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曾經是萬科集團副總裁、北京萬科董事長,2015年轉身創立優客工場。與此同時,他又聯合地産、金融界熱愛跑步的朋友發起成立公益機構“毛線團”。這不是他的第一次有創意的公益行動,早在汶川地震時,他就獨自跑到汶川救人,後來又救助了一位孤殘兒童,將其培養成爲“21世紀的張海迪”。
“我做公益不只是爲了幫助別人,而是爲了讓自己從中獲得快樂,不求捐多少錢,而是實打實地做一些事情,聽從內心,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毛大慶說。
“我就是熱愛跑步和公益”
每次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步時,他發現居然有許多人在奔跑,而且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現在,他已然成爲一名地産界的馬拉松代言人,諸多地産界人士受他影響開始跑步。在他周圍,一個跑步圈子因此形成。
2014年10月,毛大慶參加了一次戈壁穿越活動。活動結束後,他帶著幾個一同走戈壁的地産界朋友開始了跑步之旅,同時一個公益的跑步組織開始醞釀。
2015年3月,毛大慶聯合26位地産界和金融界的職業經理人,成立了公益跑團“毛線團”。毛線團的正式啓動活動選擇在重慶,他們又聯合特步公司發起成立“毛線團悅跑圈特步體育愛心公益基金”。在此次活動上,該基金爲重慶市梁平中學捐贈了價值20萬碼洋的書屋、5萬元現金以及價值5萬元的體育器材。
之所以選擇爲貧困學校捐贈體育設施設備,毛大慶回憶,是因爲多年前一次去新疆出差。“最讓我驚訝的是,學生圍成一個圈,相互追逐奔跑,這就是他們的體育課。”他感歎:“做公益,根本就不用做驚天動地的事,不是說地震了捐了多少錢才是公益。如果大家能捐出幾萬塊錢,買個籃球架,就能實現很多孩子的體育夢想。”
毛線團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舉辦過十幾次活動,捐助過8所學校,成員從最初的26位發展到現在的478位,其中核心成員34位。毛大慶告訴我們,“有好多人要加入毛線團,不光是地産界的,最近還有幾位藝術家要加入,我還沒審批呢。”
毛線團引入的跑步衆籌也是一種新模式。毛大慶介紹,只要通過悅跑圈app加入毛線團,每跑一公裏就會爲孩子募集到十元錢,特步公司會在一段時間內折現,然後捐給有需要的學校。
“李月教會我的東西,遠遠大過我給她的東西”
在創辦毛線團之前,毛大慶時有捐贈。他坦言,他的公益理念與他的老板王石接近。2008年汶川地震,王石因“捐款門”事件引發人生新思考,毛大慶也從救助一個女孩中獲得生命的升華。
毛大慶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因爲這段重要的記憶與感情,汶川地震後,他很快趕到地震災區,在廢墟上救人,甚至用手刨土,以至手指血肉模糊。參加完救助行動之後,坐飛機回北京,他翻閱報紙,其中一整版都是關于地震兒童的圖片故事。“當時我一眼就看到李月了。李月躺在擔架上,正從廢墟之中被擡下來。照片下面有一行字,‘叔叔,我還想跳芭蕾’”。
12歲的綿陽市北川縣女孩李月在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她是芭蕾舞愛好者。
毛大慶看得傷心,一時卻無能爲力。回到北京,意想不到的是,他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朋友說把李月從西安軍醫大學接到了北京,希望他幫助找個學校,給李月過一個生日。毛大慶爽快地答應了。
當毛大慶見到李月時,心裏“咯噔”了一下。“一瞬間,我心裏便無法拒絕這個孩子了。當她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看到她眼睛裏的絕望、茫然和不知所措,當時我的感情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從那時起,我們就開始了人生特殊的緣分之旅。”
毛大慶開始資助李月,給她找學校,供她上學,給她們母女租房子,一有空就帶她出去玩,讓自己的孩子跟她做朋友。在學校,許多同學都不願意接受李月,不跟她講話。有一次北京電視台錄節目,采訪李月的同學,一位學生直言討厭她。“當時李月就哭著跟我說,爲什麽同學都不喜歡她。本來心裏已受到創傷的她,更加崩潰。”毛大慶說,那段時間李月的狀態特別差,他每天都要陪著這個女孩聊天,開導她。
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隨著舞曲悠然響起,李月坐在輪椅上,身穿粉紅色芭蕾舞裙,舉著一只芭蕾舞鞋,在舞台上跳舞。
李月喜歡寫作,2010年出版自傳《我心永舞》,2011年出版散文集《舞月豆蔻》,2012年出版日記體散文《心舞流年》。毛大慶講到這些時,興奮起來,因爲李月在困境中獲得的成績與著名的殘疾人作家張海迪相像。
開始創業的毛大慶,在遇到困難時,就會在心裏想,他遇到的困難再大也比不過李月曾經遇到的困難,一個小姑娘都能堅持下來,他有什麽理由放棄?“李月教會我的東西,遠遠大過我給她的東西。”
“聽從內心的召喚”
無論是爲貧困地區的孩子籌款,建立公益跑團,還是離開萬科,選擇創業,毛大慶都聽從內心的召喚。
毛大慶出生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杜祥琬曾擔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是中國“兩彈一星”研制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祖父杜孟模則是1920年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生,曾擔任河南省副省長;他的母親毛劍琴也從事核武器研究,是國內航空航天領域第一個女博士;他的外祖父毛梓堯則是著名的建築師,是人民大會堂、北京展覽館等著名建築的設計師之一。
“通過觀察父母和父母身邊的人,我明白了,英雄主義不是說去沖鋒打仗,而應該是敢于面對挑戰、敢于在挑戰面前挺身而出。英雄主義會讓一個人的氣質、氣量、思維的空間全面産生變化,最重要的是一種活著的態度。”毛大慶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他的確是活出態度的人。
此次離開萬科、選擇創業,許多人都爲他捏一把汗。因爲無論是萬科,還是更早前任職的新加坡凱德置地,都是成熟的大公司,無法證明他的真實本領。而創業則要艱難得多,何況他已47歲。他也有此擔心,不在光環之下,沒了大企業背景,自己到底能創造出多大的社會作用?糾結、掙紮中,一次馬拉松長跑之後,他下定決心辭職創業。他說,人到中年,生命不能再等待。
“不止一個人跟我說過,男人60歲可以重新開始。”毛大慶說,王石跟他說過,他的父親杜琬祥跟他說過,凱德的老板廖文良也跟他說過。“我首先問自己,60歲時,我希望人家怎麽定義我呢?”毛大慶說,他希望別人定義他是個學者,是個有思想的人。
47歲的毛大慶開始爲這個目標努力。
他注重效率,做一件事,追求産生不止一個效益。他說,他壓縮了自己的人生,47歲前做的事情,其他人也許要做80年。他以翻譯出版的《朝聖波士頓馬拉松》爲例,“很多人去波士頓跑馬拉松,很多人在書店看到這本書,但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去翻譯它。”毛大慶說,只有他,跑完波士頓馬拉松,回來就翻譯出版了。創辦優客工場,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有9個項目落定。
對于優客工場,毛大慶最初看重的是其商業模式,運行之後,他的觀點也發生改變。他要做的,不是簡單解決創業者的辦公環境,而是做創業輔導。“一路走到今天,我受了很多人的影響,很多人給了我正能量,我也希望把這種能量傳遞給年輕人,這其實也是一種公益。”
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