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由東北大學、遼甯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遼甯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中日韓合作秘書處作爲支持單位的2021“東北亞區域合作論壇”暨“東北振興論壇”在沈陽東北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全國政協、中央和國家部委的領導,國家級智庫、東北地區高校、科研機構和日韓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新華社、中新社、遼甯電視台、遼甯日報、沈陽日報等媒體的代表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此次論壇。
以下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原部長趙晉平發言實錄。
有關産業鏈、供應鏈的問題引起了各國的重視。全球範圍內供應鏈的調整已經在加快進行,供應鏈調整實際存在兩種:一是企業根據市場的外部環境變化,通過投資布局關系的調整,從客觀上推動供應鏈的實際調整方向;另一種是有些政府提出的所謂供應鏈調整的原則或者政治化標准。首先分析在市場力量推動下,特別是在企業資金參與下,東北亞或者在東亞區域範圍內供應鏈調整的新動向,然後針對目前外部環境變化來提出建議。
東亞在全球供應鏈中處于中心地位,東盟-中、日、韓(10+3)是全球三大貿易中心之一,與北美、歐盟的全球占比大致相近。在2017年以後,由于全球經濟大變局,特別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供應鏈調整在加快,東亞各經濟體占全球貿易比重最近幾年普遍上升。這一現象說明兩層含義:第一,東亞經濟體之間貿易依存上升,關系更加緊密;第二,東亞成員間貿易占全球貿易比重,即對全球的影響力迅速上升。
全球供應鏈調整的方向,具體到東亞地區而言,是向區域內布局調整的集中。從2017年到2020年,東亞地區作爲全球供應鏈中心地位更加凸顯,比如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在10+3範圍內出口和進口可以說都超過50%,占到全球此類商品貿易額50%以上。如果加上香港和台灣,已經超過80%。這充分說明在一些重要商品領域,東亞地區作爲全球供應鏈的地位是非常顯著和在提升的。
哪些因素導致東北亞供應鏈地位上升?2017年到2020年,東亞的出口整體增長3.6%,進口增長1.6%,分開來看,作爲區域成員的進口拉動出口增長超過40%,也就是說在3.6個百分點其中1.6個百分點是相互增長拉近的結果,作爲進口亦是如此。充分說明區域內更加緊密的貿易關系是推動東亞作爲全球供應鏈中心地位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東北亞三國的對外投資,是推動東亞地區産業鏈、供應鏈優化調整的最重要的力量。在2017年到2020年期間,中國、日本、韓國對區域內投資明顯增長,特別是中國。中國對東盟地區的新加坡、泰國、越南的投資年均增長速度爲12.1%。日本對東盟投資過去長期增長,在2020年由于一些結構性的調整,出現了負增長,但是對韓國和中國保持增長。供應鏈優化的調整背後的推動力量是彼此之間相互投資。這三國企業的對外投資,特別是對區域內投資,對下一步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至關重要。東北亞區域作爲供應鏈優化調整的中心地位進一步上升,將使得東北亞,或者整個東亞地區産業鏈、供應鏈趨于長期的安全和穩定。從長期來看,這是穩定東亞,或者東北亞區域生産網絡的最重要的解決方案。
提出幾點建議:RCEP預計在2022年實施,目前中日韓,還有一個國家沒有履行程序,應加快進程,力爭在2022年1月份實施。進一步深化中日韓、東北亞合作,可以借助中日韓自貿協定。下一步,既然中國申請加入CPTPP,不妨把CPTPP的規則標准來作爲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原則,這樣既解決了加入CPTPP三國間需要談判的問題,同時三國自貿協定也類似于CPTPP的高水平,這個轉換非常重要,也是適應新形勢的必要。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化中出現了逆流,個別國家對待經濟問題時強調政治化標准,並且提出了所謂的價值觀,或者雙重的人權標准作爲構建産業鏈供應鏈的依據和原則,違反多邊體制下貿易投資基本原則。要加強政策協調,共同反對保護主義,維護東北亞區域生産網絡和産業鏈長期穩定,並且帶來價值鏈的穩定。
(中國日報遼甯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