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會德豐股份在聯交所的預期最後交易日。
“公司(會德豐)今天可能舉行最後一次股東會”會德豐集團主席吳宗權講道——衆多媒體在6月16日引用了這一畫面的記錄,隨後在當日晚間,會德豐公告稱,企業的私有化協議以99.87%的贊成票獲得通過。這標志著,這家始建于1857年、股票代碼爲“00020”的百年老店,將徹底告別香港資本市場舞台。會德豐于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于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上午9時正式撤銷。
五年前吳宗權從父親吳光正手中接過家族企業物業地産業這一支線(會德豐與九龍倉),五年後主導了“母公司”會德豐的私有化,有媒體形容他是最能幹的“富二代”,但這顯然是對這個龐大家族太缺乏了解。事實上,吳光正接手的是其嶽父船王包玉剛的一部分財産,並以青出于藍之勢發展壯大,而包玉剛也並非如坊間描述般白手興家,而是立足于他父親包兆龍打下的基礎再作發展。因此,吳宗權何止是“二代”,而是一個現代亞洲財富家族中少有傳承超過三代的龐大家族的第四代傳人。
而談及這次新聞的主角,百年老店會德豐,還要從締造這個傳奇家族的核心人物,船王包玉剛“棄船上岸”說起。
船王上岸,資本博弈
包玉剛是浙江甯波人,早年做過銀行經理,1949年到香港開始做進口貿易,涉及船運;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後又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香港彙豐銀行等合作,漸著名揚航運界;1967年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到1978年,包玉剛的海上王國達到了頂峰,穩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財團之一;至1981年底,擁有船只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睥睨群雄。
也正是在航運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包玉剛察覺到了航運危機的苗頭,決定通過多年來商海搏殺的經驗與人脈,從航運“登岸”套現並轉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包玉剛與會德豐有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密切接觸。在包玉剛大量出售船只時,會德豐參與了購入大量船隊,而這一錯誤判斷,終令會德豐在1983年錄得6000萬元虧損。對照之下,包玉剛以賤價出售大量船隊,甚至不惜拆毀油輪作廢鐵出售,到1986年時他的船隊已減至65艘,載重量800萬噸,只及全盛期的四成。
隨後在包玉剛博弈怡和洋行、李嘉誠、彙豐銀行,于衆家資本龍頭手中搶下香港熱門貨運港九龍倉(後九龍倉在吳宗權執掌期間拆分爲九龍倉置業和九龍倉集團),成爲了香港房地産巨擘,爲日後的“收租”生意打下了基礎時,會德豐也由于對市場判斷偏差、前景信心不足、營商手法過于保守,迫入求售清盤的邊緣。
會德豐原本是由著名華商張祝珊後人張玉良及猶太世家馬登家族爲兩大主要股東,兩家多年來每多爭執,本已貌合神離,彼時已經均有退股之意。1985年2月14日下午會德豐突然停牌,宣布新加坡富商邱德拔已由馬登家族手上收購13.5%投票權的股票,同時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張玉良認爲被馬登出賣,故將股權轉讓予包玉剛,並要求包玉剛一定會要完全控制會德豐,不容對手反收購。
在包玉剛一系列資本運作的重拳出擊下,僅僅一個月後邱德拔就徹底敗下陣來,當年3月15日宣布接受包玉剛收購建議,套現回新加坡繼續發展家業。盡管資産規模遠遜于九龍倉,但經過一系列重組之後,會德豐成爲九龍倉系的控股公司,不僅形成了會德豐以小控大的格局,也成爲了包玉剛地産系資産中的旗艦。正是在收購九龍倉和會德豐的兩場資本戰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吳光正第一次正式跟隨嶽父走到了台前。
吳光正在嶽父“棄船上岸”的過程中披甲上陣,協助嶽父收購九龍倉和會德豐的種種行動,不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與才幹,贏取嶽父信任,更加獲得了充實的商場征戰實際經驗,對建立自己具膽識、有魄力、能應變的未來領導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女婿們的接班路徑
在此之後,健康每況愈下的包玉剛開始系統的安排龐大家族的傳承事項,由于一生只有四個女兒沒有兒子,包玉剛最終決定將家族財富相對均分給四個女兒,並由四個女婿步入前台執掌企業管理權,女兒們隱于背後持有財富的控制權。
長女包陪慶與長婿分得環球航運的航運航空生意,次女包陪容與次婿吳光正分得會德豐與九龍倉的物業地産生意,三女包陪麗與三婿分得了貿易生意,四女包陪慧及四婿(後離異)分得了金融投資生意,讓各人擁有屬于本身的生意或事業,大家互不幹涉。盡管後兩者的生意並非上市企業,坊間對其發展所知不多,但其接班後的發展,其實應該並不遜色。
爲了更好的保護女兒們能夠享受到的財富權益,包玉剛成立了五個家族信托基金,一個作爲整個家族的主體,另外四個則由四個女兒和女婿管理,掌控各自旗下的企業。包玉剛在各女兒的家族信托中,加入重要條文,規定控制權留在女兒手中,企業管理則全權交由女婿負責,即如傳統所說的“男主外、女主內”,或東家與掌櫃各有權責,當然亦如西方管理學所強調的“控股權和管理權分家”,讓女兒有最好和最實質的保障,女婿則像女兒的專業管理人般,代其統管業務,女兒不幹擾丈夫的管理,只是收取權益,這樣的夫妻一體模式,實在可以發揮巨大效果。
學習嶽父的治家智慧
當我們再將視野集中在吳光正身上,並探討其如何安排子女——他與太太包陪容共育有兩女(吳宗明、吳宗恩)一子(吳宗權)的接班問題時,不難看到在他在嶽父身上汲取的治家經驗。按吳光正的說法:“分家是一門藝術……子女分家後,不論好壞,各自負責,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冷暖自知”。
在吳光正心目中,分家並非強調刻板的、絕對化的“均分”,而是按性質與現實條件分配,讓彼此均可盡展所長。在這個原則的主導下,吳光正將主要的物業地産業(會德豐與九龍倉)留給兒子吳宗權,百貨零售生意——連卡佛(Lane Crawford)及載思時裝(Joyce Boutique)——交給女兒吳宗恩,另一女兒吳宗明則按其興趣分給她其他資産。這樣的安排,一方面可調動子女的積極性與責任感,另一方面則可直接化解太晚分家所埋下的親人日後反目爭産危機,至于背後的思考或原則,明顯與包玉剛當年的安排並沒二致。
百年老店的未來
吳光正家族計劃將家族企業私有化,是在今年二月份就已經傳出的,最初外界猜測的是家族將私有化九龍倉集團,而出乎市場意料的是,吳光正選擇了直接私有化母公司會德豐。有業內人士透露,除了被市場低估以外,九龍倉集團與會德豐之間的香港地區業務沖突是其私有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會德豐于公告中表示,此次私有化旨在消除公司長久以來在現時控股架構下的控股公司折價,並藉此爲股東釋放價值。會德豐被私有化後,仍將擁有兩家合計超過1500億港元市值的獨立上市平台九龍倉置業以及九龍倉集團。
按照現階段的企業經營預測,業內人士認爲,未來吳光正家族所執掌的這三家大型公司,將會對主體業務再次細化區分,會德豐集團將主要在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從事地産投資及發展;九龍倉集團將主要在中國內地從事地産發展及投資,以及于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範圍內從事對非地産業務;九龍倉置業更像一個單純持有香港的優質收租物業的房地産信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