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界風情畫(ID:finkeeper)
作者:雜雜妹
在東亞人印象中,新加坡是美食之都。
在馬來、印尼人印象中,新加坡同樣是美食之都。
在緬泰人印象中,新加坡還是美食之都。
在南亞人印象中,新加坡亦是美食之都。
在非洲人印象中,新加坡依然是美食之都。
在歐美人印象中,新加坡仍是美食之都……
(妤妤姐:哪來的那麽多廢話?)
新加坡由于地處赤道邊的馬六甲海峽處,融合了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英國、荷蘭、葡萄牙等地的美食精華,曆經數百年發展,已經成爲了世界廚藝版圖上不可忽視的新加坡板塊。2016年,在德國埃爾富特舉辦的第24屆世界廚藝奧林匹克大賽上,新加坡國家烹饪隊擊敗了其他29支隊伍,成爲唯一一個在冷盤展示和熱烹饪類別中獲得兩項金獎的亞洲國家。
此外,在2021年的《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中,新加坡一共有49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其中,3家三星餐館,5家兩星餐館和40家餐館及1家小販獲一星。相比之下,號稱中國美食之都的廣州只有3家二星餐廳,14家一星。而且,新加坡米其林餐廳也極具性價比,由于許多餐廳是在“小販中心”,故有媒體親測後指出,新加坡米其林餐廳人均消費不足40星幣(SGD),合人民幣200元左右,十分具有性價比。
在網上各種華語編撰的新加坡餐廳指南中,肉骨茶、海南雞飯、炒面這三種符合華人口味的産品是永不過時的“老三樣”,對于習慣了“面包的腦袋,Salad的胃”的歐美遊客眼中,新加坡美食又是一副什麽模樣呢?
在這裏,我們必須介紹一下長期介紹東亞及東南亞的旅行作家“竹旅人(THE BAMBOO TRAVELER)”——美國人Julie女士。對于面積不到杭州市中心區4分之3的新加坡,她是再熟悉不過了。
她的新加坡美食攻略給我們呈現出的,便是歐美人對新加坡美食的看法。
首先,她推薦了新加坡毗鄰太平洋的東海岸的Katong,也就是東佳。它也被稱爲Joo Chiat,它是以一個叫Chew Joo Chiat的人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9世紀在這個地區擁有種植園。
在當年,Katong是從清國福建、廣東沿海“下南洋”打工、經商者登陸新加坡的第一站,故當地騎樓式建築和柔和、多彩的商鋪成爲了典型的街景。這是許多旅行手記不會記錄的。而在當地有什麽樣的吸引歐美人的美食呢?您能想到嗎?
(一定是粿條吧?——保镖哥)
還真不是,她向自己的粉絲介紹了——
是的,她去到了新加坡大名鼎鼎的94歲(2019年)長者開辦的kopitiam(咖啡攤),據說,這位長者是來自海南島的,當年還屬于廣東雷州。雖然生意早已交給了兒孫,但這家小攤的主打産品還是伽椰醬拌烤面包,Julie覺得,這是“新加坡人的傳統早餐”。其實也不是啦,新加坡人的早餐是非常多樣的,對新一代上班族來說,切片面包(toast)夾雪糕更適合在常年30℃左右的早晨食用。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早晨也略有不同,比如華人長輩喜歡喝粥,南亞裔(印度泰米爾人、斯裏蘭卡僧伽羅人等)喜歡蔬菜漢堡包,馬來人倒最熱衷喝咖啡。
當然,言歸正傳的是,伽倻是一種由椰子、糖,有時還有盤丹葉制成的果醬。她造訪的咖啡店伽椰果醬可是有秘方的自制品。
kaya塗在烤白面包或烤小圓面包上,然後在果醬上面放一大塊黃油,它至少能堵住你的一條動脈。這家咖啡店用木炭烤架烤他們的小面包。
還會給你一個半熟的雞蛋,你把它打碎成一個碟子。在蛋黃上撒上白胡椒粉和醬油,然後把你的面包蘸上kaya和黃油。好吃!
(妤妤姐:看來歐美人到哪都喜歡用面包和咖啡開始嶄新的一天啊~~~)
不單如此,別人的鑽研精神還真值得學習。
在喝咖啡時,Julia打聽出了新加坡Kopi(馬來語:咖啡)的種類與獨特的配方:
- Kopi:黑咖啡和煉乳
- Kopi-O:黑咖啡和糖
- Kopi-C:黑咖啡、淡牛奶和糖
- Kopi-Kosong:不加牛奶和糖的黑咖啡
厲害吧?
