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用了一個月時間,砍了50多棵棗樹,侄子幫著把粗的樹幹拉回了家,我現在把細樹枝收攏收攏,砍成小截,這樣拉回家就能直接當柴燒。”近日,攝影師到晉南采風,在一條鄉村公路邊看到一些棗樹被從腰部砍斷,一位老人則在路邊忙著集中散亂的樹枝。好好的棗樹爲啥要砍了呢?經向老人打聽後,老人說了上面的話。圖爲老人在整理散亂的樹枝。
老人姓陳,今年70歲,兩個兒子成家後都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兩個人。陳大爺種了14畝地,地裏種了花椒樹、棗樹和麥子。“棗樹是在地裏套種的,每一塊地都有,有的棗樹都已經長了20多年。”陳大爺說,當地是紅棗基地,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地裏種有棗樹。
“這兩年,地裏的棗樹結的棗都不大,加上棗的價格低,收成不好,近兩百棵棗樹去年才賣了7000塊錢,前年是3000塊錢,還不夠施肥、打藥和管理的費用。”陳大爺說:“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一個人砍掉了50多棵棗樹,是全部棗樹的四分之一,有不少都是20年樹齡的大樹。”圖爲被陳大爺砍掉的一棵大棗樹。
陳大爺家的農田比較分散,每一塊地相距都較遠。因爲兒子們不在家,老伴的身體不好,家中能夠幹重活的只有他自己,爲了節省體力,他砍的每一棵樹都是從樹幹的中間鋸斷,然後再把樹枝或鋸或砍,弄成便于拉回家的短截。圖爲陳大爺另一塊地裏被全部砍掉的棗樹。
“粗一些的樹枝,我讓侄子給我幫忙,用三輪車拉回了家。剩下的細一些的樹枝,我就坐在地頭,也一根根地砍斷,這樣既把地騰幹淨了,截好的樹枝運回家中堆起來,當柴燒可以用五六年。”陳大爺邊收集散亂的樹枝邊說。
陳大爺把樹枝集中在地頭後,開始坐下來砍樹枝。他說,近十年來,當地的棗樹越種越多,棗的價格卻一年不如一年,加上棗怕下雨,一旦收棗時遇到連陰雨,如果不及時打下來,豐收年也會變成欠收,“雨一淋一泡,棗就會裂口發酸,掉到地上腐爛,那就一點錢都賣不上了。去年就是這種情況,幸虧我花錢雇了一些人幫著打棗,才賣了7000塊錢。”
“現在雇人的費用也好,一個人一天要支付120塊錢左右,還要管兩頓飯,真的花不起。所以,我就選了一些地塊,把棗樹砍了後換種花椒樹。最近幾年花椒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定,不像紅棗忽高忽低的。”陳大爺說。圖爲陳大爺在剪一根樹枝。
陳大爺說,他當了一輩子的農民,農民就是靠地吃飯,如果地裏種的東西不行了,就要及時更換,這都是正常的,但這幾年的市場情況讓他看不清了,不管種什麽東西,收獲後的價格總是不穩定,有時與前一年會相差一半左右,讓他這個老農民都不知道到底該種啥了,“就像碰運氣一樣,碰上(價格高)了,就能多掙點,碰不到只能自認倒黴。這些樹砍掉改種花椒,也不知道以後的花椒價格會咋樣?”