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男生拼死加入籃球隊
就是爲了擁有一雙回力鞋
如果鞋面髒了,
就拿起白粉筆拼命地塗
曾經,海魂衫再加紅白鞋
就能時髦一個夏天
你是不是在回憶青春時光?
然而,這些跟我這個90後無關!
只是不知何時,小白鞋又重新成爲潮流
VANS、Adidas、匡威成了追捧對象
但是我老媽說,
小白鞋最經典的還是回力牌啊!
沿用了十多年的回力校鞋成爲曆史了,不禁令人唏噓。但更爲唏噓的是,一個具有89年的國産老運動鞋品牌所經曆的輝煌與浮沉。
從昔日輝煌到一朝倒閉
回力鞋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最初,它是由雜貨店夥計出身的江蘇江陰人劉永康與人合資開設的;1934年,其更名爲正泰信記橡膠廠,這便是回力鞋廠的前身。
1935年,回力的商標正式在國內注冊,偌大的廣告牌立在十裏洋場的上海,也以此爲起點,漸漸走向全國。
1948年,上海舉辦了全運會,回力花重金從飛機上撒廣告宣傳單,轟動一時。
不過,真正讓回力成爲國民品牌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
1956年5月,回力爲國家籃球隊參加奧運會而特制的565籃球鞋問世,立刻成爲了時尚的象征。1979年又推出了低幫的經典款WB-1,這就是那款大家最熟悉的紅白鞋。
據說,當時的經銷商只要拿到這兩款鞋就等于發財,根本不擔心賣不出去。那時的回力鞋廠每年銷量多達400萬雙。
1984年,中國女排穿著回力排球鞋奪得了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冠軍,在排球女將的風潮席卷全國的同時,回力也成爲了當時年青人心中的潮牌。
那時的回力鞋一雙要6到10塊,而當時的工資普遍在30塊左右,所以孩子們要想擁有一雙回力鞋,不但要省吃儉用,還要積極完成父母制定的學習任務,甚至參加學校專業運動隊。
然而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外品牌的湧入和市場經濟的沖擊,公私合營後重租的七家上海膠鞋廠相繼倒閉,直到2000年,七家廠全部倒閉,8600名工人先後下崗。
回力是最後倒閉的一家,也是最爲幸運的一家。2000年,原廠倒閉後,華誼集團(沒錯,就是搞電影的那個華誼)出資組建了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但經營並未好轉,甚至在2001年,回力在上海南京路第一百貨和新世界等商場的銷售專櫃因銷量不好和款式老舊被商場撤下。
牆內開花牆外香?那只是傳說!
2008年是回力看到轉機和開始轉型的一年。而讓回力意識到轉型必要性的卻是因爲一件“烏龍事”。
2008年,好萊塢明星奧蘭多布魯姆在曼哈頓的《紐約,我愛你》片場出現腳蹬一雙回力鞋,而這一裝扮被人拍下傳遍了網絡,引發了熱議。
“看看這紅藍搭配的鞋子,不就是回力的經典款嗎?連精靈王子也在穿我們的國産品牌啊!”這令回力的團隊大爲興奮,並且決定轉型。
然而,卻沒有人問當時在國內都無人問津的回力鞋是怎麽樣跑到精靈王子腳上呢?
小編看圖沉思良久,這麽過曝的圖片,虧你們也看得出來,真牛!然而待小編把圖片亮度調低,對比度調高,卻發現……
你不信?再看一張圖,咱精靈王子的兒子穿的明明就是飛躍嘛!說到飛躍,大家會想“嗯,這也是咱們的國産老牌子啊!”沒錯,飛躍也是我們的國産牌子,而且跟回力也有點關系。
當初公私合營搞裁並、搞改組,誕生了七個葫蘆娃,不,是七家上海膠鞋廠;而飛躍鞋來源于上海膠鞋一廠,回力鞋則來自上海膠鞋六廠,這麽說來也可以稱兄道弟一下吧。
後來,大家都倒閉了,回力歸華誼了,而“飛躍商標”所有權歸雙錢公司,而雙錢又是華誼的子公司,所以好吧,兜兜轉轉,還是一家人。
那麽話說回來,連回力都比不上的飛躍鞋又是怎麽樣跑到精靈王子的腳上呢?