緊接著,她又來到Nyonya Kueh和Nyonya Bak Chang,這兩地以混合著華人、印度和馬來亞美食的情調而著稱。
因此,這裏的菜品也叫“土生菜”。具體來說,是中國的配料、馬來和印尼的香料與烹饪技術。
很多菜肴都含有東南亞烹饪中常見的香料,如椰奶、辣椒、盤丹葉、羅望子、高良姜根(如果有機會,聞一下高良姜——簡直就是天堂!)、蝦醬(有點刺鼻)和青檸葉(也是天上的!)。比如這款Onde-onde就是用棕榈糖填充的糯米球,上面覆蓋著椰子薄片。它們有時也含有潘丹汁。非常好吃。
在這裏,還有一家博物館,介紹的是華人和當地人混血兒社區在1900年代前後的生活方式,這些人男生被稱爲峇峇,女生被稱爲娘惹,他們多從事對清國、日本、英國等地的貿易,還有便是中南半島、印尼的種植園管理。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對于在新加坡工作的西方人來說,Laksa(叻沙)和Manhattan在2004、05年流行過一段時間的越南檬粉一樣,是午休時常光顧的食品,5SGD(約合人民幣25至30元)就有一大碗,它是咖喱海鮮湯米粉。
Laksa經過上百年發展,有了許多不同版本,比如馬來西亞槟城般,因爲放了羅望子,所以有些酸,而在新加坡的叻沙則有些甜,也許與糖的用量有關。
新加坡東海岸路(East Coast Road)以其餐館的叻沙而聞名。早在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一場被新加坡人稱爲“叻沙之戰”的戰爭就發生在這條路上。當時,東海岸路的五個大排檔互相激烈爭奪顧客,都自稱是原來的佳東Laksa。事情平息了,競爭也沒有那麽激烈了。
這真實的佳東叻沙餐館是由一個叫Janggut的人在佳東的街道上兜售他的叻沙起家的。1963年,衛生檢查員把他趕出了街道,他和他的兄弟在東海岸路49號開了一家餐館,並把它命名爲海軍遠征Laksa。因此,大家都把東海岸路的Laksa稱爲佳東叻沙。
海軍遠征(Navy March)關閉了一段時間,然後又移動了幾次,現在它在Roxy廣場。
而如果要品嘗新加坡華人美食,舊機場是個不錯的場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有小販中心。它們通常位于沒有空調的大型無裝飾建築中。有一個屋頂,但側面通常對外界開放。有一排排的攤位,每一個都專門做一個或幾個菜。例如,一個小吃攤可能只賣沙爹,而另一個小吃攤專門賣中國炒面。價格相當合理,通常在3-7新元(2.22-5.17美元)之間。你甚至可以在唐人街的馬克斯韋爾小販中心買到辣椒蟹,價格大約是坐式餐廳的一半。食物真的很好吃。
當然,Julie更青睐的還是和自己文化相近的阿拉伯與印度美食。
而在華語新加坡美食攻略中對來自中東的菜品似乎非常吝于筆墨,其實,世界三大菜系裏,土耳其菜就是中東菜品的集中展示。
新加坡中東美食集中在Kampong Glam(旁格拉姆),1819年英國人到來時,還是個小村莊。這裏如今建有馬來文化中心,而使用的建築物則是以前蘇丹的宮殿。
在當地,Murtabak,最初是一種阿拉伯菜,在新加坡非常受歡迎,所以它基本上成爲了新加坡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裝有雞肉、牛肉、羊肉、鹿和沙丁魚等肉類的平板烤餅。Julie點的Murtabak有雞肉、雞蛋、胡蘿蔔和洋蔥。
和法國菜在19世紀異軍突起的原理類似,蘸醬是阿拉伯菜的靈魂——烤魚蘸咖喱醬,或者番茄醬蘸醬。
至于當地的“馬來菜”,則融合了馬來人信仰Islam和華人的食材,還有熱帶無窮無盡的豐富果蔬——椰漿飯、桑巴、鳳尾魚、烤花生和黃瓜,是常見的Nasi lemak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碟融合了主食與配菜,同樣十分經濟。
另外,以甜點、烹饪果蔬見長的印度菜,除了餐廳頻頻于近年來登上各大城市米其林排行榜外,也靠著健康新風在新加坡人氣漸長,而以往被視爲“苦力聚居區”的小印度也是歐美遊客喜歡的美食之所。
要略微講講的是,小印度最初是歐洲人居住的,因爲它離馬場很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地區開始養牛和貿易,來自印度南部的印度人占了這個行業的大部分勞動力,因此,開始在現在的小印度定居下來。大約在20世紀,這個地區變成了印度人占主導地位。
而說到印度菜,就不得不提Dosa了,Dosa就像一個夾了一點咖喱土豆的薄餅。而蘸醬則豐富得多:包括椰子醬、桑巴醬和辣醬。
另外,印度甜點同樣是來新加坡旅遊的歐美人喜歡光顧的産品。盡管印度甜點看上去做得很粗糙,油光可鑒的外表令減肥人士有些害怕,可放到嘴裏後,這一切顧慮都煙消雲散了,是的,在美味面前,不管來自哪種文化背景的人,都是那麽經不起誘惑。
參考資料:
1、HELLO SINGAPORE FOOD TOUR – AN UNBIASED AND HONEST REVIEW(By 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