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叫張勇的人都很忙!
9月10日,“逍遙子”張勇上位,接棒阿裏大權。而在此之前,另一個叫張勇的先搶了一波風頭。
8月29日,據福布斯官方發布的信息,新加坡首富易主,新晉級的爲49歲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身價爲138億美元(約合986億元人民幣)。
大家熱愛的海底撈突然變成“外企”,張勇也成了新加坡人?看著榜單,有人驚訝,有人不解,有人歎息……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海底撈是本土品牌,張勇是四川人。
此時那些不明覺厲的人,可能會有些小情緒。但是據傳言,在海底撈上市前的2017年,張勇及其妻子舒萍就已移民新加坡。
細思這個時間節點,不難看出張勇的良苦用心!
爲上市換國籍?
“逍遙子”張勇曾開玩笑說,他就是那個被馬雲推下地獄的CEO。玩笑中透出的是責任和擔當,縱使是下地獄也要迎難而上。
而海底撈張勇,一切都爲海底撈的“發展”讓步,哪怕犧牲自己的國籍。這位慈眉善目的“大家長”的心永遠與員工、顧客同在。
在2700萬的別墅裏,張勇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他三天兩頭地飛回內地,情系海底撈。據當時的知情人稱,張勇移民新加坡實屬無奈之舉,權宜之計,其目的是爲了順利上市、拓展海外市場,將中國的飲食在世界發揚光大。
公司創始人爲了企業上市而更換國籍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兒。俏江南董事長張蘭曾說:“要不是爲了在香港上市,誰願意放著中國公民不當而當島民呢?”周黑鴨在香港上市前,創始人周富裕將名下所有股權贈予其夫人,彼時其夫人變更爲瓦努阿圖共和國籍。
究其原因,企業家們更換國籍一方面是爲了規避商務部的審批,達到在境外上市的目的;另一面移民海外或擁有第二本護照,意味著在投資、海外市場拓展、開設銀行賬戶、境外上市、全球置業等配置海外資産方面會有更多選擇。
而海底撈的下一步計劃是就是海外擴張,實現品牌全球化。在香港上市的海底撈控股公司實際上是重新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因爲在在開曼注冊的公司可以更方便地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
其實騰訊、百度、阿裏巴巴恒大等等,都在開曼群島進行了離岸注冊,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已經成了中國大公司的慣例。
從張勇20多年的創業曆程、人生志向以及經營理念,對以上說法也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奮進的小鎮青年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成功,屢敗屢戰是成功者的標簽,張勇亦不列外。
張勇的時代,中專是最吃香的,畢業後直接包分配。爲此,初中畢業後,張勇就進人了簡陽的一所包分配的技校學電焊,認識了一個叫施永宏的同學。技校畢業後,張勇如願被分配到國營單位當電焊工,總算是握住了鐵飯碗。
但彼時改革開放的浪潮吹遍了神州大地,隨便做點小生意就比上班強,他院子裏賣燒鵝的阿婆竟然都可以成爲萬元戶。
那時“賺錢”成爲許多人最大的目標,在工作之余,張勇也開始留意賺錢的門道。當時人們手上漸漸有了余錢,博彩就流行起來了,張勇想從中尋找商機,在去成都買博彩機的時候被騙了,他幡然醒悟,這樣騙人的行當不長久。
後來他又利用便利的關系,搞到了汽油,但當時汽油市場是計劃市場,倒賣汽油也不能正大光明的幹,買的人很有限,這也不是正經的買賣。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了,夜市也流行起來了。此時的張勇看到了的麻辣燙的商機。
于是簡陽的“小辣椒”麻辣燙開業了,這既不害人,也不違法,符合他說的“正經買賣”。果然憑著張勇地道的口味和熱情的服務,生意竟然出其不意地紅火,他因此落了一個“萬元戶”的名聲。
麻辣燙不僅讓他看到了未來的希望,而且還“抱得美人歸”。在他小店的旁邊有一個美發店,一名叫舒萍的女孩不知是因爲看上了勤奮的張勇,還是真的餓了,總之把“小辣椒”當成了她家的廚房,在張勇生發愛慕之心的時候,這事就成了。
壯大海底撈
墜入愛河的張勇,很快意識到了生活的責任和生命的意義,在“小辣椒”店不足以滿足二人的發展目標時,“夫妻”倆想把事業做大一點。
說幹就幹,夫妻倆很快開始張羅火鍋店。那是1994年,這時張勇技校的同學施永宏找到他,于是兩對“公婆”四人一起湊了8000塊,支起了四張火鍋桌,開始了草根式的創業生涯。