對此,小編很遺憾地說,這大概和中國飛躍沒有什麽關系。
2005年,法國人特裏斯·芭斯蒂安旅居上海,将飞跃鞋买到法国,迎合了当时的“反匡威潮”,从而将20多塊的小白鞋買到500-1000元的歐洲潮品。
在2006年,特裏斯在法國搶注了“飛躍”的商標,雖然産品還是“Made in China”,但卻是他自行在中國找的代工廠。後來,飛躍鞋風靡歐美,但這跟中國飛躍並沒有什麽關系了。
所以說整件事情就是:一個法國佬偷走了我們的飛躍商標,火遍歐美,然後被精靈王子穿了,卻被國人誤認爲是回力,然後帶紅了回力。
這件事不僅帶火了回力,還讓回力意識到了國外市場的重要性。幾十塊的回力鞋步著法國飛躍的後塵,在歐美搖身一變,成爲幾百上千的新潮牌。
2011年,回力還跟荷蘭最好的Sneaker專賣店Patta、德國第一制筆品牌STAEDTLER施德樓,三方跨界合作,推出了一款新鞋子。這麽會玩,爲什麽不早點振作起來啊!
然而,在回力磨刀霍霍,咳,是准備大展拳腳的時候,卻發現歐美的商標都被一家美國公司搶注了。至此,回力無法繼續在歐美市場進行銷售。明明已經有飛躍作爲例子在前,沒有想到回力還是重蹈覆轍。
如今打開美國亞馬遜,只能看到月售爲零的頁面了。所以說,回力“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故事只是都市傳說了
回力的品牌精神是什麽?
既然歐美市場行不通,回力只能先好好回來攻占國內市場了。除了好萊塢明星回力事件之外,2008年的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博會也給回力創造了大量曝光和宣傳的機會,讓回力重新走進了國民的眼中。
2010年9月18日,回力鞋業在老企業平涼路舊址開出了第一家旗艦店,首月營業額達167萬元,創下了回力發展史上的新紀錄。
根據回力官方數據,回力銷量從2009年開始不斷翻番,由2008年的不足1.5億元迅速攀升至2013年的6.1億元。據回力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回力産品在市場的銷量突破了6000萬雙,公司自營銷售額爲8億。
然而太子伴讀覺得這些並不能說明什麽。曾經,買到一雙回力鞋,擁有的是比今天擁有一雙阿迪達斯或耐克鞋還要自豪的榮耀感;如今只要幾十塊就能買到的回力鞋,卻只是被用作複古、追憶和情懷。
沒錯,回力是有著數億人的共同回憶和情懷,但除此之外的品牌精神呢?
耐克Nike高呼Just Do It、彪馬PUMA宣稱FOREVER FAST,新百倫Newbalance傍著李宗盛抛出了匠心論,就連被法國人搶走的飛躍也被重新定義爲“Flying Forward”,而回力呢?
另外,說到質量和設計,回力輸匡威何止一籌?當然,我們也不能奢求幾十塊的回力有匡威的品質。但關于質量問題,回力確實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
一方面,現在的回力産品全部外包給外地的12家生産廠,分布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地,上海本部只留下管理、研發團隊。代工廠太多也太過分散,使得回力産品的質量控制變困難。
另一方面,經銷渠道太多,使得市場上的回力鞋真假難辨。說到山寨衆多,好像是很多品牌永遠的痛,但還是有一些開設品牌專賣店、給鞋子編碼之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消費者去僞求真。
回力一直以來采取的經銷商分銷的方式,使得銷售渠道變得繁多而混亂。單在淘寶上就有8000家左右個人開的回力專賣店。此外,還有100多家天貓旗艦店,但上面的産品真假難分,參差不齊。因此,回力想要重新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還需要在梳理經銷渠道上大花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