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 專業 理性
長江産經 産經智庫 原創之庫
文|包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
2020年初開始,世界多國相繼發生的新冠疫情不但給公衆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也對各國經濟的運行,特別是餐飲業爲代表的服務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如何緩解餐飲業在疫情期間遇到的客流減少甚至暫停爲企業帶來的運營和資金困難,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就成了擺在相關國家和地區政府面前的重要問題。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的報道:今年1月爆發以來,市中心餐飲場所和鄰裏小販大多聲稱生意大跌七八成,于是有的縮短營業時間,有的暫時關閉部分分店。新加坡餐飲業協會估計,約4000個餐飲業者可能無法撐過此次危機。按照新加坡共有約1.2萬家餐廳計算,沖擊的波及面可能在三分之一以上。同時,由于餐飲業提供了約20萬個就業崗位,若餐飲業出現大規模倒閉和裁員,對就業和家庭生活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對此,新加坡政府和工商界主要從兩方面入手改善餐飲業從業者的經營處境,並穩定就業。
首先是降低餐飲業企業在實體店經營上的成本。在疫情期間,餐飲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客流減少的情況下依然需要支付員工工資和店面租金。新加坡政府對此的扶持政策是通過“同舟共濟預算案”直接向因疫情停工的企業提供每名員工最高相當于75%月薪的雇傭補貼,並告誡接受補貼的企業不得解雇員工或放無薪假,避免企業短期資金困難成爲員工被解雇和流失的理由。此外,爲了緩解企業店面支付租金方面的困難,政府還通過返還最高至100%的房地産稅給商場,並要求商場將此返還在租金裏扣除降低餐飲業的租金成本。
同時,很多商場或購物街業主也以更改租約的方式對餐廳進行支持和讓利,比如將租金的計算方法從固定租金改爲在疫情期間按照餐廳收入的最高15%。也有些商場和購物區業主采取直接對固定租金打折的方式,比如在疫情影響最大的幾個月30-50%的租金。總的來說,“同舟共濟”是很多經營者和利益相關者的共識。
第二是鼓勵餐廳通過線上平台開展外賣業務。具體措施包括本地線上平台如Grab Food在疫情期間爲餐廳線上開店辦理手續開“快速通道”,要求所有手續務必在申請遞交後三個工作日完成。爲了消費者安全和信心,線上平台需要爲外賣服務提供必要的清潔消毒工作。同時,在疫情期間,政府還向平台提供相當于訂單總價5%,或平台向商戶收取費用20-40%的補貼,並要求平台將補貼部分讓利給商戶,幫助餐飲業商戶降低運營成本。
以我的個人經曆和觀察來看,這些政策對于新加坡餐飲業的持續經營和轉型的幫助還是很大的。特別是促進電商化的相關舉措,從我對我手機上常用的訂餐應用軟件的觀察來看,它已經使得附近餐廳“上線率”從疫情發生前的不足20%增加到70%以上。而且,新的需求也促生了新的技術和工藝改進。比如在疫情之前,由于風味保持的困難,以面館爲代表的很多餐廳一般是不上線的。但面臨疫情的壓力,平台和商家積極合作,也研發出適合面條等特殊菜式外帶的方法。比如在新加坡開業的著名中國餐飲企業舌尖尖蘭州拉面,就研發了一種湯面分開的打包方法避免了面條在湯中浸泡過久帶來的口感下降問題。
同時,外賣業務的增加還産生了新的就業需求。由于飛速暴漲的外賣和快遞需求,新加坡的網購平台和外賣平台在疫情之初也經曆了送貨和送餐人員的“用工荒”。爲此,平台思考了很多改進和優化物流配送途徑,提高運力利用率的新辦法。同時,在政府指導下,平台也將一些送貨任務派發給了因受疫情影響而收入下降的出租車和網約車司機。在彌補增加自身運力的同時,也爲緩解這些司機的收入下降提供幫助。
總的來說,新加坡政府和工商界對餐飲業扶助舉措的出台和效果都說明了亞洲文化中“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思想對社會經濟克服困難,走出困難的重要推動,和以互聯網/物聯網爲代表的移動産業和相關新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提高經濟穩定性的重大貢獻。國內各地的政府和工商業團體,也許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靈活參考一些適合的政策或協調方式,促進當地餐飲業的恢複和進一步增長。同時,政府、工商業組織也可以和國內外賣平台進一步增強溝通,鼓勵並支持後者以各種方式扶持中小餐飲企業和商戶“上網”,並在疫情期間盡量提供必要的優惠和打折,將目光放長遠,做好即將到來的5G時代的餐飲“物聯網”産業和市場培育,而不是爲了短期財務報表的數字犧牲了更爲廣闊而重要的未來。
END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爲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注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對于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爲,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江蘇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以南京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平台爲核心,優化組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科和專家資源,以中國沿海地區高度開放、發達的實體經濟爲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實體經濟的走勢、趨向與政策,爲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總結經驗,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