憑著之前做麻辣燙的經驗,火鍋店一開業就生意興旺。但當時還沒有想到一個好的名字,最後在老婆的建議下,以打麻將的“海底撈”命名。
偏居一隅的海底撈,在張勇的特色服務下,迅速成爲本地知名餐飲企業。他不僅親自爲客人拎包、帶孩子,還爲客人擦皮鞋,提供各種貼心服務,如今海底撈的服務就是傳承了他的特色。不僅要做,而且要做得自然。
他們遵循的是傳統的合夥人制,人人平等,四位約定,顧客來了,大家憑著自覺性幹,客人走了,就喝水聊天打,大家既是老板又是員工,“賺錢一起分,賠錢一起抗”。
但很快,張勇意識到“這樣的隊伍不能走得長遠”,跟當時馬雲對十八羅漢說的“大將從外面請” 的話如出一轍。爲了擺脫家族式企業管理的弊端,他提出要當總經理,建立一家正式運作的公司,其他三位合夥人沒有異議。
于是在張勇的正確帶領下,10年來,服務已成爲海底撈行走火鍋江湖的獨門絕技,成爲口碑營銷的典範。這得益于張勇的戰略和領導,在企業做大的同時,海底撈的大權也不斷向張勇集中。
唯一創始人
獨攬海底撈大權的張勇,早已不是10年前的那個替人拎包的 “服務員”,他是公司的CEO,他要考慮全國擴張,帶領下屬共同致富。
于是爲了戰略利益,他不得不做出後來惹人非議的決定,“杯酒釋兵權”。2004年,他先提出讓讓妻子舒萍和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離開公司。阿裏當時上正軌的時候,馬雲第一個“開除”的就是張瑛。厲害的人物做事的方式都如出一轍。
三年之後,他不僅提出讓施永宏離開,而且要求按原始出資額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妻手中購買18%的股權,之後張勇夫婦擁有海底撈68%的股份,絕對控股。
海底撈早期的四位創始人也僅剩張勇。但張勇並沒有讓離開的三位合夥人失望,這個十年,他帶領海底撈開疆拓土,不僅成爲中國知名餐飲企業,而且走向國際化。
2012年,海底撈走出國門,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家海外分店。至今已在新加坡開設了12家分店,在美國、日本、韓國也有多家分店。
在2018年成功地將海底撈推向港股市場,如今股價較上市時翻番,其市值近2000億港元。張勇也以近千億元身家,成爲新加坡首富。
外界的誤解
在張勇成爲新加坡首富後,許多媒體又拿當年張勇“踢開”施永宏夫婦說事,對此張勇從未解釋,所謂清者自清。曾有人說張勇經營的海底撈爲菩薩心腸,作爲菩薩的張勇怎會理會外面的流言蜚語。
有人說,以海底撈目前的市值來算,張勇從施永宏夫妻手上購買的18%的股份價值300多億,等于白撿了個便宜,認爲“不厚道”。
可我們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首先施永宏夫婦對此並無意義,無論是退出還是賣股份,他們是認准了張勇的能力,對他的經營才智心服口服才做的決定。可以說沒有張勇就沒有海底撈的今天,而如今施永宏夫婦手裏剩下的海底撈股份價值依然超過200億。
對施永宏而言,不僅賺到了錢,而且實現了人生價值,其實外界不知道的是,他從不曾離開“海底撈”。
在海底撈上市前的2016年,有一家叫頤海國際的火鍋底料生産企業上市了,它成立的時間剛好是施永宏離開海底撈的時間。
頤海國際上市價爲3.30港元,到2019年,其股價最高已達到48.45港元,施永宏就是頤海國際的CEO。爲了扶植頤海國際,張勇允許它永久性免特權的使用海底撈商標,而且是海底撈火鍋底料的唯一供應商。
至此,人們才發現兜了一大圈,施永宏其實從未離開海底撈,只是換了個方式和位置。張勇也不是外界所傳的只顧自己不顧同伴的唯利是圖者。
張勇沒跑
就像施永宏從未離開海底撈一樣,其實張勇一直都在“四川”的海底撈,媒體評價的“菩薩心”一直未變。員工的福利:配宿舍,有暖氣空調,空間不小于6平米;步行到店時間不超過20分鍾;有專門的保潔人員給員工洗衣服等也未曾改變。
因爲張勇的睿智,天才般的經營,海底撈才沒有成爲下一個 “真功夫”。2018年,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顯示,張勇夫婦財富爲77億美元,排名第19位;施永宏夫婦財富36.5億美元,排名第66位。
站在終點,再回首走過的路,兩對夫妻創始人都是人生的贏家,張勇與施永宏的分合進退,不像是約定好了的嗎?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爲了達成某種目標,你必須殺伐果斷,不留情面;也許會遭受咒罵,背離初衷,甚至做出犧牲,但你知道,那是你必須做的,也只有你能去做。
當所有人說“你變了”的時候,你拍拍胸口,“我的心還在!”
作者:電商報 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