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時代,快遞行業異軍突起,在這個講求效率的社會,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機遇,當以順豐、京東爲首的各品牌快遞公司都以期分得更大的市場蛋糕時,我國快遞業的鼻祖中國郵政卻按兵不動,本就因“龜速”運輸遭人诟病多時,如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反倒是越發的不緊不慢。
爲此曾有人斷言,這麽“佛系”的中國郵政早晚要被市場所淘汰,但慢出新紀錄的中國郵政不僅沒有關門大吉,反倒是保持“佛系速度”,混成利潤水平世界第一,那麽中國郵政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獨立”——從捆綁寄生到自我造血的生存王者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郵”“電”不分家,郵政和電信本是一體,而成立于1949年的中國郵政最初是隸屬于郵電局的一個國企。
在我國政企不分家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統一定價致使中國郵政常年沒有盈利,而行業壟斷更是讓中國郵政在現世安穩中,喪失了業務競爭力,加之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和交通的不發達,中國郵政長期處于虧損的狀態,必須要依賴于電信行業的收入補貼勉強維系。
到1998年的時候,中國郵政以近180億元的虧損成爲國內虧損最嚴重的企業,而郵電局一直這麽拆東牆補西牆、拿電信的收入去填補郵政的窟窿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就在當年的四月,郵電局爲電信和郵政分了家,郵政也自此被單獨剝離出來,失去了電信的供養,走上了單打獨鬥自我造血的艱難發展之路。
萬事開頭難,失去了電信這座靠山,中國郵政想要繼續走下去並實現扭虧爲盈,就必須要經曆體制改革的陣痛。著名的8531計劃就是爲了中國郵政實現自我造血而作的鋪墊,從1999年開始往後的四年裏,國家分別給中國郵政撥款80億、50億、30億和10億人民幣以解燃眉之急。
也是在這四年時間裏,中國郵政逐漸地擺脫了國家的供養並計劃部署好了自我造血之路。深化郵政業務板塊內部的改革,厘清了金融和物流兩大板塊。
在金融板塊,郵儲業務多管齊下以實現盈利;在物流板塊,業務種類細分全面開花,不僅有普包、快包,還有國際物流以及合同物流等,如此不過兩年的時間,郵政就成功參悟了盈利生財之道。
2003年時郵政依然走出了一條自我造血之路,隨著2005年政企剝離,中國郵政最終實現了自負盈虧,在2007年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和郵儲銀行兩家實體挂牌成立。此後利潤持續上漲,中國郵政從此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提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出擊的行業巨人
據互聯網平台的不完全統計,中國郵政的消費者滿意度遠遠不如順豐、京東,甚至某寶網購平台的買家在得知賣家使用郵政發貨時,都會極力要求更換快遞公司。
衆所周知,快遞最基本的屬性就是快,但郵政的運輸速度卻慢得人神共憤,不僅如此,郵政快遞的丟件和錯件率也高得令人驚掉下巴。
相較以順豐爲首的民營快遞,江浙滬包郵次日達,冷鏈快運絕對質保,同城配送講究時效,任意一家都足以吊打郵政的特快,快遞不快,“龜速”運輸,讓中國郵政著實不得民心。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的《從前慢》似乎給中國郵政的慢做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網購行業春天的到來,中國郵政在國內的快遞市場不再是一家獨大,資本市場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面對風雲詭谲的市場變化,想要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中國郵政就必須要時刻聞風而動積極應對,于是,“提速”成爲了中國郵政找回市場的首要任務。
“全夜航”的開通讓有中國郵政成爲國內第一個推出全國大範圍內的重點城市最快第二天送達業務的快遞企業。爲了方便消費者能夠全程追蹤掌握包裹的運送狀態,中國郵政首個推出了爲顧客提供包裹信息查詢的官方電話、短信服務、網絡查詢及櫃台查詢的拓展業務。
