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嘉賓:李奇霖(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首席記者:張菁(CCEF研究院 宏觀研究員)
首席連線:李首席,您好。10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務院在部分地區試點房地産稅改革給予授權。其實,我國于2011年就在上海和重慶實施過試點,但效果並未達到預期。您覺得此次房地産稅會如何吸取過去的經驗確保落地的成效呢?
李奇霖:我們先來看一下上海和重慶爲什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重慶的主要問題在于:一,只測算了少數的豪宅,大概在180平米浮動;二,稅率設置不夠高,差不多在0.5-1.2%之間。上海的主要問題在于:只針對增量,且抵免面積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規定是在2011年1月27日以後,只針對在滬居民家庭的第二套及以上征收。所以,2011年以前買的房,哪怕買了100套,那也可能一點房産稅都不用交。同時,抵免面積較高,按照交易價格而非市值來計算,人均抵免面積大概有60多平米。比如, 2011年2萬元購入的房産,現在漲了10萬元,還是要按照2萬元的價值來計算,並且稅率設置的也不夠高(0.4-0.6)。
總結上海跟重慶的案例,效果不顯著的主要原因是:一,只針對增量,沒有涵蓋存量,這是最核心的問題;二,稅率設置不夠高;三,主要針對的是交易價格,而非市場價格;四,抵免面積比較寬泛。
首席連線:參照一些已經確立房地産稅機制的國家,我國在推行上最大的困難是什麽?
李奇霖:根據現有案例,比如美國和英國,房地産稅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稅源,作用于補充財政。特點在于,是依據資産收稅。無論有多少套房,哪怕是一套,也要交相應的房地産稅。像韓國、新加坡、德國等其他國家,除了擴大稅源的考慮以外,更多考量房地産調控的效果,體現在累進稅制的共同特點上。例如,韓國個人持有了房地産的稅基市值超過94億韓元,同時持有套數較多,那可能要交近6%的個稅,這個數值其實非常的高。這樣設置的核心目的是不希望大家去炒房、囤房。我個人認爲中國也會做類似的一個調控考量,吸取上次房地産稅效果不佳的經驗,把存量房納入征收範圍、設置累進稅制。例如,一套房超過了免稅面積是多少,二套房超過了是多少,三套房超過了是多少,以此進行疊加的累進,不僅擴大了稅源,同時起到了調控的效果。
首席連線:您覺得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未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還會上漲嗎?
李奇霖:在“房住不炒”大前提下,整個房地産市場全面上漲的行情肯定是已經過去了。
核心目的主要有兩點:一、讓房屋回歸真正的居住功能。比如,以家庭爲單位需要一到兩套房,都屬于正常範疇。但如果超過了居住需求,一個人購置四、五套,顯示是投機性需求,囤房待漲,這肯定是要抑制的。這就是“房住不炒”的一個核心初衷。二、讓住房回歸基本面。如果房價漲太快,顯然很多制造業、工業等實業都會將企業儲蓄投向房地産市場,而忽略了相應科研創新的技術投入和發展。長期來看,不利于中國在經濟上的轉型。因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房價肯定會跟隨基本面走。例如,剛需強的地區,房價會根據當地産業實力、收入情況等相應的上升,而並非像過去一樣呈現非理性的過快上漲。
未來房地産市場會出現一個劇烈的分化。人口流出、産業基礎薄弱、高收入群體少的地區,長期來看房價肯定會有下跌壓力。而一些一、二線核心城市,受制于人口流入、産業技術發達、高收入群體聚集的原因,收入增速可能支撐房價上漲。所以,“房住不炒”實際上會導致房地産市場出現分化。整體的回報率趨于下降並不代表所有城市的房價會下跌,而更多的是回歸基本面。
首席連線:房地産稅削弱樓市的投機性後,應該如何去優化資産配置的結構呢?
李奇霖:僅僅把眼光局限于房地産市場的話,顯然房地産稅出台後,大概率方向是:房子越多,稅率越累進。細則上可能有輕重緩急的不同,但應該整體趨向“買精不買多”。舉例說明,如果過去你出于對房價上漲的預期購置了很多套房,那未來可以逐漸把持有分散的房産置換成一套核心城市中心地區,確定性更強的住房。有産業背景支持的城市,核心區房價抗跌的能力肯定更強。同時,受益于發達産業技術以及高收入水平,住房租金的創造能力也會更強,通過傳導相對分擔部分房地産稅上漲的成本。另外,在旅遊景區購入房産的群體,由于累進稅率的出台,壓力可能會相對會大一些。總結,基本面強的地方還是值得購入的,住房要與自住的需求挂鈎,多套投機行不通。
另一方面,資金可能會從房地産市場流入資本市場。過去很多老百姓可能因爲拆遷、賭房價上漲等等,持有了很多套房産。然而,對于其中一些臨近退休、收入不高的群體,未來房地産稅的出台可能會導致不小的壓力。因此,會考慮將房産變賣投入資本市場。例如,貨幣基金、固定收益等相對標配、偏保守的産品,大概率還是獲益的。但從後續長期的角度來看,隨著利率下行,我們相信會有更多資金陸續投入到股票市場,配置更多金融資産的一個趨勢。
首席連線:那在“共同富裕”的概念下,您認爲未來我國跟房地産稅一樣的直接稅制是否會陸續出台,就好比遺産稅?
李奇霖:個人認爲遺産稅目前出台的可能性不會太高,即使出台的話也會考慮到政策的成本。目前,中國還是屬于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資本的積累非常重要。如果推行了遺産稅,讓代繼財富傳承的成本變高,實際上是有可能會削弱全社會努力的需要性。好比很多人奮鬥努力,或許很大程度上自己吃穿用度用不了太多錢,而是去傳承自己的財富累積。至少目前來看,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方向。
個人認爲稅制的一個改革,可能是在其他方面做一些調整。尤其是像非法收入以及一些沒有納入直接稅征收環節的新興職業。收入非常高的同時並沒有按照相關的個稅稅率去繳稅的行業,未來可能會按照個稅的稅率去做一個調整,通過擴大個稅口徑把跟資本相關的稅納入到個稅征收環節內,例如分紅、工作室收入、直播打賞等等,我覺得這個是後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