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年—2025年)》(下稱新規劃),提出新時期金融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央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年—2021年)》(下稱舊規劃)中明確,這三年金融科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等。
舊規劃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科技發展的 “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
相比之下,新規劃以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爲主線,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全鏈條。
同時,新規劃明確,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的和數字賦能,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力爭到2025年實現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
01創新監管試點、綠色金融……
縱觀2019年—2021年,業內論及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創新監管試點不得不提。
2018年底,央行等六部門決定在北京、上海、福建省等十省市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2019年12月,央行發文稱,啓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首個試點城市爲北京。
直到2020年1月,央行營業管理部向社會公示6個創新應用,涉及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清算組織、支付機構、科技公司等多家機構。
到了3月,6項創新應用完成登記。而時隔1年(2021年3月),證監會在北京地區率先啓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
去年12月30日,據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按照證監會有關工作要求,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北京)專項工作組已完成第一批試點項目的征集遴選、專家評審、行業評估、社會公示等,決定對16個試點項目啓動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除北京外,上海、福建、廣州、杭州、深圳、湖北、山東等地均爲試點地區。
除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外,央行于去年4月發文稱,連同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啓動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
2021年6月,央行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下稱意見),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有效整合涉農主體的信用信息,優化風險定價和管控模型,提高客戶識別和信貸投放能力,減少對抵押擔保的依賴,逐步提高發放信用貸款的比重。
意見提到,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依托5G、智能終端等技術,開發線上服務平台或移動應用程序,推進全流程數字化的移動展業,支持涉農主體通過線上渠道自主獲取金融服務,打造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模式,破解農村偏遠地區網點布局難題。
此外,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發展低碳經濟、生態經濟逐漸成爲社會共識,也爲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把金融支持碳中和列爲2021年工作重點,把科技創新作爲優先事項。
2020年12月,央行行長易剛曾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央行將繼續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綠色金融中的運營前景非常大。
02八項重點任務:數字成關鍵
經過了2019年—2020年這三年,央行對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有了新的規劃。
根據新規劃,共有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分別爲:
一是強化金融科技治理,全面塑造數字化能力,健全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金融科技倫理規範體系,構建互促共進的數字生態。
二是全面加強數據能力建設,在保障安全和隱私前提下推動數據有序共享與綜合應用,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三是建設綠色高可用數據中心,架設安全泛在的金融網絡,布局先進高效的算力體系,進一步夯實金融創新發展的“數字底座”。
四是深化數字技術金融應用,健全安全與效率並重的科技成果應用體制機制,不斷壯大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産業生態,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裏”。
五是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創新體系,搭建業務、技術、數據融合聯動的一體化運營中台,建立智能化風控機制,全面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
六是深化金融服務智慧再造,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務渠道,著力打造無障礙服務體系,爲人民群衆提供更加普惠、綠色、人性化的數字金融服務。
七是加快監管科技的全方位應用,強化數字化監管能力建設,對金融科技創新實施穿透式監管,築牢金融與科技的風險防火牆。
八是紮實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持續推動標准規則體系建設,強化法律法規制度執行,護航金融科技行穩致遠。
對于此,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本次出台的新規劃有如下關注點:一是將綠色低碳融入發展原則,在綠色金融理念深化發展的當下,助力綠色低碳轉型成爲了金融科技的新動向;二是強調數字元素和數據要素,將“在保障安全和隱私”作爲有序發展的大前提;三是明確階段定位,從上一階段的“立柱架梁”全面邁向“積厚成勢”新階段,有助于瞄准定位,使得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水平再上新台階。
蘇筱芮提到,根據新規劃,金融科技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創新體系、智能化風控機制、安全與效率並重的科技成果應用體制機制、業務、技術、數據融合聯動等方面,要實現這一“跨越”,一方面需要從頂層制度上不斷完善各項機制的構建,另一方面也需要繼續通過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形式來鼓勵和調動市場機構積極性,推動數字技術金融應用全面落地。
03結合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新動向
相比舊規劃,新規劃已從“發揮金融科技賦能作用”向“金融數字化轉型”邁進。
光大科技創新總監、社科院研究員王碩表示,這彰顯著過往金融科技的價值變化:
一是認知更加深入。過去金融科技多是賦能爲主,而當前科技已經逐步從業務賦能貫穿到深度融合進金融服務的前中後台,無科技不金融,金融機構需要思考如何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全面開展數字化轉型。
二是技術與業務日益深度融合。過去金融科技創新,偏重于ABCD四大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應用落地,與業務仍有一定割裂,但隨著業務與技術深度融合,場景金融、開放金融、供應鏈金融等一批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産品和平台創新不斷深入,在獲客、風控、運營等方面全面優化流程,推動金融機構邁上數字化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三是內外部環境的日益完善。隨著金融科技治理體系日臻完善、政府平台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先進,數字經濟浪潮已勢不可擋,這些都有助于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關鍵核心技術應用轉化,更有利于加速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高質量推進的步伐。
此外,蘇筱芮認爲,目前,我國金融系統數字化轉型正處于全面深化的進程中,較好地實現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的各項目標,接下來還應當立足于上一階段所積累的經驗與取得的成果,結合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在數字思維貫穿業務的同時,使得更多先進成果逐步落地,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服務帶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