不僅如此,中國郵政還將目光鎖定了海外市場,大型貨機的引進和新航道的開辟,中國郵政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自主航空運輸快速網,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改造,對汽車運輸快速網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同時對于企業內的快遞流水線進行全面改革。以北京、上海爲主要集散地,開通了從國內到包括大阪、倫敦、新加坡、巴黎在內橫跨歐亞大陸的十個主要城市的“次日達”“限時達”業務,此外,針對國內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又推出了“次晨達”。
中國郵政“提速”首戰告捷。爲適應市場細分,中國郵政還推出了新業務“極速鮮”,憑借著四通八達的郵政網絡,全國各地的特色農副産品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新鮮的狀態運送到客戶面前。
在黑科技層出不窮的如今,純粹靠人力的分揀運輸早就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自動分揀機和無人運輸機的引進爲中國郵政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快遞包裹的配送投遞精准度得到了顯著提升。
隨著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中國郵政也不再一味地擺高姿態,而是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與各大電商平台洽談合作,建立長期互利友好合作關系,畢竟抓住客戶擴展市場才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道。
日前郵政在長三角地區開展郵件“提速大會戰”,包裹的次日達概率已提升至85.5%,提速近35%,標快次日達的概率提升至93.5%,提速近12%。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國郵政在世界五百強企業裏的最新排名已提升到第101位,更是以6000億年營收近300億純利潤的實力證明了自己,從而成爲所獲利潤連續五年排名世界第一的行業巨人。
“優勢”——從同行競速到發掘特長的不可替代
盡管前期中國郵政因爲“龜速”運輸搞壞了自身的風評,但仔細想來,郵政之所以這麽多年來屹立不倒逐日強大,不僅是因爲背後有國家作爲堅強後盾,更是因爲郵政自身也有不可取代的優勢。
從覆蓋範圍來看,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邊遠鄉村,以中國郵政配送站點在全國的高覆蓋率來說,沒有一家民營快遞企業可以與之抗衡。
遍布全國的郵政快遞服務點爲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帶來了太多的便利,沒有郵政,山裏的特産無法進城,而城裏的新鮮事物也無法入駐鄉村。因此,盡管城市裏的居民對于郵政不屑一顧,但在邊遠地區原住民的心目中,郵政快遞帶來的不僅僅是新鮮美好,更是他們生活的希望。
從配送服務來看,郵政快遞員風雨無阻送貨上門的精神令人折服。爲了節約配送時間,也爲了增加就業機會,快遞代收點的出現使得不少快遞公司不再選擇配送上門,而是將快遞運送到代收點由代收點的工作人員通知收件人自行取件。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快遞代收點的確節約了不少的配送時間也讓快遞收發更加集成化,卻也的確給太多收件人帶來了不便。但是中國郵政卻能夠堅持十年如一日的配送上門服務,無論是挂號信還是超大件,多崎岖多遙遠的路途都無法壓垮郵政快遞員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愛崗敬業的匠人精神。
從郵寄資費來看,多數民營快遞首重價格就高達十多二十元,在此之中郵政快遞的費用是最低的,且爲了響應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號召,在全國不少貧困地區,郵政快遞爲貧困家庭免郵費緩解貧困家庭的負擔,盡管費用並不高昂,卻也是中國郵政一片溫暖的心意。
從郵件特點來看,無論是學生的期末成績單、大學錄取通知書還是其他一些重要的文件的派送,這份甜蜜的負擔必然是非中國郵政莫屬,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
但試想,如果不是郵政快遞員風雨無阻親手將這份裝在郵政快遞文件包裏的沉甸甸卻又充滿了希望的文件送到你手中,那麽這份文件的莊重含義是否會有幾分黯然失色?
想來也正是因爲這些特殊的優勢,才讓中國郵政成爲了國人心中那個因爲其“龜速”而咒罵千萬遍卻始終待他如“初戀”的無可替代。
這便是我們的中國郵政,雖然飽經風霜但青春依舊,經曆了“獨立”的洗牌和“提速”的重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屬于自己那獨一無二的“優勢”,成爲國人心中的那份不可取代,成就利潤水平的世界第一,中國郵政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