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近期由于中國台海局勢緊張,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創始人、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在島內高調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捐出約30億新台幣(約1億美元),以幫助加強島內“防務教育”,希望喚醒島內人士“不貪財、不怕死”。同時,開發相關技術,反制對島內散布爭議信息,反制對島內網絡攻擊活動等。
針對曹興誠的這番言論,很快便引發了國內網友的對于曹興誠和聯電的聲討。
對此,聯電官方今天發布澄清聲明表示,“曹興誠先生十數年前就已離開聯電,並且目前並未在聯電擔任任何職務,曾任榮譽董事長已于今年4月份經董事會決議撤銷,曹興誠先生未持有公司任何股份,近期有關媒體報道曹興誠先生個人行爲,與公司無關,不代表公司觀點。”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的答記者會上強調,曹興誠代表不了台灣工商界,更代表不了廣大台灣民衆,相信絕大多數台灣工商界人士和台灣同胞能夠明辨是非,以實際行動維護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曹興誠此前就有過“反華”言論。在2020年2月,在接受《財訊》雜志采訪,發表對台灣海峽兩岸半導體發展的看法時,曹興誠就語出驚人地表示,“如果能重來,我希望我們沒有到大陸協助設廠。”並對聯電協助設立蘇州和艦設廠一事,表示悔不當初。
曹興誠表示,大陸過去有段時間成長很快,聯電也去投資,不過,大陸的經濟榮景已經過去,麻煩越來越多,“在大陸的台商能跑的,10年前都跑掉了。”
關于曹興誠、聯電與蘇州和艦
業界流行的說法是,在1990年前後,時任聯電董事長的曹興誠就有赴大陸投資發展的想法(曹興誠籍貫山東濟甯,一歲半時隨父母到台灣省)。他曾說沒有廣大的腹地,無法成爲工業巨頭。當年,他先是派聯電總經理宣明智到大陸,推廣IC設計技術。隨後,在曹興誠的支持下,聯電的副廠長徐建華離開聯電,到蘇州成立了和艦科技。
資料顯示,蘇州和艦科技成立時間是2001年11月23日,當時是外商獨資企業,外商名稱是英屬維爾克群島橡木聯合公司,注冊資本3.5億美元,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是徐建華,住址是台灣新竹市。
由于台灣當局認爲聯電是和艦科技背後的真正投資者,因此對此事進行了調查。據當時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當局經過兩三年的調查,發現徐建華與聯電高層來往密切。而且,和艦當時發展迅速,2004年第4季0.18微米芯片代工服務進入量産,並完成0.13微米的制程開發,而此中的199項專利技術的專利權卻爲聯電所有。同時調查還發現,和艦有40多名工程師是由聯電離職後集體前往。
2005年2月15日,台灣地區司法機關以非法到大陸投資建立和艦科技公司爲由,搜查了聯電的九個辦公地點。台灣籍的和艦科技公司董事長徐建華當時正在台灣過年,他在這起事件中遭到了羁押。但後來徐建華以1000萬元新台幣交保候傳,但被限制“出境”。
同時,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副董事長宣明智也被起訴,被控違反台灣地區半導體産業政策條件,“背信”投資,且將聯電核心技術轉移給蘇州和艦科技。此前曹興誠曾坦承,在蘇州和艦設立階段,確曾給過支持,但並沒有違規。
2006年1月,曹興誠辭去董事長、董事職務,只留下了個目前榮譽職位。宣明智也辭去了副董事長職務。
2007年10月,台灣地區某機構對此案所做的一審宣判爲:聯電勝訴,曹興誠、宣明智、徐建華等三人無罪。由于聯電對于和艦科技的“援助”,和艦科技將其約15%(1億多美元)的股權轉讓給了聯電,最終聯電得以渡過難關。而在當年8月中旬的庭審中,三人被控違反台灣地區半導體産業政策條件,“背信”投資,且將聯電核心技術轉移給蘇州和艦科技,當庭要求判處2年及以下刑期。
2009年4月29日,聯電宣布,董事會已經批准以最高2.85億美元收購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85%的股權。這一交易完成後,聯電將持有和艦科技100%股權。
曹興誠在離開聯電後,做起了藝術鑒賞、古董收藏,未再從事半導體相關行業,並于2011年加入新加坡國籍。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