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國家文物局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爲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中國主會場爲湖南省博物館,湖南也是中國較早出現博物館的地區之一。
“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湖南省博物館
在網絡時代的今天,博物館的作用正在發生變化。曾經是靜態的博物館正在重新改造自己以更具互動性、更關注觀衆、以社區爲導向、靈活、適應性強和行動自如。博物館已成爲文化樞紐,如同一個平台,將創造力與知識結合起來,觀衆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協同創作、分享和互動。爲此,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爲文化樞紐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由國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文物局、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主會場活動將于5月18日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
關強說,主會場活動將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圍繞博物館職能和角色,突出博物館作爲“文化中樞”的定位,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中樞”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爲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國際博物館日”新聞發布會
主會場湖南省博物館,打造特展、夜探馬王堆
今年主會場活動,將全方位集中展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提升公衆的博物館體驗感,除了有往年常規的公布“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和“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推介結果外,關強還介紹了特色活動:
一是進一步加強了與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合作,利用博物館豐富的資源,共同推出“博物館網上展覽”、“博物館在移動”、“百城、百台、百館、百物、百人”全國交通廣播融媒體傳播推介、“中國國寶大會”電視節目等4個大型的宣傳展示和參與項目;
二是以“1+N”的展覽模式,重點打造一個“根·魂——中華文明物語”特別展覽,同時配套推出一批專題展覽,全面、系統地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是舉辦“博物館·文化中樞”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深入探討博物館作爲“文化中樞”的發展路徑,屆時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陳威仁、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咨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台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周功鑫、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副館長栗原祐司等8位文博大咖齊聚湘博,共同解讀“博物館·文化中樞”。
夜幕下的湖南省博物館
四是“博物館之夜”體驗活動。此外,主會場所在地長沙市區的博物館也將舉辦講座、沙龍、夜間開放等活動。其中,5月18日20時,湖南省博物館將以“作爲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爲主題,舉辦活動。本次活動將千年中華文明與現代藝術創新相結合,通過沉浸式舞蹈表演、博物館實景解密遊戲、VR行走體驗和5G XR博物館展區互動體驗等活動,讓觀者在充滿趣味的過程中體驗了解古代生活,深入感受湖湘曆史文明的獨特魅力。其中首款博物館實景解謎遊戲《馬王堆符文之謎》將帶領2019年的觀衆與一起揭開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神秘面紗。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黃紗地印花敷彩絲綿袍”
同時,湖南省博物館聯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國內20余家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根·魂——中華文明物語”及湖南省博物館三大專題展覽將于當天揭開神秘面紗。
“激逸響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瓷之畫——從長沙窯到醴陵窯”、“畫吾自畫——館藏齊白石繪畫作品展” 三大專題展也將同期開幕。
據悉,1951年3月,湖南省博物館籌備處在長沙留芳嶺的百琴園挂牌成立。1956年建成開館,2017年11月29日,以“鼎盛洞庭”爲創意源泉的湖南省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現有館藏文物18萬余件,尤以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曆代陶瓷、書畫和近現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湖南省博物館館藏《人物禦龍帛畫》
據湖南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介紹,湖南各地博物館、紀念館圍繞活動日主題,發揮各館的特色和優勢,積極准備了近百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包括專題展覽、學術講座、教育互動、文物鑒定、博物館之夜等等。除了湖南省博物館舉辦特展和一批主題展覽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潇湘紅色故事將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等活動,以滿足觀衆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
全國博物館多場活動,解讀“作爲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據了解,除主會場活動外,各地也將按照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圍繞“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作爲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搭建博物館與公衆溝通、互動的平台。如吉林、內蒙古、陝西、福建、上海、安徽、四川等多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在5月18日當天舉辦本地區的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整合博物館資源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展覽和教育活動。陝西曆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天津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沈陽“九·一八”曆史博物館、渡江戰役紀念館等也將在博物館日期間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覽。此外,各地還將舉辦文博知識網絡競答活動、博物館文化産品創意設計大賽、學術研討、公益講座、流動博物館“五進”(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軍營)、志願者表彰、社會教育研學、非遺表演等各種形式的線上線下特色活動。
湖南省博物館內的講解活動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在對“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解讀中指出:
當下,在堅持博物館的主要任務——收藏、保護、傳播、研究、陳列的同時,博物館將其實踐轉變到保持與其所服務社區的更緊密聯系上來。博物館尋求解決當代社會問題和社會沖突的創造性方法。在地方層面開展工作,博物館可以討論和緩解全球性問題,積極應對當前社會面臨的挑戰。作爲社會中樞機構,博物館具有發起文化間對話,搭建和平世界橋梁和規劃可持續性未來的能力。
在持續發揮作爲“文化樞紐”作用的同時,博物館創造彰顯其收藏、曆史和遺産的新方法,爲後代創造傳統的新意義,並使傳統與全球範圍的更爲多樣化的觀衆建立聯系。這一變化將對博物館理論和實踐産生深刻影響,促使博物館工作人員重新思考博物館的價值,思考定義博物館業務基本屬性的博物館倫理的邊界。作爲社區的重點機構和全球網絡的重要組份,博物館提供一個讓當地社區的需求和意見轉換到全球語境的平台。
據悉,“國際博物館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衆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的活動,時間定在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協,隨後每年均組織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從2009年起,國家文物局開始采用主會場活動的方式開展博物館日活動,現已相繼在重慶、廣州、沈陽、南甯、濟南、南京、石家莊、呼和浩特、北京、上海舉辦了10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