期繼續燒造,至嘉靖時期無論是青花還是鬥彩在滿池嬌畫面的運用上都是最爲成功的。
此件青花荷塘鴛鴦紋大缸是嘉靖官窯中難得的經典之作,傳世品如鳳毛麟角,各大博物館亦少有類藏。器型相近者如有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藏明嘉靖青花龍紋缸、大英博物館藏明萬曆青花加黃彩雲龍紋大缸等可資參考。
拍賣紀錄參考:明萬曆 六字楷書橫款 青花蓮池魚藻紋大缸,2011年6月1日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2,660,000,拍品編號3590。
其他重要拍品
Lot 2242
宋代
建窯天目銀毫撇口大盞
備注:附桐木箱 帶佈袱
D15.8 H7cm
起拍價:JPY150,000
此宋代經典建盞器型,盞口外撇,盞壁弧線柔美。盞內外布滿純粹有力的銀毫紋,條索清晰長直。釉質流至下腹近足處沉積成一圈唇狀,肥厚瑩潤。近足及圈足處露胎,胎色鐵灰,結胎密實。矮圈足,修足平整。
這是一隻超常規尺寸的大號建窯茶碗,因口沿明顯外撇故稱“撇口”。此類撇口建盞口徑都較大,通常想要燒出不變形的撇口盞難度極高,故這類直徑達15釐米以上的撇口天目茶碗非常少見。據考證,撇口大盞在宋代廣泛被用于茶肆中,作爲盛茶用器。但從世界館藏藏品來看,數量則很少,且完整器罕有。
是盞端正優美,器形、口徑尺寸與英國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所藏宋代撇口天目茶碗最爲接近,釉色則近日本五島美術館所藏宋代建窯撇口盞,兼之銀毫純粹,出毫有力,非常契合徽宗皇帝在《大觀茶論》一書中所謂“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爲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之論,洵爲深藏日本有年的傳世珍器。
Lot 2147
南宋
賴襄舊藏 龍泉窯青瓷鬲式爐
箱蓋題簽:碪青瓷 袴腰香爐 賴襄
箱蓋內題簽:碪青瓷香爐 此山陽翁遺愛品也,色澤清麗,自有古色雅趣,真可喜也。辛酉之秋日,賴潔識
钤印:賴潔(朱文)立誠(朱文)
箱底題簽:文政十二醜年三月
備注:附賴襄、賴潔題簽桐木原箱 附原佈袱墊、銀蓋
D12.7 H9.5cm
起拍價:JPY300,000
此爐爲仿古青銅禮器鬲的造型,扳沿口,圓唇,短頸,扁鼓腹,下承等距離三乳足。胎質潔白堅硬,釉呈梅子青色,溫潤如玉,如秋水凝碧。肩部飾凸起弦紋一周,三面腹部至足背各凸起一道棱脊,凸起處釉薄微露白痕“出筋”。此種有意識地顯露白色胎質的方式,是龍泉窯青瓷渲染釉色青翠和胎質純淨的特殊技法,燒制難度頗大。
全器造型端莊古樸,色澤典雅,紋飾簡潔,極具雅重高貴的氣質品格,充分體現出南宋時期高超的青瓷燒造水准。其形制與杭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所藏南宋龍泉窯青瓷鬲式爐同爲龍泉窯經典器型,堪稱南宋龍泉窯鬲式爐的標准器。此爐爲日本江戶後期著名學者山陽翁賴襄舊藏,箱底具其“文政十二年三月”題簽,即公元1829年3月,蓋爲賴襄50歲入藏此器之時,距今已190多年了。箱蓋內另附山陽翁孫賴潔題簽、钤印,文風優雅簡潔,字迹遒勁穩健,顯示出日本漢學者深厚的家學淵源及其重藏珍物的名門家風。
藏鑒者:
1.賴襄(1780-1832),江戶後期曆史學家、思想家、漢詩人、文人。大坂出生,後隨父移居廣島。名襄,字小賛、後字子成,通稱久太郎。號山陽、山陽外史、三十六峯外史。書齋“山紫水明處”(位于京都上京區)。主要著作有《日本外史》,對幕末尊皇攘夷運動影響深刻。
2.賴潔,山陽翁之孫,漢學家。名潔,通稱龍三,字庫三,號庫山。
Lot 1520
戰國
銅錯金銀犧尊
備注:附桐木原盒
L22.5 H16.2cm
起拍價:JPY500,000
全器作四蹄動物穩立狀,立耳,圓眼,四蹄足,尾下垂,以寫實的風格呈現動物的造型姿態。犧,是獏頭、牛身、驢尾、牛腳集合而成的一種想像中的瑞獸形象。尊,爲古代盛酒禮器。在《周禮》六尊之中,最華美的就是銅犧尊。此尊作爲戰國時期酒器,以獸口爲流,背上開口,有活頁式蓋。器表爲黑褐色,間以青綠紅鏽。整器由頭、頸、蓋三部分組合分鑄而成。頸與體結合處的合縫,以一道錯金項圈巧妙裝飾。面部以圓形金環嵌爲眼珠,背蓋、雙頰、額間、尾骨及大腿處,皆飾錯金絲狀、條狀或塊狀瑞雲紋。
此件犧尊,無論從其工藝還是文物價值來說,均出類拔萃,它比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戰國中期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故銅002382)更精美,與山東臨淄齊文化博物館藏戰國時期金銀錯鑲嵌銅犧尊相類似,且其獸首錯金紋飾保持更完整,堪稱同類器中的瑰寶之作。
Lot 1459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花觚
備注:附紅木原盒 附原木托
D15.8 H32.2cm
起拍價:JPY800,000
大敞口,長頸,瘦身,中腹微鼓,圈足外撇,近底處起淺台。頸飾蕉葉紋,蕉葉紋中再飾蟬紋,填以雷紋。腹及圈足有相對應的四道扉棱,飾獸面紋,中填雲雷紋。圈足內壁鑄2字銘文:冉丁。形制、紋飾與河南安陽小屯出土的銅觚(M2006: R1043、R1044)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商晚期子□□泉觚(K1A001864N000000000PAB)近似。同銘文觚有日本長尾美術館藏饕餮虺龍紋觚可茲比較。本器附紅木原箱及原托,來源于日本藏家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